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餘人
本人是個歷史愛好者,特別是對那段艱苦的抗戰歲月無比心酸!
戴安瀾將軍為保衛美國援華抗戰物資順利由緬甸進入中國,在蔣介石的領導下率領當時國軍最強最機械化的部隊200師進入緬甸打擊日本軍隊保衛滇緬線,在一次被包圍突擊中不幸被日軍打中重傷犧牲的!
戴安瀾將軍是中國遠征軍中犧牲的最高將領。戴安瀾將軍的犧牲對蔣介石打擊很大,特別是戴安瀾帶領的200師被蔣介石認為神一樣無所不能。
我們偉大的周總理這樣評價戴安瀾的功績: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針對戴安瀾將軍的殉國,毛主席曾親筆題詩紀念。
為保家衛國,十萬遠征軍奔赴緬甸打擊日本人,無數將士埋骨他鄉。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保護好陵園是我們對先輩最好的回報!
春風阿柳
戴安瀾將軍,作為黃埔學生,早年參加北伐戰爭,功勳卓著,抗戰時期,血戰崑崙關,長沙戰役,魯南戰役表現不俗,名聲享譽國內,但是和張自忠,王耀武等人相比還是差點的。真正讓他名聲大振的是在緬甸的一戰。
在42年的時候,蔣介石組織遠征軍,戴安瀾將軍作為先頭部隊去前線,蔣介石親自護送戴安瀾出證,到了緬甸同古後,由於友軍,英國人的後撤,導致他們立足未穩就遭遇了日本的一個師團,200師以9000人抵抗4萬多日本人達12天,殲滅敵人5000人,自己傷亡了2000人,之後宣佈後撤。
蔣介石發電文嘉獎戴安瀾將軍殲滅大量日軍,雖然很順利的跳出了包圍圈,但是情況還是很嚴重,戴安瀾將軍一邊退卻一邊阻擊,日本的援軍出現在了遠征軍的後方,此時遠征軍的處境非常困難。遠征軍在杜聿明的命令下決定穿越野人山,怎麼辦,戴安瀾作為殿後部隊被日本圍困,經過多日的戰鬥,戴安瀾身負重傷,最後不治而亡。
由於在熱帶地區,找不到棺木,士兵輪流揹著他,但是好景不長,戴安瀾將軍的屍體開始腐爛,無奈將其火化。之後在緬甸邊界買了一口棺木才安置好。
戴安瀾犧牲後,蔣介石為其開了盛大的追悼會,日本人說,我們這幾個月遭遇的最能打的部隊是重慶軍200師,他們作戰太頑強了。史迪威將軍所評價的那樣:“近代立功異域,揚大漢之聲威者殆以戴安瀾將軍為第一人。”
在抗戰的這個道路上,先後有100多位國民黨將軍犧牲,他們在抗戰八年期間拖住了100多萬的日軍,最後贏得了抗戰勝利。英雄不死,老兵也不死,他們只是慢慢老去。願人民能重視英雄,少關注戲子,少一點關注緋聞、
歷史大家
如果此事是真的,首先必須譴責貴陽花溪公園管理處嚴重失職。這說明管理處既不重視歷史,更不尊重先賢英烈。
戴安瀾在抗戰史上的地位,是有定論的。雖然這只是一個衣冠冢,但畢竟有歷史紀念意義,也可以警醒後人。公園當局對此應該心存敬畏,善待之,時常清理培土澆花之,以告慰英靈。
何況花溪公園還收費了,且不說這本身就有違相關法規,即便不考慮戴安瀾的身份和歷史貢獻,保證轄區內的清潔整齊不荒廢不凌亂,這是最基本的職責吧?收了錢還完全不作為,任由其荒廢,這更是雙重不應該,更加令人憤怒。
因為經常在國外旅遊的緣故,參觀過不少西方歷史人物的墓地、故居,歷史事件的紀念館。這些墓地故居紀念館,不一定豪華巨大,有的僅僅是一塊石碑而已,但它們無不清潔整齊,相關資訊齊全,方便易觀,絕大多數不收費。
前年徒步完高黎貢山後,在騰衝參觀抗戰紀念館和國殤墓園。當我在一行行地讀墓碑上的紀念文字時不止一次被身邊青年人中年人的高聲嘻笑打擾。實在忍不住,我對他們說,這是烈士陵園,不是遊樂場,要打鬧玩耍高聲玩笑,請移步別處。
相比之下,深感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包括對歷史人物,缺乏足夠的尊重和敬畏,花溪戴安瀾墓的現狀,就是這種不尊重不敬畏的表現之一,烈士陵園的打鬧,是性質相同的另一種表現。
世界真的很大
本人曾在貴陽讀大學四年,校區就在花溪,2012年曾去花溪公園內緬懷過戴安瀾將軍,當時這個衣冠冢以及有些年久失修了。
戴安瀾(1904~1942),國軍著名抗日將領,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其生平主要參與戰役有:血戰古北口(屬長城抗戰);臺兒莊戰役(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郭裡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崑崙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崑崙關戰役)等戰功,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讚譽。後在中國遠征軍第一階段入緬對日作戰過程中,重傷不治,壯烈殉國。
戴安瀾將軍殉國後,其靈柩輾轉昆明、安順、貴陽、暫厝廣西金州香山寺,日軍攻佔廣西后,戴安瀾將軍家屬遷居現貴陽花溪居住,靈柩遷葬於花溪。1947年,戴安瀾將軍靈柩被家屬遷至安徽蕪湖市安葬。現貴陽花溪公園的將軍墓為其紀念冢。
對於其花溪公園衣冠冢長草,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1.花溪衣冠冢相對於安徽蕪湖的最終安葬處,熟知度較小;
2.戴安瀾非貴州本地人,針對性紀念活動較少;
3.最坑的一點,花溪公園竟然收門票(本人當時憑學生證免票),況且墓地在最偏的二號門的旁邊一個犄角旮旯裡,平時鮮有人去,我專門去找都繞了半天。。。。。
當然,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實際上最深處,最根本的原因是現在我國太太平了,很多年輕人的父母輩都已經對那個年代的事情有些忘卻,更何況年輕人。
新四軍八路軍的犧牲將領都沒幾個人知道(比如說左權,00後怕是99%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國軍的張自忠、葉挺、戴安瀾等人。
花溪公園這個現象,體現的是大家對歷史的認知、思索都不夠,紀念意識不強。歷史應該被銘記,新一代人的歷史教育、愛國教育不應被丟下,學校和家長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知道現在的小學生們還知不知道“少先隊”的含義,知不知道紅領巾是用鮮血染成的。
曾經看到過一張圖,一位父親牽著孩子在公園玩耍,而公園的地基卻是烈士的遺體築成的。圖沒有找到,但是這種記憶不該被遺忘!同時也不能忘記,現在祖國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Mr飛翔的螞蟻
戴安瀾原名不叫戴安瀾,只是在1924年他看祖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為了振興復興中華的凌雲壯志,於是他才正式改名為“安瀾”。而戴安瀾身為黃埔三期的畢業生,參加過北伐、古北口抗戰、臺兒莊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雖然和當時的張自忠等人比起來還是有些差異的,但是他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而他真正的閃光點是在緬甸,是他帶領中國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機械化師-第200師在緬甸縱橫的時候。崑崙關是戴安瀾揚名的開始,當時戴安瀾帶領著第200師正面攻破了駐紮在崑崙關的日軍。這其中自然是充滿了艱辛,但是在掃蕩戰場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日記本,而日記本的主人就是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日記本中記述:“帝國皇軍第五師第二十一旅團之所以能被稱為“鋼軍”,是因為在日俄戰爭中戰勝了俄國人,但是在崑崙關,我不得不承認我遇見了比俄國人更頑強的軍隊。”戴安瀾帶領自己的部隊打敗了日本的鋼軍,這個功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同古保衛戰開始的時候,戴安瀾的200師堅守陣地,當時的戴安瀾是孤軍奮戰,並且後援補給也是特別的困難,戴安瀾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率先立下了遺囑,表示自己誓死抵抗日軍的決心。當師長戴安瀾都下此決心了,200師全體上下都宣誓誓死與同古共存亡。直到中國守軍大部分都撤退完畢,200師才開始主動撤退,而這一戰中外都是對戴安瀾所部讚不絕口,而蔣校長則說是:“中國的黃埔精神戰勝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但是隨著英軍和緬軍節節敗退,中國遠征軍也開始準備撤退,此時的戴安瀾卻率部收回了棠吉.這是撤退時的閃光點,但是僅靠這一個閃光點是挽回不了大潰敗的,雖然戴安瀾收復棠吉鼓舞了遠征軍的士氣,但仍然不能挽回中英全面潰敗。在大潰敗的時候,戴安瀾和軍部失去了聯繫,因此戴安瀾的部隊就在當地一邊打游擊戰,一邊尋找機會撤退回國。當時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個緬甸嚮導,但是那個嚮導卻堅決拒絕帶路,最終戴安瀾命令自己的部隊準備分散突圍,不要全部死於此處。
副師長勸說戴安瀾要不要改到晚上突圍,戴安瀾悲愴的說:“關公敗走麥城,也不過如此。此地不宜久留,今天不是魚死那就是網破!”戴安瀾的部隊硬是突破了日本的火力封鎖線,但是戴安瀾卻被機槍掃射到了腹部。戴安瀾一直堅持著,而剩下的官兵也一直用擔架抬著戴安瀾。
直到撤退到距離國境不到四十里的地方,戴安瀾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就讓自己衛士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不久就因為傷勢過重而死。戴安瀾死後,國民黨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而美國羅斯福總統在得到國會授權的情況下,受贈戴安瀾一枚懋績勳章,戴安瀾是二戰中第一個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戴安瀾屍體就被官兵們輪流抬回國,其靈柩一路被送到了廣西,在日軍佔領廣西之後,戴安瀾的家屬就把他的靈柩又搬到了貴陽的花溪,並且下葬於花溪。在抗戰結束之後,戴安瀾靈柩又從花溪遷回到了安徽蕪湖,原本貴陽花溪的將軍墓改為紀念墓。
因為貴陽花溪的紀念墓現在名聲不如安微蕪湖,而戴安瀾又非貴州本地的英雄,所以導致戴安瀾紀念墓缺少修繕,以至於紀念墓裡都長出了野草。其最關鍵的就是對遠征軍的意識薄弱,很多人都不知道遠征軍的將領是誰,只知道有這麼一支部隊。
書香茗
烈士墓位於 省 市 赭山公園,佔地面積336平方米,是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之一。
- 中文名戴安瀾烈士墓
- 稱謂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 重修時間一九七九年
- 面積336平方米
- 地理位置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赭山公園
ckll
前不久看了一部反映抗日戰爭的電視劇《中國遠征軍騰衝騰衝》,重溫了那段厚重的歷史,更是在劇中尋覓到了抗日名將戴安瀾在遠征軍最後悲壯的人生軌跡。
曾經國共兩黨的領釉都給他很高的評介,當蔣介石接到戴安瀾將軍戰死沙場的消息時,禁不住潸然淚下。歷史永載將軍英名,本來當初遠征軍千辛萬苦帶將軍回國,一是從心裡崇拜他是位鐵骨錚錚的軍人,血灑疆場,名垂千古。二讓英雄魂歸故里,讓他的事蹟得以發揚光大。
歷史總是以它故有的腳步前行;不以它的悲壯停滯不前,也不以沉澱傷悲為宗旨。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抗日名將墓前長草,我認為現在年輕人早已淡忘了歷史,思想觀念錯位離譜。現在的輿論導向也過多追求利益化,如果囯人的信仰都出了問題,那我們就是民族的罪人。
說到信仰就不得不重溫一下《風箏》,鄭耀先就是信仰至上的人。你認為我說的話有道理嗎?
13576295920
戴安瀾將軍的正式的墓穴是在安徽省蕪湖市赭山公園內,筆者曾於2011年的7月7日,跟隨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館長吳先斌先生、戴安瀾將軍之子戴澄東先生,一起前去祭掃。赭山公園內,對戴安瀾墓保護算是比較好的,每年前去自發祭掃的人士絡繹不絕。這體現出大家對這位抗戰而死的將軍的熱愛。
戴安瀾將軍在貴陽是衣冠冢,確實看到衣冠冢沒有得到很好保護,有些遺憾,畢竟這也是紀念戴安瀾先生的場所,理應得到人們的尊敬。我想還是需要時間的沉澱,會有更多人認識到在抗戰時期,國軍不少將領作出了很多的犧牲。
可喜的是,近些年來,國內對抗戰的認識越來越充分也越來越到位,我想經過一段時間,對戴安瀾墓的保護會更盡心,也會更好。
張傑談史
做為一代抗日名將,他的墳墓長草,這值得我們深思,而這戴安瀾將軍呢,他是一個純粹的愛國者,他全身上下都是對祖國的熱愛,他是一個為了抗擊侵略者而把七尺之軀拋向異國他鄉的英雄。
戴安瀾將軍畢業於黃埔三期,參加過北伐,早年的戴安瀾將軍是一位徹徹底底的革命者,他從排長、連長、營長、升到團長,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了古北口抗戰,榮獲雲麾勳章,後又參加臺兒莊戰役獲得寶鼎勳章,在徐州會戰中他與日寇血戰四晝夜一戰成名升任副師長,後來接替了杜聿明升任200師師長,其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機械化師團的師長。
在這之後,戴安瀾將軍更是四處禦敵,其參加了長沙保衛戰,而在崑崙關一戰中,他重傷不下火線,最後殲滅了日軍王牌旅團,其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在他的日記中有這樣一句:日俄戰爭中日本人的頑強戰勝了中國人的頑強,而在這裡,他見到了比日本人還要頑強的中國人。
在1942年,戴安瀾將軍率部遠赴緬甸作戰,在同古保衛戰中,他掩護了英軍撤退,並且殲敵5000餘人,國內人民呼聲一片,可以說是戴安瀾的黃埔精神戰勝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後來因為中英聯盟的崩潰,使得200師孤立無援,最後在撤退回國的路上中彈受傷,在離祖國不到三十里的緬甸矛邦他英勇殉國。
外辱需人御,將軍賦采薇。戴安瀾將軍是一位值得任何人尊敬的英雄。
歷史之絕唱
長草的墓地才是正常的。千百年來,幾人墓地不長草?墓園草青青,是最好的墓園,不長草說明風水不好。蔣介石棺材上不長草,是因為沒接地氣!題主不要當這種道德婊,如果你對民族英雄有愛心,自己去清理一下吧,比在手機上指桑罵槐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