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尼采

婉容明知道"皇后"這個名頭是一個腐爛的深淵,但是她仍自欺欺人活在自己編織的泡沫裡面。23年的婚姻沒有愛情支撐早已油盡燈枯,但是為了榮華富貴她不願意放棄。大家都稱婉容為人間富貴花,但卻不知中年時期的婉容兩次被溥儀拋棄,戰爭時期無人問津,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婉容唯一的女兒也被溥儀害死,孤苦下半載只靠鴉片陪伴,40歲臨死無人送終。

家世顯赫,"皇后"婉容勢在必得

婉容的家世十分顯赫,祖上出過許多的封疆大吏,立下了赫赫戰功,及至祖父這一代棄武從文,又深受祖輩功德蔭庇。待到婉容的父親榮源掌家的時候,清帝已經退位了。榮源在朝廷中,因為沒有實職,且經常留在北京,天津兩地,所以開始經商,榮源憑藉著祖輩積攢下來的家業,在靠自己的打拼為婉容留下了一個豐實的家底。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聽說皇帝溥儀要開始選擇皇后的消息時,京城各個名門望族都爭先恐後的把自家適婚女兒的照片送到宮中。而榮源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也將婉容的照片送去。不得不說,這或許就是天意,在經過一番篩選後,溥儀留下了4張照片,婉容便是其中之一。

說來搞笑,溥儀第一個圈定的人選是文繡,但是聽從眾議,改選婉容。因為相比較文繡,婉容的血統更加高貴,而且婉容自小就博學多識,修養氣度文繡比不上。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婉容的家世比較文繡的家世顯赫,相比較出身平凡的文繡,顯然這樣的婉容才更加適合"一國之母"。

於是溥儀在婉容的照片上打了一個圈,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圈,圈住了婉容的一生,從那以後,婉容再也沒有逃出這個圈,在這個圈子裡蹉跎一生。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小小年紀就有皇后氣度,憑藉才識吸引溥儀

在婚禮第三天的時候,婉容就證明了,溥儀這個選擇是絕對沒有錯的。婉容第一次以皇后的身份公開露面,就豔驚四座!婉容作為新時代女性,梳著滿族特有的"兩把頭",雖身穿黃段錦織旗袍,卻將皇后的端莊和小女孩特有的嬌美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當時的宴會,有不少外國使節夫人,她們也對皇后婉容的氣度發出讚歎,雖然婉容的年紀很小,但是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氣度可不小。婉容很好的將東方的婉約美和西方那種開放美結合在一起,她站在那個地方就宛如一幅畫。而婉容也憑藉著自己的才識,深得溥儀的歡心。

大婚之前,溥儀經常給婉容打電話,兩人一起討論西方的故事。溥儀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紫禁城,但是婉容不同,她經常和父親經商奔走,各地交友甚廣,而且思想開放,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對西方的文化也瞭解頗多。

結婚之後,兩人興趣相投,形影不離,一起度過了快樂而幸福的時光。婉容就像一個小太陽,不僅博學多識,而且對人友好。

小小年紀的她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她依舊天真爛漫。她和溥儀兩個人經常一起討論西方的文化,溥儀也非常的寵愛她,經常會引進一些西方的新鮮小玩意兒。但是,兩人的相處方式更像是玩伴,不像夫妻,這也為婉容的不幸埋下伏筆。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無愛婚姻靠鴉片維持

剛剛入宮的婉容也才17歲而已,還未結婚之前,她對紫禁城很感興趣,但是婚後這種新鮮感漸漸消失。宮裡那種枯燥和乏味,一日復一日的機械生活讓婉容感到壓抑。因為婉容是一個接受新派教育的女人,所以接受不了宮裡這種枯燥無味的生活。溥儀知道婉容已經接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於是慫恿婉容去吸大煙。

美名其曰是為了緩解痛經和偏頭痛的毛病,但其實就是為了麻醉她,讓她接受宮裡的這種枯燥無味的生活,也為了讓她能夠陪伴在溥儀的身邊。溥儀從出生到現在深感寂寞,好不容易能有一個人能夠陪伴他,他不願意放棄。迷上大煙的婉容變成了一個"癮君子",不再落落大方,變得喜怒無常,斤斤計較。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雖然溥儀的目的達到了,婉容一輩子都被皇宮束縛,但是卻和他想象的不一樣,因為婉容的世界現在只剩下鴉片,沒了兒時的親密感。

帝國復辟無望,皇后夢破滅

1931年11月,溥儀抵擋不住復辟帝國的誘惑,在日本人的拐騙下,獨身一人秘密離開天津,在這個過程裡婉容被拋棄了。其實這是婉容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如果當時她能夠回頭,放棄皇后的名頭,那麼接下來的日子她肯定會過得很好。但是從小嬌生慣養的婉容,沒有獨立生活的勇氣和能力,她還是選擇死死地抓住皇后這個名頭不放棄。

當她後來找到溥儀的時候,希翼回到皇后的優渥生活,卻沒有想到溥儀已經是日本人的傀儡了,帝國復辟已然成為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再加上溥儀,因為文繡的事情不願意搭理她,兩人僅存的感情都被消磨光了,婉容也不願意自討沒趣,就算是沒有溥儀的寵愛又如何,她只希望能夠擁有皇后的尊榮。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事與願違在東北的10多年裡面,她似乎被世人遺忘了,對於極度虛榮的婉容來講,這是一個極大的打擊。不僅僅如此,她還失去了自由,不管做什麼總有日本人監視,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婉容精神開始變得衰弱,暴躁易怒,後來還演變成精神分裂。

私通侍衛生下一女,四處飄零,香消玉殞

婉容在東北那幾年沒了溥儀的寵愛,沒了皇后優渥的生活,每次溥儀在日本人那裡受了氣,回來就會將火發到婉容的身上,動輒打罵她。婉容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中,於是他對溥儀進行報復,私通她的侍衛,當孩子幾個月時,肚子懷顯,被溥儀發現了,溥儀將她打入冷宮,溥儀又趁婉容昏迷的時候將婉容所生的女嬰活活扔進鍋爐裡燒化。

之後婉容被關起來,溥儀不允許她出門,也不允許她見任何人,婉容一個人呆在昏黑的屋子裡,唯一的慰籍就是鴉片,每天瘋狂吸食鴉片,她用鴉片麻痺自己,她不相信現實這麼殘酷,她幻想著自己能夠再次回到皇后寶座。

長春會戰時,為了防止婉容等人落到日本人的手裡,軍方帶著他們到處轉移,在一路的奔波和遷徙中,婉容的生活已經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就像是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雖然她才40歲,但是她的身體狀況不及80歲的老人。6月20日早晨五點,婉容結束了極富戲劇性的一生,沒有進入皇陵,也沒有葬禮,更沒有送葬人。

婉容女兒被溥儀害死,孤苦後半生悽慘度日,40歲臨死卻無人送終

回顧婉容的一生,我們發現她其實有很多的選擇,

但她在溥儀畫的這個圈裡偏執著,她不願意放棄皇后的名頭。

就算生活予以重擊,她仍然偏執的認為自己還是那個萬人敬仰的皇后。婉容驕傲而又自負,或許是時代的錯,但是更多的還是自身的原因,婉容因為自己的偏執,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損失了大好人生,顛沛流離,四十歲無人送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