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都活得这么艰难,中国造车新势力又面临哪些挑战?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特斯拉终于完成连自己的产能目标,即在一周时间内生产了5000辆Model 3.尽管如此,华尔街对于特斯拉取得的这个里程碑般的成绩并不买单,股价不涨反跌。

特斯拉都活得这么艰难,中国造车新势力又面临哪些挑战?

连特斯拉都活得这么艰难,那么从贾跃亭“PPT造车”开始,国内近几年新生造车企业迭起,这些新造车公司,会不会也面临特斯拉已经踩过的坑呢?

从PPT到用户

几乎所有与新造车有关的难题,都与生产有关。一家新造车公司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电动汽车从PPT上造出来,然后再将这款车卖给消费者。

最近,国内新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宣布开始交付汽车。然而这个“交付”并非大面积预定用户交付,而是面对内部员工或“家属”的小面积交付。

特斯拉都活得这么艰难,中国造车新势力又面临哪些挑战?

尽管在国内一众新造车企业当中,蔚来算是走在前列的一家,但是他们目前距离真正实现量产交付也还很远很远。

国产新造车势力,如果想要摆脱“PPT造车”的质疑的话,必须治一治量产“拖延症”。

量产难题何解?

就连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都在为量产问题烦恼。周产达到5000辆就值得敲锣打鼓,要知道,对于福特这样的传统车企来说,5000辆不过是几小时的产能。

对于这些目前还在小范围交付的国产新造车企业来说,大规模量产势必会成为他们日后面临的一道难题。

特斯拉都活得这么艰难,中国造车新势力又面临哪些挑战?

众多新造车企业绞尽脑汁,或自建工厂,或寻求代工。但是寻求代工往往意味着受制于供应链,而自建工厂的话,从土地到生产线又意味着成本飙升。

中国的新造车企业在看到特斯拉风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问题,并及时借鉴。否则可能真的会“没有特斯拉的命,却得了特斯拉的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