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32歲復旦女博士于娟的臨終感言


人一生最應該看透兩件事:一是,在生死臨界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健康才是此生最大的工作。二是,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地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生死臨界,留戀的絕不是名利,悔恨的一定是忽視了健康


于娟臨終之前,寫了一本書,叫《此生未完成》。雖然我沒有通讀這本書,但從此書的名稱和別人的摘錄可以看出于娟對於人世無盡的留戀、對於親人無盡的抱憾、對於忽視健康無盡的悔恨。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人總在追名逐利,健康從來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東西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事實是這樣的嗎?事實真的是這樣。不信,你看看滿大街忙忙碌碌的人群。


事實上,人最不重視的就是健康、最看不透的就是活著的意義。因為還健康,所以我們根本就想不起不健康的事情。所有要做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健康的位置。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你拼命地活著,換回的未必就是幸福


你總會說,為了生活,你沒有時間去鍛鍊身體;為了生活,你沒有時間或錢去例行體檢;為了生活,你要加班加點;為了生活,你沒有多餘的錢去買份保險。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未必如你所願。你健康的時候,拼命為了活得更好;你不健康的時候,花光所有積蓄,甚至債臺高築,僅僅是為了苟延殘喘。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奮鬥和健康並不矛盾,奮鬥要建立在長久活著的基礎之上


人生豈能不奮鬥?不奮鬥,吃什麼?穿什麼?家能過好嗎?別人怎麼看你?活著有什麼意思?但不能以此而去透支你的生命、你的健康、你的身體。


人生不能不奮鬥,但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的人生目標之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健康決不能忽視,世上沒有後悔藥


人就是這麼矛盾。明知是在透支健康,總是心存僥倖,不當回事兒。真等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才感慨悔不當初。


天下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所以說,既然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既然明白了活著的終極意義,就要從即刻開始把你的健康問題重視起來。任何在健康方面的花費和投資都不是多餘的。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生死體驗不起,即刻重視健康


一個人,只有到了所有的“名利權情”換不回“活著”的時候,才意識到“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活著”才是王道。


健康第一,健康才是王道,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好好保養自己。為了健康,不必吝嗇;為了健康,不怕所謂的浪費時間。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經歷過鬼門關,才深刻體會到一個普通健康的人是多麼地幸福


朋友在經歷過一場大病之後,迷上了打乒乓球,一天兩趟,幾乎是風雨無阻。他給我說過,沒在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很難理解他對運動的那種貪婪,對活著的那種渴望,對平凡的那種珍惜。他還說,他好久沒體會到身體完全正常的那種感覺了。


生死臨界,什麼都是浮雲,唯有活著


越是經歷過生死的人,越能體會到道家思想的偉大

道家的楊朱學派有言,“拔一毛而利天下者,不為也。”楊朱談不上自私,而是為了“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莊子妻死,莊子擊缶而歌。莊子不是沒有人性,而是把生死看淡。老子說:“吾所以有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並非成仙,而是大徹大悟,看透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