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飛雪帶春風,裴回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實在畫中游。

每一幅畫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尤其以中國傳統人物畫最能表現出來。

東晉顧愷之作的《洛神賦圖》相信有點常識的人都聽說,在這幅傳世之作的背後就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洛神賦圖》

相傳曹植在年輕的時候,看中了一位姓甄的姑娘,這個姑娘就是洛神轉世之後的美女甄宓。甄宓也愛慕曹植的才華,暗暗求告月下老人為他們遷紅線。可惜的是,最終曹操為嫡長子曹丕娶了這位姑娘。甄夫人到曹家後,曹植和她經常見面,但從未說過一句話。兩人縱然相互愛慕,但於禮義道德從未做出任何逾距之事。

曹操死後,曹丕繼承王位,廢漢獻帝自己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魏,是為魏文帝,甄夫人成為皇后。後來曹丕又娶了郭貴妃,對甄后逐漸冷淡。郭貴妃為了當皇后便設計陷害甄宓,曹丕大怒處死甄后。

甄后死後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曹丕,曹丕就把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心裡更加難受,就辭別了魏宮。曹植心裡懷念慘死的甄后,心神不定的出了洛陽城,來到洛河邊停車休息。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對著西辰的太陽和滔滔東流的洛河曹植不覺的便出了神,突然,他看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像一朵出水芙蓉那樣慢慢地從碧波中升起,隨著波濤飄到岸邊。曹植覺得面熟,仔細一看,那不就是朝思暮想的甄后嗎!

甄后說:“玉帝念我死的冤屈,封我為洛水之神。因為你我還有未了之緣,故在此相會了卻前緣。”

“想我空有滿腹經綸,反遭別人猜忌。如今我萬念俱灰,願隨仙姬守洛河。”曹植憂鬱地說。

洛神含淚說到:“可惜你我有仙凡之別,如今相見之時,也是永訣之刻。”洛神說著,轉身踏進洛河波濤,回望了一眼,就消失在洛河之中。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曹植精神恍惚,如痴如呆,不知這是真事還是夢境,只是望著洛河發愣,直到隨從催他上車才猛然驚醒。

後來,曹植為這次會見寫了一篇賦,題名《感甄賦》。魏文帝死後,明帝曹睿繼位,看到這篇賦後,為避諱便把題目改成了《洛神賦》。

千餘年前,那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絕色美女,那個“七步作詩,詞采華茂”的落拓詩人,已在歷史的塵煙中漸行漸遠。留下的,只有那洛水那恆古不息的淡淡水波,依舊緩緩向東……

南唐的大畫家顧閎中,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畫家,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韓熙載在家中舉行夜宴時的情景。

說起《韓熙載夜宴圖》,可能有人還不知其中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韓熙載夜宴圖》

提起南唐,自然要提及一個人物:李後主李煜。李煜愛好詩文書畫,曾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名句,可說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詞人之一。但他在政治上卻是個庸才,是氣量狹小的昏君。

當時南唐已經是岌岌可危了,面對日益強大的北方敵國後周的進犯,李後主一方面以財物媚悅敵國,換取片刻安寧;另一方面排斥異己,“頗疑北人,多以死之”,把猜疑之心放在了那些由北入南的官員身上。而這位官居南唐中書舍人的韓熙載正巧是出身北方望族,自然他的名字列入了李煜的猜疑名單之中。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有一天李煜得知一些朝中官員將會聚韓宅,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他不由得陷入極度的恐懼:這夥人是不是陰謀串聯?於是,李後主想出一個搞清這件事情來龍去脈的方法。他召見了自己所信任的畫家顧閎中與周文矩,授命他們同赴韓熙載宅邸,暗中窺測這次宴會的真實情況,並把這些情況如實地描繪下來。

我有名畫和故事,你有情懷嗎?

經過了一夜認真細緻的觀察,顧閎中發現,賓客中有當年的新科狀元郎粲、太常博士陳雍、紫薇郎朱銑等官員和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當時一些走紅的歌女和舞女。顧閎中和周文矩是畫院中鼎鼎大名的畫家,他們有“默記背寫”的本領,出宮之後,顧閎中便憑記憶客觀地創作出這幅反映當時宴會盛景的《韓熙載夜宴圖》。李煜展卷之際,見到韓熙載縱情聲色,戒心減少了許多。

人類有著與生俱來的制像的天賦和愛好,中華民族也不例外。仕人風骨,紅袖飄香,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中國傳統人物畫將中國歷史的一個個精彩瞬間凝於筆端,躍然紙上。展卷瀏覽,隨著年月的由遠及近,浮想聯翩,千年陳跡,恍如隔日。賞畫可神會洛水之女神、意遊熙載之夜宴。

斯人已逝,斯景猶存,斯日可期,斯情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