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西蒙娜 · 德 · 波伏瓦


女性主義的理論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在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思廬特此精選了9本與女性主義相關的書,從社科和文學切入,管窺近一個世紀女性的命運。


- 社科類 -


  • 1《第二性》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西蒙娜 · 德 · 波伏瓦 譯者:鄭克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9月


《第二性》I 副標題為“事實與神話”。首先從生物學、精神分析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指出女人並不是生來就低男人一等的,“生理的”、“性一元論的”、“階級的”原因都無法解釋對女人的壓迫。


其次對從原始社會到女權主義運動如火如荼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婦女史進行了梳理,得出結論:整部婦女史是由男人寫就的,女人並非為其所是,而是作為男人所確定的那樣認識自己和做出選擇;最後,通過五位男作家的例子,具體分析了在男性眼中的集體神話,以及這些神話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第二性》II 副標題為“實際體驗”。從存在主義的哲學理論出發,引用了大量精神分析和心理學的臨床案例,不僅分門別類講述了不同社會地位的女人的處境,還無所不包地描寫了女人從生到死的各個階段遇到的困境,鉅細靡遺地列舉了所有女人面對的難題和尋求解脫的道路。


在這個職場、家庭、社會對女性施加越來越大壓力的時代,在這個大眾文化對女性越發不友善的時代,波伏瓦於1949年出版的這本《第二性》,正更加凸顯著它的獨特價值。


  • 2《他者女人的窺鏡》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法] 露西 · 伊利格瑞 譯者:屈雅君 / 趙文 / 李欣 / 霍炬 出版社:上河卓遠文化 | 河南大學出


我們可以設想,所有關於主體的理論總是適合男性的。當女性屈從於這種理論時,女性就陷入了這樣一種境地:她不能意識到她這樣做的同時,其實是放棄自己與自身想象之間的關係的特性,通過成為“女性”,在話語中使自己屈從於客體化。一旦她宣稱她認同男性主體時,她便再度將自身客體化為男性主體。


這是否是一種在自身內重新將自身認做缺失的(母親—女性 )客體的主體?如果沒有“大地”供其壓迫、壓抑,供其勞作,供其表達無盡的(為己的)慾望,如果沒有(女性)自身在理論中的晦暗不明的麻煩,那麼“主體”的“先在”還剩下什麼呢?如果大地自行旋轉,尤其轉向自身,也許會挫敗主體的勃起,並且有可能使其喪失高度和穿透力。那麼,從什麼開始暴動呢?在什麼之上演練它的權利呢?並且從哪裡開始切入呢?


法國著名女性主義理論家露西 · 伊利格瑞經典著作。


  • 3《存在主義咖啡館》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英] 莎拉 · 貝克韋爾 譯者:沈敏一 出版社:未讀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巴黎,1933年。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納斯大道上的煤氣燈酒吧裡喝杏子雞尾酒。其中一個就是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她正和讓-保羅 · 薩特一起,聆聽年輕哲學家雷蒙 · 阿隆講述一種他在德國發現的新鮮哲學——現象學,由此拉開存在主義的序幕。


在《存在主義咖啡館》裡,英國著名作家莎拉 · 貝克韋爾虛構了一個咖啡館,胡塞爾、海德格爾、薩特、波伏娃、加繆、雅思貝爾斯、阿倫特都是這裡的常客。她將歷史、傳記與哲學結合在一起,以史詩般恢弘的視角,激情地講述了一個充滿了鬥爭、愛情、反抗與背叛的存在主義故事。


就像本書的副標題“思想很有趣、但人更有趣”一樣,閱讀本書不會覺得枯燥,反而會因為有意思的人物故事而懂得哲學的入門之道,並且會深愛上這份看似遙遠卻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智慧學科。


原來你是這樣的薩特、波伏娃、加繆……貝克韋爾以輕鬆、活潑的筆觸,為讀者提供了存在主義者的眾多有趣細節,刷新你對哲學家的刻板認識。


  • 4《女性文學與性別政治的變遷》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賀桂梅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女性主體意識及其文學實踐、女性解放與社會主義革命的關係、大眾文化中的女性想象,這三者構成了現代以來中國女性文學與文化的焦點問題。《女性文學與性別政治的變遷 》從文學、批評、大眾文化等三種形態出發,歷時性地探討了女性書寫與中國現代性想象的變遷。


第一個時段是1920-1940年代,以女作家丁玲的創作為核心研究對象,探討現代文學中的女性寫作與中國革命的複雜互動關係;第二個時段是1940-1980年代,主要是對當代女性文學批評話語的反思,特別是其中的性別與階級話語的關係問題;第三個時段是1990年代,探討這個時期的"女性文學熱"現象中的作家作品與文化現象;第三個時段分析新世紀以來的大眾文化文本,以文化研究的方法考察社會文化想象的性別修辭與女性問題的呈現方式。


在寬廣的歷史視野中,從性別政治變遷的角度,討論中國女性文學與文化的焦點問題。


  • 5《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宗教人格與創作:勃朗特姐妹研究》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張靜波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本書是以女性主義批評方法對勃朗特姐妹的宗教敘事進行研究的最新成果。著作將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置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與宗教文化語境加以考察,闡述了勃朗特姐妹的宗教觀念及其宗教人格的形成,由此係統剖析了其作品獨特的女性宗教敘事。


作者認為,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一方面聚焦於被當時宗教傳統所忽視和壓制的女性生活,對於傳統體制宗教加以否定性評判;另一方面,她們的女性主義宗教觀還只是以感性經驗為基礎,往往以女性個人幻想來對抗強大的傳統宗教理念,從而在創作中呈現出諸多的矛盾和焦慮。她們的個人思想和文學創作印證了女性主義宗教的萌芽和發展,以及女性個體對於宗教體驗和詮釋的多樣性,並由此帶給維多利亞文學更為豐富的內涵。


本書對勃朗特姐妹思想和文學創作的研究,一方面印證了女性主義宗教的萌芽和發展,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女性對於宗教體驗和詮釋的多樣性。


-文學類 -


  • 6《指匠》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英] 薩拉 · 沃特斯 譯者:阿朗 出版社: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這部作品曾被BBC改編為著名英劇《指匠情挑》。講述了在倫敦郊區的一個大莊園內,居住著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先生性格乖戾,驅使莫德終日在圖書室裡整理和朗讀藏書。可憐的姑娘從小到大都未踏出過莊園一步,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闖入給莫德干涸已久的心靈帶來生機,他就是來教莫德畫畫的裡弗斯,可他的真實身份竟然是一個賊,他聽說莫德有四萬英鎊的嫁妝,便想出騙婚這條生財之道。


為了確保成功,裡弗斯又找來盜竊團伙裡的蘇打下手,經過安排,蘇成為莫德的貼身女僕。在一步步精心策劃下,事情如裡弗斯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但很快急轉直下,原來一切都非蘇想象的那般簡單,十幾年前就開始精心釀造的大陰謀在等待所有的人,一個晴天霹靂般的真相已呼之欲出。


一部反轉又反轉的哥特式懸疑,一部充滿十九世紀珍聞的純文學,一部洋溢著生命體驗的女性書寫。陰謀浩蕩,而希望蠢動;騙局迷離,而愛慾豐盛。


  • 7《新名字的故事》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意] 埃萊娜 · 費蘭特 譯者:陳英 出版社:99讀書人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萊娜 · 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萊娜和莉拉的青年時代。在她們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裡,她們共同體驗了愛、失去、困惑、掙扎、嫉妒和隱蔽的破壞。


莉拉在結婚當天就發現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樣,她的初夜幾乎是一場強姦。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萊娜去海邊度假休養。而在伊斯基亞島的那個夏天,改變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於對莉拉所擁有的愛情的憤怒,“我”(埃萊娜)奮力擺脫這個破敗、充滿暴力和宿仇的街區。當 “我”以勝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卻發現告別了醜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廠備受屈辱地打工。然而我的成功,其實是竊取了莉拉交託給“我”的秘密筆記本里那些獨特的力量和靈感,那麼“我”和莉拉,到底誰離開了,又是誰留下了?


那不勒斯四部曲聚焦了兩個女性橫跨50年的友誼和戰爭。在費蘭特筆下,女性與命運的對峙、談判與和解,都具備了史詩的深度。


  • 8《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 林奕含 出版社:磨鐵圖書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如果這是愛情,為什麼覺得暴力?為什麼覺得被折斷?為什麼老師要一個女學生換過一個女學生?如果這不是愛情,那滿口學問的李老師怎麼能做了以後,還這麼自信、無疑、無愧於心?


這是一部驚人而特別的小說,小說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這整件事像一個“倖存的標本”那樣地被保留下來。整本書反覆地、用極度貼近被侵害者的視角,直直逼視那種“別人奪去你某個珍貴之物”的痛苦──且掠奪之人是以此為樂。


向死而生的文學絕唱,打動萬千讀者的年度華語小說。李銀河、戴錦華、張悅然、蔣方舟、馮唐等鄭重推薦。


  • 9《女孩們》


三八婦女節,精選一份女性主義書單

作者:[美]艾瑪 · 克萊因 譯者:韓冬 出版社:讀創|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1969年的加州,嬉皮士運動正如火如荼,小鎮上的年輕人似乎都以可怖又鄉村的方式自殺了。大麻、皮卡車、刺青和異性朋友成為了青春期裡用來顯示自由、證實成熟的標籤。


14歲的青春期少女伊薇,儘管家境優渥,卻時時感到孤獨、迷茫、渴望被人關注,後來她在廣場上偶遇了幾個嬉皮士女孩,伊薇跟著女孩們來到農場公社。公社領袖拉塞爾極富魅力,打著愛與分享的幌子,實則是利用女孩們,佔有她們的身體與靈魂。女孩們放棄了思考與自我,全心全意的相信拉塞爾的主張,迷信拉塞爾編造的謊言。農場的男人只是為了在她們的身上發洩生活的壓力與打發無聊,而她們卻把那當做是愛意。以為自己成為了被追逐的獵物,就擁有了只有自己看的見的幸福之地而沾沾自喜。女孩們被成年男人們利用和玩弄,直到有一天合謀製造了震驚世人的殺人案……


一本真正關注這個時代女性的小說,一本寫給女孩們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