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槍子彈會設計為“圓頭”?

陳永恩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就是子彈穩定性的要求。

眾所周知,手槍子彈是圓頭,而自動步槍、機槍、狙擊槍的彈頭都是尖頭。

我們簡單說說,是這樣。

手槍子彈的彈頭,飛行速度較慢。

以我們常見的9毫米子彈為例,彈頭速度大概是1倍音速左右。

而我軍制式56式衝鋒槍(自動步槍)的7.62毫米子彈,彈頭速度則高達2倍音速以上。

如果是狙擊槍、機槍,彈頭速度就更高。

眾所周知,任何物體跨越音速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大約1.3倍音速的彈頭,空氣阻力大體起到一個向後拖拽的作用。彈頭受到的影響較小!

二戰時期老式步槍,在600米距離上仍然有很好的穿透效果,彈道很穩定。

日軍三八式步槍在800米距離,彈道仍然沒有大的下墜。

所以,步槍子彈採用尖頭,可以有效提高射程。

而低於0.8音速下,空氣阻力則會作用在彈頭的阻力中心上,對彈頭會有較大的影響。

子彈發射以後,彈頭可能出現翻轉情況,不能採用尖頭子彈,而應該採用圓形彈頭。

同時,手槍子彈也不需要考慮什麼射程,50米內具有殺傷力就足夠了。

膛線旋轉後的圓頭子彈,可以有更多的旋轉慣量來增強子彈的穩定性。

抗戰期間,我軍老式的老套筒(清末仿造的德國委員會1888步槍)採用的是圓頭彈,而新式的中正式(毛瑟M1924步槍)則採用尖頭彈。

這就是一種進步。

之前有人問過薩沙,這兩種子彈能不能通用。

薩沙一般不再問答裡面回帖,主要這是回答問題,不是論壇辯論貼。我年老力衰,經歷有限,最多說說我知道的知識,沒精力去鬥嘴皮子。

薩沙借這個帖子告訴大家,北美的網友曾經現場測試過。

中正式不能使用圓頭彈,而生產後期的漢陽造是可以使用尖頭彈。

但僅僅是可以,而不是常態。如果漢陽造射手實在沒有子彈,可以用幾發尖頭彈來救命。

不過,尖頭彈的膛壓要比圓頭彈大得多,使用它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出現炸膛的嚴重後果。而且子彈出膛以後,精度無法預測!


薩沙


手槍彈大多數都是圓頭的,還有其他形狀的,比如平頭的。主流的手槍彈都是圓形的,手槍彈頭圓形,步槍彈頭為尖頭,主要原因就是兩種槍用途不同。

我們先看手槍是用在什麼地方的,手槍的主要用途就是近戰防衛時使用的。通常手槍有效射程也就50米,其實手槍可以設計出能打200米的,但是用不上,原因就在於,超過50米根本就打不準了。

手槍通常的交火距離也就十幾米,甚至是幾米。對於這個距離來說,子彈能打200米純屬浪費。這個距離最重要的是停止能力,所謂停止能力就是彈頭打在身上之後,讓人喪失反抗能力的作用。各類槍械都要求停止能力,而手槍對於停止能力的要求最高,畢竟打中一槍之後,對方要是還能反抗,那得多危險。

圓頭子彈的停止能力則是最好的。圓頭,意味著穿透力低。圓頭子彈打中人體之後,受到的阻力更大,而這個力的作用則是相互的,而且沒打穿人,彈頭的能量可以非常好的釋放在人體內。

而步槍子彈設計成尖頭,主要原因就是要求射程和精度,尖頭受力面積小,可以降低空氣阻力對於彈頭飛行時的影響。同時,還能夠保持良好的精準度。所以,尖頭子彈,射程更遠,精準度更高,但是這一點對於手槍並不適用。

當然,也有少部分手槍彈設計成其他形狀,但是主要形狀是圓頭。子彈如何設計,槍如何設計,主要就看需求,在什麼環境下使用的。


軍武文齋


你這個問題問的很靠譜,確實是大多數的手槍子彈是“圓頭”,而不是全部,像我們熟知的12.7毫米的沙漠之鷹,9mm口徑格洛克17,而我軍廣泛列裝的92式手槍就被設計成了兩種口徑,分別使用5.8mm口徑的尖頭彈和9mm口徑的圓頭彈。從這裡我們可以引申出兩個問題,為什麼手槍彈大部分使用圓頭彈,為什麼手槍彈的口徑都比較大?


這裡先普及關於子彈的兩個概念,一個是侵徹性,一個是停止作用,侵徹性就是子彈的穿甲能力,也就是在對付有一定防護裝具的目標時能夠穿透防具擊中目標本身。而停止作用就是子彈的傷害性能,子彈遇到目標後受到阻力而速度降低到逐漸停止移動將能量全部傳導到目標身上,停止作用越強,子彈的傷害性能越大。

手槍這種東西主要就是用來給警察和軍官自衛用的,射程近,差不多相當於貼臉打,所以一旦使用手槍,那就是一擊必中,中了必須讓敵人失去反抗能力,不然離這麼近,敵人一旦反抗,就算用菜刀砍過來,你再開第二槍就不一定有機會了,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這就要求手槍彈命中敵人後必須有足夠的殺傷力,而如果使用尖頭彈,侵徹性太強,很可能和三八大蓋一樣前後一個窟窿,貼兩個創可貼又好了。而圓頭彈在撞擊到目標後,由於接觸面積大,穿透性不高,大部分能量全部傳導到創口之上,也就是停止作用加強了,而且由於應力作用,彈頭很有可能發生不規則的翻轉,加大創傷面和空腔效應,造成嚴重傷口,所以千萬別低估手槍的威力,我們的五四式手槍可是港澳臺人送外號“大黑星”,正是因為威力巨大!



那為什麼手槍口徑一般都比較大呢?這是因為手槍槍體較小導致的,因為槍體小,所以子彈的長度受限,但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威力,又必須裝填足夠的發射藥,所以只能加大子彈的口徑,所以手槍彈就發展成了又粗又短的形狀。


軍武吐槽君


目前步槍子彈的彈頭形狀都是尖頭船尾型,而手槍子彈則基本上是圓頭或者鈍頭型,當然也是存在有異端的,有一些手槍子彈也是尖頭的,比如軍用版92式手槍則使用5.8mm尖頭彈(9mm口徑的是警用版),那麼,為什麼大部分手槍子彈的彈頭形狀都是圓頭或者鈍頭的呢?下面狗哥的回答已經很詳細了,我就再從其他方面補充幾點:

▲92式手槍的兩種子彈

首先我們要知道步槍子彈之所以是尖頭船尾的,主要就是因為步槍子彈裝藥量多、射程遠,彈頭想要飛那麼遠還要保持精度,就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彈道(船尾型就是為了減小激波阻力),但是手槍子彈沒必要啊,槍本身就是小短管,子彈裝藥量又少得可憐,這兩種設定就決定了手槍子彈用不著打百米之外那麼遠,幾十米內的近距離能保證精度就行了,至於百米之外,你想飛哪就飛哪,誰還管的著彈道性能啊,所以,手槍子彈不要求長距離穩定飛行,改成尖頭的沒必要!

其次,從手槍的使用任務來講,也沒必要再改成建尖頭彈了,尖頭彈能用來幹嘛?穿甲,但是手槍在戰場大規模使用的時候士兵的個人防護是很差的,防彈衣還沒普及,但是在現代戰場上士兵的個人防護已經很好了,防彈衣也逐漸普及,手槍在戰場上的適用規模已經不比以前了,所以除了適應戰場的手槍需要尖頭以外(比如前面說到的5.8mm尖頭彈),在手槍大規模使用的警察部隊中,圓頭彈就能滿足了,畢竟很少能遇到穿著防彈衣的匪徒吧,真的遇上穿著防彈衣的,靠手槍就想反裝甲也是異想天開!

最後一點,為了便攜性啊,同等質量的下,圓頭彈能夠使子彈的長度更小,所以彈匣就可以造窄一點,這樣就能使握柄不會太寬,整個手槍也就不用造的太大,小巧便攜的手槍你藏哪裡都行,從哪裡掏出來我都信!


哨兵ZH


也不是所有的手槍子彈都是圓頭,咱們國產的92式手槍用的就是尖頭彈。只不過大部分的手槍子彈是圓頭,而步槍子彈則是尖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根據手槍和步槍的射程來設定子彈形狀,手槍主要是近距離行動所用,遇到敵人,要重創敵人,使其無迴旋之地。

但是手槍槍管很短,遠沒有步槍那種穿透能力,為了增加殺傷力,圓頭子彈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因為圓頭的子彈侵入目標敵人的阻力要更大,在近距離時候,對於敵人的傷害也就越大,敵人在被擊中後將無力掙扎,從而不會威脅到射手的安全;當然,這樣的子彈穿透性也比較差,多會停留在體內,不會傷及無辜。

步槍一般是用於遠距離行動,與敵人相聚較遠,不用考慮敵人被擊中後的掙扎是否會威脅到射手的安全,此時,要重點考察射擊的精度和遠的射程,由於尖頭子彈可以有效減少空氣阻力,使得射擊更遠,更加精準。


第二,根據手槍和步槍的使用頻率來設定子彈形狀,相對於步槍來說,手槍因其小巧便於攜帶,在作戰中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又因為是近距離,加上彈夾容量較小,所以子彈為圓頭,這樣遇到敵人圓頭子彈傷害比較大,能夠對敵人造成二次傷害,對於經常使用的人來說起到絕對的保護作用;

而步槍並非像手槍一樣經常使用,所以彈夾容量比較大,加上遠距離,可以有充足的時間換彈夾,所以尖頭子彈既能滿足高精度射擊,也能在使用中不出現來不及換彈夾情形,所以,對於步槍來說,尖頭子彈更適合。



總結來講,其實一個道理:手槍適合近距離使用,對於精度的要求較小。同時圓頭在接觸身體的時候,阻力更大,停止作用更強,能夠最大限度使人喪失反抗能力。

每種類型的槍都是根據其在作戰中發揮的不同作用來射擊的,只有在不同場景用對槍,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白話歷史君


圓頭的手槍子彈


首先,手槍的射程一般都比其他槍械的射程要近得多,在實戰中對於手槍的要求是先於敵人開槍,並能重創敵人,使敵人失去繼續反抗的能力,這樣可避免射手本身受到威脅。而相對於步槍、機槍、衝鋒槍來說來,它們的射程更遠,這樣就可以在相對比較遠的距離上射擊,來打擊敵人。對於射手本身來說,活動的迴旋的餘地就要大很多。比如說,你在遠距離打擊敵人,即使沒有擊斃,也可以躲避來自對方的威脅。

但是如果在近距離的話,敵人被擊中後仍然有力量進行反抗,在短時間內還能繼續活動的話,就會對射手產生很大威脅,一旦敵人使用槍械還擊,這種情況嚴重的話將導致射手被擊殺。

綠色塗裝的是突擊步槍的小口徑尖頭子彈、紅銅色的通用機槍使用的中口徑尖頭子彈、最小的黃色塗裝則是圓頭的手槍子彈

因此,對於各型槍彈的設計中會有“停止作用”的要求。其中對於手槍子彈來說,對“停止作用”的要求更加嚴格,很多甚至會把這個性能指標列在戰技要求的首位。在美軍部隊中,一些海豹隊員在手槍配備中,會在配發M9手槍後,再選擇11.43口徑的M1911A1手槍為額外的配槍,該槍雖然面世年頭已久,裝彈量也少,但是其所使用大口徑的子彈具有很強的停止作用。這一個優點就讓許多海豹隊員會自行採購配備。另外還有一些人不捨得M9手槍的15發高裝彈量,就會自行改裝子彈,加大裝藥量。這樣也會提高M9手槍的停止作用,只不過超標的裝藥量對手槍的衝擊力過於強大,會嚴重減少手槍的壽命。

彈頭的形狀對“停止作用”的強弱影響很大。一般來說,圓頭子彈侵入目標所受的阻力要比尖頭子彈大,對敵方造成的傷害也就更大。同時手槍的射程不遠,在這個距離上,圓彈頭的形狀對飛行穩定性的影響也小,因此手槍子彈一般沒有改要像步槍、機槍等遠射程槍械一樣把子彈頭做成尖頭,尖頭子彈主要是為了在飛行中減少空氣阻力。另外在製作工藝上,圓頭子彈製造也比較簡單。

尖頭設計的機槍子彈


陶德中士


1.手槍戰鬥距離一般小於50米,但絕大部分在30米之內甚至是白刃距離,對精度要求可以忽略,可以用圓頭彈。2.這是重點,圓頭彈的“停止效應”比尖頭彈大,由於圓頭彈外形不符合經典的空氣動力學原理,因此運動阻力比尖頭彈大,穿透性差,在射入人體後,容易停止在體內,這意味著子彈的所有能量都釋放在中彈者體內,產生的殺傷力比尖頭彈大,更容易把對方打倒、打死。這在近戰中尤為重要。設想一下,在100米用步槍和尖頭彈打中敵人,他立即死或10秒後死沒所謂,但在幾米內,他極可能在臨死前的10秒內給你致命一擊。100米外開打中就行,但手槍距離要確保打倒敵人並儘快致死。這也是衝鋒槍大多用手槍圓頭彈的道理。


胡馬1


手槍子彈從孃胎裡就不適合尖頭。

何來孃胎?那便是要看手槍彈威力在有限的空間進行射擊而進行的改裝。其實不僅僅只是手槍彈,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手槍彈大部分直彈體的子彈採用的都是圓頭的設計,而尖頭的子彈只出現在有彈頸的步槍彈上。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決定彈頭形狀的並不是發射器手槍本身,而是實際彈頭的飛行速度。

我們來看看正常尖頭彈的速度。首先AK的彈速大約在2300英尺每秒,也就是大約兩倍音速多一點,而M4所使用5.56子彈初速則在3000英尺每秒,則是大約3倍音速。而圓頭彈呢,首先就是手槍彈9mm手槍彈的初速在1000-1300英尺每秒,也就是大約在1倍到1.3倍音速。而.45則是在800多英尺每秒,則是0.8倍音速左右。

為什麼我要提到音速呢?這裡就要提到跨音速區間物體受到的阻力的變化。一般我們把音速的0.8-1.3倍這個區間定義為跨音速區。 當大於1.3倍音速時,由於激波的原因,空氣阻力主要是在物體後方起到一個向後拖拽的作用,而在低於0.8倍音速的情況下,空氣阻力則會作用在物體的阻力中心上。

步槍子彈的紡錘型結構在高速狀態下,由於阻力作用是在後方拖拽,所以只需要考慮如何使得子彈可以飛得更遠就可以了。而由於速度對空氣阻力的變化,導致在低速狀態下,阻力中心處於子彈重心的前方,就會使得子彈處於一種不穩定的飛行姿態,如果在手槍上使用這種設計,便會使得子彈出現Key hole的現象,在空中肆意翻轉。而較為圓潤的手槍彈,在由於膛線旋轉後可以給子彈提供比紡錘型更多的旋轉慣量以增強子彈的穩定性。所以大多數低速彈普遍使用圓頭而高速彈大多使用尖頭。


輕兵器愛好者


在一個控槍的國家,市民常見的就是手槍和步槍,因為警察和武警維持治安,上街執行值勤巡邏任務時,大都腰間佩戴手槍或手持自動步槍,顯得非常神氣和威風。

尤其是手槍,由於結構緊湊、小巧玲瓏、易於攜行、射擊可靠等特點,成了警察的基本佩槍,有效射程50米左右,彈匣供彈容量8-15發,以其火力殺傷近距離內的有生目標。

目前,作為自衛及具備一定進攻能力的手槍,以7.62毫米、9毫米等當代主流口徑為主,也有小口徑的5.8毫米子彈,為我軍92式團級以上軍官用配槍,屬於特例不具備普遍性。

射擊手槍時,要求近距離內有很強的停止作用,一、二槍內,足以使對方喪失戰鬥或抵抗能力,停止作用越強,彈丸的殺傷力就越強。

由於圓頭彈射入目標時,所受到阻力相對要大些,因此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同時子彈不會穿透目標,就不會傷及無辜。

所以手槍彈,就設計成了停止作用好的圓型彈頭,即彈頭命中有生目標後,使其儘快喪失戰鬥力的作用效果好。

圓彈頭射程近,停止作用好,就成了手槍彈的標準彈頭,極少有手槍彈,被設計成類似自動步槍那般適合遠射程的尖彈頭,一槍彈頭能前進後出,在人身上留下一小一大兩個窟窿。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紙上的宣仔,為您解答。

手槍子彈之所以要設計成圓頭,是從空氣動力學角度考慮的。手槍子彈一般都是在亞音速段飛行的,在亞音速段,同樣的迎風面,圓鈍頭的流線型子彈更能夠減少壓差阻力,提高子彈的有效射程。而如果亞音速彈用尖頭,反而是不划算的,在一定迎角下產生的升力更小,壓差阻力更大,因此反而有效射程、彈道平直度和存速能力都不如圓鈍頭子彈。設計成圓頭後,手槍彈的穿透能力減弱,靜止作用反而增強了,對人體組織的撕裂能力也大大加強。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

各種各樣的手槍彈,可見基本上都是圓頭、鈍頭,沒有一個尖頭

步機槍彈都是尖頭

當然,要說尖頭彈,手槍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我國的92式軍用手槍用的就是一種尖頭彈。不過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軍用的92式用的是5.8mm子彈,彈頭質量太輕,為了增加威力,只能增大初速到超音速,此時就需要用尖頭來減阻了。接下來我們看看為啥子彈亞音速飛行時圓頭彈更容易減阻。

軍用版92式用的是5.8mm尖頭彈

圓頭彈阻力低的原理

至於為啥是這樣,涉及到非常複雜的流體力學的數值模擬,沒辦法給出。如果簡單定性的說一下的話倒是可以。

在亞音速情況下,圓鈍頭劈開空氣後空氣流暢更加平滑,流場不存在拐彎角度太大的情況;而尖頭彈由於曲率的不連續性,一部分氣流需要拐很大一個彎才能繞道上表面,並且在運動一段距離後重新附著到子彈表面上。但這樣就相當於在子彈表面製造了一個氣流分離區,這個區域的氣流流速低,根據伯努利原理,流速低的氣流壓強更大;而重新附著到子彈表面的的氣流,因為損失了一部分速度,壓強也變高了。伯努利原理升力的來源來自於上下表面的壓差;如果壓差變小,升力也就變低,那麼子彈的彈道就是更加下彎的;除此之外,由於迎風面上的壓強更高,也將導致壓差阻力增大,使子彈減速更快,存速能力下降。所以表現不如圓頭彈。

亞音速流場中圓頭彈和尖頭彈的表現


壓差阻力圖解

既然如此,為啥機槍彈和步槍彈要用尖頭呢?因為步機槍彈彈,有效射程要求達到數百米,因此對子彈的初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AK-47度初速已經達到了710m/s,M-16更是達到了945m/s,已經達到了音速的2倍以上。在超音速下,之前的模型,就不適用了。因為這個時候子彈的附近會多出一樣東西——激波(Shock Wave),也叫衝擊波。激波的形成主要是物體在超過音速飛行時,物體前段氣體因為相對速度超過音速而產生的壓縮現象。

子彈發射時在頭部產生的錐形激波,子彈速度越快,激波的錐角越小

激波前後的空氣壓強會產生突變,空氣經過激波波面後,像撞到了一堵牆上一樣,會被減速並壓縮,壓強大大增加;物體經過激波時,也會遭受很強的應力,甚至會引起強烈的震顫。所以超音速段,子彈當然是要想辦法避開自己產生的激波了,不然撞到自己產生的激波上豈不是很冤?所以這個時候尖頭彈就派上用場了。尖頭彈不僅是頭尖而已,而且它的形狀也是細長型,尖頭的錐度是比較高的。這樣,子彈產生的斜激波就與子彈本身有一段距離。

而如果是圓頭彈,因為曲率半徑大,所以斜激波會撞到子彈上,讓子彈劇烈減速到亞音速,威力大大減小,費那麼大勁設計的槍,威力不行還打不準,多冤啊。所以但凡是射程遠,威力大的步槍機槍狙擊槍彈,乃至炮彈,用的都是尖頭小錐角的設計了。

圓頭彈超音速就是這麼個下場

步機槍彈,炮彈,甚至洲際導彈的彈頭,凡是要和超音速打交道的,尖頭錐形是基本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