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在很多孩子對待自己的父母就像“仇人”一樣,看見父母做什麼都不順眼,自己對父母是十分的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勢,多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在這幾方面出了問題。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1、家庭的缺失

家庭小型化的同時也走向了分裂化,生活中這樣的父母很多,因為種種矛盾,感情破裂、家庭分裂,出現單親家庭、隱性殘缺家庭、鬆散型家庭,在“分裂化家庭”中,孩子對所處的分裂家庭環境不能理解,這會帶給孩子巨大的打擊,讓孩子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庭,從而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和慾望掩蓋起來,會出現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封閉心理等。

這時候孩子就會恨自己的父母,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會認為這是雙方的責任,心理就會記恨自己的父母,既然創造了一個家庭,卻又毀了一個家庭,給自己也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2、暴力解決問題

現代家庭最缺乏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最難的是情緒控制,在生活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事情而拌嘴,可是,很多家長常常採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當你發洩時就會給孩子留下很大的心理陰影,讓孩子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和愛,對父母也就沒有了愛的感覺,反而會因為家長的不恰當行為恨上這個家庭,恨上自己的父母,而且這種恨會持續一輩子,除非父母關係得到了改善,孩子還可能會有一些改觀,不然,孩子對父母都會充滿恨意。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3、貶低孩子

這類家長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時刻都在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嘴上時常說的話語就是貶低孩子,沒有一樣是誇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從小就是失去自信,從而也會恨上自己的父母,家長對孩子的認可才是孩子進步的動力,久而久之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認可,加上父母的一味貶低,孩子就會從心裡恨上父母,因為他沒有得到一個家庭該有的愛。

4、寵愛孩子

父母把一切的希望和夢想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味地要求孩子學習,重智力開發,輕個性、情感和良好習慣的培養,父母的過度關心,也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反感情緒,孩子有時會嫌父母太過嘮叨。

如果特別的寵愛孩子,孩子想要什麼,都是盡最大的努力,把孩子想要的都給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成了那種,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總覺得是其理所當然的。現在孩子長大了,要結婚了,又開始向父母要車子要房子。

有一對父母,給兒子買了三十多萬的車,又給兒子付了首付,買了一個一百多平方的房子,想等著以後賺了錢 ,再一點一點的為兒子還房貸。照說這樣的父母挺不錯的了,但是孩子還不知足,說房子買的小,嫌父母沒有全款給他買,整天還和其他的人攀比。一點都不為父母著想,一點都不體諒父母操勞一輩子賺錢的不容易。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5、缺少陪伴

因為工作原因,沒時間照顧孩子,特別是外出務工,就把孩子放在老人那裡,讓他們幫忙照看,一年之中,也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回家見孩子。孩子平常很少能見到父母。父母在孩子的眼中,也就是像其他的一年見幾次的親戚一樣,既熟悉又陌生。

由於沒有父母的監控,在生活上沒有得到年齡段應該得到的家庭溫暖,學習上也缺少主動性,缺少歸屬感,就算後來父母對孩子再好,孩子也不會和他們太過親近。孩子會變成這樣,是因為在童年的時候,缺少了他們的陪伴。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6、青春期

這主要是年輕人成長時候的青春期的困惑和衝突通常是指13歲到23歲這個階段,這個時期的青年人,一方面身心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並且不斷在適應這種變化,比如男女生的性別開始發育,有朦朧的性別意識和戀愛意識。另外一方面,有強烈的自我和自尊意識,而往往會通過很激烈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叛逆。

他們渴望得到成人式的尊重,所以分外的對父母的言行留意,稍微覺得有些不妥,就覺得是對自己的不尊重而產生牴觸。其實這是一種成長的宣洩,但是如果沒有得到父母很好的引導,就會被視為叛逆,忤逆。經常這種衝突是以青少年極端的情緒抵抗為特徵的。所以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當“仇人”。

其實在青春期,很多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都很不好。但是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在青春期表現得過於馴良的孩子,極有可能是壓制了心理成長的某一方面,極有可能對未來的心理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有乖孩子學霸級的學生,用極端的方式傷害了母親。那是因為在他的青春期,被過度壓抑了身體和心靈的需求,而被一味的要求讀書。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有以上幾種情況,多數孩子都會恨自己的父母,其實現在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和父母不親,甚至還會和父母像“仇人”一樣相處,就是因為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不對,從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也是你那個看出來這個家庭是否存在著一些問題,家長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需要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不要讓孩子受到一些可以避免的傷害,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細節決定著成敗。

為此父母要做到: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建立良好的夫妻關係

身為父母,要時刻牢記:因為有家,我們的心靈才不會流浪。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也很無賴,家是什麼?是我們一輩子的依靠,是我們為孩子築起的一片天地,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唯有家和才能萬事興。

夫妻關係是一切家庭關係的基礎,婚姻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的經營,夫妻之間要學會理解,學會反思,學會自我控制,要懂得包容,懂得諒解,要保持夫妻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共同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第二、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那麼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學習效仿的榜樣。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思想、言行、品德、性格等,因此家長的的眼界、心胸決定著孩子的前程,家長的一言一行,必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長遠而深刻的影響。那麼作為家庭中的一大主體——家長,特別是父母自身的道德素養,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為,好榜樣傳遞的就是正能量,你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人生課堂,諸如:孝敬父母、關心家人;與家人、朋友多溝通、多交流;行為舉指要文明禮貌,注重培養和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共同營造平等、溫馨的家庭氣氛。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第三、管控好自己的情緒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出現許多叛逆行為,父母因擔心而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往往容易被孩子誤解為責怪而排斥,造成隔閡,為此父母要拋開自己是大人的權威架子,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言行,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愛好,徵求孩子的意見,通過對孩子心理的瞭解,讓孩子能夠做到敢說和想說,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包括對你的不滿,同時要把握好最基本的原則,只有與孩子進行語言和心靈上的交流,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同時又不要把工作上的不順利、職場上的不開心帶回家,只有這種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氣氛才能有助於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穩定。

正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成長的不同,作為父母更應該宏觀的把握孩子的人生和親子關係,也就不會產生孩子和自己是“仇人”的想法。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第四、對孩子的陪伴

陪伴是相互的,滋養是相互的,給予是相互的,“培養”就是“陪著養”。我們整日忙於找尋著培養孩子這種能力,那種品質的方法,可對孩子卻常常連陪伴的耐心都沒有,滋養的過程都想省略,只想用說教、打罵等簡單粗暴速效的方式教育好孩子,而無視良好家庭關係的構建。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有了穩固的親子關係,教育會變得輕鬆、快樂、自然而然。

對於家長來說,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學習上的家庭教師,也未必要給孩子多少物質上的豐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點點時間,儘可能給孩子一些陪伴:他學習的時候,你安靜地讀一些書、寫一些文字;他看電視的時候,你和他聊一聊電視裡的故事和社會上的新聞;他痛苦的時候,你給他一些安慰和指導;他高興的時候,你學會分享他的快樂„„甚至,你可以什麼都不做,就那麼安靜地坐在他的身邊,看著他,陪著他,聆聽他,欣賞他。 

許多孩子對父母像“仇人”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父母要捨得花時間陪孩子,忙只是藉口,陪不陪孩子,從來就不是時間問題,而是選擇問題,在孩子的陪伴上,我們只有一次機會,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正如魯迅所說:時間就如海綿裡的水,只要去擠總是會有的。

 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

(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