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父愛是把鐵鍬》:馬雲被父親一鏟一鏟的挖去劣根,露出閃光點

今天在家收拾屋子時,在寫字檯下的一個角落發現了一摞雜誌。翻開簡單的掃了幾眼,竟然被一片文章深深吸引了——《父愛是把鐵鍬》。文章是其中一本雜誌上刊登的,文章沒有註明作者的名字,但是在文章旁邊有一處印刷著馬雲大大的一張黑白照片。瘦小的身材,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身穿一件白色T恤,兩隻手正在比劃著什麼,好像要開始演講的樣子。這正是馬雲的標誌性造型啊,沒錯就是他。我打開電腦在網絡上搜索《父愛是把鐵鍬》的作者,作者正是——馬雲。


讀《父愛是把鐵鍬》:馬雲被父親一鏟一鏟的挖去劣根,露出閃光點

雜誌上的馬雲

文中開始介紹馬雲的出生時間地點,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介紹自己是一個身材瘦小卻總喜歡打架的男孩。因為打架曾經縫過13針,轉了三所學校上學。可見,馬雲小時候就是一個淘氣包,一個問題少年。

從高中到初中馬雲成績一直很偏科,其他科目成績都很平庸,尤其數學最差,但英語卻總是全年級第一。第一次高考落榜後,馬雲就不打算上學了,瘦瘦小小身材的馬雲和表弟一起去應聘保安,結果卻被淘汰了。這次的打擊讓馬雲感到了無力,意志一天天的消沉。


讀《父愛是把鐵鍬》:馬雲被父親一鏟一鏟的挖去劣根,露出閃光點

人力三輪車

一直默默關注著馬雲的父親也是暗暗著急,託人給馬雲介紹了一個給報刊雜誌送書的工作。

那時候可沒有電三輪、汽車什麼的交通工具,只能蹬著人力三輪車送書,每天要騎20多公里,想想也是挺累的,工資也不高。馬雲的父親看在眼裡,認為兒子還能再努力一下,不能在這裡浪費這大好青春。於是用激將法扒開馬雲的落榜的傷疤:“你每天騎行20多公里都不怕,為什麼不能再考一遍呢?”這句話讓馬雲下定決心去參加二次高考。但是,因為數學成績太差,離分數線差140分,又一次落榜。

這一次的落榜,不但沒有擊敗馬雲,反而把馬雲的好勝心激發了。他決定再考一次。而他的父親是家裡唯一一個支持他再考一次的人,並給馬雲請來了特級教師輔導數學。


讀《父愛是把鐵鍬》:馬雲被父親一鏟一鏟的挖去劣根,露出閃光點

高考倒計時

第三次高考,馬雲的總成績離本科相差5分。但幸運的是,杭州師範學院的本科生沒招滿,馬雲幸運的被招進了英語專業。而英語專業又是馬雲最喜歡的專業,從此,馬雲如魚得水,在學校混的風生水起。

之後的事情創辦阿里巴巴,讓馬雲的人生在短短十幾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馬雲這樣評價自己:我沒有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父親用了幾十年的父愛一鏟一鏟為我開鑿出了最寶貴的成功真相——發掘你的興趣,去做你感興趣的事,再把它變成你的特長,最後讓你的特長髮揮最大的潛能!

馬雲父親的愛用鐵鍬鏟開了他身上的糟粕,讓馬雲的閃光點充分的發光成長。馬雲的父親就是伯樂,早在馬雲用英語回敬自己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千里馬。馬雲的父親抓住馬雲喜歡英語這一特長,時長帶他去找老外聊天,更加讓馬雲知道學習英語的樂趣,增加了馬雲學英語的自己信心。


讀《父愛是把鐵鍬》:馬雲被父親一鏟一鏟的挖去劣根,露出閃光點

畢業了

從第一高考落榜,到第二次、第三次的幸運入學。馬雲的父親一直全力支持,這需要對自己的兒子有多大信心啊!讓我不禁想起了《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的和氏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為,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視之石也,忠貞之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寶焉,遂命曰"和氏璧"。

馬雲的父親三次供馬雲高考的情景與楚人獻和氏璧何其像?馬雲的父親深信馬雲就是一塊璞玉,事實證明馬雲沒有讓父親失望,在全世界大放異彩。除了馬雲的父親有誰能夠想到如今的馬雲,是一個落榜兩次、第三次靠替補讀上本科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