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有些人對金錢的慾望,已經掩埋了生命的盼望。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2017年陝西省榆林市第一醫院,一名孕婦在醫院待產因疼痛要求剖腹產被拒後跳樓身亡,該新聞在網絡一出現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讓很多人感到惋惜。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有不少老百姓說生孩子是一件瓜熟蒂落的事兒,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們,甚至有人形容和母雞下蛋沒兩樣,意即生孩子是件很輕鬆的事兒。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但其實,在剖宮產技術出現以前,很多人把生孩子比喻為鬼門關前走一遍也不為過。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對於母親而言,分娩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有些情況下甚至是致命的。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由於懷孕和分娩期間出現的併發症,每天有約830名婦女死亡。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雖然相比於上個世紀90年代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了44%,但是依然是觸目驚心。所以今天,向各位推薦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生門》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它將鏡頭聚焦婦產科,為我們講述了女性懷孕生產,多次命懸一線的真實故事。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要生命?還是要子宮? 如今,我國的孕產婦死亡率是23/10萬,也就是每4000個孕產婦中就會有一個死亡。在我國經濟發達的地方死亡率可以到8/10萬,而不發達的地方死亡率會更高。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也沒法做到0死亡率。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生門》夏錦菊

看死亡率時,人們都會覺得幾千個人中才有一個人死,怎麼也不會這麼倒黴輪到自己吧?夏錦菊之前也是這麼想的,但她差一點就命喪黃泉了。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夏錦菊是一位待產媽媽,這是她第二胎,她原本以為有了第一次生產的經驗,生孩子沒有什麼好緊張的。

躺在病床上的她笑著摸著剖腹產的傷痕說:"都是為了孩子"。

看似樂觀的夏錦菊,其實一早就被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意思是,胎盤長在她上一次剖腹產手術的切口上,穿過了子宮基層,長到膀胱裡面去了,非常的容易導致大出血而危急到母子的安全。

為她手術的醫生一直非常擔心,沒想到生產的過程一切順利,孩子降生。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可就在他們放下懸著的心時,夏錦菊突然子宮大出血,血順著手術檯流到了地板上。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為了給夏錦菊止血,醫生不斷用紗布堵住出血口,直到紗布填滿了整個腹腔,過程中兩度心跳停止,一度讓醫生以為她搶救不過來了。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面對每分鐘以500cc大量出血的子宮,醫生建議想要活命,只能切除。可是隻有33歲的夏錦菊卻不想這麼做。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可是,作為醫生,在多次嘗試之後,必須做出最理智的選擇。如果不摘除子宮,她就必死。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事後醫生對她的家人說:"她的失血量,相當於全身所有血液換了兩遍。"此時,她才知道自己剛剛究竟經歷了多麼兇險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夏錦菊在手術室生死攸關之時,她的丈夫還在廣州忙生意。直到親戚打電話告知他事態很嚴重,他才給回趕。在一些中國男人意識中,生產是一件平常事,他們因為缺乏參與而對其不瞭解,那麼多女人都能生,為嘛你生個娃這麼複雜?

每一個嬰兒能夠健康的來到世間,都是母親不懼生死,用盡生命的力量,為他創造了出生的可能性,哪怕自己置身危險之中。要生要養?錢夠不夠?

《生門》陳小鳳

這部《生門》紀錄片的主角都是來自平凡的家庭,面對生活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苦衷。一對來自農村的貧困夫妻,陳小鳳因為中央型前置胎盤,還有糖尿病,又懷的是雙胞胎,孩子隨時可能早產,最少最少需要5萬塊錢的手術費。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這些似乎聽著不是很大的問題,但是最大的問題是窮,家裡沒錢。

陳小鳳的丈夫在來醫院前借遍了全村,就借到5千塊,5萬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家裡哪裡還拿得出那麼多錢啊。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醫生說:"你到什麼地方5萬塊錢買三條命出來,如果搞不來錢,恐怕要調整你的期望值,想好你是要保大人還是要保小孩"。

聽著醫生說的話,陳小鳳的丈夫眼裡含淚,只要人活著,生活總是那麼殘酷、不近人情。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丈夫要在醫院照顧陳小鳳,走不開,只好委託哥哥回老家去籌錢。窮人的所有資源就剩親戚了。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紀錄片的導演,花了不少時間,拍攝陳小鳳老公的哥哥如何一家家去借錢,五萬塊錢,哥哥借了幾十家,有的幾百,有的幾千,有的甚至拿出家裡過幾天給孩子結婚的錢,鄉里鄉親的情誼讓人感動。

哥哥家的確很窮,但他對生命的這份尊重,在所能選擇的生活中,讓人敬佩。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片子最後,儘管孩子早產在醫院治療,但是不久孩子就出院了,陳小鳳的老公歡天喜地的把孩子接回了老家,在醫生的萬般囑咐下,一心想好好養大這對金花。

家裡雖然因為孩子負債累累,但是小生命的誕生,讓這個家庭充滿了希望。

《生門》李雙雙

要孩子?還是往死裡打?年輕媽媽李雙雙,她的孩子被優生科判定不屬於優生範疇,一家人執意要引產。

年輕的丈夫,經濟條件看起來還行的公婆,一遍遍問醫生,你到底能不能擔保這孩子是健康的?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年輕爸爸反覆傳達不想要的意思,因為他們想要個健康的,好好的孩子,不想要殘疾的,有殘缺的,一輩子都是拖累的後代。

那樣的話,我們一家說不定就完了。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最後有個醫生忍不住說:"健康人都可能出門車禍,我怎麼能保證你孩子一輩子健康?"

孩子早產出來,一個醫生拿著單子說:"你們救不救,救就去交一萬。"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丈夫和公公還是在反覆猶豫:"是健康的嗎?萬一人財兩空怎麼辦?"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醫生反覆說,但你要給寶寶一個機會,不然以後你會後悔的。

先搶救吧,你妻子現在剖腹產,幾年裡也要不了小孩,男人還是猶猶豫豫……

婆家人眼裡,孩子的出生長大,是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而李雙雙聽到這些只能默默的流淚。最後一家人心不甘情不願的交了錢。

遺憾的是,寶寶生出來沒幾天就離開了人世。

這段故事最揪心的就是老公、公公婆婆都在因為孩子可能不健康,而要執意引產,因為在一家人眼裡,這個孩子的出生長大,是這個家庭經濟上沉重的負擔,弊大於利。

片中看到公公手上明晃晃的大金戒指,讓人寒心。有些人對金錢的慾望,已經掩埋了生命的盼望。

一個孩子在孕育之初,就有了生命的氣息。面對一個孩子的生命,我們在乎的不應該是利弊,而是愛、接納、付出。

生命來之不易,值得我們用心呵護。《生門》這部電影,它用最疼痛的畫面和最樸素的敘事,向我們呈現出了社會一隅中一個最現實的問題,那是關於婦女的人文關懷,關於人倫道德的思考,關於我們國家巨大的社會分層,關於極不公平的醫療資源和極不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