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啟聖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谷原明

姚啟聖,在《康熙王朝》裡是“漢臣三部曲”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周培公,第三位是李光地。按照出場順序來排)



不得不說,他是三個人裡面結局最好的那一個了

他由周培公向康熙舉薦,才得以復出,從管馬的搖身一變成了總督大人,他的使命只有一個——打倒延平王,收復臺灣島……


收復臺灣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電視裡都有。然而收復臺灣後,姚啟聖這樣一個“大功臣”卻功成身退,原因如下:

1.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姚啟聖深深體會其中的道理,他的前車之鑑就是周培公了。周培公平叛三藩,卻被弄到極寒之地做官,以至於弄了一身病,死的可惜。

劇中還有一個人也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是吳三桂,他為大清打得了天下以後,常年在雲南“剿匪”,因為他明白,打了天下以後,如果沒有事情可幹,那麼清政府也就留著他沒有作用了



2.姚啟聖年老體衰,差不多可以“乞骸骨”了。姚啟聖年齡已經很大了,做官已經很難為自己了,並且朝廷當中明相和索相誰都惹不起,不敢輕易站隊


還不如拿著皇帝的賞賜,回家置辦上幾畝田地,當一個地主老財,這樣自己晚年有了著落,子孫後代也能夠享自己的福。


總之,這個深得聖心,只是一時的。

皇帝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什麼東西都可以用來犧牲——從一開始的蘇克薩哈,朱國治,再到周培公,還有藍齊兒,魏東亭,一直到李光地,容妃娘娘……


這些都是政治的犧牲品,都是帝王之術的棋子。功成身退,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個人愚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圖片來自網絡)


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看月光

那是因為姚啟聖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的古訓,深知一代名將周培公的下場。論功勞,姚啟聖只有平臺一功,而周培公卻有平三藩、收輔臣及平定太監造反等諸多功勳。可是二人的下場卻天差地別,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將勝利之時被召回,授盛京將軍,在苦寒之地鬱鬱而終。而姚啟聖則在收復臺灣之後主動乞骸骨,告老還鄉,康熙則封他西湖侯,並賜他行宮一座,藏書萬卷。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場卻天差地別,原因就在於兩點,一是“知進退”,二是能否會“藏”。

周培公被康熙發掘以後便屢立功勳,從蠟燭沒捻就能判斷出來太監造反,平了楊啟隆的叛變。與圖海帶三千家奴平察哈爾王,單刀赴會招撫王輔臣,與吳三桂決戰鄂湘,戰功赫赫,吳三桂大敗已成定局。可是此時滿朝上下(尤以滿臣為多)都開始彈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時手握幾十萬精兵且又能征善戰的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鰲拜的時候便派人監視過自己的心腹手足魏東亭,更何況是漢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驢,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圖海為主將,將這件不世之功給了滿人圖海。而功高蓋主的周培公卻被髮到了滿人的老窩——盛京,在那裡周培公是翻不出什麼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結局悲慘就在於他不知道在該退出的時候退出,並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圖他都能領會,並且當眾表達出來。哪個皇帝會希望自己的臣子能這樣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邊人的無條件服從和自己的天威難測,絕不會希望自己肚子裡有一條蛔蟲。

而姚啟聖顯然從周培公這裡吸取了經驗教訓。姚啟聖是一個怪人,從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廄,更是讓順治諭旨此人決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進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為這是周培公臨終前的舉薦。姚啟聖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厭煩的人。康熙更是對姚啟聖直言“有時候朕真想殺了你”。

可是康熙還是重用了姚啟聖,那是因為只有姚啟聖才能對付施琅,才能儘快平臺。康熙力排眾議,給了姚啟聖節制諸省臺務的大權,而這也讓姚啟聖得罪了不少滿族顯貴。平臺之策在幾年之後終於顯出作用,臺灣在姚啟聖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復。

這時候的姚啟聖立即回京面見康熙,祈求告老還鄉,並拍了他的一次大馬屁。他說能生於康熙之年是姚啟聖之大幸。因為只有康熙才會用姚啟聖,讓他來完成這不世之功。康熙在這個狂傲的士子嘴裡聽到了服軟的話,自然是開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並封他為西湖侯,賜行宮一座,藏書萬卷。

功勞巔峰知道修退路,這就是姚啟聖的聰明之處,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會讓恨他入骨的康熙處死。而做個逍遙侯爺,才是最好的下場。

至於康熙,自然也樂見此事。因為他要做的是千古聖君,必須要優待功臣,一座行宮和有名無實的侯爵確實算不了什麼,更何況姚啟聖七旬老者,也沒有多大的威脅。真讓他回老家,路上還真不一定說什麼渾話呢。

以上。


逆流時代

姚啟聖是《康熙王朝》電視劇裡很有意思的人,也是我喜歡的角色,睿智聰明、知識淵博、風趣幽默。他出場時已經年近花甲了,用明珠的話說,別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從福建省長幹到東北某養馬場技術員。

但姚啟聖這個人有才,在對臺方略上,他站位比康熙都高,視野廣闊,足智多謀,而且長期在福建工作過,對臺灣情況極為熟悉,他的“三必撫三必剿"一下就打動了康熙,所以決定重用他,任命他為福建總督,統籌對臺事務。

同時,姚啟聖又是讀書人,他飽讀經典,對書比對自已性命還重要,對康熙的重用他不以為意,但康熙送他一本書卻如獲至寶。姚啟聖身上有中國古代以來讀書人的骨氣、硬氣、傲氣。他看不起馬背起家的清王朝,明珠和索額圖兩個重臣都被他嗆過,可他是個幹才,所以康熙既用他又恨他。

臺灣回收後,功成名就的姚啟聖立即歸隱了,一是因為還是看不起滿清貴族,二是他了解朝廷一直防範著漢人。所以索性再次丁憂去了。


華哥雜談

在《康熙王朝》中,因忠臣周培公的臨終的舉薦平臺人選,處於當時在養馬的姚啟聖開始被康熙發現,在平臺幾年裡,康熙對他可是又愛又恨啊!姚啟聖也算是劇中唯一一個能功成身退的臣子,得以善終。

而劇中姚啟聖深的康熙的聖心,為何最後不願意再為官呢?

1.姚啟聖晚年能遇到明君,讓他有生之年再次可以有所成就,已經很知足了,並不貪圖官場上的榮辱!

劇中姚啟聖這個老頭幽默風趣,又識事務,倒是吸引了一大批劇迷的喜愛!

從一品的封疆大吏最後做到一個九品養馬的司廄,而且還讓順治皇帝下旨永不錄用,讓康熙一下子來了興趣,正好現在缺一個平臺之人。何不用用索額圖口中這個怪才。可姚啟聖確實恃才傲物,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是冷嘲熱諷,康熙也有那種征服慾望強烈的天子,偏偏要讓那個老叫花子低頭。於是不說一個罪名直接把他關進牢房三個月,無一個跟他說一句話,這可憋死了老頭子了,徹底戳戳了他身上的傲氣。後面康熙又收攏人心,破祖宗先例,燒了順治的旨意,破例錄用他,知人善用,委以平臺重任。
這兩件事算是把姚老頭征服了。



2.姚啟聖知道急流勇退,可不想等別有用心的人卸磨殺了他這頭倔驢!

“老不死”“酸臭味”“老叫花子”這些詞不好聽,但是能把他性格里面的精髓描繪出來讓人細細品味。在康熙破例啟用姚啟聖之後,姚啟聖也看出他是千古一代聖君,心裡佩服康熙,也實實在在為康熙辦朝廷的事情,他正直清廉,才能卓著,不搞山頭派別,也不卑不亢,治理嚴明。康熙對其很是滿意,由衷的表示身邊多幾個姚啟聖這樣的人就好了。在這一點上,康熙和姚啟聖是共通有默契的。兩人都深明對方的人品,做到了心中有數。也不由得李德全說,姚啟聖有些地方像皇上。 但是像姚啟聖這樣的人,其實並不被康熙所完全接納,姚啟聖不像周培公那樣直言頂撞皇上,也不像李光地那樣對康熙表面上的順從。

如在明珠對臺招撫失敗後,姚啟聖知道康熙把更多的重心都放在滿大臣上,而且失敗後明珠招回了朝廷,但是福建方面肯定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姚啟聖要辭官丁憂,既向皇上表示無奈,也算給皇上臺階下。


康熙心裡知道自己的決策錯了,還是讓姚老頭回去丁憂了。每每看到康熙無奈的感嘆:“唉,朕把這個姚老頭子也得罪了”這句話,因為這句話飽含了對姚啟聖的肯定和些許的無奈,既恨又愛啊!但是在陳廷敬的提醒下,康熙用自己痛斥的方式賜給了姚啟聖一道罵旨,姚啟聖也心服拜領,正應了那句“朕越是罵他,他和朕就是越貼心。”君臣二人的水火共濟真讓人閱之怡情。 但是康熙肯定是不喜歡姚啟聖這樣的臣子的,如果康熙不是皇帝,他們二人肯定能彼此為師為友。姚啟聖的才能讓康熙心悅誠服,但是他的刺也屢屢在挑戰康熙的極限,所以他多次說恨不得殺了姚啟聖,最後也說姚啟聖在他心裡已經死了一千次了。這些姚啟聖心裡是有數的,能得康熙的聖心是這一時,誰也不能保證能永遠的康熙的聖心啊!




3.姚啟聖自己也知道他的脾氣在官場待不了多久,康熙也不忍這樣可愛又有時恨牙癢癢的忠臣步周培公的後路

姚啟聖憤世嫉俗,心性高傲的很,如果這樣的人待在官場那個大染缸中,會被圓滑的人害的很慘的。所以也明白康熙也不太願意這樣的漢人待在身邊,所以同意他立不世之功後歸隱。
最後姚啟聖被封為西湖侯,我覺得康熙得閒時,心裡肯定還是想去找姚啟聖聊聊的,因為姚啟聖這樣一個有才又有性格又死過一千次的人,對於康熙來說肯定是難忘的。 最後,在康熙對姚啟聖賜封,姚啟聖激動地喊出“皇上”的時候,康熙不耐煩地說聲“想抗旨啊?!”我覺得有種莫名的喜感,逗啊兩個高手過招。姚啟聖在被康熙心裡恨得無數次而又未殺,肯定已經對這個老頭子無奈了。




馬雲6663

這裡討論需要設定在電視劇或者小說《康熙王朝》的範圍內,歷史上的姚啟聖好像是死在任上(記得不太清了)。

姚啟聖,得遇康熙這樣的君主是他的幸運,縱觀整部《康熙王朝》,能人不少,周培公、明珠、索額圖、陳廷敬、李光地等都算得上能人,但是明白人可沒幾個,能說的上來的估計就姚啟聖一個人。他太明白了,以至於都已經明白的都快成老妖精了。

他明白,臺灣就是他的籌碼,只要臺灣不收復,他的差事就不算完,就能深得聖心,但是這個也是有時間段的,太拖了也不行,太急了又幹不了,我說姚啟聖是個老妖精,他對時間的把握,對康熙的認識,都要比其他臣子高很多。別說魏東亭和康熙一起長大的,但是魏東亭根本不瞭解康熙這個人,只有姚啟聖,他明白,康熙或者說所有的帝王,都會做卸磨殺驢這件事的,所以有敵國,他是能臣,沒敵國,他也就沒什麼用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聖賢書都會讀,但是急流勇退都不會做。


輪迴的刻度

姚啟聖,字熙止,浙江紹興人。歷史中的姚啟聖與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姚啟聖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歷史中真實的姚啟聖是秉承儒家思想積極入世的,從康熙二年獲得鄉試解元並被任命為廣東香山知縣開始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去世,姚啟聖基本上是步步高昇的,並不像電視劇中說的那樣“官兒越做越小”。二十年的時間由一個知縣逐步升任總督(相當於省委書記)、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長)等一品大員、地方要員,可見姚啟聖能力非凡。

在《康熙王朝》中,導演反其道而行之,說姚啟聖由布政使(相當於副省長)逐級被貶為三里河馬場的從九品司廄官(相當於今天的股級幹部,居委會主任之類的),這是電視劇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而設置的藝術需要。在電視劇中,姚啟聖只有收復臺灣的功勞;但在歷史上姚啟聖不僅對收復臺灣有重要貢獻,還對平定三藩、鎮壓叛軍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其實這些都是藝術加工,作者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因此就要對一些生活現象和歷史事實進行加工。下面單說在電視劇中的情形。

至於在電視劇中,姚啟聖功成名就後辭官歸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條:

第一:姚啟聖有傲骨。

從三眼索相索額圖的介紹來看,姚啟聖被貶的主要原因是“屢屢頂撞上司”。中華文化被馬背上民族所統治,而上司迎合統治者,失掉了原來的氣節,引起了姚啟聖的不滿,故而屢屢頂撞。順治皇帝處置姚啟聖的聖旨中說姚啟聖“放浪形骸,忤逆有司,踐踏律法”,可見姚啟聖對清朝的一些制度,立國的根本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是反抗的。其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源於對漢文化的無限敬仰,姚啟聖認為滿人不能統治漢人,即使統治漢人也得按照漢人的方式來做,因而對清朝統治者帶來的一些滿族方式不滿。在三里河馬場的監獄裡,康熙皇帝前去看姚啟聖,以姚啟聖的聰明才智不可能不知道面前的就是當今皇帝,而他依舊自稱“爺”,這是他從內心深處蔑視滿人的體現。後來在帳篷裡,姚啟聖跪在康熙面前,康熙用茅草撥弄姚啟聖的頭髮說姚“罪在其心不在其行”,君臣二人交心而談,康熙皇帝已看出姚啟聖看不起滿人,認為滿人沒文化配不上長江黃河,配不上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於是康熙皇帝開始顯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寬廣博大的胸懷,以此折服了姚啟聖,姚啟聖才肯為皇帝出力收復臺灣。姚啟聖雖被康熙皇帝的博學氣度所折服,但對滿清王朝始終是不認可的,因此收復臺灣,只是姚啟聖向康熙皇帝本人臣服的體現,並不是向整個滿族臣服。姚啟聖的內心始終認為漢文化才是天下正統。

第二個原因:功高處險。

姚啟聖收復臺灣,幫助皇帝平定東南半壁江山,這樣皇帝才可以放開手攻打西北的葛爾丹,因此姚啟聖的功勞是第一位的。在歷史上有大功者,多不得善終,周培公的例子就擺在眼前。平定三藩,周培公雖未得首功,但已名震天下,事後不但不收斂反而在朝堂上大放厥詞,授人以柄,終致病死雪國未得善終,殷鑑不遠,姚啟聖不得不為自己的後路考慮。歷朝歷代凡是為朝廷攻城略地建立大功的人,善終者都是無慾無求,功成身退的人,如郭子儀、湯和等;不善終者都是那些自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封賞的人,如韓信、彭越、徐達等。善終之人,情況各不相同;不善終之人,都有““挾震主之威,戴不世之功”而依然居高官食厚祿的情況。姚啟聖雖不確定自己退隱後是否能善終,但他知道如果繼續在朝廷任職一定不得善終,因此還是選擇一個對自己稍稍有利的路吧。

第三個原因:做順水人情。

收臺後,康熙皇帝論功行賞。按照歷朝一般規律論功行賞,朝廷都有相應的賞賜,但康熙皇帝卻反問姚啟聖:“你想要朕給你什麼賞賜啊?”,這分明就是搪塞之語,姚啟聖也已看出皇帝不想給自己賞賜,於是說道:“臣不想要什麼賞賜,只想辭官歸鄉”,康熙皇帝並未做什麼實質性的挽留,最後賞給姚啟聖一座行宮和宮裡的圖書,並賜了一個封號——“西湖候”。“西湖候”有名無實,無職無權,賞與不賞對皇帝都無甚大礙;收復臺灣之功僅得一處宅院之賞,功勞與待遇不匹配。最後康熙皇帝說“你在朕的心裡已經死了”,這說明康熙皇帝與姚啟聖完全沒有個人感情,二人只是工作關係。姚啟聖也看出了這一點,對皇帝亦沒有什麼留戀的了,若繼續在朝廷裡做官,說不定會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事,乾脆回家養老,面子上還能保全一個君臣之誼。

綜上,姚啟聖只為謀大功,不為得大利;功成身退,譽在後世。


玉面小霸王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的姚啟聖與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其實是有很大出入的。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並沒有所謂從三里河馬場被啟用一說,也沒有順治皇帝永不錄用一說。而且姚啟聖一直在福建做官,甚至在平定臺灣之後很快就病死了,所以也沒有功成身退不願為官一說。

既然你的問題問到了電視劇的劇情,那麼我也根據電視劇的劇情和一些真實的歷史來對比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姚啟聖被周培公舉薦給康熙皇帝用以平定臺灣。而周培公此前是為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的股肱之臣,卻為索額圖、明珠等人所排擠,最終被康熙皇帝放到盛京這麼一個苦寒之地,並且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在電視劇裡姚啟聖被周培公推薦的時候已經是六十歲的老人,作為一個把清朝從一品到九品的官全部做過一遍的人,姚啟聖自然是深諳官場之道的,只不過是他的脾氣秉性讓很多官員甚至順治皇帝都難以接受,所以才把他貶到三里河養馬。事實上,在真實的歷史中,姚啟聖也僅僅只活了六十歲。

當然,在電視劇中,康熙對於姚啟聖其實也並非完全信任,他也還不時讓明珠,索額圖作為欽差去福建監察姚啟聖。當然,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是姚啟聖和李光地兩位共同保舉了施琅出任水師提督,最終一舉平定了臺灣。作為平定臺灣的第一功臣,康熙對於姚啟聖也是封賞尤嘉,封騎都尉,太子太保加兵部尚書。

只不過,一個漢臣立下了統一之功,做到了如此高的位置,多少對於滿洲貴族而言是有些不滿的。姚啟聖早年的一些經歷以及此前周培公的下場,讓他有蒙生退意的想法也很正常,加之他已垂垂老矣,康熙皇帝可用他的地方也不多了。因此,功成身退才是他最好的選擇,康熙皇帝也很是高興。否則,這麼一個有著大功的倔老頭,對於皇帝而言,最終也會是一個難辦的事情。


傅斯鴻

在歷史上,姚啟聖確實是收復臺灣的重要人物,但是其生平經歷和《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所刻畫的截然不同。

在《康熙王朝》中,姚啟聖是一個風趣,幽默,卻又十分倔強,打心眼兒裡看不起滿人,對皇上雖然表面恭敬,但是心裡卻有諸多不服。寧肯從封疆大吏被貶到不入流的小吏,也不願意為滿清效力。

被周培公推薦給康熙後,姚啟聖被康熙皇帝的氣度,才學徹底征服,於是康熙將收復臺灣一事交給姚啟聖全權負責。

姚啟聖不負眾望,通過遷界禁海,離間施琅等措施,終於完成了收復臺灣這一千秋功績

收復臺灣後,姚啟聖進京接受封賞,作為收復臺灣的第一功臣,連皇帝都不知道如何賞賜姚啟聖,但是姚啟聖是個聰明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再加上之前有周培公的前車之鑑。姚啟聖寧願隱退不願再為官。

歷史上真正的姚啟聖在收復臺灣後不久,即病逝,終年六十歲。


一點點歷史

功成身退是姚啟聖的為人智慧,但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並非如此。

先說說《康熙王朝》中的姚啟聖,他在福建圈界禁海,得罪滿清權貴,為平定臺灣,康熙對他無比信任,這在充滿滿漢矛盾的大清王朝,像姚啟聖這樣的漢臣自然是滿清權貴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姚啟聖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如功成身退,頤養天年更好。

而歷史上真實的姚啟聖還沒等平定臺灣就已病逝,據記載:

康熙並未因他的死,按例賜祭葬,給諡號。第二年九月,朝廷追究姚啟聖修造船舶、軍械虧欠四萬七千兩銀子,應追繳。康熙帝感念其生前勞苦,免於追繳。而對於他殉職任上,卻始終沒有蓋棺論定。

由此可知,康熙對姚啟聖也是極不滿意的。


五味社

就能力上說姚啟勝確有安邦定國之能,對付臺灣鄭氏,收復失地他居功至偉,他很瞭解康熙皇帝,同時也更清楚他自己性格上的缺點,居於朝堂之上他可能無法和睦的與別的大臣相處,伴君之側如伴虎,激流勇退,對他來說最好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