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眼泪——挂杯

当我们打开一瓶葡萄酒,倒上一点在酒杯中,轻轻地摇晃酒杯,让酒液在杯壁上慢慢地旋转,然后停止摇晃,酒液便会形成一条条液柱沿着杯壁缓缓地向下流动,并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酒痕,这就是“挂杯”,人们为它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葡萄酒的眼泪”。

葡萄酒的眼泪——挂杯

很多人认为葡萄酒的挂杯现象能说明葡萄酒的品质,挂杯越多,越厚重,葡萄酒的质量就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我们用合适的酒杯来品酒时,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有“酒泪”,即都会产生挂杯现象。其实,挂杯产生背后的原理是“吉布斯-马兰戈尼效应”(Gibbs-Marangoni Effect),即由两种液体的接触面间的表面张力梯度造成的传质现象。轻摇酒杯后,酒液会在酒杯内壁形成一层薄薄的液体膜。其中易挥发的酒精散逸到外界环境后,导致液体膜的表面张力失衡。在重力作用下,酒液就会沿着杯壁流回杯中,从而形成挂杯。若是晃动尚未开瓶的葡萄酒,就不会出现挂杯,这是因为酒瓶是密闭的,酒精没有挥发出去。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酒精的挥发速度,进而影响酒泪的形成。温度越高,酒精挥发得越快,酒泪也就越容易产生。

因此,酒精是酒泪形成、也就是导致挂杯现象的主要原因。然而酒液中除了酒精之外,还会有糖、甘油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在这些物质中糖能增加酒体的浓稠度,减缓酒液的下流速度,所以说,一杯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明显、挂杯厚且长只能说明该款酒的酒精的相对浓度较高或者糖分含量高,跟葡萄酒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跟葡萄酒的年份也没有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