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很多膝關節疼痛的病人,拍片子看起來不是很嚴重,但用盡了各種保守治療的辦法,效果都不好。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個時候就該自我反省一下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哪些不良行為影響了關節的命運。

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一樣決定著關節的命運。因為從時間軸線上來說,吃藥、注射、理療這類醫療行為都是暫時的,而習慣卻在對自身的關節產生長久的影響,最終導致症狀反反覆覆。

下面就給大家普及普及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容易損傷膝關節。

1.長時間膝關節處於彎曲狀態

① 久蹲

② 久跪

③ 喜歡盤腿

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以上這些行為,都讓膝關節處於長時間的彎曲,這樣軟骨的正常代謝受到阻礙。因為關節軟骨本身沒有血液供應,全靠關節液的營養。關節的屈伸活動會造成關節軟骨內壓力變化,這種壓力變化促使關節液中的營養成分進入軟骨,同時幫助軟骨排出廢物。但如果關節長時間處於一個姿勢不動,壓力變化就會消失,從而影響關節營養代謝。而長時間的彎曲膝關節,還會加重關節壓力,進一步影響營養代謝。

解決方法:

  • 可以將衣物放在高處清洗,使用帶杆的工具清潔地面;
  • 從而避免長時間彎曲膝關節。長時間(30分鐘)盤腿或彎曲膝關節後,要及時伸直活動膝關節。
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2.膝關節負荷過大

① 長期負重

長期搬運過重的物品,容易導致關節受到過度負荷過重,加速軟骨磨損和降解,引起炎症反應,出現疼痛。

解決方法:

使用推車等輔助工具搬運。

② 肥胖

肥胖會導致膝關節負荷急劇增加,有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關節的負荷會增加4公斤!

評價是否肥胖可以參考BMI:

BMI=體重÷身高²,體重的單位是公斤,身高的單位是米。18.5-24.9是正常,25-29.9是超重,超過30就是肥胖。肥胖患者通過減肥,讓膝關節負重減小,從而使症狀慢慢改善。

解決方法:

合理飲食、適當運動。

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3.過度使用

爬山、爬樓梯,以及跑跳。

這些都會導致關節受到過度負荷過重,加速軟骨磨損和降解,引起炎症反應,出現疼痛。

解決方法:

爬山可以使用手杖來減輕膝關節壓力;避免過多爬樓梯;跑步時穿著舒適的跑鞋,制定合理的路線和鍛鍊計劃。

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4.不注意保暖

膝關節周圍沒有豐富的肌肉和脂肪,基本就是“皮包骨頭”,寒冷會刺激血管收縮,阻礙關節滑膜分泌關節液。從而影響軟骨的正常代謝。

解決方法:

要風度更要溫度,注意保暖,適當添加衣物。

5.長期佩戴彈性護膝

護膝通過勒緊周圍組織,可以外在的讓膝關節穩定,因此可以短時間內減輕疼痛及膝關節無力症狀。但是如果長期佩戴,就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廢用性萎縮,反而會增加症狀。

經常這樣做,膝蓋治不好

解決方法:

加強膝關節肌肉鍛鍊如靜蹲、直腿負重太高等,可以增強膝關節穩定性,有效減輕膝關節疼痛和無力症狀,擺脫對於護膝的依賴。

最後希望大家且用切珍“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