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茶叶香气跟口感哪个更重要?

福龙茶厂专业制茶


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就如同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香气就是一下子能吸引到别人注意,引人入胜的“好看皮囊”,口感就是只有你仔细体会才能品出其中真味的“有趣灵魂”。

那些这个问题选择起来就很令人为难啦,我倒是觉得二者兼得岂不更好 ,真正的好茶香气不会流连于表面,而是“落水”,与茶汤融合,能够闻其香,尝其汤亦香。

茶叶中富含多种元素,才能够有着花香、果香、蜜香、糖香、枣香、陈香等多种香气以及苦、涩、甜醇、鲜爽、浓厚等多种口感。

芳香类物质是茶叶香气的主要来源,与其原料和制作工艺都有着一定的关系。香气好的茶叶不是原料中富含芳香醇类就是加工时发生氧化香气释放。

口感好对于茶叶本身内含物质的要求也很高,首先内含物质丰富且均衡,苦涩适宜,还能喝出其独特的韵味。各类茶能展现出明显的特征,和舒适的口感,茶叶的口感类型有很多,但好喝的茶一定是令人舒服的,能够浓烈而不失绵长,鲜爽而不失清雅。

仔细分析能够发现,香气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芳香类物质,占茶叶内含物质的比例较小,许多高香茶叶需要及时喝,因为其香气易挥发 ;而口感好的是整个茶叶内含物质都丰富且协调的结果,所以是在要取舍一个的话,我还是选择口感好。毕竟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嘛~~


懂茶帝


实际经验告诉我茶香是更重要的,气味永远要比口味感官更早的进入茶客的心里。

作为一个茶农我都被坑过一次,去年买了一些名叫黄金叶的茶,买回来之后,冲泡出来,一股浓烈的猫尿酸味刺人鼻子,我直接就不敢去品尝味道了。

以为是自己的感官有些问题,泡出来请朋友感受了一下,朋友也是连连摇头,我索性就把茶全部丢掉了。

一款好茶,它的香味不管是什么样的,但一定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感受到愉悦的茶香,才有兴趣去品尝口味。




霍山茶农小陈


我以我的七年经验来说,茶叶这款饮品真的多如牛毛,口感香型也是千差万别,如果非要将口感和香型来做一个比较,我觉得口感的胜率会很高。

为啥我这么笃定的说这样的话,肯定是有缘由的,具体啥缘由,我这里稍微讲一点,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首先说茶叶是饮品,首先要过我们的鼻子,鼻子是味蕾的,而味蕾又是大脑的,大脑通过味蕾来了解事物本身的特点,鼻子的味蕾用来闻味道,这个感觉会被传输到大脑,由大脑来判断这个味道自己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就会愉悦,不喜欢就会厌烦。

这是第一道关卡,第二道关卡就是舌头,这里的舌头布满了味蕾,这个味蕾更加直接,感受更加贴切,酸甜苦辣咸,基本都是味蕾来判断,不同的舌头部位,对应不同的感知,有专门感觉苦的,有专门感觉甜的,分工不同。


喝茶喝的足够多了,就会形成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先闻一下茶叶,这里叫闻香,通过这个来初步判断茶叶好坏差别,茶叶入口就是第二个判断茶叶好坏之分的,有的茶叶是闻起来很淡的,基本没什么味道。

比如安吉白茶闻起来味道就很淡,再比如岩茶,岩茶的干茶味道确实不是很好闻,泡的茶叶味道还行,还有熟普洱的味道,基本味道一样,干茶闻起来都有一股发酵味儿,不是很好闻。

普洱茶年份茶,是很好喝的,入口爽滑棉棉的,有一股淡淡的枣香气,这是特有的香气,也是通过嘴巴来辨别的,还有就是老白茶,干茶基本没有味道,但是经过煮沸的白茶,味道浓烈,香气绕梁三日不绝,喝起来更是独领风骚,有一股甜甜的感觉,如果是年份茶,要多好喝就有多好喝。


所以我觉得闻起来味道不如喝起来的味道,也因人而异吧,有的人就喜欢闻干茶叶的味道,比如说西湖龙井茶,它的香气就有很多人喜欢,但是喝起来就不如闻起来好,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我建议大家都去体验一下,喝茶不闻茶就像吃饭没筷子一个道理。


相魄


又是发表独特见解的时候了,说白了我是从茶农茶山市场上出来的,和他们从网络的软文书籍上来的不同,殊不知普洱产量不到茶叶总产量的百分之十,消费寥寥无几,出口更是不到百分之一,软文和书籍占了一大半,你还信港台茶叶骗子捣鼓的理论?

茶叶最要紧的是外形,就像网上看到的黑暗料理大多数人都是缺少胃口的,茶叶也一样,干茶没有一个很好的形状颜色,都一堆碎片老叶老梗,都粗枝大叶,甚至发霉氧化成蓝汪汪的,你有兴趣喝吗?你能心里忐忑的把自己都疑心过期发霉茶叶泡出的茶水一口焖下吗?

其实茶叶是不复杂的,都是拿茶文化的布把茶叶围起来才山头年份的云山雾罩,茶叶回到品鉴的位置,茶叶不复杂,茶叶比人诚实。从市场买茶还是茶农在仔细观看茶叶的成品半成品,都是从香味口感开始的吗?都在观看外形,外形好了才会有下一步的品鉴。

冲水泡开,首先体会的是香味,好茶自然好香 ,不要拿云山雾罩的木香陈香霉香来忽悠我,茶叶茶叶自然是芽叶发出的香味,清香豆香甜香都可以,再接下来也不是口感,茶水还热着呢,烫嘴。接下来是汤色,看着茶叶在杯中壶中舒展开放,清澈明亮的汤色,心神舒畅,浓浓的酱油汤像中药,又是港台茶叶骗子忽悠人的东西。等汤凉些,一口茶水在嘴里慢慢咽下,茶香入水,甘润爽滑,不苦涩,而后微微回甘,这就是好茶。

这是我品茶的简单步骤。具体的颜色死色活色,嫩黄之间等等篇幅有限,敬请谅解。





龙井茶痴


弄清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你要知道,茶叶内什么物质决定香气?什么物质决定口感。让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茶叶香气的由来

茶叶内的香气是鲜叶内的芳香物质形成的。这种物质在茶叶中国的占比量很少,一般比重占0.03%-0.05% 但是种类很多。有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酚类、酯类、含氮化合物等400多种。

(1)甜香、花果香、木香的决定物质

方樟醇、苯乙醇、香叶醇、紫罗酮、顺—茉莉酮、水杨酸、甲酯及多种萜烯

(2)鲜爽香

丁酸—顺-3-乙烯酯、丁酸-反-3-乙烯酯、乙酸-顺-3-乙烯酯。

(3)清香、新茶香

壬醛、正葵醛

(4)吽炒香

吡咯、吡嗪类

以上是茶叶香气的由来和决定茶叶的香气物质。


第二:茶叶口感的由来

茶叶口感是茶叶内的物质对人的味觉的直接反应,表现有鲜爽、苦、涩、甜、厚。

影响茶叶滋味口感的物质:茶多酚+其氧化物、氨基酸、咖啡碱、糖类、和果胶物质。

(1)涩味:茶多酚 占18%-36%

(2)鲜味:氨基酸类。含量占3%-8%不等。

(3)甜类:甜醇类物质、可溶性糖类、糖分子OH(羟基团)

(4)厚:可溶性果胶,具有粘稠性,表现为“厚”感

(5)苦:咖啡碱 含量占比40% 白色结晶物质。

我们从健康的角度去分析:

茶叶的保健功效有两种,第一种物质上的。第二种:精神上的。

好了,其实听了这些之后我们就明白了香气和口感到底怎么来的。那么香气和口感哪个更重要,个人觉得没有答案。口感是身体物质方面的反应。香气精神物质的愉悦享受。看你比较喜欢哪种感觉了。


滇品小寨茶



汲老


首先,茶叶的香气,靠嗅觉感知,口感靠触觉判断。香气和口感来自于两个渠道获取。

一顿好的饭菜,是色香味俱全,好茶是自带香气,口感醇厚。所以非要问哪个重要,缺一不可。

人是眼耳鼻舌身意的综合物体,喝茶时,我们去观想这片叶子来自于优美的山谷,常年云雾缭绕,鸟语花香时就尤其想尝尝它的味道。

捧在手中闻上去,沁人心脾的幽香,有泥土的芬芳,有蜜香花香,又一次刺激了大脑发出想喝的信号,同时胃也发信号,嘴巴也发信号,整个身体的细胞都发出信号告诉你赶紧喝,快尝尝。所以,茶味道之外的条索和香气都给它的口感营造了无限想象空间。喝之前,可以不以貌去取茶,但是绝对不能不以香气取茶。

茶是用来喝的,口感不过关,喝了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茶好不好喝,口感再好,也要看是什么心情。大家信吗?你心里苦,就觉得那茶汤也是苦的,你心里甜,尝到的就是满嘴甘甜。当经过茶香微熏的你拥有了喝茶前的美丽的心情,茶伴着冲泡满屋飘香,这时你发现好茶的口感真是妙不可言。


茶入真知


一字一句为你说下自己的见解

香气也是口感的一种 两者相辅相成 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好茶需要色香味俱全

好的茶叶,香气贯穿泡茶始终。干茶有干茶香,高温洁具再摇香醒茶后激发出的茶香。洗茶润茶也会进一步激发茶叶香气,洗茶后公道杯的杯底香。再到品饮茶汤时闻到的茶香,品饮时口腔的茶汤的水含香。甚至于品饮过后的余味,也是丝丝香甜挂喉。口感是对品饮茶汤滋味的一个总体表述,也是茶叶中可浸出物的一种具体感官感受。多酚类物质呈现出的苦涩,瞬间化开并转化为甘甜和生津。内含物质呈现出的茶汤厚度、饱满度和香气,以及茶汤进入人体后的一些具体感受。比如茶气足的茶可以感受到茶汤在身体游走,后背手心微微发热。体感因人而异,略有不同。






南阳陈升号阿飞


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是同样重要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茶叶的香气,即使让人一下子着迷,但是入口一瞬间,感觉不好,那就是缺陷。

现在很多人喝茶,都是被茶香的表象所蒙蔽,认为茶叶香气高的就是好茶。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有的茶叶香气高扬,但是冲烫一下,香气就消失了,而且茶汤口感一般,这就不能算是一泡好茶。而且辨别茶香,需要干闻,热闻,冷闻。

辨别一泡茶叶好不好,还是要从茶叶的外观,茶汤颜色,香气,口感,叶底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判,这样才是客观公正的。只注重茶香,而忽视茶汤口感,这不是真正的品茶人。

我是茶哥颜国添,一个茶叶自媒体人,欢迎关注交流。让我们一起谈茶说茶,一起发扬传统茶文化。




茶哥颜国添


首先,茶叶的品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外形内质两方面 。

外形是指茶叶的外观特征,及茶叶的造型、色泽、匀整度、匀净度等直观能看到的特征;茶叶的内质是指经冲泡后所表现出来的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及茶渣,也就是叶底的形态、色泽等特征。统一概括来说,茶叶的品质特征即是茶叶的色、香、味、形。题主提到了茶叶的两个品质特征,一个是香气,一个是口感

现在咱们一起看一下茶叶香气的形成。茶叶的香气类型主要是由茶叶品种、鲜叶质地、采制季节及制茶工艺决定。茶叶品种不同,鲜叶中内含物质及组织结构均有差异,所以芳香物质的成分与含量也不相同。

现在是春天,马上春茶就下来了,所以咱们现在聊一聊绿茶。

绿茶的香气一般为板栗香、烘烤香或清香,这主要通过高温杀青和干燥工艺形成。高温杀青使鲜叶中大量青草气物质挥发,部分转化为中低沸点的清香型香气物质,同时,少量高沸点香气物质显露花香或果香,再经高温干燥后,形成带有烘烤香或板栗香的芳香物质,共同形成绿茶的香气特征。茶叶的口感也可以称为茶叶的滋味。

茶叶的滋味是由鲜叶中的呈味物质,经一定的加工工艺适度转化,并经冲泡后溶于茶汤而形成的鲜叶中的呈味物质。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物质直接参与滋味的形成,水不溶性物质虽不直接参与呈味,但经不同的制造工艺,在酶及水热作用下,有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物质而对滋味产生影响。鲜叶中的物质主要有多酚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咖啡碱等,经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可形成各不相同的滋味特征。 以绿茶为例,绿茶滋味是在其加工工艺中各种呈味物质,因湿热水解作用,易构化作用等使多酚类含量下降,苦涩味减少,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茶汤的鲜爽度增强,可溶性糖和水胶性果胶也不断增加,使茶汤甜醇度增强,最后形成绿茶浓醇鲜爽的滋味特征。



大家清楚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以后,咱们再来比较一下香气和口感,哪个更重要?喝茶喝茶,重要的在一个喝字上,也就是品尝茶汤的滋味,香气虽然能获得顾客的好感,但是真正喝起来以后还是滋味更重要。以上,谢谢。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区留言,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