揭祕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導語:我國古代,封建王朝實施海禁政策,是從宋朝開始的。此後,元朝、明朝、清朝均有不同程度的海禁政策。明朝海禁政策自明朝開國後便開始實施,朱元璋要求沿海人民禁止參與海外貿易活動,同時也禁止外國商人到中國來進行貿易,並制定了嚴酷的處罰制度。當然,由朝廷經營的朝貢貿易除外。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實施海禁政策呢?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正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便開始下令實施海禁政策,並制定了殘酷的處罰制度,以防止沿海的人民參與海外貿易活動。此後,朝廷又多次關閉市舶司(明朝廷設在海管理海上貿易的政府機構,職能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海關)和頒佈各種禁海政令來進一步防止沿海人民出海經商。如: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廷下令關閉太倉黃渡市舶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廷又下令關閉擁有很長曆史的福建泉州的市舶司、浙江明州的市舶司、廣東廣州的市舶司,此後,中國對外貿易以及外國來華貿易完全斷絕;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廷又因為倭患加劇,再次頒佈法令嚴禁沿海人民私自和海外其他國家的人聯繫,此後,連與明朝關係很好的其他東南亞國家也不能來中國進行貿易。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廷再次頒佈"禁外藩交通令",再次聲明嚴禁其他國家來中國進行貿易;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朝廷再次頒佈法令,禁止人民買賣和使用外國運來的東西,更加嚴令禁止人民參與海外貿易;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再次頒佈法令,禁止人民下海經商。

那麼明朝洪武時期,明朝廷為什麼要持續實施海禁政策呢?

  • 倭患嚴重,威脅到明朝國家安全和沿海疆域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倭寇侵擾中國東部及東南沿海由來已久,在元朝時便已經開始。公元1274年、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派軍渡海攻打日本國,雖然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但忽必烈的兩徵日本也使得日本損失慘重,國力幾乎耗盡。仗著兩次打敗忽必烈進攻的耀眼戰績,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的日本武士集團開始報復性的侵擾朝鮮和中國沿海邊境,在嚐到掠奪的甜頭後,他們的侵擾頻次和規模也越來越大。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到了元順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日本倒幕大將幫助消滅了後,又逼迫後退位,另立天皇。後來設法逃出京都,至此日本南、北兩個朝廷形成,日本進入南北朝動亂時期。此時,由於日本朝廷對各守護大名的管控力度減弱,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的日本武士集團對朝鮮和中國沿海的侵擾活動更加頻繁,此時除了南、北兩個朝廷外,日本還有許多獨立的守護大名(割據勢力),使得國內戰爭日益頻繁,戰敗的武士也開始加入到對朝鮮和中國沿海侵擾活動中,使得我國沿海疆域倭患更加嚴重。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明朝建立後,倭寇侵擾我國沿海邊境的事件接連發生,對明朝國家安全和沿海地區的人民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朱元璋多次派遣使者到日本協商倭患事宜,但均因日本此時仍處於南北朝分裂狀態,每次協商都毫無結果,倭寇侵擾沿海疆域反而越來越嚴重,其中被載入《明太祖實錄》中有明確日期的倭寇侵擾共計有45次,均為較大規模的侵擾,其他小規模侵擾及後來文獻追述的侵擾都未統計在內。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倭寇侵擾活動,為了保衛明朝國家安全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明朝政府對倭寇的態度也由消極的外交協商轉變為積極的軍事防禦,在加強沿海軍備力量的同時,開始實施海禁政策,封閉國家海岸線,嚴禁沿海的人民出海通商或與海外聯繫。明朝洪武時期的倭患侵擾活動,是明朝廷持續實施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 張士誠、方國珍殘餘勢力及華人海盜威脅到了明朝的統治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張士誠,江蘇鹽城人,主要從事販賣食鹽的行當。因經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欺壓和剝削,便率領鹽丁揭竿而起,開始反抗元王朝。後面通過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張士誠逐漸成為雄踞江蘇、浙江一帶的最強地方割據勢力。但張士誠運氣似乎不太好,因為跟他一起爭奪天下的是朱元璋。最後,張士誠勢力被朱元璋派兵平定,張士誠也被殺害。因為,張士誠當時在江蘇、浙江一帶威望極高,再加上他的好多部下都是江蘇、浙江沿海一帶的人民,非常熟悉海上的情況,所以張士誠勢力被消滅後,他們都不願意歸附朱元璋,而是逃到海上繼續與朱元璋為敵,經常襲擾明朝沿海邊疆和過往商船。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方國珍,浙江黃岩人,世代都以駕船在海上販鹽為業。後來方國珍被仇家誣告,在斬殺仇家後,帶人逃往海上,專門劫掠來往的船隻,做起來海盜的營生,勢力逐漸壯大,後來元朝幾次派兵剿滅方國珍,都被方國珍打敗,至此,方國珍成為浙東沿海一帶的割據梟雄。方國珍跟張士誠一樣,運氣也似乎不太好,最後被朱元璋打敗,但方國珍比張士誠識時務,被打敗後主動歸降,保全了性命。因為方國珍的部下好多都是浙東沿海一帶的人民,好些還是海盜出身,非常熟悉海上情況,所以好多人沒有跟著方國珍歸附朱元璋,而是逃到海上繼續與朱元璋為敵,進行襲擾明朝沿海邊疆和過往商船。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除了張士誠、方國珍殘餘勢力,還有好多沿海豪強,很早之前就舉家遷居南洋,帶人入海為盜,劫掠過往船隻,攻打沿海城鎮,勢力越來越大,甚至有些勢力與倭寇合作侵擾中國沿海疆域,嚴重威脅到了明朝國家安全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中在永樂五年,被鄭和捕獲並帶回斬首的海盜頭目陳祖義,就是在朱元璋洪武年間舉家遷居南洋,從事海盜營生的。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為了切斷張士誠、方國珍殘餘勢力以及華人海盜與沿海人民的聯繫,朱元璋採取海禁政策,封閉國家海岸線,嚴禁沿海的人民出海通商,將他們孤立起來,使他們不容易得到補給,同時朱元璋積極加強沿海軍備力量,派出水師對這一系列敵對勢力進行剿滅。張士誠、方國珍殘餘勢力及華人海盜對明朝國家安全和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也是明朝廷持續實施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 受自古以來"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經濟思想的影響

中華民族從遠古開始便生活在黃河、長江流域,大約在6000多年前開始進入以種植經濟為主的原始農業經濟。.到了我國夏朝、商朝時期,因為所轄疆域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再加上所轄疆域內自然資源豐富,並且土地廣闊、肥沃,較容易通過種植和採集取得生活資料,使得農業已經發展為社會的主要生產部門,這些都為形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打下基礎,為"以農為本"、"重農抑商"政策形成提供了客觀的經濟條件。到了戰國時期,因為當時形成的"獎耕戰"、"抑商賈"的主流思想,使得"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的思想得到了鞏固。到了秦、漢時期,"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的思想完全被統治者接納,之後,又被後來的各朝統治者繼承和效仿。所以,自秦、漢後,我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幾乎都把農業當作立國之本,採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勵農業生產,而對商業的發展進行抑制。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朱元璋出生於元朝末年最底層的窮苦人家,父母和大哥都是因為貧困,吃不飽飯被活活餓死。朱元璋也是因為經常吃不飽肚子,才參加紅巾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所以他深知農業在國家的重要程度。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像其他朝代的統治者一樣,接納了"以農為本"、"重農抑商"的經濟思想,認為只有把農業發展好了,國家根基才穩,才能儘快恢復國家元氣,而發展商業對於穩定剛建立起來的大明王朝沒有什麼大的意義,還佔用了好多勞動力。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朱元璋雖然禁止了民間私人海外貿易,但由政府經營的朝貢貿易並沒有被禁止。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朝的朝貢貿易。朝貢貿易實質上是一種政治貿易,因為我國曆代大一統的王朝,都以天朝自居,將周邊的其他國家視為蠻夷,明朝也一樣。對於其他國家派遣使團帶著禮物來朝拜明朝皇帝,都會熱情地接待,並根據"懷柔荒遠"、"薄來厚往"的原則,賞賜給朝拜國禮物,賞賜的禮物價值一般是朝拜國所帶禮物價值的數倍甚至幾十倍。隨著朝拜的國家越來越多,使得明朝廷在朝貢貿易中賠得越來越多,給明王朝帶來了越來越沉重的財政負擔。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因此,朱元璋更加瞧不上商業,為了貶低商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朱元璋還下令,普通老百姓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料子做的衣服,而商人卻只能穿絹和布兩種料子做的衣服,並且商人及其後代在考學和當官上,也都受到了很大限制。朱元璋認為明朝的國家根基在於農業發展,也不是商業發展,發展好農業足以養活整個大明王朝。所以,朱元璋"重視農業,輕視商業"的經濟思想也是明朝廷持續實施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揭秘朱元璋洪武時期,朝廷實施海禁的真實緣由?

參考資料:
《明太祖實錄》
《明史》
《天下郡國利病書》

個別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關注讀史如品茶,評論區暢所欲言,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史世界,不斷探索真的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