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玩起直播“土貨”插翅進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魯融冰 通訊員 陳杰 陳曉光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範有財,這次算是開了回“洋葷”。他做夢都沒想到,3月5日那場網絡直播,讓自家5萬公斤滯銷的荸薺插上了翅膀,重見天日。

田间玩起直播“土货”插翅进城

(範有財在採挖荸薺)

“前些天,一想到荸薺賣不掉,我心裡就慌;現在訂單多了忙不贏,生怕供貨不及時,我更慌呢!”3月7日上午,正帶人採挖荸薺的範有財,扯起嗓門對記者笑道。

今年44歲的他,是鼎城區十美堂鎮上河口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己患過大病。其父親、妻子皆因病基本喪失勞動力,兒子正在一所職中讀書。

田间玩起直播“土货”插翅进城

(直播現場採訪範有財)

2018年,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村裡發展起了200多畝的荸薺種植產業。範有財也憑著8畝“土貨”脫了貧,日子越過越紅火。去年,他把種植規模擴至25畝,打算大幹一場。春天來了,荸薺也成熟了。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他的美好憧憬蒙上了陰影。

“由於銷路不好,剛開始我捨不得請工,自己挖半天賣半天,照那速度下去,荸薺都會爛在田裡。後來請人來挖,可就算降了價,也沒有販子來收我的荸薺。”範有財告訴記者,採挖工每人每天100多元的工錢,都是他費了好大勁才掏出來的。

田间玩起直播“土货”插翅进城

(新鮮出泥的荸薺被火爆訂購)

“你自食其力脫了貧,太不容易了,哪能輕易就讓你返貧?”就在範有財不知所措時,上河口村第一支部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姚高峰帶來好消息,給他吃了顆定心丸。

原來,針對疫情期間部分貧困戶農產品滯銷的情況,鼎城區委宣傳部、區扶貧辦、區文明辦、區融媒體中心等多部門應勢而為,聯合發起“扶貧助力團”公益活動,免費為貧困戶搭建網絡銷售平臺,還補貼運費、包裝費等。

田间玩起直播“土货”插翅进城

(市民踴躍參與網絡直播)

就這樣,幫範有財賣荸薺,成了“扶貧助力團”接到的首單業務。3月5日一早,當直播間搬到田邊,看到新鮮出泥的荸薺出現在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上時,範有財像打了雞血一樣,在田裡越幹越起勁。更讓他興奮的是,當天不到2小時的直播,點擊量突破10萬次,在線銷售荸薺6000多公斤。直播結束後,訂單還在持續增加,當天共售出1.5萬公斤。

這樣的結果,令範有財心潮澎湃,激動得說不出話。他親手挑選了幾大袋荸薺,洗得乾乾淨淨後,硬要塞給這些幫助他的熱心人,但被婉拒。直到看著大家現場品嚐,範有財心裡,才有了荸薺一般的甘甜。

當天,工作人員撤離時,還為他當起了義務快遞員,將客戶預訂的荸薺捎帶進了城。望著他們遠去的身影,範有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旁邊的鄉親一個勁兒地念叨:“範有財,你這下結了好多貴親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