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有六大勢力,為什麼說其它五個勢力加起來都比不過宋江?

黃康銳


以現代的視角看這件事,確實被剿滅是早晚的,第一一百單八將加上嘍囉也就幾萬人,佔山為王沒有經濟收入,全靠搶,三打祝家莊,攻打曾頭市都是搶糧食錢財,幾萬人吃飯多了都養不活,第二其所處的位置四周始終處以一種被包圍的狀態,北邊是強大的遼國,西邊南邊東邊全是宋軍,幾百萬人,隨然高俅無能時間長了靠也把梁山靠死了,梁山的面積也就是現在濟寧菏澤臨沂這麼大塊地方,沒有戰略縱深,以打促談爭取利益是正確的選擇,雖然是選擇投降~


224172191


梁山的勢力,如果硬要分派系,可以分為七個派系。

一、江州派。大概有,李逵,戴宗,李俊,穆弘,張順,張橫,李立,穆春,童威,童猛,薛永,侯健。人數多達12人,都是宋江在江州結識的生死之交。這是宋江的嫡系人馬之一。

二、青州派。大概有,花榮,秦明,黃信,王英,燕順,鄭天壽,孔明,孔亮等8人。這是宋江在清風寨期間的人馬,其中尤以花榮與宋江的關係最為親密。

三、宋江秘友。柴進、朱仝、雷橫、石勇。柴進是宋江的政治底牌,朱、雷則是老鄉加親密戰友,石勇是宋江的血粉。

四、元老派。大概有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白勝、林沖、朱貴、杜遷、宋萬。這個派系最為衰微,但除吳用之外,其餘人對宋江都十分疏離。

五、降將派。關勝,呼延灼,董平,徐寧,索超,張清,龔旺,丁得孫,韓滔,彭杞,宣贊,郝思文,凌振。這些人並沒有明顯的派系傾向,因為共同的朝廷將官出身,對招安有濃厚的興趣。是宋江的潛在支持者。

六、登州派。孫立,解珍,解寶,孫新,顧大嫂,樂和,鄒淵,鄒潤。這個派系不被宋江所喜。故而把解珍解寶排進天罡,而領軍人物孫立卻屈身地煞。

七、二龍山派。魯智深、武松、楊志、孫二孃、張青、施恩、曹正。魯、武、楊的人格都十分獨立,屬於那種義氣相投,但對宋江的政治策略不感冒,不好拉攏的人。

八、其餘的好漢,來源太雜,像石秀、楊雄以及飲馬川、少華山、桃花山、扈三娘等,都是相對零散的,沒有形成派系勢力。

前七股勢力中,宋江的體己勢力達24人,毫無疑問,這是任何其他派系都無法撼動的勢力。


有歷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梁山有六大勢力,分別是原梁山開山派、元老派、宋江勢力、三山派、投降派和閒散

派。

其他五派都抵不過宋江一人有外界原因,更為重要的是宋江本人,宋江有智慧有抱負,

不像梁山其他人只知道打打殺殺。

宋江其實是一個直接掌管梁山許多軍隊的獨1號人物,還是排在尖尖上那種。他不僅知道

籠絡人心,而且知道去通過各樣的各種各樣的手段(比如根據需要去適當利誘還有其他

投其所好的事情)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開山派本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自從林沖火併了王倫後就漸漸的弱小了,並且有一

部分人被宋江收了去,另外一部分人成了獨立人士,對梁山事業也沒什麼作為,就更加

沒什麼勢力了。

元老派以晁蓋為主,晁蓋死了後吳用跟了宋江,其他人分的分散的散,這個勢派就徹底

散了。

三山派比較重要,這個勢力裡有比較重要的人物,例如李逵、武松等,各個都是能人志

士,上陣殺敵也總是衝在第一位,是宋江的倚賴勢力之一。

然後就是投降派,這一派也同宋江關係較為密切,投降派裡的人物曾經都是朝廷的中流

砥柱或者是一方地方官。代表人物有宋江的忠用花榮等,他們仰仗宋江,宋江也十分看

重這幫人。

最後就是閒散派了,閒散派大多都是不會出去打伐的人物,公孫勝啊,時遷呀,這類人

就在梁山跟著哥哥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過沒什麼地位和影響力,等於混口飯吃。

這樣看來還是唯宋江為首的宋江集團能夠帶領梁山打下江山,畢竟一群莽漢有再大的勁

兒沒有權謀也對打江山無濟於事,所以還是隻有宋江這位足智多謀的才幹才能擔此大

任。


江水趣談


不知道題主的六大勢力指的是哪幾個,但是梁山不是鐵板一塊,小團體極多確是事實。讓我們來試著梳理一下樑山的勢力劃分,詳解108位好漢的來歷,相信從中就能看出宋江勢力獨大的原因。

一、宋江派系

宋江派系勢力最為龐大,其下又分為多個小團體。

1.江州派。人數最多,又大多與宋江交情深厚,在其最落難之時,拔刀相助,是宋江最為仰仗的勢力。包括有:江州的李逵、戴宗、薛永、侯健;揭陽的張橫、張順、穆弘、穆春、李俊、李立、童威、童猛。以及後來李逵引入的湯隆、焦挺、鮑旭、李雲,戴宗引入的楊林、裴宣、鄧飛、孟康,張順引入的王定六等人。

2.青州派。包括宋江的鐵桿花榮,花榮的妹夫秦明、青州降將黃信,清風山的燕順、王英、鄭天壽,再加上王英後來迎娶的扈三娘,這是宋江仰仗的第二大勢力。

3.宋江的親朋、粉絲。這裡面實力比較強的有柴進、朱仝、雷橫等人。(朱、雷二人本來也可以算是晁蓋派系,後來晁蓋身亡,歸入宋江。)混日子的也不少,比如宋江的弟弟宋清,徒弟孔明、孔亮。慕宋江大名主動來投的有:對影山的呂方、郭盛,黃門山的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鐵桿粉絲石勇等等。

宋江這三個鐵桿派系加起來,就有41人之多。

二、三山派系

這應該是梁山上的第二大派系,主要有二龍山的魯智深、武松、楊志、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孃,桃花山的周通、李忠,少華山的史進、朱武、陳達、楊春,共計13人。其中既有花和尚、行者、青面獸、九紋龍這樣的好手,又有神機軍師這樣的真正懂得兵法之人,實力強勁。但是武松早在柴進莊上時就與宋江交好,楊志作為曾經的軍官,也不可能反對宋江的詔安大計,而史進更像是個浪蕩公子哥。所以三山派貌似強大,但宋江其實只怕魯智深一人而已。

三、元老派

元老派有兩個小團體組成。一是林沖、朱貴、杜遷、宋萬,加上後來的朱貴的弟弟朱富,一共5人,均是王倫時期的元老。二是晁蓋帶來生辰綱派系,包括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白勝等7人。元老派裡林沖懦弱,吳用早早投靠了宋江,三阮在水軍被李俊、張順、張橫壓制,公孫勝雖不恥宋江為人,但他畢竟閒雲野鶴慣了,最大的反抗就是撂挑子不幹。所以元老派對宋江也構不成威脅。

四、登州派

登州派的領頭羊是孫立,其餘的有解珍、解寶、孫新、顧大嫂、樂和、鄒淵、鄒潤等8人。登州派也是被宋江打壓最厲害的派系,孫立莫名其妙的被排進地煞,解珍、解寶卻躋身天罡,故此也無法發展自身勢力。

五、降將派

其實降將派是梁山上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勢力,高手如雲。包括了高唐的呼延灼、韓滔、彭玘、凌振,大名府的關勝、索超、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東昌府的張清、龔旺、丁得孫,東平府的董平,金槍教頭徐寧等共15人。降將派是宋江詔安政策最有力的支持者,甚至可以說屬於宋江派系。

六、盧俊義派系

包括了“棍棒天下無對”的盧員外以及他的忠僕燕青,還有在大牢的結下生死情誼的石秀,石秀的弟兄楊雄、時遷,以及在石、楊二人在祝家莊牽扯進來的李應、杜興,再加上蔡福、蔡慶兄弟共9人。這個小派系中關鍵的盧俊義、李應是大戶出身,也算是宋江招安政策的堅定支持者。


以上六大派系,一共98人,剩下的有被宋江打服的芒碭山樊瑞、項充、李袞,非戰鬥人員蕭讓、安道全、金大堅、皇甫端,因曾頭市牽連而來的段景住、鬱保四,再加上宋江,正好108人。

分析至此,可見題主所說不錯,其它五個勢力加起來都比不過宋江啊。


文眼豆子


首先很榮幸能夠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意見,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

梁山六股勢力分別為:

初始系:王倫、杜遷、宋萬和朱貴

晁蓋系: 劉唐、阮氏三兄弟、白勝 林沖

三山系:二龍山、少華山、桃花山、(魯智深、武松、楊志、史進、朱武、陳達、楊春、李忠、周通、還有孫二孃、張青、施恩、曹正)

登州系:孫立 孫新、樂和、解珍、解寶、鄒淵、鄒潤、顧大嫂

宋江系:宋江 朱仝、雷橫、花榮、李俊、李逵、張順、呼延灼、秦明、徐寧、張清,盧俊義

閒散系:公孫勝 神醫一類,事不關己型

初始系自王倫被林沖火併,這個派系成員不斷被邊緣化,崗位和重要性不斷下降,當然直接原因還是自身實力不濟。晁蓋系在晁蓋被射殺後,除林沖外其他人成員影響力也都明顯下降。林沖無直接站隊,服從宋江安排!三山系也是對宋江最有威脅的一個派系,但無奈這個派系的頭領貌似三觀都比較正,幹不出謀權篡位的事。宋江對該派系頭領之一的武松有知遇之恩,他對宋江也很是敬重。梁山上真正配稱得上英雄好漢的我覺得應為這群人。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用戶52161503874


仔細分析,感覺梁山有七股勢力,除宋江為首的最大勢力集團外,其他六大勢力分別為:晁蓋為首,阮氏弟兄劉唐公孫勝吳用參與的劫生辰綱勢力;

二龍山魯智深武松楊志為首的桃花山,白虎山,九華山山頭勢力;


李俊為首揭陽鎮勢力;以關勝,呼延灼為首的朝廷降將勢力;盧俊義為首的北京大名府勢力;

孫新,孫立為首的小派別混合勢力。

宋江上山前,梁山局勢相對單一,各位好漢都緊緊團結在以晁蓋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周圍,志向相同,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宋江上山後,帶來自己的親信,包括花榮,戴宗,秦明,李逵等,隨後其他幾派勢力也慕名加入,稀釋了晁蓋勢力,同時晁蓋集團的中堅力量吳用倒向宋江,晁蓋本身也受過宋江恩惠,面對宋江的搶班奪權,也不好直接翻臉,使得宋江勢力越來越大。



李俊勢力,山頭勢力,混合勢力都和宋江有交集,開始都是奔著宋江大名而來,雖然各自有個自打算,但勢微言輕,面對宋江的招安思想,只能發發牢騷,或暗氣暗憋。朝廷降將本就有著大好前程和榮華富貴,被梁山葬送後,委曲求全,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他們面對梁山內部爭鬥,心裡充滿喜悅,巴不得迴歸朝廷。盧俊義來的較晚,因武功卓絕,儘管眾兄弟不服,宋江為了拉攏他,還是安排第二把交椅,盧俊義是識時務之人,自己的圈子小,那就依附宋江,以求自保。

這就說明,勢力集團不管多少,只要不能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形不成戰鬥力,就無法和“核心”抗衡。宋江充分看到這一點,才搞起了“一言堂”,以兄弟的生命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忠君美名,最終帶著梁山好漢走向滅亡!


家常理短708


梁山六大派系主要有宋江的投降派,晁蓋的元老派,魯智深的二龍山勢力,朝庭降將系,登州系,江州系,盧俊義系等派系;另外還有,清風寨,少華山,桃花山,時遷、石秀、楊雄,王倫舊部等小團體。

晁蓋的元老派有晁蓋,三阮,公孫勝,劉唐,白勝,吳用(後來跟宋江);晁蓋死後,以晁蓋為首的元老派群龍無首,吳用跟了宋江,公孫勝成了自由人,白勝出賣過兄弟,大家都瞧不起他,劉唐和三阮本來也沒多少交情,所以元老派算瓦解了。林沖不算元老派,因為火拼王倫後,他只能坐第四把交椅,他也是被元老派排擠的人。

宋江嫡系有吳用,李逵,花榮,秦明,王英,宋清幾個死忠;還有朱仝,雷橫兩個老同事;以及江州派的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張橫張順,戴宗等;另外武松也曾是他結義兄弟(但後來反對招安)。而且朝庭降將覺大多數也是支持宋江投降的,所以也算是宋江的旁系。楊雄,石秀,時遷初來時,晁蓋不接受他們,還要殺他們,幸得宋江說情,並收下,所以他們也算是宋江的小支;還有鬱四保,偷到名馬“照夜玉獅子”來上山,不將馬送給晁蓋卻送給宋江,所以他也是宋江系。

朝庭降將有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黃信,徐寧等人,他們是忠於朝庭的,希望能回到朝庭,所以和宋江算是志同道合。

以魯智深為首的二龍山系,有魯智深,武松,楊志,林沖(和魯智深是兄弟,曹正是他徒弟),曹正,施恩,史進,李忠,周通,張青孫二孃等人;另外楊志與索超有交情,史進和少華山的朱武,楊春等是一夥;李忠和魯智深有交情,周通是李忠的徒弟。所以二龍山系也叫“三山派”,當然內部是不團結的。比如招安後朱武就經常跟盧俊義一起作戰,很可能會倒向盧俊義。

登州系也孫立,孫新,顧大嫂,解珍解寶等人,算是中小派系。

盧俊義本來是宋江想請上山當寨主的,但眾人不服,只能當二當家,他的鐵桿兄弟有燕青,還有蔡家兩兄弟,如果不是盧俊義是二當家,而且武藝超群,名聲遠揚,這個根本算不上派系。

在這些派系中唯一一個比較大的團體就是三山系,但是魯智深不熱心政治,不會玩心計,又缺少智囊(朱武善排兵佈陣,不善心計,而且不是魯智深嫡系),所以三山系玩政治鬥不過宋江,打又打不過降將派。別的小團體根本不值一提



西粵老青年


如果把梁山好漢分為六大派系的話,其中五個勢力合在一起對付宋江一派,那“及時雨”宋江就算有在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鬥得過這五股勢力。



都說宋江的勢力和地位別人無法撼動,那是扯蛋,梁山五大派系要是真聯手的話,宋江必倒臺。餓虎架不住群狼,何況宋江還是一隻綿羊。縱然有兄弟相助,憑宋江一股勢力也很難與其它五股力量抗衡。

宋江之所以囂張跋扈,也無非就是身邊有一群幫襯他的好兄弟們,如果真的群起攻之,宋江一派就算在厲害,那也無濟於事。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儘管宋江仗義疏財得了人心,又有超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可是畢竟他宋江是一股勢力對付梁山五股勢力,五力合一,你宋江本事在大又能怎樣。



宋江一派也無非就是死心塌地跟隨宋江的那幾個死黨,其中包括軍師吳用,貼身跟班李逵,花榮,戴宗,秦明,雷橫,孔明,孔亮,宋清等人。這幾位算是宋江的嫡系。其他的幾十名人員都是順風倒,誰有勢力跟著誰罷了。宋江這派系人員最多,大概佔據了梁山一百單八將三分之一的人數。雖然人多,可是這夥人在梁山的能力確實不敢恭維。


那麼我們來看看除了宋江一派還有五大派系,其中最有實力的就是三山派系和降將派系。

三山派系主要以魯智深,武松,楊志為首的一派,成員有史進,李忠,施恩,張青,曹正,孫二孃,陳達,楊春,朱武等人。三山派系也是梁山上唯一敢於宋江抗衡的一派。據說魯智深,武松這二位,是宋江最不敢得罪的梁山好漢。一般都是對他倆敬而遠之。這夥人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不用多說,武松,魯智深,楊志的英雄故事,都是各位耳熟能詳的。

在說降將派,這裡面大部分都是朝廷降將,他們是關勝,呼延灼,張清,董平,索超,徐寧,郝思文,魏定國等人,共計十六人。這個派系實力非常強,可以與梁山任何一派抗衡。

所以說三山派系要是與這個降將派合起來的話,他們兩派就夠宋江一派喝一壺的啦!


那麼梁山除了這兩派還有一個元老派和登州派,盧俊義派系等等。這裡麵包括盧俊義,林沖,公孫勝,燕青,孫立,顧大嫂,楊雄,石秀這幾位,武功自然不用說。這些位在與魯智深,武松和降將派的關勝,呼延灼聯合到一塊去,那對付宋江的死黨還不是綽綽有餘啊!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幾派系勢力是完全可以戰勝宋江一派的,這個毋庸置疑。一個字勝,兩個字完勝,三個字必須勝。


任馳贏天下


為什麼宋江能夠駕馭眾多梁山好漢,絕非運氣使然。

這一點就如同當年劉邦的成功,這也絕非一朝一夕的成就,往往歷史更屈從於主流大勢發展,即使當時沒有宋江,同樣也會有吳江、李江、王江來統領眾人,宋江只不過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兒,而恰好在那個時間節點上,無非就是最佳人選,宋江是 有一些常人無法比擬的特質的。

儘管宋江佔有絕對領袖地位,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對他言聽計從,畢竟那麼多人完全聽從於宋江,也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兒,宋江關鍵在於搞定了其中的關鍵人物,儘管這些梁山好漢都並非是 宋江一一招攬而來,但是終究要承認宋江的計劃謀略,能夠充分整合資源的宋江,確實有兩把刷子。

儘管當時宋江的有些做法被人所不齒,但是他都實現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對於宋江手下的勢力劃分暫且不做討論,畢竟這裡也並非準確說法,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法,咱們先從宋江的領導才能,來具體分析,那些曾經大名鼎鼎的人物是如何屈從於宋江腳下的。

首先拿秦明為例

身為大宋最忠實的擁護者也不為過,但是這一切在宋江那裡並不是事兒,儘管當時的秦明表明自己的決心,“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魂,要殺要剮隨便,就是堅決會被判朝廷”,不信邪的宋江,終究沒有畏懼,還是打算啃下這塊硬骨頭,首先宋江找人假扮秦明,在當時的青州城中幹盡了壞事,草菅人命,這也進一步導致怒火沖天的青州知府直接處死了秦明家人,這樣一來,秦明失去了曾經朝廷的信任,哪裡還有當初的氣節。

其次就是李逵


李逵作為當時並不好惹的主兒,到那裡都是瘟神一般的存在,但是為何就會服服帖帖聽宋江的話呢,實際上最重要的莫過於宋江對於此人的脾氣秉性把握,看似囂張跋扈的李逵,內心終究是缺乏被認同的歸屬感的,李逵此前所做的一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就宋江在他身邊,他那暴脾氣,該惹的人照樣惹,但是宋江彷彿什麼是都未發生一般,幾乎都能給他擺平,這怎麼能不叫李逵佩服,其實在宋江看來,李逵無非就是脾氣暴一點,但是他的那些毛病,就缺一個不怕事的 主子,給自己遮風擋雨。

當然也少不了張順

李逵夠囂張了吧,當然他也有害怕的人,張順初次見面,就把李逵給當著宋江的面給教訓了,當時的宋江也別無他法,畢竟在那樣的情況下,宋江即使有再強的領導力,也不敢跟地頭蛇叫囂,但是宋江壓就是利用緩兵之計,不僅讓張順後來歸順,而且就是如此囂張之人,要是出門在外,對於自己領導的名號也是很樂意在別人面前宣揚。

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怎樣的奇葩怪人,在宋江這裡都被搞得沒脾氣


宋江不僅不怕事,而且性格豪爽,幾乎不會因為錢的問題讓自己的手下難堪,相信大家到這裡也能明白點什麼,宋江的領導能力,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賴自己出色的融資能力,這一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最具人格魅力的精神特質,也深刻反映著一個社會現實,那就是宋江無疑代表的就是強大的利益集團。

無論是這六大勢力如何劃分,但是能夠藉助宋江的影響力,再依靠宋江這個財神爺,幹自己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事兒,逍遙的活在樑上那片法外之地,實在是充滿了極大的誘惑力,儘管最終的結局可能並不盡如人意,但是並不妨礙曾經快樂過。


歷史紅塵


劃分派系,非我黨羽群起而攻之,這似乎是後世評論家的說法。人這種動物,自誕生起就喜歡抱團結派,這其實是人類相對於很多動物的生存優勢,水滸群雄,自然也不例外。

一、先說說梁山上的派系,在說說他們在一百單八將排定後的地位

1、首先是王倫遺留一派。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喜歡提三山派、降將派、晁蓋的元老派,就不提王倫遺留的一派。其實這一派才該是真正的元老,上梁山最早,資格最老。結果呢,這一派被打壓得最慘。杜遷、宋萬、朱貴都排到快尾巴上了。林沖是個異類,的確是王倫時代遺留下來的,卻是王倫的反對者,晁蓋的大功臣。論資歷、武功、功勞本該入得了三甲的他,在五虎將中都被擠到了第二位。其實吧,林沖應該沒有派,屬於獨立候選人。

2、然後是晁蓋的元老派。這一派以七星聚義加一道白光為組成,人數不多,出身也不高,還各有各的想法。這一派鐵桿支持晁蓋的,其實是三阮、劉唐,這四個人雖不一定滿意宋江、但好歹是講義氣的、屬於嘴上不饒人、卻不負兄弟義氣的人,因此宋江雖然打壓他們,好歹也都入了天罡星。白勝這個軟骨頭是見風使舵型,排在快最後了不冤。剩下兩個聰明人,一個吳用、一個公孫勝,排在第三、第四位,晁蓋的好友吳用成了宋江的鐵桿,而公孫勝人家修道去了,這兩個人都是軍師,很會看形勢。


3、然後有宋江的嫡系。人家吳用是跨派別的,吳用是第一大嫡系,宋江敢把大權交到他手上,包管宋江回來吳用又把令旗原封不動交回來。然後是花榮,順帶把花榮的妹夫秦明也牽扯進來,馬軍五虎、八彪裡都有宋江的大親信了。這些人周圍還有清風山、呂方、郭勝等人。然後是鄆城縣舊兄弟、以及揭陽鎮的三霸,為了在三山系統佔據優勢的步軍中佔住腳跟,宋江顯然把朱仝、雷橫、穆弘等人的地位都給抬升了,以壓制魯智深過強的勢力。梁山水泊,水軍更是關鍵,為壓三阮,李俊成為了水軍第一位、然後有張橫、張順、童威、童猛,在水軍中,宋江的勢力佔據優勢。然後,宋江讓吳用掌機密、戴宗掌通訊、李逵當打手。宋江嫡系的配置那是無懈可擊。

4、然後是降將派。這派大多地位較高,以關勝、呼延灼為首,這個為首,不過是排名很高而已,實際降將之間互不統屬,也難以抱團,讓宋江很安心,這些人其實成為了宋江外圍的保障,和宋江互相依存。

5、然後再說三山派。好多朋友很強調三山強大的勢力,其實三山之間就矛盾頗深,只有魯智深、楊志、武松的二龍山算個角色。魯智深、武松對宋江有不滿,更多不是表現為派系鬥爭,光憑二龍山那些人,怎麼弄得過宋江嫡系?他們無外乎和三阮一樣,話說得難聽,但卻不能不顧義氣。因此吧,後來魯智深等人似乎和元老派的三阮等人走得較近,這不過是義氣相投、看法相近罷了,還真說不上拉幫結派,反對宋江一派。

6、然後再說登州一派。宋江這招夠毒,抬登州一派的小角色解珍、解寶入天罡星,把人家孫立打到了地煞星。孫立的地位、武功,幾乎不遜於五虎將,卻排在的地煞星第二位。

7、這已經說到第七派了,盧俊義燕青的派系。其實就是個小派,雖然兩人武功智謀突出,但勢力有限,只能依附於宋江而生存。

8、還有呢,九紋龍史進等小勢力怎麼就給忘了?人家史進最先出場,怎麼能給忘了,只是這傢伙雖入了天罡星,但實在不夠鮮明。


二、這麼多派系,為什麼加起來都幹不過宋江一派?

1、宋江一派在梁山上地位極高。除開宋江嫡系,降將派、盧俊義派其實都屬於宋江的聯盟和外圍。那朋友們可以數數,天罡星裡面有多少宋江的人。其他各派,當然都沒法和宋江比。

2、宋江一派掌握著關鍵權力。這還不明白麼,梁山的機密是吳用來掌控、交通是戴宗來掌控、馬軍是關勝、呼延灼、秦明、花榮、水軍是李俊、張橫、張順、步軍稍弱,但也有朱仝雷橫李逵穆弘,連梁山上的宴會等肥缺都是宋江他弟弟宋清掌控。其他人還能怎麼著?

3、何況,其餘不但勢力小,也不可能團結起來。三山派內部魯智深和李忠、周通已經早有矛盾,還登州、史進等小派不過自求生存而已,怎麼可能和魯智深、三阮等人聯合?魯智深、武松、三阮等人不過嘴巴上叫嚷一下罷了,還能怎麼著?

三、然而宋江算盡一切,終究不能阻止人心的分裂

魯智深、武松、三阮等人,因為宋江一心要招安,早已與宋江越來越遠。而盧俊義、降將們,也不過見風行事而已,以至於宋江死了,那些降將們照樣當他們的官兒,盧俊義給宋江陪葬,真是敗在他這梁山老二的名頭上。連宋江鐵板的嫡系也發生了分裂,人家李俊是個聰明人,自己駕船出海,成就了稱王大業。別以為李俊的故事只是小說家臆想,那華人還真有在東南亞建立王朝的,譬如泰國的吞武裡王朝。

梁山最終稀里嘩啦了,好在還有幾個明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