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虽然使用的是冷兵器,但还是有很多著名将领留下了战斗力超强的军队。明代将领郑成功有一支私人军队,叫做虎衣藤牌兵。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其按照戚家军的制度重新编整,组成了后来的虎衣藤牌兵。到了清朝时期,清政府沿袭了戚家军的制度,将虎衣藤牌兵安在了绿营军中。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最初郑成功组建虎衣藤牌兵,是为了对抗荷兰人的进攻。那时候荷兰人使用火枪,但是当时的火枪速度非常慢,而且很难瞄准。所以虎衣藤牌兵迅速靠近敌人之后,在地上不断翻滚,敌人更是很难将其射中。就连荷兰人带来的轻型火炮,虎衣藤牌兵也能轻松对付。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在冷兵器时代,虎衣藤牌兵的战斗力是十分强大的。它经过几代名将的重新组合与精心编排,加上在当时精良的装备,因此在旧式战争中显示着超强的战斗力。不管是用刀劈,还是用斧头砍,都不能对其造成伤害。在那个时候,弓箭是重要的武器,但是虎衣藤牌兵却能够阻挡弓箭的进攻。就连子弹与火药也不能伤害到其分毫,因此非常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更重要的是,虎衣藤牌兵在外形上酷似老虎,清政府认为这支队伍在彩头上就占了优先。虎衣藤牌兵的打扮十分有意思,他们戴着老虎的帽子,穿着与虎皮一样的衣服,手中的藤牌则是由韧性极强的粗壮的老藤编织而成的。

大体上看来,虎衣藤牌兵看起来就像老虎一般无二。这样的装扮似乎更像是戏台子上唱戏的,哪里像是打仗的士兵呢?那么虎衣藤牌兵到底为什么战斗力这样强?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我们先从材料上来看,藤牌的制作原料是一种非常轻巧的材料,因此士兵手持藤牌,行动起来就非常敏捷。而过去金属的或者是木质的盾牌都相当笨重,士兵在战场上往往反而会受到制约。那么藤牌的阻挡能力又怎么样呢?他们将藤牌编成斗笠一样的形状,中间向外突出,因此弓箭很难将其射中。这就增加了藤牌的使用性能。

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曾经想要测试这种装备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他让人近距离射击藤牌,结果箭矢纷纷落在了地上,而藤牌本身却根本就伤不到。所以后来的清朝皇帝更是对虎衣藤牌兵的战斗力深信不疑。后来,清朝统治者还对虎衣藤牌兵进行了改良,他们在藤牌中间加棉,如此一来不会大量增加藤牌的重量,二来中间多了一个缓冲的过程,士兵拿着它躲避箭矢就更加轻松了。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士兵手持藤牌,就可以脱掉厚重的铠甲,如此战斗力自然成倍增加。而且虎衣藤牌兵从外形上模仿老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虎是百兽之王,因此虎衣藤牌兵从外形上就战胜了敌人,这也是一种心理战术,让对方士兵见到就感觉害怕。为了与老虎的外形一般无二,他们还给虎衣藤牌兵的后面装了一条假尾巴。如此,这支部队看上去还真的像是一群老虎了。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不过,虎衣藤牌兵也并非战无不胜,康熙皇帝早就看出了虎衣藤牌兵的弱点所在。他指出,如果是在南方地区,或者是在天气暖和的时候,虎衣藤牌兵是战斗力极强的。可是一旦遇到那种天寒地冻的时候,虎衣藤牌兵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其实,康熙皇帝的担忧是正确的,因为虎衣藤牌兵不仅仅是在寒冷时节战斗力不行,在面对洋人的子弹大炮时,也是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在雅克萨战役中,这支一向被认为是王牌部队的虎衣藤牌兵,却并没有出色的表现。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又将这支王牌部队搬了出来,对抗英国人。为此,清政府还特意下了一番功夫。

当时的统帅认为,英国人是洋人,“洋”通“羊”,羊自然是怕老虎的,所以用虎衣藤牌兵来制服英国人,必然是战无不胜。为此,他们还特意挑选了时辰,将进攻时间选在了虎年虎月虎日虎时。接下来,就等着时间一到,看这些“羊”是怎么被大清朝的“老虎”吃掉了。

清朝有支超强的特种部队,几乎逢战必胜,为何面对洋人就立刻惨败

结果,英国人根本不信这一套,他们架起了大炮,端起了洋枪,当虎衣藤牌兵冲上去时,他们对准了人群,只消一炮,这支被清政府视为王牌的队伍就烟消云散了。先头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没有生还,余下的战士们自然心惊胆寒,大清此役不败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