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哪些評分很高但是你覺得索然無味的電影?

吃錯藥和沒吃藥


我是小賽,我來回答。

儘管非常喜歡漫威的電影,但有一部卻是怎麼都沒辦法欣賞起來的,就是《黑豹》。


有童鞋說,《黑豹》評分不高啊,國內豆瓣才6.5,貓眼也才8.0,可以說是非常一般了。

是的,但這是國內評分,《黑豹》的國外評分卻完全相反。

  • 爛番茄指數:97%,漫威最高。

  • MTC評分:88,所有超級英雄電影裡最高的,此前的紀錄是1980年的《超人2》。

  • IMDB:7.5分,仍然比不少超級英雄電影要高。

  • CS觀眾評分:A+,屬於最高等級,跟《復聯3~4》並列。

  • 票房:北美票房7億,超過《復聯1~3》,擊沉泰坦尼克號,僅次於《阿凡達》與《星戰7》《復聯4》;全球票房13.46億美元,位列影史第10名。

在當初上映的時候,因為國外口碑爆炸,票房也非常高,所以天朝大多數觀眾都是抱著很高的期望去觀看的,《黑豹》在中國的首日票房有1.32億,首周開畫高達4.23億。


但很快沒隨著口碑的下降,最終國內票房只有6.62億左右,也就是說開畫那4億多的票房直接超過了總票房的63.8%,可見後勁走勢非常低。

《黑豹》這部電影其實並不能說很差,但顯然北美的評分實在過於虛高,因此在沒有政治正確加成的天朝市場引起了強烈的反彈。


高科技與原始部落的反差

在《黑豹》這部電影中,瓦坎達這個國家的設定是屬於一個不為世界所知擁有超高科技的國度,它的科技技術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而瓦坎達對於選拔領導的方式是原始部落的格鬥選舉,誰拳頭大誰說事,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個國家不管多發達,但仍然能保持著本國的一些傳統文化,是國家的自由,畢竟後果也是本國人承擔,其他國家的人可以不認同,但沒有權力去指責。

但是,隨著劇情的進展,觀眾會發現設定上擁有如此多高科技的瓦坎達,在戰鬥的時候

卻還是一些部落拿著冷兵器近身肉搏,高科技的元素基本就只是看到幾個能量牆....

誠然,劇本這麼做其實是為了保留黑人發源地非洲的部落文化,但天朝大多數觀眾更關注的是設定上的衝突,非洲的黑人文化在國內的認同本來就不高而且也不會有很多人有興趣去了解的。

空想的“黑人自強主義”

《黑豹》這部電影帶有政治意味,是誰都能看出來的。


在2018年好萊塢也有很多電影是講述種族問題的,但《黑豹》在這方面的表現,實在過於平庸。


黑人歧視的問題在美國存在了長達數個世紀,時至今日的確還有不少地方存在著這種現象,而且黑人為了爭取自己權利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多流血事件。

當然,現在的黑人地位已經逐漸在提升,甚至已經演變成一種政治正確,但不得不說除了所謂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以外,也是不少黑人用生命換來的成果。


但在《黑豹》裡面,觀眾基本上是看不出任何“自強,自立”等相關的內容,也感受不到黑人為了給自己爭取權利而遭受過多大的磨難。


因為瓦坎達之所以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完全是因為天上掉下一塊振金隕石。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你信嗎?也許有一些人是相信的,但至少這套在天朝,有識之士的觀眾們是不信的。


諸如科比、喬丹等黑人,他們可沒有天上掉下來的仙丹妙藥來增強體質技術什麼的,但他們憑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籃球技術俘虜了全世界;又或者是《綠皮書》,黑人主角唐憑自己的自強,苦練鋼琴技巧而過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這些靠自強得來的成績,才是天朝觀眾所認可的。

《黑豹》裡黑人的崛起,沒有什麼流血事件的發生,現實裡六七十年代黑人們用命去鬥爭的東西,這電影裡的黑人獲得起來卻是那麼容易,彷彿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這種情況導致了《黑豹》裡無處不彰顯著“黑命貴”的感覺,比如蘇睿公主在要治療受傷的弗雷特探員時調侃的話,隱含著“你們白人也是需要我們黑人來治療的。”這層意思。

又比如結尾瓦坎達準備積極入世,但是其他國家的高層因為不知道瓦坎達的科技所以覺得瓦坎達一個農業國家不能為世界做出什麼,這個時候不管是黑豹還是侍衛官兵長都露出那種輕蔑的笑容。

靠著天上掉下的一塊隕石,迅速使得國家發展起來,然後處處表露出對於本國外任何國家的人的優越感,這種暴發戶式的種族主義實在過於空泛。


演員陣容問題?不,是表現手法問題

《黑豹》雖然號稱全黑陣容,但其中還是有不少白人的,實際上就算電影裡沒有養眼的角色,對一部影片來說也是不可能造成什麼致命的影響的。


但《黑豹》不但演員沒有養眼的存在,表現手法也很有問題。


比如下圖。

密集恐懼症的觀眾率先表示差評。


又比如下圖。

黑人演員不是問題,只要拍攝手法得當,又或者電影本身劇本夠好,都是可以掩蓋過去的,但《黑豹》在這兩者沒有做好的情況下,使得缺點進一步擴大化。


綜上,在漫威目前的22部電影裡面,雖然《黑豹》評分最高,但小賽還是無法喜歡。


維賽迪


說一個倒不至於索然無味的,影片是很有質量,但是推崇過度,讚譽過盛的。

《夏洛特煩惱》



有人說他是近幾十年中國最好的喜劇電影。

這點令我哭笑不得。電影好不好暫且不論,電影水準先談一談。

開心麻花的一個特點就是將話劇搬上熒幕,簡單來講,就是話劇式的電影,且是開心麻花話劇式的電影。



電影雖構思巧妙,笑點密集,充滿了一個喜劇電影應有的水準。但是其整體結構太過鬆散,核心思想不夠厚重,整部影片就像一個個笑點構織起來的。演員的表演過度追求舞臺的表演方式,不具濃烈的鏡頭感,而影片的整個基調與內容也是誇張、俗鬧。這些印象自《夏洛特煩惱》以來,到《羞羞的鐵拳》《李茶的姑媽》越來越重,收穫的讚揚也逐漸下降。



《夏洛特煩惱》是很優秀,但是離最好的還差一些。

客觀來講,《夏洛特煩惱》不僅目前是開心麻花最好的一部電影,也是中國近幾十年的優良之作。笑點豐富並且富有一定的內涵,劇本的優質創作使得這部電影留下了大量經典臺詞、經典形象、背景音樂,也使得一些演員一炮而紅。這樣一部作品必定在中國喜劇電影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這樣一部碎片喜劇感大於電影整體喜劇感的電影,無論笑點多麼豐富,多麼具有情懷,終究是擔不上最優秀的喜劇電影一說。




中國優秀的電影,優秀的喜劇電影都有很多人,很多人作為井底之蛙而坐井觀天。

無論是現實主義題材、言情題材、戰爭題材還是喜劇題材,中國很多人總是喜歡“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自己看了幾部爛片甚至只是聽說就覺得中國沒有優秀的電影,這點很讓人憂傷。



換一個角度,外國的爛片也許更多,但爛片一般不會傳播到國外,你作為一個外國人也不會去了解國外的爛片,所以你所看到的外國電影也都是優質的、獲得讚譽的、可以廣泛傳播的電影。

再換一個事實的角度。中國的優質電影有很多,票房高的不少,但票房低的優質電影更多,因為題材原因而票房不高,有的甚至都不上院線,直接拿去參獎。所以,那些說中國沒好電影的人,你首要的任務就是去了解中國的電影。




遠的不講,就講喜劇。

甯浩的黑色幽默喜劇已經陪伴了大家許多年,並且幾乎沒有毀名之作。《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心花路放》包括大熱的《我不是藥神》,也是由甯浩徐崢共同監製的。



徐崢的囧途系列也是成為了一個標籤。

另一個標籤——唐人街系列。

一個瘋癲搞笑的私家偵探加上一個聰穎縝密的天才少年,這樣的組合其實挺多見。但是陳思成利用他天生對於喜劇的理解與喜劇手法的運用,使得整部影片不僅笑點密集,同樣劇情的鋪設與主線的發展都相得益彰,很具有高級色彩的喜劇電影。這樣的喜劇方式與開心麻花的喜劇方式是有一個相反的詮釋方向。


開心麻花喜劇電影的創造性與未來之路。

我不久前就評價過開心麻花的電影:

李茶的姑媽一貫的話劇式的電影,算是開創了一種喜劇電影類型。結構散,極度缺少電影的精緻與厚重,但故事飽滿,情節巧妙,笑點密集。 作為電影層面來講,分不高。作為效果層面來講,分不低。

但開心麻花這樣出影片的速度與質量,有些太“圈錢”了,並且口碑也是有很大的下滑,這也是源於這種話劇式的電影觀眾看多了很產生一定的疲勞。只能看開心麻花對於未來是如此規劃的了。




這就是我所表達的,我沒有貶低《夏洛特煩惱》,只是不要對它讚譽過實,影片質量很高,但離最優秀的還差不少。


柏十印象


《權力的遊戲系列》

每次都是想要看下去,逼著自己看下去,可是每次都失敗,之前看越獄也是自己逼著自己看的,但是越獄看完了,而權遊,失敗。

首先要說的是,這部劇評分真的很高,豆瓣9.4。

1. 看了五集,劇情波瀾不驚

每一集都有男女的那點鏡頭,不管是偷情還是什麼,反正就是各種大尺度,而且裡面的權力爭鬥方法也太小兒科了吧,太淺顯了,看著感覺很沒勁。最大的亮點就是裡面的小正太和小蘿莉了吧,長得真的太精緻了,特別養眼,除了這個和色情的以外幾乎沒有亮點

2. 節奏超慢,為了出乎意料而出乎意料

這點我最不能接受,節奏把握的及其不好,很多臺詞都是為了延長劇情而可以堆徹,這點很像國產劇,本來20集搞定,非要添加一些無聊的劇情弄到80集。

3. 主角有點蠢

很多在選擇的時候,明明前面有一條很寬的路,偏偏要走那條腳趾頭想就錯的。人質明明可以藏起來,卻一定要送走,覺得對面一定會信守諾言而不是一起端了?龍女無腦開掛,收服奴隸全靠喊

4. 故弄玄虛

開始的幾個鏡頭很嚇人,我幾乎要對“大師之作”頂禮膜拜了,之後卻被鋪陳煩死。也就肖恩賓和那誰能看,此外幾乎所有小演員都一臉蠢相,包括被評說“演技”好的——叫嚷的聲音讓人不忍卒聽;而且有美劇讓我感覺低端也令我本人驚奇。白人少男少女戴一頭淺金髮比馬天宇馮紹峰還彆扭也是沒誰了,當初怎麼沒參考趙又廷作個離子燙?

本以為是腦洞夠大格局夠宏偉的奇幻故事,結果第一季下來唯一讓我想到的就是老版《封神榜》


電影森林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流浪地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部電影評分高、票房好。我不否認它開創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這點貢獻。但單單從劇情來說,真的索然無味。在看電影的時候,特別是在前半段,一直在等待燃點,讓人捉急,甚至想去上個廁所。

可能有的人說一部電影肯定只有一個高潮啊,就在後麵點燃木星的時候。但是,前面大半時間真的有點小無聊啊,就除了無聊還是無聊。

哥哥和妹妹性格設定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戶口可能是最不讓人討喜的科幻片男主角了。前面沒有情感鋪墊,後面煽情來的比較突兀。哪怕前面描寫戶口的叛逆、對父親的怨恨之外,再稍微在細節處流露出一點點他對父愛的渴望,人物情感都會豐富很多。在特效的表現上這部電影可圈可點,但劇情和人物塑造上,還需進步,希望會更好~

寫在最後: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既然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你也打開來看,說明是來看不同的聲音的。你喜歡的電影出現在答案裡也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接受不同的意見,但是不接受撕。




灰姑娘看電影


作為曾經的歐美科幻影迷,舉兩個栗子

1:星際穿越:不得不說,男主角是我不喜歡這片子的一大理由,導演諾蘭是第二個理由,第三也是最大的理由,這個片子真的很一般,很一般,美術太差,相比它被吹上了天的地位,它沒有任何一個(電影鏡頭)是有獨創性的。

別跟我說那個黑洞,我覺得那還不如NASA的P圖專家P的創世之柱來得有宇宙的浪漫趣味,五維空間的模型更是讓人興味索然,心心念唸的多維度就這麼個熊樣啊,頓時覺得科幻都死了。

故事和主人公都刻意文藝化,深刻化,可是這個男主叫什麼來著長著就是一張美國英雄臉,演技壓不住個人氣質就好好當個偶像明星吧(他拿奧斯卡小金人的片我沒看過,不知道和小李子殺熊那片子的浮誇演技比如何)裝什麼演技派。

2:銀翼殺手2018:完全的狗尾續貂,連一向以拍悶片為樂的雷德利老爺子都忍不住說可以縮短半個小時,其實就是一種委婉的不滿表達吧,老爺子自己的片子總是又悶又長的,導演版又比影院版要長的。劇情美術方面,毛病同星際穿越一樣,看起來很髒的質感下,隱藏的是小資的偽精緻,導致你根本說不上他到底是B級片的髒呢還是明星片的滑,反正它樣樣都想沾一點,作為真正有自己立場(雖然有可能不那麼高級)的人看了只覺得,這TM的也太曖昧了,惹不起惹不起。告辭!


西嘶


不存在偏見,《阿麗塔:戰鬥天使》!

這部好萊塢大片可是未播先火,畢竟卡梅隆的名字在國內還是很響亮的,這一次電影上映,國內也是無數大牌明星開始站隊出來支持,除了哪些明星之外,就連國師張藝謀都親自出面。

電影號稱花費20年,投資了2億美金,還動用了3萬臺電腦,光是聽到都讓人熱血沸騰,再加上娛樂圈多位大咖助力,目前豆瓣上的分數更是高達7.6分。不過這一次的營銷熱點雖然是卡梅隆,但電影導演卻另有其人。

說實話,看完電影實在不得不佩服好萊塢的特效,全CG人物能夠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這種特效甩國內幾條街,特效本來就很花錢,這部電影直接來燒錢。

可是我不懂,為什麼裡面的改造人有點弱雞的感覺,這個大塊頭的武器居然讓我我想到了血滴子,這個武器也太古老了吧?

至於本片的打鬥方式,實在提不起興趣,打鬥場景單一,完全沒有任何暴力美感,給人感覺還不如甄子丹的打十個!

關於劇情方面,很多人都在吐槽《流浪地球》的劇情薄弱,可《阿麗塔》的劇情就很不錯?我並不是原著粉,所以我真的看不懂什麼廢鐵城市,更看不懂電影中的感情線,怎麼突然就來了,怎麼突然就走了,還是結局也很奇怪,難道好萊塢是準備拍攝第二部?

可好萊塢這幾年的投資體量越來越大,如果這部電影虧本了,那麼關於續集估計是真沒機會了!


許青竹觀娛


我覺得電影無不無聊主要看個人感覺,不管分數高低。

有些人可能就不喜歡看這一題材電影,或者因為電影特效 表達牽強,演員顏值不高,劇情無味、難懂覺得電影索然無味。給的評價不高。

但電影真正的評分是由廣大觀眾來決定的,並不會因為你覺得無聊而分低了。每個人的審美不同,評判電影的標準就不同

電影要符合主流大眾的審美,而不是你個人的審美。符合大眾審美的電影評分也不會低,基本就算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就像我和我朋友出去看電影,我們對同一部影片的感覺就不同,就拿幾個大熱的國產片來說《戰狼2》《我不是藥神》和《流浪地球》來說我朋友對這三部影片都覺得無味,評價不高。但這並不能影響這三部電影獲得豆瓣高分和大好的票房結果



說到我,我覺得無聊的電影比如說《無問西東》當時聽著無問西東拍的比較文藝評分也不錯就看了,但看了之後我卻覺得電影十分無聊,原因就是講的有些文藝在敘事方面比較獨特我完全沒有看懂講的是什麼,但是看懂的人都會覺得不錯。我在看的時候就覺得像拍了三個小故事一樣找不到當中的聯繫,搞不懂這樣的意義何在,自然就覺得索然無味。但豆瓣評分還很不錯


清韻影視


記錄片《海豚灣》


記得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豆瓣TOP250上從第一部開始一部一部刷著往下看的,一直看這些評分高的好電腦難免有些審美疲勞,所以我也很難評價一部電影好不好,但是這部《海豚灣》在TOP榜單中還是飽受爭議的,而且在我自己看來也認為它並不能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

剛看完海豚灣的時候,當時的心情就是恨不得提上一把40米的大砍刀把這些殺害海豚的人都抓起來,去把那些海豚都解救下來。


但是當我冷靜下來之後,卻又突然覺得索然無味,沒有什麼可值得回味的地方。那種感覺就像是當你看電影的時候像被控制了一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出來,然而看完以後再回過去想這部電影,卻根本覺得沒有什麼可嚼的內容,一種彷彿被導演控制的油然而生的恐懼感。

而在我看完電影以後,大腦中主要有這樣幾個問題一直縈繞回轉:


1、海豚也是動物,必要時候對人類來說也是食物,那它們跟豬鴨牛羊有什麼區別?


2、為什麼這種生物,以及狗,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和批判,而豬牛羊不會?


3、我們提倡保護動物,到底是為了保護動物,還是保護喜歡的動物?


4、做一個換位思考,如果你的不觸犯國家法律的謀生手段遭人曝光,你會善罷甘休嗎?況且那個時候日本的海豚數量已經多到影響了日本的捕魚業,政府在當時是提倡獵殺海豚的。


5、他們是日本人,所以在中國會引起更大的反響,大家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確定自己沒有帶有色眼鏡嗎?

按這些問題來做一個推演:假設您是一位屠戶,靠屠殺豬賣豬肉養家維持生計,有一天,有個民族統治了大部分的世界,而這個名族深切地喜歡著豬這種動物,但是在中國,殺豬賣豬肉並不犯法,相反, 政府支持你殺豬賣豬肉。

然後有一天,這個民族潛入你的工作環境,偷拍你每天殺豬的日常,然後曝光到全世界的媒體,舉世譁然,一片罵聲。而你只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只是每天做著自己的工作,並沒有違反中國的法律。


那麼你在這個時候會生氣嗎?會輕易聽大家的放棄某生手段嗎?


而電影《海豚灣》講的就是這樣的事:


海豚是野生保護動物——但在日本不是

日本法律有錯——但很多國家都支持日本捕海豚法案

而那群人為什麼千方百計要阻止?

因為為了海洋生態的平衡,這很合理,但他們也沒少獵殺動物,只是沒被爆出來。

因為他們能感受到所謂“海豚的哭聲”,世間萬物皆有情誼,所以這是狗屁。

而我想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喜歡。


南楓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2分,在我看來真的很普通。為什麼印度電影動不動就要唱歌?還要搖頭晃腦得唱歌?


兜兜有暗器


大家好,我是那座城還有誰。作為一名影視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每次打開豆瓣9.0以上評分電影時 都能有一陣回味 大多數感覺還好都能品味個幾成意境 略微參透點皮毛

其次每次看到中國第一《霸王別姬》的時候 我就一陣子心裡犯嘀咕 然後戳開評論一看100%的好評 我的價值觀就動搖了 我就有一股想找槓的衝動 剪輯 採光 節奏 國榮哥哥的演技都是頂尖拔萃水平 但是這部電影就是彆扭 同一時期的《活著》葛優老師呢一部 同樣是極度悲慘的架構 但是看著就是舒服不彆扭

最後《霸王別姬》各處的評論都是 清一色的完美無瑕 沒有一絲瑕絲 你要是詆譭它 → 噓!他們會說你不懂電影 今天有這麼個機會我看看有沒有回我不謀而合的同道中人給《霸王別姬》提個名!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影視領域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