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緊跟電商潮流,開網店賣「土貨」,每月銷售額過10萬

重慶潼南玉溪鎮有一位電商達人——楊林,他在淘寶網、阿里巴巴上已經開起“潼南區久隆電子商務”“純糧農家店”“潼南區錦宏電子商務”三家網店,專門銷售潼南的土特產,年銷售額已超過100萬元。

楊林只有初中文化,是玉溪鎮金堆村的一位普通農民。成家後,他和妻子李海燕一起在玉溪鎮上租店鋪賣水泥鋼筋。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林在淘寶網上搜了搜土特產的關鍵詞,發現很多地方都在網上銷售土特產。“如今大家都喜歡吃綠色生態食品,網上購物也越來越流行。開個網店賣土特產,應該很賺錢。”他心裡這樣想著。

村民紧跟电商潮流,开网店卖“土货”,每月销售额过10万

2014年4月,楊林正式在淘寶網註冊了第一家網店“潼南區久隆電子商務”。楊林把老家產的花生、紅薯、蘿蔔、土豆等都拍成照片放到網上,這些綠色天然的“土貨”很快就引起了人們注意。沒幾天,第一筆生意來了。緊接著,第二筆、第三筆……訂單越來越多,自家的貨品賣完了,楊林開始背個袋子,走家串戶,收購新鮮的紅薯、花生等農產品。

漸漸地訂單多了,楊林買了輛三輪車,不管颳風下雨準時送貨。幾個月下來,楊林瘦了一大圈。有人提醒他找物流公司合作。他樂顛顛地到城裡找物流公司合作,如今他和申通、中通、郵政快遞達成合作協議,快遞員每天準時上門收貨,讓他輕鬆了不少。

村民紧跟电商潮流,开网店卖“土货”,每月销售额过10万

現在網店銷售的很多土特產,都是實行的訂單農業,他提前和種植戶預定,收成後種植戶主動送貨上門,這樣既能保證產品質量,還能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幫助群眾增收。

“剛開始貪大求全,湊了30多種產品,以為種類多銷量自然多,結果還賺不到錢。”楊林說,後來他根據當地特產和銷售量,慢慢把品種降到了10多種,主賣潼南、玉溪的土特產,網店產品越來越精,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村民紧跟电商潮流,开网店卖“土货”,每月销售额过10万

楊林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樹立起潼南土特產的品牌形象。這個目標需要區內的所有電商創業者達成統一共識,不要一味打“價格戰”,要從保證質量、做好服務方面入手。

如今,楊林的三家網店生意都不錯,日均訪客量達到1000人左右,日均成交量在200單左右,每月銷售額都超過1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