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皇太子写下一首泣血之诗,令人动容,武则天看后下令立即处死

唐朝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一个被贬为庶民的皇太子走在流放巴州(今四川境内)的道路上, 此时临近冬季,一同随行的妻儿衣缕单薄,十分凄凉。呜嚎的寒风中,这位内心无比悲怆的皇太子写下了一首令无数后人动容的泣血之诗《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这位皇太子就是唐朝章怀太子李贤,而这首诗,写的是母子相残的皇室血泪。

这位皇太子写下一首泣血之诗,令人动容,武则天看后下令立即处死

李贤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知名而又悲惨的皇太子。他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的次子,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皇帝的儿子,本应该风光无限。然而,不幸的是,正是因为他这皇权继承人的身份,让他卷入一场避无可避的政治斗争,而他的对手就是他的母亲——一代女皇武则天!

李贤出生于唐朝永徽五年腊月(公元655年1月),在出生后的第二年,他就被册封为了潞王。李贤自幼容颜俊秀、才思敏捷,唐高宗每每让他背诵古诗赋,李贤从来都是一字不错,并能领悟其中含义,因此深得高宗的喜爱。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的一天,年仅23岁的太子李弘猝死于洛阳的合璧宫绮云殿,作为武则天次子的李贤顺理成章的继立皇太子。没多久,唐高宗便开始安排李贤在长安监国。 在这段时间里,李贤处理政务公允明确,还召集学者注释范晔的《后汉书》,这不仅得到唐高宗称赞,也让满朝上下为之颂扬。当然,也引来了皇后武则天的猜忌。

这位皇太子写下一首泣血之诗,令人动容,武则天看后下令立即处死

数日后,皇宫中便传着一个流言“李贤并非武后所生,乃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的儿子”。李贤听闻后,心生疑虑的同时,也异常恐惧。就在李贤惊魂未定时,他收到武则天派人送的《少阳政范》、《孝子传》以及书信。在信中,武则天斥责李贤不懂孝道,这让李贤越发感到不安。

果然,该来的总会来,不久,武则天派兵冲进太子府,在马房里搜出了上百余件铠甲,作为谋反凭证,并下令让薛元超、裴炎等人办理此案。唐高宗向来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但武则天却说:“此子心怀谋逆之心,不能赦免,当大义灭亲。”于是,李贤被废为庶人,囚禁在长安。收缴来的铠甲被当众焚毁,李贤的近臣也无一幸免,或是处死,或是流放,有的甚至连坐了十多人。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在高宗驾崩后不久,武则天命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jì)前往巴州处死李贤。丘神勣到达巴州后便将李贤囚禁,为了不背上杀皇子的舆论,丘神勣逼令李贤自杀。李贤死的这一天,还未满30岁。

这位皇太子写下一首泣血之诗,令人动容,武则天看后下令立即处死

说来唐室宗族间,血脉亲人之间相残的事例不在少数,而这首《黄台瓜辞》正是李唐皇室血泪的写照,它在李唐宗族中影响极大。后来的唐朝皇族们一提起此诗,都不禁唏嘘,感慨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