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這便是毛主席對於焦裕祿的評價,這也特別貼切而生動的對焦裕祿這一生為人民操勞奉獻做了總結概括。我們不可否認,焦裕祿對人民生活做出的貢獻;我們也不能否認,焦裕祿留給我們後世寶貴的精神財富。

貧苦出生,艱苦奮鬥

焦裕祿並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他與普通百姓一樣,出生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甚至他的家庭還顯得十分貧苦。貧寒出貴子,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焦裕祿對學習的機會十分珍惜。也因此刻苦對待學習,不敢有半點懈怠,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不幸的是,後來遇到災荒,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是深受打擊,無力再支持焦裕祿繼續上學。年僅11歲的焦裕祿也不得不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被迫退學回家。

身處戰爭年代的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可以安穩度過的,更何況是家庭原本就貧困的焦裕祿家。被迫退學回家的焦裕祿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奔波,除了平時的在家種地,他還做過小買賣,什麼髒活累活都幹過。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年幼的焦裕祿甚至還到廠裡做過搬運工,這樣艱苦的生活磨鍊著焦裕祿的堅韌,也使得他對生活的不易深有體會。

生活輾轉,艱難生存

在抗日戰爭中的生活異常艱難,焦裕祿的父親也因為迫於日軍的壓力,最終不堪重負而選擇了自殺。這對於焦裕祿的生活無疑是雪上加霜,給了焦裕祿沉重的打擊。失去了家庭的頂樑柱,再加上哥哥與自己分家,生活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焦裕祿的身上。他不得不帶著年邁的母親一起,尋求生計。

後面的焦裕祿還被日軍抓去做了苦工,生活變得十分艱難。他不願作為日軍的階下囚,於是多次設法逃離日軍的控制,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成功脫逃。在抗日戰爭順利後,他又返回家鄉,並在家鄉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民兵。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投身於中國的解放的事業當中。也是因為這樣的機緣巧合,焦裕祿得以實現自己未完成學習的夢想,得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中提升自己。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在豐富的生活經歷中,焦裕祿一步步探索折生活發展的各種規律,豐富了自身實踐經驗,也提升了自己處理事物的能力。長期與群眾的密切生活,也使得焦裕祿更加能體會到人民生活的艱難,對後來他的發展與做事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投身蘭考,心繫群眾

新中國成立之後,焦裕祿接受組織調遷而返回好難蘭考縣被任命為縣委書記。當時的蘭考地理災害多發,在加上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也使得人民生活一度貧困,經濟發展也是難以維繫。

如何促進環境改善,帶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便成了擺在焦裕祿面前有待迫切解決的問題。

蘭考處於祖國內陸地區,氣候乾燥、降水稀少,生態環境惡劣,風沙常常侵襲著百姓的生活。而土地沙漠化、鹽鹼化的問題也導致土地年年減收,成為百姓生活發展中最大的阻礙。向來關心百姓生活,深知百姓生活艱難的焦裕祿便下定決心為百姓排憂解難,徹底解決這些發展難題。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他切實站在百姓的角度,腳踏實地,經過多次的實地考察,最終制定了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治理方法。堅持實事求是並團結基層群眾的力量,與自然力量進行著頑強的抗爭。他首先實地考察了蘭考的面貌,並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綜合整理出一套科學有力的治理方案,並腳踏實地加以落實。

腳踏實地,落實整改

雖然是身為領導幹部,但焦裕祿身上並沒有任何一絲的"官架子"。而是放平心態,把自己也當做是一個普通人,與平民百姓一般同吃同住,過著清正廉潔的生活。在對蘭考環境的整改過程中,焦裕祿甚至還常常與普通群眾一起治沙種樹。當時的百姓甚至常常可以看得到焦裕祿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而主要是許多人為官處事難以做到的。

群眾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人們能深切感受到焦裕祿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的心。在他的帶領下,蘭考的風沙、土地沙漠化及鹽鹼化的災害得以緩和,而人民的生活也得以改善。平時艱苦勞累的生活讓焦裕祿的肝病日益惡化,但焦裕祿也常常忍著劇痛與百姓共同奮鬥在整改蘭考的第一線。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後來他也由於病情不斷惡化而變為肝癌,在鄭州治療時他這樣留下他唯一的遺願:""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焦裕祿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因為他的盡心盡力,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踏踏實實為群眾做貢獻,他也因此與人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因為肝癌而不幸離世時,

10萬人以上為其送行。在他下葬那天,四面八方的民眾都來為他送行,就在快要入土的時候甚至有人爬到焦書記的棺材上阻止掩埋,直到後面所有人的見過他最後一眼,才得以將其下葬。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由此可見,焦裕祿在人民心中的重要性。

時代楷模,後生難忘

焦裕祿用他的一生都為了人民奔波,而最終也為了人民的利益奔波的道路上結束了他的一生。雖然他的人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留給蘭考百姓和後人的則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阻礙蘭考人民發展的"三害":風沙、鹽鹼、沙漠化在焦裕祿的帶領下得以改善根除,蘭考百姓的生活也不斷改善,經濟不斷髮展,使蘭考成為河南第一個脫去貧困的縣城。

而他對後世的影響卻不僅僅如此,他實事求是、立足於人民群眾的工作方法對於我們今天的政治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在聯考整治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系列整理經驗對於我們現代化過程中的生態治理、脫貧攻堅都具有極大的借鑑意義。

人民公僕焦裕祿一生奉獻,出殯之日,群眾跳進土坑痛哭阻止下葬

作為時代楷模,焦裕祿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精神也自成一派,深刻激勵與影響著我們。他以自身的身體力行,默默做著為人民的貢獻,最終永遠的活在了人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