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多用”弊大於利,家長不要弄巧成拙

在職場中,現在越來越流行斜槓青年,指的是一個人可以身兼多職。在如今的社會,人們所擁有的的時間是越來越少,每個人都希望在更短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情。


不僅是成年人要學會控制時間,就是現在的孩子,也要學習著把一分鐘的時間都用到極致。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然後就想到了要讓孩子一心多用。


像張爸爸,他家的孩子小張今年到了要升高中的時候,張爸爸想要小張考進重點中學,可是孩子的英語成績非常的差,如果想要考進重點中學的話,孩子就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一心多用”弊大於利,家長不要弄巧成拙

張爸爸就找了一些人問,有一個人給他提了一個建議,就是讓孩子一心多用。在學習語文或者數學的時候,放著英語的一些音頻給孩子聽,可以讓孩子在無形中學習到英語。張爸爸一聽感覺確實是個不錯的方法,就趕緊讓孩子嘗試了起來。


可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英語成績並沒有好轉,反而孩子的其他科目成績還有所下滑。這下可把張爸爸弄糊塗了,怎麼一心多用沒有用嗎?


大衛·斯特雷耶曾經做過一個專門研究一心多用的實驗,發現人群中真正能夠做到在同一時間做多種事情的人,他們僅僅佔所有人的2%。


“一心多用”弊大於利,家長不要弄巧成拙

這就說明了能夠一心多用的人是非常的少,他們可以說是人群中的佼佼者,這些人可以一邊讀書,還能一邊畫畫。


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辦法做到一心多用的,雖然一心多用是可以節省時間,看起來是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了,但是它的弊端卻遠大於利。


孩子一心多用的弊端:


  • 孩子很容易變成假努力


在一個班中,不難發現總有一些孩子,他們看起來是很努力,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就連課間休息的時候,都在一邊做著卷子,一邊在背書。


其實他們的效率並不高,因為孩子沒有辦法進入到深層次的學習。他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卻沒有做到真正的學習。


  • 孩子的壓力會增加


本來每天的學業就已經很累了,忽然之間還要同時學習好幾樣的東西,孩子的壓力只會不斷增大。很有可能到最後變得承受不起負荷,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比如孩子一見到桌上的書,就會感到害怕,不敢去學習。


這和我們制定目標時,制定過多的目標一樣,當你看到這麼多的事情要做時,心裡壓力會非常大,可能連做的勇氣都沒有了。


“一心多用”弊大於利,家長不要弄巧成拙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是《心流》的作者,她提出的“心流”理論頗受人們的喜歡。“心流”理論其實正好和一心多用相反,心流指的是人在專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會進入到一種忘我的狀態。

這種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能夠提高一個人的學習質量,不會只停留在表明。


所以,家長與其要孩子一心多用,還不如讓孩子紮紮實實的把一件事情做好來。

那在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上,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第一:要事為先


在時間管理上有一個四象限法則,分為了重要緊迫的事,重要不緊迫,不重要不緊迫和不重要也不緊迫的事情。


父母可以教會孩子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看一下他的什麼事情是重要且緊迫的,比如馬上就要英語考試了,那麼孩子就需要把這件事先放在前面來做。


“一心多用”弊大於利,家長不要弄巧成拙

然後再看一下什麼事是重要不緊迫的,比如孩子的語文成績不好,但是最近沒有考試,那麼這件事情也要放在前面來處理。


通過四象限法則,孩子就可以很有條理性的處理事情,提高自己的效率了。


第二:加強運動


加強運動看似和學習沒有關係,其實關聯非常大。就是有很多的孩子忽略了鍛鍊,導致一做起作業來就渾身無力。


加強運動是為了要讓孩子保持一個非常好的精神狀態,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去學習,學習的質量才會高。


第三:一起只做一件事


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在學習上都不要貪心,就是一心多用。學習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做好來,當下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就踏踏實實的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


“一心多用”弊大於利,家長不要弄巧成拙

充分的體驗“心流”的感覺,當孩子只專注學習一門功課的時候,他能夠學習到更加深入的知識,而不是停留在表明,無法學習進去。


父母記得不要說因為孩子的學業太緊迫,就讓孩子一心多用,這樣急功近利的學習,有時反而是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