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又一次豪賭

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通過同中國的戰爭獲取了巨大的利益。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這是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傾全國之力進行的又一次豪賭。命運之神再一次眷顧了這個賭徒,俄軍慘敗。1905年,日、俄簽署了《樸次茅斯條約》,沙皇俄國除向日本轉讓其在中國東北的全部利益外,還將整個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永遠讓與日本”。

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又一次豪賭


其實細究起來,無論是俄羅斯人的理直氣壯,還是日本人的傷心欲絕,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上去都有點做作和矯情。至少,他們的腰桿都不是那麼硬。因為對於他們二者來說,千島群島作為其領土的時間都顯得太短,短得讓這兩位“母親”還來不及溫熱自己的胸膛,來將這個“遊子”攬入懷中。

綿延1300多公里的千島群島像一串珠鏈,散落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它更像一個門閂,橫亙在鄂霍次克海通向太平洋的要道上。群島上火山遍佈,氣候嚴酷,居民稀少。島上主要居民是阿伊努人,也是日本官方承認的唯一少數民族。全盛時期,阿伊努人遍佈從庫頁島到北海道的遼闊地域。但近代以來在沙皇俄國和日本的雙重打壓下,阿伊努人處於不斷消亡中,目前已不足兩萬,且多數放棄了漁獵的生活習慣和舊有的語言文化。

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又一次豪賭


在千島群島貧瘠荒蕪的外表下,是極為豐富的礦產、漁業和森林資源。群島所處的位置更是重於千鈞:無論對於俄羅斯還是日本,它可能是一個前出的門戶、一道可靠的屏障,也可能是一把頂在胸口的匕首、一根套在咽喉的絞索。

1794年,38個沙皇俄國的流放犯和20名獵手來到了千島群島中的一座重要島嶼——得撫島。

看上去這件事似乎沒什麼大不了事實上,從1711年開始,一支支沙俄政府的探險隊和考察隊就開始在勘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進行“探險”和“考察”了。再往前追溯,自從國勢方盛的清政府在雅克薩用武力阻住了俄國“開拓者”南下的腳步,俄國人就早早把眼光投向了太平洋沿岸和附近島嶼,並與同樣關注和覬覦這片土地的日本人發生了最初的接觸和利益碰撞。在極富遠見和雄心的彼得大帝的命令下,沙俄政府於1705年就在彼得堡開辦了日語學校。從那以後,個個操著一口自己都不甚了了、日本人也聽不大明白的“日本話”的俄國探險家就在千島群島水域頻頻出沒,並在一個個人煙稀少的島嶼上到處安插十字架。

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又一次豪賭


可這次好像又與以往有些不同,這五六十個俄國人登島後,就開始伐木、蓋房子,和當地居民通商貿易,一副準備賴著不走的樣子。

日本德川幕府的反應是有力的。數年後,官吏和士兵被派駐千島群島中最大、並與得撫島隔海相望的擇捉島。1801年,官員又登上了得撫島,向俄國移民進行了一番訓諭。聽得懂與否是次要的,日本官員此行的主要成績是在得撫島上立下了一塊“天長地久大日本屬島”的牌子。

這是有記載的俄羅斯移民在千島群島首次定居,也是日本首次對群島進行直接管轄。

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又一次豪賭


在你爭我奪數十年後(其中不乏幾次小小的哥薩克和東洋武士的刀來劍往),雙方於1855年簽署日、俄《和親海通好條約》。條約規定,“今後日本國和俄羅斯國的疆界應在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條約第一次明確把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就是俄羅斯所稱的南千島群島,也是日本一直耿耿的“北方四島”劃給了日本。但俄、日間另一個至關重要的爭端——庫頁島(薩哈林島)的問題沒有解決。庫頁島一爭又是20年,在日、俄雙方權衡各自利益後,同意採取領土交換的方式解決爭端,即日本不再尋求庫頁島南部的主權要求,沙皇俄國則將千島群島讓給日本。1875年,基於上述意願,雙方在俄國首都強彼得堡簽訂了《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

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的又一次豪賭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這是日本繼中日甲午戰爭後傾全國之力進行的又一次豪賭。命運之神再一次眷顧了這個賭徒,俄軍慘敗。1905年,日、俄簽署了《樸次茅斯條約》,沙皇俄國除向日本轉讓其在中國東北的全部利益外,還將整個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永遠讓與日本”。

日本贏了。這次勝利使得日本更加瘋狂,數十年後,日本艦隊從南千島群島出發,盤弓射日,開啟了一個更大的賭局。但這一次,日本幾乎輸得傾家蕩產萬劫不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