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在電影《戰狼》中,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經典臺詞,讓每一箇中華健兒為之動容,熱血沸騰。這句氣壯山河的話語,其實最初來自西漢年代的名將陳湯,帶兵討伐匈奴單于,上書漢元帝時,所發出的豪言壯語。


陳湯的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在北討匈奴的戰場上,他一戰成名,軍功赫赫。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後,本該流芳百世的他,卻幾度入獄,晚景生活極其淒涼,這是為什麼呢?

陳湯祖籍山東,自幼聰穎好學,可惜家境貧寒,不能進入私塾學習,為了自學,陳湯除了趴私塾牆根聽課,還為了買書向鄉親借錢,久借不還,復而再借,弄的鄉鄰見了他都躲著走,那時的陳湯在眾人眼中,就是個不務正業的無賴青年。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陳湯)

心存高遠的陳湯,就象一隻渴望翱翔的鴻鵠,豈能甘於鄉間的平凡生活。長大以後,他離開家鄉,到首都長安去尋求發展。

人都說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頗有才華的陳湯很快遇上朝廷的選拔考試,陳湯脫穎而出,被任為西域副校尉。

西漢時期,北方的郅支單于匈奴,頻頻欺辱大漢周邊的藩屬小國,要求它們納貢稱臣,完全不把漢朝放在眼裡,他的飛揚跋扈,使其它鄰國也開始認為大漢可欺,都有反叛之意。為了維護邊關穩定,重振漢威,駐守西域的漢軍決定打掉郅支單于的北匈奴。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郅支單于)

陳湯向西域校尉甘延壽提議,以漢皇帝的名義,調集農場的屯田之兵和周邊小國兵力,向郅支單于發動總攻。甘延壽覺得可行,於是安排信使向長安奏報方案。

北疆遠離長安,如果正常奏報,必然延誤戰機。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陳湯做了一個大膽決定,假傳聖旨召集兵馬,直接向郅支單于發動進攻,速戰速決。

這一戰大獲全勝,不僅將北匈奴徹底擊垮,驕橫的郅支單于也被斬首示眾,自此整個北方得以平定。大功在身的陳湯戰後向漢元帝上書::“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建議把單于的頭顱在各鄰國間懸掛,警告他們,敢公開侵犯我強大西漢的人,哪怕距離再遠,也一定會被誅滅斬殺。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北匈奴軍隊)

陳湯雖然軍事才能優秀,但也是個食五穀雜糧的凡人,自然也有弱點,他在建立大功的同時,也犯下了平常人難以克服的毛病,那就是貪婪。

在破城之後,陳湯帶領士兵到處搶掠,所得的財物除少量充公,大多都進了他自己的腰包,這一切在他還沒有回到長安時,就已經傳遍朝野。

陳湯回朝之後,沒有看見歡迎的鮮花,卻等來了刑部抓捕的官吏。陳湯大呼不平,我們立下如此大功,不僅沒有表彰,還要下獄受刑,實在是讓壯士寒心,英雄垂淚。

元帝知道後,下令赦免陳湯,將其放出大牢。功過相抵,封賞不了了之。不過沒過多久,朝中有人就為他們打抱不平,元帝才下詔赦免了甘湯二人,封甘延壽為義成侯,陳湯為關內侯,晉升為校尉。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陳湯帶兵和匈奴戰鬥)

陳湯這人還有個問題,就是情商不高,說話太直好得罪人。元帝死後,有人向成帝又說起陳湯私佔戰利品的事,成帝對陳湯不熟,於是免去他的校尉一職,陳湯心中鬱悶,酒後常發出對成帝不敬之詞,傳到宮中,被以欺君之罪抓捕下牢,判處死刑。

朝中為其鳴不平者再次現身,向成帝陳述陳湯為西漢立下的不世之功,陳湯被成帝特赦後出獄,他的爵位不僅被取消,職位也一擼到底,成了一名普通士兵。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西域防護圖)

沒過幾年,西域都護府遭到叛離的烏孫國圍攻,形勢危急,這時朝中大臣再次想到了陳湯,向成帝建言,啟用陳湯出征西域。

陳湯如今早已英氣不再,他分析烏孫的軍隊都是為了利益臨時組成,難以長久結盟,西域的危機應該已然解除,無需出兵相助。

果然,四天後西域守軍來報,烏孫軍內訌,已撤兵散去。陳湯再一次榮升中郎將,在皇帝身邊主理軍機。重新登上權位的陳湯的軍事才能得到了發揮,但貪婪的本性卻再次讓他晚節不保,身敗名裂。

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將陳湯,為何幾度入獄晚景淒涼

(甘延壽和陳湯)

可能是從小窮怕了,陳湯對金錢有著極大的佔有慾,他利用職權,開始大量收受賄賂,搞權錢交易。很快又遭人舉報,被貶為庶人,流放到甘肅的敦煌,直到重病纏身,才被成帝恩准重返長安,並在幾個月後抑鬱而終。

當年那個曾經名動天下的一代名將陳湯,就這樣寞寞無名,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只有他留下的那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口號,還響徹雲際。

胸懷大志,才幹卓然,卻守不住道德情操底線,再輝煌的英雄也難逃人生末路。


參考史實:《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