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缝里苟延残喘,还谈何“幸福感”?

十数年来,商品经济社会环境加速变革、变异,越来越让我们无所适从。也不知从何时起,更多人还选择了关闭朋友圈,或者“三日可见”。

包括“离婚率”的上升,“结婚率”的下降,这些现象越发达地区,越容易显现,我们“迫切”的想要追寻“自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口”。于是,只能“逃避幸福”。

房价下跌速度“趋缓”,低结婚率“预警”。再将这两条老生常谈的消息综合来看,正是现在年轻人所处时代的两大真实写照。毕业工作,倾全家之力贷款买房结婚,但不敢生孩子。

而同样低的“生育率”也会使得社会老龄化负担日渐加重。放开二胎实际也是为了刺激消费,但并无良益于“韭菜”们,且有“饮鸩止渴”的嫌疑。

因为,我们无论是生育保障和养老服务都是不够强大的,富人可能反而不生,穷人想生但养不起。狄更斯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说,这是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时代,也是让人会动辄绝望的时代。

在房价、物价重压下的人们,只能在生存与生活中间的夹缝里苟延残喘,还谈何“幸福感”?

尽管现实已经如此不堪,比如,明明是生存成本上去了,却总有人说生活水准提升了;明明是物价高得离谱,却总有人说消费水平升级了,这是偷换了概念。

一个人幸福与否,一个国家文明与否,从来就不是你有多少钱、多少GDP,而是你可以拥有多大程度上的尊严与自由。

也许有人会说,有了足够的钱就可以拥有自由,其实不然。即使是亿万富翁也会没有安全感,否则那些资本家就不会去疯狂的投资各种产业了。比如,万达老王父子俩。

没有哪一种投资是绝对可以有回报的,尤其是在这个“双城”时代。但依然要去挣钱,穷人则更想挣大钱。这只能解释为,是这个“文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但最后也必然走向绝对的衰亡。

真正的文明在于——社会和人的进步,在于技术和制度的革新,而不是人人都惦记着自己口袋里能剩几个钱。

现在人大多是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中的,也许是恐惧,我也是。我怕的是哪一天我不再成为一个“中国人”,尽管,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炎黄子孙。

但中国人是绝对不会被“消灭”的,只是怎样也成为一个“世界人”,不被别人淘汰罢了。

现代世界,靠的是科技、人才、教育,要有相当的文明与实力,但这事是很难的。

可是,我们向来是自顾自生长的,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指责或帮助,我们有几千年文明历史。我们一直是独特的在这个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不然怎么称之为“龙的传人”?

我们也不怕失去世界,但我们依然要在这个世界上挣得一席之地,我也就在这一席之地里再谋得一席之地,这也是我最怕的事。

中国人,大抵上所害怕的是平凡,进而沦为一个平民。但我们害怕的不是平凡本身,是那种平淡的生活,进而导致的贫穷。假使平凡可以给我们以极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慰藉,大概人人都会欢迎这种平凡。

可是,大多数人是活在平凡之中的,甚至平庸,所以一定要弄出些响动来。可是,究竟又有什么令我们骄傲的本钱呢?

想来到底还是,一无所有,一无所知。最后,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神不神的,那么再多的、光鲜的外物也终究是无用的。

就这一点而言,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如今的“圣人”们大都变身为所谓成功人士了。

可是,到底是谁在拿走了我们最初的“平凡”,然后又忽悠你不甘平庸的同时,一边还要你去领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呢?

在夹缝里苟延残喘,还谈何“幸福感”?

张锋 己亥夏写于启东

庚子春修改于启东翠彧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