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介子推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的事情?

十点历史君


我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由于国内动荡,过着长达十九年的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有一次,在逃亡途中,饿得饥肠辘辘,随从们千方百计也搜寻不到任何充饥食物了;重耳的仆人介子推见状,毅然决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炖熟,虔诚地喂主人服下,才保住了重耳奄奄一息的生命。



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结束了国外流浪生涯,回到故国即位,就是后来的晋文公;登基伊始,大赐封赏有功群臣时竟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争不抢,默默地回到故里,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背起母亲悄无声息地逃往绵山深处隐居。

晋文公事后得知后,忆起昔日的救命之恩,立即派兵追赶;追至山下,但见林海茫茫,空谷深壑,早没了介子推母子身影;晋文公采纳手下的建议:介子推是孝敬的人,放火烧山就能逼介子推背母下山,以供其母颐养天年,熊熊烈火燃了数日,光秃秃的荒山野岭仍不见母子归来!晋文公只好亲自上山巡查:在一处烧毁的大树旁,发现了介子推和母亲依稀相偎的被烧毁的残骸。

晋文公深感愧疚,砍下介子推死前依靠的大树做成坚硬的木屐套在脚上,每当双脚因木屐磨破流血而疼痛难忍时,就会想到自己的恩人介子推,常常发出“悲乎,足下!”的哀叹;后来“足下”就成为“恩人”的代名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忠孝两全、危难救主的介子推,就把投身火海的介子推加封为火神;“清明”就是为纪念他而设的节日!

如何评价他宁愿葬身火海,也不愿辅助晋文公这件事呢?

1.自古“庶人只可共富贵,君王只可共患难”,介子推对人性有了丰富的认识,所以,在辗转反侧的奔波途中尽忠,于国家安宁后尽忠。

2.子推认为效忠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根本不能讨价还价的,这在春秋时期并非“愚忠”与“迂腐”,他如此急流勇退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

3.介子推割股奉君,出于对君主真正的忠诚,并非带有私心杂念,这是对当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身体力行,堪称模范与榜样


希望星晨58298869


为何不愿意出来辅佐,原因有几点可供参考。

对介子推古文记载不多,以下是其原文和诗词。我们在原文中寻找,恐怕也不能身临其史,虽然提出的历史问题许多专家都分析的很透彻了,我们这些业余发文者仅仅是画蛇添足,惘然抒论。

第一 孝道胜于王道

也许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原因,也许不是被烧死于绵山,无法考证历史真伪。面对历史,我既然无知,就要谦虚表明。是正常人都会对父母尽孝,这也是古今皆同的话题,守母而死,归隐而死更加真实吧。

你叫我出来,我仅仅是为了照顾母亲而拒绝你的邀请,跟随君王几十载,也该回家侍奉老人了。这个世界也是如此,辛苦工作之余,应该对家和工作有所幡然醒悟了。即便真实事件是被重耳烧死的,我也要说为母死,为家亡,永远不过时。

宋 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

黄庭坚诗情真切,囊括了所有的道理,不解释了。

更与贤母偕,丘壑情同允。

卓哉鸾凤姿,飘飘高自引。——清 顾炎武

顾炎武这是在赞颂他,就差鸾凤浴火重生了。

第二 淡泊明志,名禄如云烟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归隐的在古代,不是避事消极,而是一种不虚荣真清高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创造了无数名人典故,影响了天下归心。有这种精神的人,不会轻易出来指点江山了。

江山再如画,不如身居绵山更惬意。江山在多娇,出山不需你来教。不做宫中的娇,只做此山的骄。人有傲骨不入朝,韬光养晦在今朝。

此山也是江山,自在山中有社稷,何须出山佐君王。

为何是被烧死呢,也许事实是隐居而亡,重耳是这样的人,之前就不辅佐了。我回家了不工作了,老板就要我死吗?这没道理啊?我不出来倒是真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禄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遂隐而死。

第三 忠信而宅

忠信已经做了,知足曾经的功绩。我想他是想做宅男了,憧憬我们的时代,目光长远,颇有预言家的风范。做了那么久偶像男,高尚男,回去做做宅男,也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焕然一新。忠于国家,青春都付出了,白发苍苍了,也该忠于自己了,有个自己的空间好好感觉天伦之乐,温馨之家。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九章·惜往日》:介子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漫而不疑。

第四 超凡脱俗,不世俗

千呼万唤不出来,你抱琵琶遮羞耻。离开世俗,寻求修养安静,这是当代人无法做的事情。放在今天,可能会有人污他了,什么孤独症,抑郁症,绯闻会到处都是。然后有人污我,说我写的离题太远,可是这道题目确实挺远的。我是不能穿越历史,也不会时光倒流。这本就是无解的题,问者轻松问,答者才畅谈。

《吕氏春秋·卷十二·介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

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肎受赏,自为赋诗曰: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

我不拘一格,介子不拘小节。

作者不会聊天,读者却是满腹经纶。











金句吾在评


首先要指出的是,介子推清高无比,从史书的记载可以得知。另外问的是:介子推真的是烧死的吗?以下是本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由于晋文公“赏从亡,未及子推”,介子推辞官隐居。当晋文公再次见到介子推时,已经是尸骨一堆。因此,千百年来,只要提及介子推,晋文公即有忘恩负义的嫌疑。

一、介子推割股救晋公子重耳

《韩诗外传》上说,当初,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经过曹国的时候,他的一个叫里凫须的侍从偷走了晋公子重耳的所有钱财,逃之夭夭。晋公子重耳一干人等身无分文,流落到曹国,本来想向曹国讨要点食物,恰好曹共公对他无礼,于是离开了曹国,途中饥饿难耐,已经到了无法前行的地步。在此情形下,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给饥饿的晋公子重耳吃,救了一命。

当晋公子重耳得知是介子推割股救了自己之后,感动不已。那副场景不难想象,晋公子重耳满口“有朝一日回国为君,定不相负”的话肯定没少说。此时晋公子重耳尚在落难之时,大家均不知将来会怎样,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二、介子推之死与晋文公焚山

参考清人吴乘权等辑录的《纲鉴易知录》可知,介子推未等到晋文公封赏,自己就躲到深山里去了。原文如下:

初,文公出奔,十九年而后反国。尝馁于曹,介子推割股以食之。及归,赏从亡者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而不及子推。子推之从者悬书宫门....。使人求之不得,隐绵上山中。焚其山,子推死焉。

当“及归,赏从亡者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而不及子推”的事实摆在眼前时,难怪介子推的随从们为介子推打抱不平。他们将一块牌子挂在宫门口,用以提醒晋文公,介子推还没得到封赏呢。那块牌子到底写的什么,让晋文公一看便知是介子推,上书:“龙想上天,需五条蛇辅佐。龙已深入云霄,四条蛇各自进了自己的殿堂,只有一条蛇独自悲怨,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去处。”

但是《史记》记载晋文公说:“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晋文公接手的晋国正值百业待兴,从亡者的功劳不应该忘记,但是更不可将社稷大事搁置一边,而专门处理“赏从亡”。

恰在此时,周王室发来告急。社稷面前“未及子推”实属有情可原。

但是当晋文公意识到“未及子推”的过错伤害了介子推之后,立即派人去找介子推,但他已经离开了大家的视线。

最终晋文公还是打听到了介子推的藏身之处,他躲到绵上山去了。晋文公命人搜遍了绵上山,也没有找到介子推。为了逼介子推尽快现身,晋文公下令火烧绵上山,才知道介子推已经去世了。

所以,晋文公意识到“赏从亡,未及子推”的过错之后,立即派人到山里去找介子推。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出于无奈才放火烧山。至于介子推是被晋文公的大火烧死的,还是大火焚山之前已经死去,尚无可参考的证据做定论。但是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需要营造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既要塑造晋文公仁君的形象“使人求之不得”才“焚其山”,以彰显晋文公为报恩寻找介子推之苦,最终“环绵上田封之”,又要把臣子塑造成忠贞不渝,甚至以死表示忠诚。从这个角度来讲,介子推身死与晋文公焚山是两件本无因果关系的事件,仅因为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最终关系紧密。我甚至认为,介子推在晋文公焚山前已经去世了。

三、晋文公之所以“赏从亡,未及子推”,是由于政务繁忙,还未来得及封赏

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从亡者众。如何才能客观、公平地封赏从亡者。即使即位之后,也需要根据晋国的实际情况,花费一定时间才能论功行赏。

查阅《史记》相关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晋文公对封赏从亡者这件事,很慎重,而且有自己的处理原则。

所以,不是晋文公不封赏介子推,而是还没来得及,再者即使封赏也要一批批的吧。最重要的是晋文公离开晋国已经十九年了,刚刚即位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大家可以参考《史记》的记载:

1、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

2、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3、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当年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的并非均为栋梁之才,其中有一个叫壶叔的人即被视为无能之辈,他看到晋文公一一封赏了随从,却迟迟没有自己,很是着急,于是托人去找晋文公。

《史记》记载的这段文字即使晋文公赏罚从亡者的标准。晋文公赏罚分明得到晋国上下一致赞许。即使被视为无能之辈的壶叔均被列为晋文公封赏范围之内,何况介子推。

四、介子推清高、孤傲,且未及封赏即主动辞官

1、当晋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卫下,回国即位,来到黄河边,正当晋公子重耳率领众从亡者即将渡河的时候,晋公子重耳的舅舅,也是忠实的从亡者咎犯与未来晋国国君玩起了“欲擒故纵”的把戏,假意请辞,实为告诉晋公子重耳为君之后不要忘恩负义。《史记》记载了二人于众人前交谈的内容,却也无意间记载了介子推于此情此景说的一句话。介子推的这句话透漏出浓浓的书生气,给人的第一印象即是士子的清高、孤傲。

原文: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

2、介子推主动辞官隐居至绵上山

《左传》对“赏从亡,未及子推”记载更加精彩,有介子推对从亡之功的态度。

原文: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介子推针对从亡之功慷慨陈词,发表意见,直接否定了所谓从亡之功,并将狐偃、赵衰、颠颉、魏犨“受赏者”归为“居功者”,认为他们是“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羞于与之为伍,进而辞官隐居。介子推对从亡之功的评价缺乏客观性,且比较偏激,估计也是他辞官隐居的直接动因。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

第一、晋文公之所以“赏从亡,未及子推”,是由于政务繁忙,还没来得及封赏;

第二、介子推主动辞官隐居至绵上山;

第三、介子推身死与晋文公焚山是两件本无因果关系的事件,仅因为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最终关系紧密;

第四、极有可能介子推在晋文公焚山前已经去世了。


历史倪说


王丹誉:庶人只可共富贵,君王只可共患难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颠沛流离。一次,连续几天都沒有吃上东西,饿得奄奄一息。重耳的仆从介子推见状,就断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炖汤,喂主人喝下,才保住了重耳的一条命。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即国君位,即晋文公,封赏群臣时竟落下了介子推,也许是有意为之。追随晋文公那么多年并保他成为国君的介子推深知,庶人只可共富贵,而君王只可共患难。于是,他回家选择春暖花开的清明前,背起母亲逃往绵山深处。晋文公得知,有点悔悟,立即带兵追赶。当追至山下,只见林海茫茫,不见介子推母子踪影。于是,晋文公就依照手下的建议:因为他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就放火逼介子推背母亲下山。结果数日大火过后,仍未见介子推踪迹。于是,晋文公又带人上山巡查。在一处烧毁的大树旁,依稀可见两具被大火烧为灰烬的遗骨……这正是介子推和母亲的残骸。

晋文公深感自己对介子推的愧疚,于是砍下介子推死时依靠的大树做成木屐,穿在脚上,脚时常被磨破流血……每当晋文公脚因被木屐磨破而疼痛难忍时,其实他的内心更加痛苦,他不时发出哀叹:“悲乎,足下!”就是说,我的脚下怎么这么疼痛难受啊!从此“足下”就成为恩人的指代和尊称。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义的奴仆介子推,就把他依树惨死的地方叫“介休”。人们还将认清君王本质、投身火海的介子推加封为火神。





丹语录


首先我们要知道介子推为何躲进山里,我们先看缘由,在晋文公流亡的时候,介子推在晋文公快饿死的时候割下自己的肉为晋文公熬汤喝,这等于救了晋文公一条命,在晋文公回道晋国成王的时候封赏了一起流亡的随从,但就是没有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就带着母亲进山归隐了,此为背景

但这件事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晋文公不知道介子推曾割肉救过自己,就没有封赏介子推,而其他人就为介子推打抱不平,但介子推气节高尚,害怕晋文公会认为自己是个想以功讨封赏的阿谀之人,就直接带着母亲躲进山里,晋文公后来知道后羞愧不已,就进山找介子推,但找了好多天都没找到,然后就有人献计三面烧山,留一面等介子推自己出来,大火烧了几天,介子推也没出来,晋文公后来在一颗大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而介子推宁死不出来的原因也是为了自己的气节,他认为自己这时候出去就等于和那些邀功献媚的小人一样,他为了名声宁愿被烧死

第二个版本就是晋文公虽然知道介子推割肉救过自己,但他并不喜欢直来直往的介子推,因为介子推又犟又直,但在封赏了其他跟着流亡的随从后,介子推割肉的事情就被那些打抱不平的人传播了出去,晋文公为了自己的名声就说自己不知情,然后就去找介子推,找了几天都没找到,正好有人建议烧山,晋文公就答应了,他觉得介子推这时候出来可以治治介子推的硬骨头,打压一下,出不来烧死就算了,结果介子推真烧死了,晋文公就做了很多表面工作来掩盖自己的过错。在这个版本里介子推是因为晋文公过河拆桥觉得不能辅佐就选择了离开,在晋文公烧山的时候,介子推认为就算自己出去了,晋文公说不定还是会想办法弄死自己,因为晋文公来救命恩人都能忘记,就没有生命事情是做不出的。

不管哪个版本是真实的,但经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介子推是个气节高尚的人,宁死不屈,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历史的面纱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是谁?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清明)

介子推就是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山入仕。那是他的气节,士大夫精神,既然跟母亲说好隐居,那就言出必行。介子推随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最困苦的时候割股啖君,把腿上肉割了熬成菜汤给重耳喝。这些都是重耳自觉自愿悄悄做的,从不把这件事做为邀功的筹码,并且也不齿于此。



狐偃咎犯是重耳的亲舅舅,是随重耳出亡的五士之一,第一谋士(最大的功劳是重耳在齐国时,贪恋温柔富贵乡,咎犯灌醉他后,装到车上拉起就走,当时重耳深恨之,气的要杀了他),重耳归国即位时,秦国送重耳一行至黄河边,这时咎犯死活不走了,他说,我跟随君主周旋于天下,肯定犯了不少过错,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是君王您,我还是现在就走吧,免得将来您哪天想起来了,秋后算帐,岂不遭殃。重耳当时把身上的玉璧投河起誓: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



当时,介子推就与他们乘同一条船,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他说重耳即位是上天的眷顾,而咎犯却认为是他的功劳,并以此向君主要价,我都替你害臊,不愿意与你一起。就自己渡河隐居起来。


咎犯是重耳亲舅舅尚且如此,难怪介子推羞于与他同船。其实咎犯也确实劳苦功高,他这样做也不完全是要市于君。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现在提条件,先小人后君子,其实没什么错!但介子推就是不齿于他。

重耳即位就是晋文公,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就是说晋文公并不是有意不封介子推,而是封赏之时,他隐藏起来了,周王室有难,晋文公忙于勤王没来得及封赏他!


晋文公未赏介子推爵禄,介子推也不提,他认为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就剩重耳了,天不绝晋,重耳为主,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不是几个人的功劳,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与母亲商量归隐,至死不再见君王。

在介子推的心里,爱国是第一位的,天不绝晋就是天开眼,重耳为君就是上天的意思,富贵爵禄于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况且已出言不食君禄,就要言而有信!

介子推的从人认为不公,悬书宫门:“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见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派入找他,知他藏在绵山中,文公以绵山封之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


寻桂子


介子推不愿出山辅佐晋文公与介子推被烧死,其实是两回事。


首先介子推不愿在晋文公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后,继续在晋国当官,是出于其内心真正的仁义、和作为臣子真正的忠诚,在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国时,狐偃等人借机邀功请赏,介子推对此感到耻辱,为什么感到耻辱?并不是狐偃等人没有功劳,而是介子推认为身为臣子,效忠君主是天经地义的,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今天,我们不能用“愚忠”来进行批判,因为那是春秋时期,介子推这么做完全是符合当时的道德标准的,完全是当时的楷模。明白这一点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介子推会割股奉君。正是出于对君主真正的忠,而并非带有个人利益和私心的,所以才能做出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来救饿晕的重耳。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不是对君主真正的忠,不是对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的身体力行,又怎么会这么做呢?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狐偃等人借机邀功,狐偃等人跟随重耳流亡十几年,目的与介子推截然不同。介子推跟随重耳是出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是出于当时的道德标准,是出于内心对于正道之义的追求。而狐偃等人追随重耳,却是为了有朝一日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自己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狐偃等人在重耳即将回到晋国时,有意提醒重耳,自己跟随他流亡多年,功不可没,其真正用意是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想,当介子推看到这一幕时,内心就会明白同样是跟随重耳流亡多年,可自己和狐偃等人的追求却完全不同。他也不想日后和这些人一起共事。


介子推认为重耳返国,实为天意,自己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且对狐偃等人的行为感到耻辱,于是隐居绵山。原本这一切就这样过去。可偏偏有人为他抱不平,当晋文公重耳想起介子推时,心里是多么的内疚。尤其是想到当年介子推割股奉君,心中更是觉得对不起介子推,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可我不得不说,晋文公并不真正了解介子推,如果他真正了解介子推,就不会去找介子推,因为介子推割股奉君并不是为了晋文公报答,而是出于内心的正道之义。晋文公应该在内心认可介子推,并放出风声,让介子推知道,这就可以了。而事实却是晋文公带大队人马去绵山找介子推,这就给介子推带来了灾难。

为什么我说晋文公带大队人马去绵山找介子推,给介子推带来了灾难。因为,狐偃等人跟随晋文公,原本就是为了将来的利益,现在看到介子推在晋文公心中有这么高的地位,且介子推有割股奉君的不可替代的功劳,一旦介子推回到晋文公身边为官,狐偃等人的地位将受到威胁,这是狐偃等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才会有人建议晋文公三面放火烧山。而事实可能远远不止三面放火,介子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必将被烧死在绵山中。


整个春秋战国,我个人最为仰慕介子推。黄庭坚曾说“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介子推的高尚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吗?


苏门第五学士


其实这件事情你可以理解为:


臣子的矫情,君子的作死!


介子推作为春秋时期的晋国贤臣,想必他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即便没有听说过,但是总有一个节日大家知道:


清明节!!!


而正是因为晋国贤臣介子推的事迹,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特殊的假期,一个可以不用上班还可以拿工资的假期。


虽然介子推的去世没能直接给大家争取来一个清明节,可是却衍生出了一个特别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就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到了唐代的时候,寒食节已经成为了唐朝规定的一个特殊的节日,还能享有假期七日游的特殊待遇。


我们再来说说介子推的事情


介子推曾经在晋文公流亡的时候,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割肉予君!!!


晋文公在逃亡的路上,突然很想吃肉,可是在荒郊野外的那里有肉啊!


但是晋文公还是忍不住想吃肉,嘴里还一直念念叨叨的:


哎!这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点肉啊!作为一国之君着实可怜呐!


旁边的介子推看不下去了,不就是想吃肉吗?我给你整点去,说完这句话,介子推一转身在马车的背后,挥刀就刺到了自己的大腿上。


然后削了一片肉吩咐下去,给晋文公做了一顿美味的饭菜。


等到晋文公结束流亡生涯的时候,介子推割自己大腿肉的事情被晋文公知道了,晋文公十分的感激。


可是在归国之后,册封群臣的时候竟然把介子推给忘记了!!!


介子推退朝之后,大骂一句:


“老子不伺候了!!!”


---可怜了介子推的大腿肉啊!!!


介子推便带着自己的老母亲到了介休绵山中,晋文公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十分的愧疚。


于是他亲自去请介子推出山,可是介子推执拗的很,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道:


“滚蛋!掼蛋!老子不伺候!!!”


晋文公着急了,这毕竟是恩人啊!不行我得逼他出来。。。


来人呐!


给我放火烧山,不信介子推那孙子不出来,当浓浓的大火燃烧起来之后,晋文公高兴的乐了,这下子介子推总会乖乖的出来了吧?我每天操劳大事这么忙,哪有时间记得你割肉这点事情啊?


可是,让晋文公没有想到的是:


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大火活活烧死了,介子推都没有出来。


怀着愧疚的心情,晋文公独创了一个特别的节日---寒食节。


在这一天你们都被玩火啊!


谁玩火我就弄死谁!!!


于是,寒食节作为了一个特殊的节日就被传承了下来。


其实,要是评价这两个奇葩的话,还真不好说。


可是,介子推应该感到庆幸,在春秋时期的人才被君主赋予了很高的地位,甚至有点被捧上天的感觉,而介子推的死活不出山的行为更像是被晋文公“捧杀”了。


在春秋战国、三国之后,已经很少有这种君主亲自出面请你的事情了,你不来就去死这才是帝王的根本法则,哪有什么亲自给你脸面你还不领情的事情。(典型的例子可以参考一下曹操是怎么将司马懿请出来的!)


说好了介子推是贤臣,说难听点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迂腐之臣罢了。


历史总探长


关于晋国介子推之事迹,《左传》和《史记》都有记载。

《左传》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史记》记载: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懟?”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釂上山中,於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这两处记载,我们知道了介子推有功于晋文公,但耻于禄(即不屑谈钱的那种)而与母隐居绵山。但都没有提及民间传说的所谓晋文公烧山而逼其出,最后抱树而亡。这到底是民间的臆想还是史书的避而不谈呢?

从言语记载来看介之推是个读书人,懂得不少大道理,包括这天不绝晋,说晋文公是上帝安排好的,那让当时的周天子情何以堪?那可是天的儿子,唯一在人间的总管啊,你这一搞,天父越过总管,直接干涉了晋国事物。周天子怎么想?晋文公又怎么想?

周天子:晋国的事,我管不了了?

晋文公:我是上天安排的,你真管不了。

介之推这是客观上悄悄挑事晋与周。晋文公明白人,流浪在外十九年,历尽苦难,小心谨慎。对于这样的客观马屁,虽听起来乐滋滋的,虽周室日益衰微,对于回国初定的晋文公来说绝不会捧之张扬,更不会触碰政治风险。故才有“你不言禄,我亦不提。”并非忘了。目的只有一个,你拍的这个马,我目前受不了,你虽有功,能淡化就淡化。

对于禄,就是工资,养家糊口用的。况且推有老母,没禄,怎么养活?多余的禄可以不要,基本的禄,大大方方地要就是,这才是读书明理。再说了,好歹君臣一场,走了连个招呼也不打。这是没礼貌啊。

既然不辞而别,就老老实实地隐啊,非得整得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

本来想淡化,从者这一闹,晋文公还能怎么着,只能说: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既然一提,这想起来了,只好做下去——环绵上山中而封之。

忘了哪位先贤说的了——真正的隐者,是没人知道的。狐偃他们图的是禄,你图的是名而已,且上了两位大咖的史书,还有万千百姓的传说中。

寒食节也未必是纪念介之推的,打早就有禁火节。如果真如传说晋文公火烧绵山,误烧其死,这也是罪啊,作为晋文公怀念他可以,不可能还在忌日这天禁火,禁火就预示着提醒人们他用火烧死了推,这不是没事找抽吗?


蛰先生


介子推“割股奉君”和“火烧绵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距离事件较近的正史里却没有文字记载。在《史记》、《国语》、《左传》中,有关介子推的内容很少,结局只是提到介子推隐居而死,晋文公将绵山封赏给了他。

如果民间传说是真实的,那么晋文公火烧绵山引介子推下山的做法肯定不妥。当介子推看到山上燃起的大火,一定认为晋文公欲置自己于死地,怎能安心下山辅佐君王?即使介子推想下山,也无路可走。

从晋文公在位短短十年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礼贤下士,有政治远见,也有狭隘意识,有大谋略,也有普通人的多情仁善,应该算得上一代明君。

既然晋文公是明君,介子推就不应该隐居绵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