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傳記電影,演繹的是著名的美國商人、黑人投資家克里斯·加納的真實經歷,該影片自2008年上映以來一直好評如潮。截至當前,在豆瓣有168萬影迷打分,並以9.1的高分位列TOP250中第23位,足以證明這部影片的經典和中國觀眾對它的喜愛。憑藉這部電影,男主角威爾·斯密斯獲得了2007年奧斯卡影帝的提名,這是他演員生涯的高光時刻。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當幸福來敲門》的故事發生在1981年的舊金山,正是全美經濟處於不景氣的當頭。片中的男主角克里斯·加納是在這麼一個環境下疲於奔命的醫療器材推銷員。他的醫用掃描儀昂貴而不實用,一臺都沒有賣出去。克里斯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讓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過上舒服的日子,妻子受不了經濟壓力丟下兒子離他而去。

克里斯跳槽到一家投資公司做實習生,同時一個人撫養兒子。他不向生活低頭,克服種種困難,終於通過投資公司20:1的嚴苛考試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實現財務自由,人生從此開始了新的篇章。

這是一個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勵志故事,但克里斯積極向上的心態感染了很多人,無論現實多麼殘酷,他始終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從克里斯·加納的經歷中,我看到了發展心理學在逆境中是如何幫助一個人完成自我救贖的。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一、面對逆境,做“想要成為的自我”

克里斯是一位高科技治療儀的推銷員,他用全部的積蓄買下儀器,然而一臺也沒有賣出去。為了生存,克里斯的妻子每個月打兩份工,兒子被送到最便宜的育兒所。妻子忍不住的抱怨、房東不停的催交房租以及汽車的違章罰單讓這個家庭的氣氛異常緊張。

一次意外,街邊的嬉皮女孩偷走了克里斯的治療儀,這可是相當於他一個月的生活費,妻子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選擇離開他和兒子去了紐約。錢包裡只有二十幾塊錢了,房東把他們的行李扔到了大街上,克里斯只好帶著兒子躲在公共廁所裡,住在教堂的收容所裡。

希望能像別人一樣幸福的克里斯決定跳槽,他憑藉自己對數字的天賦爭取到了股票經紀人的實習機會,但實習期間是沒有報酬的,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克里斯還是選擇去做,這是他理想中的職業。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影片一開始就大手筆鋪設了克里斯異常拮据的生活,在克里斯決定去零報酬實習的時候,他的妻子對他的選擇表示不解。克里斯的決定可以用發展心理學裡的“可能自我”理論解釋。

“可能自我”理論是斯坦福大學認知心理學家黑茲爾·馬庫斯提出的,指個體如何思考其潛力和未來形象以及有關未來定位的自我描述。“可能自我”包括三個部分:我們想要成為的自我,可以成為的自我和恐懼成為的自我。

比如你是一位公司職員(可以成為的自我),你業餘時間學習寫作希望能做自由撰稿人(想要成為的自我),同時你夢想自己能當明星又覺得覺得自己在白日做夢(恐懼成為的自我)。

克里斯在維特公司的大樓前,看到來來往往的工作人員,他們全都看起來很幸福的樣子,克里斯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也滿臉幸福?”這一問,就是克里斯選擇“想要成為的自我”的開始。

表面上,這是克里斯的一次跳槽,但從發展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他內心的一次巨大轉變:從產生念頭到勇於嘗試,再到努力實現夢想擺脫“舊我”,直到跳槽成功,從“舊我”到“新我”轉型完成。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說:對於成功的堅信不疑時常會導致真正的成功。“想要成為的自我”立足於現在和未來,當我們面對逆境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自己內心追求的到底是什麼,自己究竟想要一個怎麼樣的未來。

確定了“想要成為的自我”以後再堅信不疑地努力,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墨菲心想事成法則裡說:決定人生命運的絕不僅僅是才能、環境和外在條件,更取決於你的思考方式、你的想法。你的命運會因你的想法而變得更好或更壞,因此你必需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困境,做“可能的自己”。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二、面對逆境,讓自己擁有“復原力”

克里斯進入投資公司開始長達6個月的實習,20個實習生最終只錄取一人。克里斯為了能脫穎而出,他在上班時間不喝水,以避免上廁所,他用瘋狂的速度給客戶挨個打電話,不給自己片刻的喘息時間。

在整部劇裡,克里斯一直在奔跑,奔跑著去搭公交車,奔跑著去面試,奔跑著去收容所排隊。在收容所的無數個夜晚,克里斯藉著微弱的燈光,翻看著那本厚厚的筆試書。走投無路時,克里斯只能去賣血,拿著賣血的錢,他仍然去買修理機器的元件,哪怕有一點點的希望,他都要去堅持。

生活的低谷沒有讓克里斯一蹶不振,相反讓他越挫越勇,從發展心理學上來說克里斯具備很高的“復原力”。復原力上指我們個體在面對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者其他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過程,也就是對困難的反彈能力。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克里斯具備了高復原力的三個基本特徵:

1、接受並挑戰現實的能力。克里斯面對無法支付的賬單和妻子的抱怨沒有一天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他始終充滿活力地面對挑戰,微笑著奔跑著迎接每一天。

2、在危難時刻尋找生活真諦的能力。克里斯在面對挫折的時候,還能認真地跟兒子講:“永遠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你有夢想就得捍衛它。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你想要什麼,就去爭取!”

3、隨機應變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克里斯被房東趕出家門後,帶著兒子躲在地鐵站。為了保護兒子的心靈不被現實摧殘,他和兒子玩躲避恐龍的遊戲。面對被生活逼到死角的無奈,克里斯仍舊能想出辦法保護兒子,把糟糕的一夜變成兒子記憶中的探險。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蘭小青在《總有一次流浪不曾見過海洋》中說,成長不只是從嬰兒到成年的過程,還是一個心從飽滿到傷痕累累在到學會自我修復的過程。復原力強的人,從不向生活妥協,他們都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低頭的韌勁。

跌倒的人,誰最先爬起來,誰就能最先邁開前進的步伐,最先到達前方的彼岸。人生處處有精彩,如果你倒下,這些精彩就真的與你無緣了。

《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裡有句話是,真實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面對絕境,卻從絕望中抬起頭來,再次抓住那一絲絲溫暖與美好。復原力強大之人,即便面對逆境、創傷和重壓,也能在低谷中自我緩解,快速消除創傷和壓力。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克里斯就是這種擁有高復原力的人,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下還能不懈努力,堅韌不拔地向幸福靠近,實現人生的觸底反彈。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三、面對逆境,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

克里斯經歷了妻子的離開、破產、被房東趕出家門流落街頭、和兒子住廁所、在收容所搶床位等一系列的磨難之後,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積極努力解決問題改變現狀。

他勇敢地接受了沒有薪水但和有前途的工作,他白天工作晚上徹夜複習,他靠賣血維持父子的基本生活,他跑遍整個城市去售賣最後幾臺儀器。當兒子問他媽媽為什麼離開時,他沒有埋怨妻子,而是儘量寬慰兒子的心。

克里斯最終成為了投資公司的正式員工,他忍住淚水,顫抖地拿起自己的物品走在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克里斯舉起雙手,為自己鼓掌,這是他在為自己喝彩,獲得成功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他熬過來了,幸福還會遠嗎?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克里斯的成功不是偶然,這一路走來,他是一個擁有強大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告訴我們, 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關鍵在於思維模式:是滿足於現有成果、避免失敗可能的固定型,還是以努力為豪、尋求挑戰機會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決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遠。

人的觀念決定人的行為,人的思維決定人的高度。《史記》裡記載陳勝說過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維特公司大樓前,克里斯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也滿臉幸福?”他想要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於是他決定跳槽到這家投資公司成為股票經紀人。成長型思維促使他改變現狀,尋求新機會。

克里斯的妻子覺得他是痴心妄想,她不明白為什麼要從推銷員轉行做實習生。面對經濟壓力,她寧願打兩份工,受盡辛苦,也不願意勇敢地自我成長,給生活帶來改變,

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成長型思維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很多勵志題材的電影主角都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比如《墊底辣妹》裡的工藤沙耶加。班主任和校長稱沙耶加為“人類的垃圾”,重男輕女的父親也百般看不上她,已經上高二的沙耶加文化水平只有小學四年級。

這一年,沙耶加決定要好好讀書,她要通過考取慶應大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相信自己的努力能讓看不起她的人改變對她的看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沙耶加考上了慶應大學,完成了醜小鴨的絕地逆襲。

成長型思維模式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因為它會讓我們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知道該如何去追求成功和幸福,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正確的面對自己。

人這一生長路漫漫,總是夾雜著驚喜、失望、絕望。好像不摔上那麼幾跤,走上那麼幾條彎路,人生就不完整。但在難的路也要堅持走完,擁有成長型思維讓我們實現終身成長。

《當幸福來敲門》:窮小子的逆襲,是心理學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贖


結語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裡有句話這樣寫道:生活時常會讓我們感到艱辛,並會讓我們無數次目睹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位苦苦掙扎的父親,在公共廁所裡流淚、蠻橫無理地插隊、為14美元和好友翻臉。被生活折磨得太久的他羨慕別人生活得如此精緻,羨慕別人臉上洋溢的笑容。幸福只會輕輕地敲門,而不幸卻把門粗暴地踹開。

幸福是什麼?它不單指獲得金錢或者地位,而是一個人的自我實現。樂觀自信、不畏艱難、積極進取這些品質,只有在有能力創造幸福的人身上才能看見。幸福不會主動來敲門,它需要一個能自我發展的人,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取,才會來到他家門口。

對軟弱的人來說,受害是一種習慣。對克里斯來說,人生絕不向命運低頭。他在逆境中勇敢地自我救贖,為自己的人生書寫勵志的範本。而我們也通過他的故事,看到發展心理學在個人成長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每個人,都要逆襲人生終身成長;每個人,都要在逆境中完成自我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