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从二战结束到进入新世纪,各国展开对于海洋权益主权的争取。在1958年的日内瓦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召开后,又分别于1960年和1982年召开第二次和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最终于1994年11月通过第一本《海洋法公约》,共有159个国家或地区签约,从此《海洋法公约》成为各国宣布海权的重要依据。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海洋法

但在近代史上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明确宣布拥有南海主权了,1920年当时的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开始展开对西沙群岛的海图绘制,1930年法国的“麦里休士”号炮舰强行占领南沙群岛,随后又占领了太平岛、安波沙岛,总共占领九个岛屿,法国人把这九个岛屿划归越南巴地省管辖,还对这些岛屿重新命名。1933年7月26日民国政府向法国提出严重抗议,但令人感到荒缪的是,这时的日本政府也向法国抗议,他们以其曾占据南沙群岛为由,对法国人的占领表示“不承认”,认为该处群岛“应该属于日本” 在法、日两国试图夺取南海主权的动机下,民国政府开始迫切宣布南海主权,于1934年出版中国南海疆域详细地图并照会各国大使馆。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1934年民国政府发布的南海诸岛地图

1945年,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收回被日本政府占领的台湾及南海诸岛,为接收这些岛屿,国民政府任命海军上校林遵率领“前进”舰队前往南海收回南海诸岛宣布南海主权。1946年11月29日,由“太平号”、“中业号”、“永兴号”和“中建号”四艘舰艇组成的“前进”舰队正式从长江口出发,中国海军终于开启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对于南海诸岛主权的行动。舰队不仅在西沙和南沙群岛上竖立了主权碑,还分别在西沙的永乐岛和南沙的太平岛留下了驻守军队。在1947年林遵率舰队返航回国后,1948年2月在经过对南海诸岛地图的审定后,民国政府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中国政府拥有南海诸岛主权,当时的地图上南海区域被标为“十一段线”。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林遵在太平号旗舰上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舰队官兵在太平岛上合影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主权碑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宣示主权后的南海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出版《南海诸岛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都同样标绘了这条断续的界线,只是在1953年,将“十一段线”去掉中国广西与越南的北部湾海域的两段线,成为今天的“九段线”。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由来,从民国宣布主权的十一段线到现在的九段线

现在的南海九段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