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中,相信您對高企認定的條件和材料準備已經很熟悉了。

但是對於審查未通過的原因大家又瞭解多少呢?又該如何應對?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2018年高企未通過的原因

1)科技人員佔比低

科技人員佔比低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相應措施:

①所遞交的科技人員名單儘量統計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指標不要剛好過線;

②科技人員必須入職繳社保或個稅183天以上;

③科技人員專業與學歷,最好以理工類為主;

④科技人員薪資水平處於公司整體或行業平均水平之上;

⑤研發組織架構完善合理;

⑥研發項目RD表中項目立項報告和結題報告中的參與人員一致。

2研發費用佔比低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相應措施:

①研發項目要符合高企認定的定義,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和創造性

研發費用結構要合理;

③研發輔助賬或專賬規範合理。

3高新技術產品收入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相應措施:

①合同發票規範,檢測報告與產品說明要體現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

②高新技術產品論述跟技術領域的相關性貼切,關鍵指標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價值

③產品是否太傳統,若太傳統,需藉助第三方的產品認定、檢測報告等來佐證。

4創新能力評價不達標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採取措施:

①提高科技成果轉化,並且轉化時間為近三年;

②科技成果已經應用產生了效果,為企業帶來了實質性效益

③科技成果與申報的技術領域一致。

2019年評審趨勢解析

1)科技人員佔比低

對知識產權方面的考核越來越嚴格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2018年高企網絡評審結果顯示,知識產權部分的得分普遍偏低,國家抽查提出的問題彙總,近一半以上的問題與知識產權內容相關。這表明,國家對知識產權考核方面越來越嚴格。

2對企業資質、規模要求越來越嚴格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2017年網上申訴、現場答辯中,利潤為負、銷售收入小於200萬、職工總數少於10人的企業不予通過。

3對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越來越嚴格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專家評審、國家備案過程中,重點考核提交資料中是否體現“研發項目-科技成果-高新技術產品-知識產權-技術領域“之間的相關性

4成果轉化、管理水平考核越趨嚴格

2018年高企認定犯的那些錯,2019別重蹈覆轍了

2018年高企網絡評審結果顯示,成果轉化和組織管理水平的得分普遍偏低,只是簡單提供產品合同發票、模板化的制度模板、框架型產學研合作、自建性質的研發機構,都不能獲取專家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