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剛出生的胤礽便被封為太子,索額圖為什麼立刻向周培公跪拜謝罪?

靈魂的感觸


周培公的提議,直接改變了索額圖家族的命運,索額圖豈有不跪之理?而在之前,不說朝野之上,在整個大清的版圖內,局面已經呈現出了相當混亂之勢!

康熙:正如他所說,現如今年輕氣盛尚有血性,裁撤三藩是他勢必要進行的工作,能不能將天下權力徹底收到自己的手中,全在此舉!因此康熙不願回頭!



明珠:作為後期崛起的政治勢力,由於贊同康熙撤藩,也受到了康熙的重點重用,明珠的勢力已經發展到可以與索額圖分庭抗禮之勢,這一點是索額圖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也在尋找著任何機會,企圖將明珠勢力一舉打掉。

索額圖:作為大清開國老革命的後代,索額圖是正宗的紅二代,與皇族的親戚關係和政治地位根深蒂固,這樣的家族更希望國家保持穩定,這樣才能維護家族的利益,對於三藩問題,索額圖勢力更希望能保持現狀,國內保持和平,外部更有吳三桂等勢力對皇權的牽制,索額圖家族才能在這種政治關係中始終保持重要的地位,既可以與皇族保持親戚關係,也可以借制約外部勢力的背景來維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三藩之亂前的局面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此在裁撤三藩的問題上,索額圖始終不願意明確表態,甚至加以反對。



吳三桂等三藩力量:本以為替自己的新主子效力,可以繼續維護自己在明朝末年的軍頭地位,不曾想翻臉不認的康熙卻打算徹底收回他們的權力,讓他們做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安樂翁,對於連續數代都保持軍事權力的吳三桂等家族來說,這幾乎是在斷他們的後路,因此他們選擇了再度反叛,在已經高舉反旗的局面下,他們已經沒有了回頭路,除非康熙自己願意做出妥協。

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隨著三藩之亂的爆發,天下頃刻間呈現大亂,西南到西北全部反水,兩廣和東南也呈現反叛,清朝與三藩勢力幾乎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康熙如何選擇妥協退讓?是康熙願意接受南北分制,還是在和談的背景下,吳三桂願意退回原地繼續保持自己的獨立王國?顯然都是不可能的,隨著吳三桂的造反,也註定了吳三桂與康熙只能有一個生存下來!可偏偏這個問題,索額圖卻並沒有像自己德高望重的父親索尼那樣,高看到這一點,此時的他還糾結於自己的家族勢力能否在這場大亂中得到生存,明珠的勢力能否利用這個階段超越自己,因此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竟然使出了有史以來最昏的一招:勸說康熙殺死明珠和周培公,用兩人的人頭來平息吳三桂的造反,但這一招恐怕連吳三桂自己都會笑掉大牙!



索額圖只顧求穩來保住自己的家族利益,卻全然忽略了吳三桂此時已經攻佔多省,在幾乎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的情況下他怎麼可能因為兩個人頭就輕易選擇妥協?同樣的道理,在幾乎失去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尚有血性的康熙又憑什麼向吳三桂低頭?索額圖卑劣的建議也讓康熙看出了他的自私之心,隨著康熙的痛斥,愛新覺羅皇族與索額圖家族大有分裂之勢,但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敏感的周培公卻意識到,這個結果絕對不能出現!

索額圖集團的建議固然自私,但作為大清政權的重要支柱,康熙的政權能否穩定,也需要這些元老家族的支持,康熙與索額圖的決裂幾乎是把索額圖陣營向吳三桂的陣營推動,畢竟索額圖是不贊成撤藩的,索額圖是更在乎穩定的,在吳三桂集團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一旦康熙與索額圖發生決裂,索額圖勢力是否會趁機跑到吳三桂那一邊去尋求穩定呢?所以三藩之亂的當務之急不僅僅是迅速抵擋吳三桂軍隊的進攻,在第一時間保持後院的穩定更是康熙集團需要做的工作,而周培公就巧妙的利用皇后赫舍裡難產,自己建議康熙速立太子來穩住康熙與索額圖家族的關係。



事實上在遭到康熙的痛斥之後,索額圖是害怕的,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很可能會遭到康熙的打壓,但隨著周培公的建議,局面在頃刻之間就發生了反轉,雖然周培公沒有明確立誰為太子,但明眼人都知道在赫舍裡難產之際,唯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就是索額圖的外孫子,自己不僅僅是康熙的老丈人,自己的外孫子甚至成為了下一代的皇位繼承人,在自己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族的關係更深,自己家族的孩子甚至成為了下一代皇帝的局面下,索額圖還需要擔心自己的家族勢力得不到穩定嗎?還需要擔心明珠力量會超過自己嗎?當索額圖最擔心的兩個問題不再出現之後,呈現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索額圖的家族勢力會在清朝的體系裡更加根深蒂固,這時候的索額圖還需要擔心吳三桂嗎?不再會了!已經確定自己家族穩定,自己的後人可以成為下一代皇帝的情況下,索額圖和他的力量會不顧一切的與吳三桂展開拼命,來保住自己的成果!

所以在康熙立太子之後,索額圖不顧形象地給周培公下跪,因為周培公的建議,挽救的不僅僅是索額圖與康熙之間的個人關係,更改變了整個家族在清朝體系內的地位!


遼寧資深球迷


在《康熙王朝》中,胤礽剛出生,周培公的一番話,讓康熙決定立胤礽為太子。從而解決了康熙和索額圖以及所有人的難題,索額圖因而立刻向周培公跪拜謝罪。

赫舍裡生胤礽時難產,而在宮中遍尋不見康熙。康熙原來跟著黃敬去宮外找自己的外宅紫雲去了。說白了康熙是在逃避。

原因很簡單,赫舍裡家族在擒鰲拜,輔助自己親政這事上,可謂功勳卓著。但是在撤藩這件事情上,索額圖跟自己唱了對臺戲。當明珠和周培公支持撤藩時,索額圖不但反對,還要求將此二人斬首送給吳三桂。

而康熙本身和赫舍裡的關係還是非常好的,但是因為索額圖,在自己最需要身邊人支持自己的時候,最值得依靠的赫舍裡家族的代表索額圖,竟然為了一己之私,甚至想借自己的手,除去另外兩個”政敵”。

而正在赫舍裡難產的關鍵的時刻,正是周培公帶人趕到,將康熙帶回了宮內,見到了赫舍裡最後一面。這一段看似平淡實則兇險萬分。因為康熙本人在這一天之內差一點被假朱三太子楊起隆刺殺;另外由於赫舍裡難產,而康熙卻沒有陪伴在身邊,這極有可能導致赫舍裡家族和愛新覺羅家族的徹底分裂。

在吳三桂和楊起隆大敵面前,康熙需要的是團結。而明珠和索額圖已經鬥得不可開交,雙方都希望置對方於死地。康熙不得已而將目光轉向周培公,這也是周培公為什麼立刻就能夠成為康熙面前紅人的原因。

而當赫舍裡生下胤礽之後,見了大紅(產後大出血)。而如果一旦赫舍裡死了,這對赫舍裡家族而言就是一個災難,宮中無人了,索額圖腰桿子就不硬了,自己的實力和民族的實力就完全不對稱了,一旦落敗,康熙隨時就可以不顧及皇后的面子收拾他。而對於康熙來說,自身的力量就削弱的更加厲害。

這也是臨終前赫舍裡所擔心的事情。赫裡眼巴巴的看著康熙,但是堵在喉嚨裡就是出不了聲。

而此刻將這種形勢看得清清楚楚的人,便是周培公。周培公不但道出了赫舍裡的心聲,更為康熙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指出了方向。

“皇上,臣知道娘娘的心思,外有三蕃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叩請皇上在大阿哥和剛出生的皇子中,選擇一位做太子,佈告天下,以示大清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這正是周培公的高明之處。

首先,周培公此言為公,所謂危難之時,立國本安民心,這是完完全全的大局觀;

其次,此言所以從周培公口中說出,但是他的前提是赫舍裡娘娘的心思,榮譽歸了母儀天下的皇后赫舍裡;

再次,周培公懇請從大哥和剛出生的皇子中選擇一位做太子 ,表面上也是給了明珠的機會,所以雙方誰都沒有得罪;

第四,從”有嫡立嫡”的儒家秩序來講,也是需要康熙去做表率的,立“嫡”則會得到很多漢族仕子的擁護;

第五,在皇后赫舍裡臨終前的這種情境之下,就差沒跟康熙說,你立胤礽吧。

康熙決定立胤礽為太子,佈告天下之後,實際上就將反對自己撤藩的索額圖重新拉上了自己的戰車,和自己捆綁到了一起。索額圖內心再怎麼反對撤藩,他也必須與康熙站到統一戰線上。康熙若敗,自己外孫的皇位也就沒有了。

周培公這一次請求立太子 。實際上和當初孝莊將赫舍裡指婚給康熙,意義是一樣的。

而這整個過程對於索額圖而言,也是非常地驚心動魄,猶如過山車。

首先,自己因為反對撤藩,差點讓康熙給廢了;

其次,到時候你難產死了,宮中從此沒有人了,自己家族的根基突然一下子就掉了;

再次,因為周培公的一句話,自己僥倖生還的外孫突然成為了太子,自己家族的地位一下子又變成了重中之重了。

這個感覺實在是太刺激了,但是如果沒有周培公的那句話,怎麼可能化腐朽為神奇呢?而自己當初竟然還要砍了周培公的頭。所以索額圖立刻向周培公跪拜謝罪。

周培公這個角色的出現,正逢大清最危急的時刻。幾乎可謂是導演恩賜給康熙的天降之寶。從立太子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周培公我是光明磊落,從來不用陰謀,而善用陽謀推進事件的發展。這是後來的李光地無法比擬的,並且比起其師傅伍次友那種避世的態度,他的積極的入世,敢於擔當,力挽狂瀾更令人欽佩。



炒米視角


索額圖對周培公下跪,不僅是謝罪,還是對其感恩戴德。

《康熙王朝》中,索尼家族自龍興關外就追隨愛新覺羅家。康熙他爸能當皇帝,索尼也出過不少力,甚至敢與多爾袞翻臉。

到了康熙朝,索尼家與愛新覺羅家關係更加緊密。索尼直接將赫舍裡嫁給康熙,並幫助康熙親政。在剷除鰲拜的過程中,索額圖功不可沒,很快就成了索相。

在“三藩”的問題上,索額圖與康熙的政見出現分歧,康熙主張撤三藩,索額圖主張暫不撤藩(對三藩看得透徹,收過吳應熊銀票)。最後,康熙執意裁撤三藩。

吳三桂起兵造反,康熙措手不及。察哈爾王也反了,朱三太子也趁火打劫,康熙焦頭爛額,恨不得引咎辭職。

在一個下大雨的夜晚,索額圖跑來找康熙,說用明珠和周培公的人頭平息吳三桂。索額圖的目的有兩個:一,趁機打擊政敵;二,平息吳三桂的叛亂。周培公就在一旁聽著,康熙對索額圖破口大罵。

就在大清國的多事之秋,皇后赫舍裡要臨盆了,而康熙卻在外面尋歡作樂。赫舍裡難產,最後生下了太子胤礽就出大紅了。

臨終前,赫舍裡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康熙,而康熙不知何意。而周培公看出了赫舍裡的遺願:

"皇上,當前外有三藩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今日皇上又得一阿哥,加上大阿哥胤禵,皇上便有兩位皇子。臣叩請皇上,在其中選擇一位立太子,佈告天下,以示大清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康熙採納了周培公的建議,看了一下赫舍裡,又看了看兩位皇子,就開始口述:

“按照祖宗家法,坐朝之君不立太子當此非常之時,朕為固國本,決意建儲,立皇子胤礽為皇太子。”

話音剛落,赫舍裡就撒手人寰。

周培公出來後,索額圖趕緊跟出來下跪。

一、周培公不計前嫌,以德報怨。

之前索額圖在康熙面前說過周培公不少壞話,還要殺周培公,如今周培公幫了索額圖一把,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二、周培公立儲的建議,說出了索額圖的心裡話,也圓了赫舍裡的遺願。索額圖的下跪,是報答周培公的恩情。

赫舍裡是胤礽的生母,肯定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太子;索額圖是胤礽的外公,肯定希望自己的外孫成為儲君。但是他們兩與皇子有直接關係,又不能明說,只能由另一個人代說。

周培公說建立儲君,其實是已經偏向了胤礽,因為太子之位非胤礽莫屬。

第一,胤礽是赫舍裡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屬於嫡長子;

第二 ,赫舍裡與康熙感情勝過惠妃;

第三,赫舍裡的家族勢力強大,皇帝又是用人的時候,要平定三藩離不開索額圖的支持。

有一個外孫當儲君,索額圖不僅位置更加穩固,而且勢力更加強大。


秋媚讀史


與其說是跪拜謝罪,倒不如說謝恩,因為周培公的一句話使得剛出生的胤礽被封為了皇太子,周培公到底說了什麼話?又做了什麼事?讓身為朝廷重臣索額圖下跪謝罪呢?



為什麼索額圖給周培公下跪說是謝恩更合適呢?

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周培公在赫舍裡剛生下胤礽時,說出了赫舍裡的心聲,幫剛出生的胤礽登上 了太子之位。



赫舍裡在剛生下胤礽之後邊出現見大紅的情況,太醫們束手無策,康熙得知赫舍裡產子,急忙趕來看望,可惜康熙見到的已是生命垂危,面色蒼白,奄奄一息的赫舍裡,康熙也是面露羞澀,心疼不已。

體質垂危的赫舍裡開口無聲,此時周培公一語中的:

“皇上,臣知道娘娘的心思,外有三藩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叩請皇上在大阿哥和剛出生的皇子中選擇一位做太子,佈告天下,以示大清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康熙深知此話雖是周培公所說,卻也是皇后赫舍裡之意,但是此話的背後之意,則是想康熙立皇后之子胤礽為皇太子,康熙在皇后赫舍裡待孕期間,出宮漁色,心有所虧,外加皇后赫舍裡難產見大紅,危在旦夕,康熙心懷對赫舍裡的歉意,以及想讓赫舍裡走的心安,下旨封胤礽為皇太子。

在此情此景的情況下,周培公提出了讓康熙立太子的建議,無疑實在偏袒擁護胤礽為皇太子,所以說周培公或許是無意間幫助了胤礽,但是幫助他也就是幫索額圖。

第二:自朱國治彈劾吳三桂且提出削除三藩的建議,康熙召集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四十八人議政,除了納蘭明珠和張廷玉,其餘四是六人均反對撤藩,而周培公被重用之後也是站在撤藩的隊伍當中的。



周培公不僅贊同撤藩,而且給出了撤藩三步走的說法,納蘭明珠和張廷玉均同意周培公之所想,索額圖無奈只能請康熙定奪,心口也是不得不服周培公的建議,但是心中一直對周培公耿耿於懷,恨其不站在自己的隊伍之中,反而支持撤藩。

三步走:首期讓吳三桂下山,二期千里北遷,三期關外安置。

在沒有立胤礽為皇太子之前索額圖心中對周培公也是多有不滿,直到周培公“逼迫”康熙立胤礽為皇太子之時才幡然醒悟,認為周培公其實還是在暗中幫自己,當然或許周培公本人並無幫索額圖之意,僅僅是猜透了赫舍裡之意而已。

第三:胤礽被立儲,對索額圖無疑是莫大的好處,即鞏固的權貴,又勝了納蘭明珠一籌,其心對周培公萬分感謝。



或許周培公沒有想到自己的猜測皇后赫舍裡之意,竟然無意間幫了索額圖一個大忙,於是在周培公走出殿外之時,索額圖急忙跟出,雨中向周培公下跪謝罪,也是發自肺腑之恩。

所以與其說索額圖對周培公是謝罪,倒不如說是謝恩更加合理。

我是追溯歷史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康熙王朝》中索額圖給周培公跪拜謝罪的場景準確說並不是在胤礽出生被當場立為太子的時候,而是後邊索額圖單獨見康熙進獻平叛之策的那一場戲之後。

《康熙王朝》中在康熙在外面花天酒地回宮之後正好趕上皇后赫舍裡臨盆,皇子胤礽平安的出生了,但是赫舍裡因為難產導致大出血,在臨終前似有心願未了,因虛弱無法自己說出,這個時候的周培公大膽揣測了皇后的意圖

“皇上,臣知道娘娘的心思,外有三蕃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叩請皇上在大阿哥和剛出生的皇子中,選擇一位做太子,佈告天下,以示大清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周培公一番話道出皇后心思,康熙因為當時的形勢,祖宗江山基業,以及對赫舍裡深厚感情等因素的驅使下斷然立胤礽為皇太子,所以在這個時候索額圖是沒有給周培公當場跪拜謝罪的,索額圖這時候除了心疼自己女兒也沒有做什麼錯事,所以何談謝罪。

立太子過後某日夜裡周培公來給康熙彙報三藩叛亂的戰況,這時候索額圖也要覲見康熙說是有平叛之策,周培公本來是想回避,但是康熙讓周培公躲後邊去也一起聽一聽,索額圖進來後開門見山說當下平叛無非戰或者和,分析當前局勢後說與其傾全國之力魚死網破不如對三藩進行招撫,重點來了,索額圖主張對明珠和周培公治罪以安撫三藩,理由是明珠堅決的主戰,而周培公提出了“分期撤藩法”實質性的推動了撤藩的執行,所以才會導致三藩叛亂;所以索額圖主張對二人進行問罪甚至斷然問斬,這一下康熙急眼了,一碗茶潑過去斥責索額圖都這時候還搞黨政剪除異己,並且直接讓躲在後面的周培公出來給索額圖治罪。

周培公出來後那表現的是寬仁無比,說索額圖的平叛之策是公心而不是私心,這一客觀大度的評論自然是深的康熙的欣賞,而後也讓索額圖和周培公一併出去了。

二人邁出門檻後索額圖這才立即給周培公跪下謝罪,說自己老糊塗什麼的,周培公扶索額圖起來也說了一些寬慰的話,索額圖也就著下了臺階。所以索額圖給周培公謝罪首先並不是發生在立太子的時候,而是索額圖想要剪除異己被康熙震怒想要治罪,周培公還給索額圖說情的這個場景,而作為享有“三隻眼”稱號的索額圖看到一個只想要除掉的人還大義的幫自己求情,所以即便是人之常情摸著良心也要給周培公謝罪以表示了!


小蕾說古今


所有說謝恩的,估計電視劇的情節都忘了。我給大家回顧一下,看索額圖謝的什麼罪。

三藩之亂愈演愈烈,康熙非常著急。這一天他正在單獨召見周培公,讓他把別人不敢告訴自己的壞消息都告訴自己。因為他覺得明珠索額圖都有私心,什麼都瞞著自己,能夠告訴他實情的只有這個周培公了。

這個時候,索額圖求見,說有平寇之策。康熙就讓周培公到後面去聽,召索額圖進來。索額圖說:“吳三桂本不想反,是朝廷撤藩太急逼反的。請殺主張撤藩的明珠周培公二人,臣願帶著他二人的首級去勸吳三桂來降。”

當初吳三桂從朝廷領了銀子,一大半留在京城,賄賂各路朝廷大員。索額圖是反對撤藩的首腦,也不知道他得了吳三桂多少好處。他現在以招降吳三桂為名,謀害明珠和周培公,是想獨攬大權。他原本就和吳三桂勾結,真聽他的後果很難設想。

康熙大怒,一碗茶水潑到索額圖臉上,叫周培公出來擬旨,要殺索額圖。周培公連忙給索額圖求情,說:“索相所奏是出於公心啊!”

正在康熙餘怒未息之際,傳來皇后難產的消息,索額圖才得以保住性命。康熙就帶著索額圖周培公去皇后寢宮。這時候皇后已經不行了,才有周培公奏請皇帝立皇后所生二阿哥胤礽為太子的事。

所以,索額圖所謝何罪呀?就是他剛剛陰謀謀害周培公之罪。

實際上他揹著另外兩位上書房大臣密奏,背後謀害同僚,沒想到被周培公聽見。皇帝震怒已經要下旨殺他,周培公只要有一點恨他的心思,輕輕鬆鬆就要了他的命。沒想到周培公抗旨求情,力保索額圖不死。

轉過頭來,周培公又保舉索額圖的外孫子二阿哥為太子。當時皇后已經說不出話來,索額圖正招聖怒,根本不敢說話,周培公只要不發一言,二阿哥絕對當不了太子。因為立太子原非祖制,沒有三藩之亂,康熙不會立太子的。等皇后去世,勢必另立新後。索額圖已不得聖寵,新皇后也會有她的外戚,那可就不知道誰當太子了。

周培公如果是索額圖一黨也就罷了,偏偏索額圖剛才還在因私心謀害周培公,欲致其於死地。周培公在此事表現的胸襟讓索額圖自慚形穢。大敵當前,他索額圖想的是個人權位,人家想的是江山社稷。索額圖貴為國丈,被一個漢臣比的無地自容。

從此以後,索額圖收起私心一心一意輔佐康熙平滅三藩,反倒是明珠暗地給周培公下了絆子,導致周培公功成名不就,被下放盛京了。

電視劇中由周培公獻上的那張地圖,召示著周培公的胸襟廣闊,心繫天下。——這部電視劇滿人除康熙外基本全是反派,英雄人物全是漢人,不知何故?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按照《康熙王朝》的劇情來說,索額圖和周培公是政敵,至少是在對於吳三桂的態度上是完全相反的,周培公和明珠主戰,索額圖則主和,那麼為什麼後來索額圖還要向周培公跪拜謝罪呢?我覺得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慚愧,一個是感謝。


(索額圖向康熙進言殺周培公)

要明白這個事件的來由,還需要了解一件事。那就是索額圖曾經在吳三桂起兵以後,曾經向康熙進言,而他的主要意思就是要康熙殺掉他的政敵明珠和周培公然後由他去安撫吳三桂。嚴格來說,明珠才是他的政敵,但是因為他們兩個意見相同,索額圖就將周培公算做了明珠一派。而且從周培公出山以來的表現,周培公絕對是一個才能卓著的人,今後也很有可能威脅他的地位,反正各種原因把周培公也一起除了算了。

但是尷尬的是這一切都被帳後的周培公聽到了,當然康熙也並沒有採用索額圖的計策,周培公反而是為索額圖說話,說索額圖是為了大局著想,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赫舍裡皇后影視形象)

然而後來康熙出宮獵豔,正好赫舍裡皇后難產大出血,彌留之際始終不肯閉眼。周培公於此時向康熙進言說應該立太子,以固國本。首先本來赫舍裡就是正宮皇后,孩子自然是嫡子,其次康熙也對赫舍裡皇后有愧,在這種情況下週培公建議康熙立太子,那就是明擺著要康熙立赫舍裡皇后的兒子為太子啊。隨後康熙當場宣佈立赫舍裡皇后的兒子為太子,赫舍裡皇后才閉上了眼睛。

想必索額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他曾經向康熙進言要殺掉的周培公會不計前嫌說出這番話,將他的外孫立為太子。這一刻,周培公就是一個不計前嫌,以德報怨的君子,而索額圖則成了一個小肚雞腸的小人,相比之下,他又怎麼能不慚愧呢。

(周培公向康熙進言立太子)

而另一方面,正是在周培公的進言下,康熙才將他的外孫立為太子,這在未來可是大清朝的皇帝啊,這可不是一個小忙,而是一個天大的忙,他又怎麼不會對周培公感激涕零呢!

因此,就這樣一個自己曾經下了殺心意欲除之而後快的人,卻以德抱怨幫自己的外孫成為了太子,索額圖又如何能不跪拜謝罪呢?


小祁說歷史


《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在陳道明的演繹之下堪稱經典,其中很多情節更是把歷史人物的形象刻畫的極其深刻,其中有一個情節很令人深思,那就是為啥剛剛出生的胤礽便被封為了太子呢?而且胤礽還是二皇子,當時的胤礽還有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哥哥,而當時的索額圖為何在剛剛走出門之後就立刻向周培公謝罪呢?

首先在說這些問題之前要把人物先整理清楚一下,生胤礽的是索額圖的親生女兒赫舍裡,當年孝莊為了請索尼出山就把索尼的孫女赫舍裡許配給康熙,目的就是要搞垮鰲拜,後來鰲拜倒臺了,赫舍裡也當上了皇后,後來好不容易懷孕了,但是卻遇到了難產,當時赫舍裡就已經不行了,而皇子胤礽卻保住了,當時康熙就來看赫舍裡,就問赫舍裡說,你還有什麼心願,說出了,朕都答應你。

但是當時赫舍裡已經說不出話了,而站在一旁的周培公卻說:皇上,臣知道娘娘的心思,外有三藩叛亂,內有逆賊作亂,在這非常的時候,叩請皇上在大阿哥和剛剛出生的皇子中選擇一位當太子,普告天下,以顯示大清的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那麼這個周培公是何人呢?周培公原本是一屆窮酸的書生,經過朱國志的舉薦後來被康熙重用,地位幾乎和索額圖,納蘭明珠不相上下。康熙在聽完周培公的話之後,看了看大阿哥,同時也細細的想了周培公的話,很顯然就是要康熙選擇二皇子胤礽當做太子,這是赫舍裡最希望看到的,畢竟為了這皇子,赫舍裡死去了生命,而康熙又很喜歡赫舍裡,思索之後便把胤礽封為太子。

那麼為何索額圖會向周培公請罪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剛剛已經把人物關係理了一下,索額圖是赫舍裡的親父親,也是皇子胤礽的親外公,所以索額圖此生最希望看到就是自己的親生外孫當上皇帝,而如果被封為太子,很顯然這件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而當時的周培公雖然說的是在兩個皇子中選擇一位,其實周培公知道皇上會偏袒二皇子胤礽,所以間接來說,周培公就是在幫索額圖,就是暗中幫了一吧,所以索額圖感激不盡。

第二:周培公和索額圖其實是有些矛盾的,在撤三藩的策略上,索額圖一直不贊同直接裁撤,那時候的周培公還是剛剛得到重用不久,不僅果斷的支持撤除三藩,而且還提出了三步走政策,讓皇上龍顏大悅,而且這個策略得到了明珠等人的支持,這更加堅定了皇上的撤除三藩的政策,所以周培公的這一舉動很顯然是在和索額圖作對的,索額圖就一直懷恨在心。

直到後來周培公幫助赫舍裡說出了心聲之話語,索額圖才明白,周培公並沒有故意的針對自己,這才覺得羞愧難當,趕緊賠罪,而且就胤礽當上了太子這一件事情來說,索額圖也應該好好感謝周培公,如果今後胤礽真的當上了皇帝,他們索家就不用愁了,而且他這個大臣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因為胤礽當上太子更上一步了。


一個看歷史的小小


這一番賠罪意義深遠,不然,索額圖生死難料;周培公的出現不僅保全了康熙與索額圖的決裂,更保住了由索額圖家族代表的赫舍裡“太子”,如果當時不是周培公帶人將起康熙帶回宮內相見這位難產大出血的赫舍裡,就預示多方平衡將就此打破,其一,康熙可能會被行刺,其二,因索額圖私慾,康熙不想見赫舍裡導致徹底決裂。

跪拜賠罪始末

索額圖家族早期因為赫舍裡進宮,在輔助康熙親政這塊尤為積極,特別是康熙在整治鰲拜一事上索額圖卓著出力,但好景並不長。

就在康熙新政的撤藩上索額圖卻沒有戰隊,還和康熙來了一手“對臺戲碼”,特別是連康熙受重用的心腹納蘭明珠都支持時,反而這位“沾皇親”的索額圖還將納蘭明珠和周培公送給吳三桂,想讓康熙這兩員心腹致死,可謂其心可誅。

這也導致後續赫舍裡生太子胤礽時,康熙避嫌失蹤,宮中之人皆找不到康熙,而康熙的出走只有僅限幾人知道,幾人中就包括周培公。

整個始末其實也怪索額圖過於仗著後宮有人而心思氾濫,而赫舍裡也因為索額圖導致與康熙關係有間隙。

康熙與赫舍裡早前感情是很恩愛的,特別是在索額圖支持鰲拜一事上,一度讓康熙以為索額圖後續也是值得信任的,在一些新政上他就需要身邊能這樣支持他的人,而且赫舍裡進後宮,即代表了赫舍裡家族的一種態度。

然而這位索額圖卻想多了,在後續之事上不但不支持,還想借康熙之手將政敵納蘭明珠和周培公處死。

人家康熙又不傻,納蘭明珠乃發小,怎可能就這樣放任,並且當時還四面楚歌,一要小心假朱三太子楊起隆行刺,還要留意吳三桂的密謀之事,可謂是鬥得不可開交,康熙最希望的就是身邊人能團結。

這個小團隊卻因索額圖私慾,從而讓康熙憤惱,也造就康熙不願見赫舍裡,如果當時赫舍裡難產一死,對外界的信號就是,康熙已經不再寵赫舍裡家族,而索額圖就將面對宮內無人這尷尬局面。

一旦出現這情況,康熙可能就會不急著對付吳三桂和楊起隆,可能反手就先將他索額圖治理了,畢竟,唱反調過火,如今還沒後臺,不整你這礙路石,整誰?

索額圖跪拜謝周培公之因

就這間隙一事,周培公處理也是老練,知道此時不該和赫舍裡家族決裂,在赫舍裡難產之際,迅速找到康熙將其勸回宮內,見了赫舍裡難產最後一面。

在赫舍裡眼巴巴幹望康熙時,很多話想說,卻又說不出口,畢竟,後宮不能言政,但周培公對此卻看懂了:“皇上,臣知道娘娘的心思。”

這的心思是指,當下四面楚歌,應當以團結為主,特別是在有了皇子一事上,可在大阿哥與剛出生的皇子中二選一昭告天下,以示天下安康,立國安民心。

為何周培公如此提議,一是拉近了赫舍裡家族,二是給了納蘭明珠機會,雙方均不得罪,畢竟當初康熙和赫舍裡的婚可是孝莊皇后賜的。

這一項建議,不僅挽回了索額圖這尷尬局面,更挽回了皇家臉面,這也是後續為什麼索額圖跪拜周培公謝罪,如若不是周培公,可能下一個繼鰲拜之後,極大可能就是他索額圖。

周培公在大清多次危機轉折點時總能出現,可謂是康熙的幸運寶,而且從這太子一事上可看出,此人可堪大用,因為不以己私慾,方為人品德才讓人跪服。


探索歷史奇聞


此前索額圖瞧不上週培公,索額圖是索尼的兒子,索尼是四個輔政大臣之首。他們家族的勢力非常龐大,又是滿清貴胄,自然是看不上漢人出身的周培公了。可是周培公的這些話,卻說到了索額圖的心坎上。

赫舍裡難產時期,康熙卻在宮外鬼混。

赫舍裡是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女兒,孝莊太后也非常喜歡她。為了震懾鰲拜,讓康熙在朝中多一個幫手,所以孝莊決定讓赫舍裡成為康熙的皇后。這麼一來索尼家族就完全站在了康熙這一邊,跟鰲拜斗爭就有了實力。

而康熙本人也是比較喜歡赫舍裡的,沒多久時間兩個人就培養出了感情。但是康熙畢竟是皇帝,他精力旺盛,又比較花心,所以在赫舍裡懷孕的時候,常常跑出宮去鬼混。這就讓赫舍裡寒心了,但是沒辦法,誰讓自己嫁給了皇帝呢!赫舍裡難產當晚,康熙剛好從宮外鬼混回來,他覺得自己愧對赫舍裡,沒有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

赫舍裡生出了胤礽,說不出口的話周培公代勞了。

赫舍裡終於為康熙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嫡長子胤礽。但是自己卻因為難產而大出血,這個時候赫舍裡說不出話來,滿眼都是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期望。索額圖在旁邊也不好開口,這個時候周培公告訴康熙,現在三藩作亂,是時候在已有的兩位皇子當中選擇一位作為太子,以此來穩定天下民心。

其實這話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讓赫舍裡的兒子胤礽為太子。因為他是赫舍裡皇后的兒子,是康熙的嫡長子,自然是有優先繼承權的。康熙皇帝飽讀詩書,對漢人文化十分推崇,自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所以周培公說出這話其實是幫了索額圖家族一個大忙。索額圖事後自然要為自己的無理賠罪,認為周培公站在了自己這一邊。

其實周培公一心為公,從來沒有站在任何一邊。

當時索額圖和明珠這兩個人在朝中你爭我鬥,其實為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孩子成為太子。當時明珠的妹妹嫁給了康熙,為康熙生下了大阿哥胤褆,而索額圖的外孫是二阿哥胤礽,這兩個人都是家族未來的希望。只要他們能夠登上太子之位,那就說明這一方在鬥爭中獲勝了在周培公的這句話的影響下,胤礽成為了太子,使得索額圖獲得了勝利。

表面上看是周培公在幫助索額圖,其實周培公根本就不想幫任何人,他想的是大清國的安危。此刻三藩作亂,索額圖和明珠卻依舊勾心鬥角,這讓周培公心寒,他必須要幫康熙穩定大局,而穩定大局的第一部就是立太子。嫡長子自然是太子最合適的人選,所以不管嫡長子是誰生的,周培公都會力保。

總結:周培公一心為公,索額圖明珠卻只為私利。

  1. 赫舍裡難產當天,康熙依舊在在外面鬼混,這讓赫舍裡寒心。康熙回來以後,發現了赫舍裡難產的事情,心裡很傷心,對赫舍裡抱有愧疚之情。
  2. 赫舍裡生下胤礽以後,一直眼睜睜地盯著康熙,周培公讀出了皇后的心思,告訴康熙必須要在兩位皇子中選一位做太子,其實就是在推嫡長子胤礽為太子,滿足皇后最後的心願。
  3. 周培公一心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在無意中幫助了索額圖,索額圖差點下跪賠罪。其實索額圖和明珠這個時候鬥爭是完全不對的,因為康熙已經到了要引咎辭職的地步了,他們應該像周培公一樣,幫助康熙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