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古玉之沁,渾然天成;歷經滄桑,必有特徵; 假沁留皮,人工留痕,仿技雖然高,蛛跡可尋。

辨識古玉之沁,須牢牢掌握——自然態——特徵。

古玉器為先天人工製成,沁則為後天天然作色。玉器受沁需經百年以上方始形成,由於入土之後環境差別、時間長短差別、玉質高下差別,則受沁程度定然不同:南方地溼,玉器易受沁變質;北方較乾燥,受沁較淺,或有歷經數千年不受沁者。但無論如何,都是有證可驗的——這就是古玉沁色的工上自然態。

仿古玉沁則是人為而作:或者人工酸、鹼腐蝕,或者人工附加上色、或者留皮巧色,都無法作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古玉受沁的自然態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沁入部位:沁從弱處入。一般來說,古玉自然之沁多從玉器的邊緣薄弱處、玉質比較脆弱處、玉石紋路綹裂處、砣刻工痕繁複處,等相對薄弱的部位先行沁入;比較而言,由於玉質較好部位結構緊密,而上述玉質相對薄弱處是為“沁門”則更容易受沁著色,形成沁紋(圖1)。如此則方為符合自然之理,反之如果一件玉器上無門處而附沁、見門處卻不入,則要引起謹慎了(圖2)。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1:真品沁入有門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2-1:仿沁色一片混沌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2-2:仿沁色無厘頭

二、沁分層次:一般來說,沁門是最初沁入的地方,自然沁色最為濃厚;隨著時間的推移,沁入點會向周圍擴散,濃淡過渡自然,無明顯邊際線,若隱若現、似有還無,在受沁與未受沁之間、表裡之間、此一沁色與彼一沁色之間,無從分別(唯一例外的是,水銀沁有呈塊狀而與周圍沁色截然分明者)(圖3)。如此則方為符合自然之理,反之如果一件玉器上出現無門處而重沁、沁門處而少沁甚或無沁,或者沁色呆滯一塊一塊邊際無過渡(水銀黑沁除外),則要引起謹慎了(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內俱呈深色,則為染色作舊)(圖4)。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3:真品沁色擴散層次過渡自然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4-1:仿沁一片呆滯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4-2:仿沁色涇渭分明

三、沁跨工痕:就是工上自然沁。工為先天人工製作,沁為後天天然形成,所以自然之沁只按玉之肌理髮展擴散。當自然沁色在器表呈連續分佈時,沁色“遇川蓋河、逢峰覆山”,刻痕或鑽孔內沁色一路延伸不受阻礙,表現為工痕與器表地子的沁色擴散自然一如、毫無二致,甚或因沉積較深而顯色稍重(圖5);當自然之沁在器表未到達時,未受沁處的刻痕或孔隙內,則多有粉狀白化,或呈原玉色。如此則方為符合沁色自然之理,反之如果一件玉器工痕上沁色中斷了,則為工斷沁,則有老玉心工之嫌了(圖6)。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5:真品沁蓋工痕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6:仿沁工斷舊皮

四、沁入肌理:自然沁色經年曆久已經逐步滲透到玉質肌理。比較好的玉質,從“開窗見地”處往裡看,沁層有立體感(就是視覺可見沁色的過渡與交待、層次豐富);稍薄弱部位已經發生土蝕的,顯示蝕洞深層已被完全沁入(圖7)。如此則方為符合沁色自然之理,反之如果沁色浮於器表,甚至出現沁色斑駁,則要引起謹慎了(圖8)。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7-1:真品沁入肌理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7-2:真品沁入肌理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8-1:仿沁塊皮脫落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8-2:仿沁仿的什麼?

五、沁礙光透:自然沁色或質變處,透光性通常會比原玉質開窗處要差很多,少透光甚至部分不透光,但不是完全不透光(即使滿沁之玉,仍然會透光斑駁)(圖9);如果發生呆滯堵死式完全不透光之沁,則要引起謹慎了(圖10)。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9:真品沁色透光略影略顯

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

圖10:仿沁透光呆死一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