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泳教授團隊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劉新泳教授團隊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山東大學藥學院劉新泳教授團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徑,切實發揮專業特長和技術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團隊與山東省疾控中心聯合申報的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新型冠狀病毒分離、測序、快速檢測及藥物篩選研究”,獲批經費450萬元。連日來,該團隊在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

劉新泳教授團隊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完成硝唑尼特的原料和製劑工藝研究。劉新泳教授團隊根據體外抗新型冠狀病毒活性篩選實驗,對已發現的具有顯著抗新型冠狀病毒作用的上市藥物硝唑尼特(RY2020,原抗寄生蟲藥物),聯合山東瑞陽製藥進行研發,已完成了藥物合成工藝研究、藥物幹混懸劑和片劑的製備工藝、體內藥代動力學的研究。目前正在進行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動物藥效學驗證,並擬申報臨床研究,有望成為本次疫情防控急需的一線藥物。


完成法匹拉韋的產業化研究。法匹拉韋是抗流感病毒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作用,目前該團隊已完成法匹拉韋合成工藝、產業化工藝、質量控制研究等任務,正在聯合山東齊都藥業申報國家仿製藥物,用於臨床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建立基於靶標的虛擬篩選平臺。依託山東省藥物分子設計與創新藥物研究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基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突刺Spike蛋白、蛋白酶PLpro和Mpro、RNA依賴的RNA聚合酶結構,劉新泳教授團隊開展了計算機智能化輔助的高通量的藥物虛擬篩選,重點篩選了已上市藥物、商品化分子庫以及課題組自有的多樣性的合成分子庫、天然產物庫、中藥提取物庫,發現多個虛擬評價活性好的臨床已有藥物和實體小分子化合物。


開展體外抗病毒藥物的高通量篩選與評價。該團隊與比利時魯汶大學Rega研究所Erik De Clercq教授合作(長期國際合作夥伴),目前已構建了pcDNA6B-viral gene-FLAG載體轉染的2019-nCoV高滴度的假病毒及活病毒細胞模型。依託山東省中比抗病毒藥物國際合作中心,已開展化合物庫體外抗新型冠狀病毒高通量活性篩選。此外,該研究團隊還指導研究生從藥物化學的視角,精選抗SARS-CoV、MERS-CoV等冠狀病毒藥物的研究案例,及時分析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新動向,總結藥物發現策略,撰寫了題為《冠狀病毒抑制劑研究的藥物化學策略》的綜述文章,將發表於《藥學學報》2020年第3期,並被中國知網遴選為中國知網雙語數據庫抗疫主題專題文章在海外推廣,有望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的快速發現提供新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團隊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團隊將按照總書記重要指示,集中精力開展科研攻關,加快藥物研發和有效藥物發現,密切產學研配合,努力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應有貢獻。


素材 | 藥學院

文 | 展鵬

劉新泳教授團隊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