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過年回家的時候,聽說了一件很傷感的事。我一個小學同學,居然得了精神疾病,成了我們那裡家喻戶曉的“神經病”。剛聽到覺得很不可思議,也完全無法想象一直成績優異、長相帥氣的他怎麼會變成了“神經病”。

我媽媽說我不在家的時候,他三天兩頭去我家找我,然後拉著我媽媽講那些被他講過幾十遍的小學經歷。每次他走後,周圍人都要感嘆一句“可惜了”。對啊,真的很可惜,即使幾十塊錢一套的衣服,穿在身上也跟模特量身定做的一樣,那麼帥氣,本來未來可期,可結果卻不遂人願。

這次我回家了,他又來了,又是一個人在那裡說著我們小學各個同學的糗事。他告訴我,現在只有小學的事情記得最清楚,其他時間段的事情都是模模糊糊的,感覺跟做夢一樣。要不是他偶爾會惡狠狠地自言自語,我都懷疑他只是間歇性的失憶而已。

有人說他家風水不好,有人說他們家得罪神靈了,不迷信的年輕人會說是基因、染色體的原因,不然怎麼解釋好好的一個人經歷了一場分手風波就變成這樣了呢。

在這之前我也一直認為像自閉症、多動症等精神疾病都是基因的原因,是天生的。這幾天看了一本書,書中的觀點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那就是

英國作家奧利弗·詹姆斯著作的《天生非此》。奧利弗·詹姆斯是英國著名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還是電視紀錄片的製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作者在書中舉了注意多動缺陷障礙和自閉症的例子,兩種疾病的症狀重疊部分太多,不禁讓人懷疑,這些“疾病”是否真的像它們當初被命名時那樣,可被劃分為獨立的病種存在。根據研究表明,就注意缺陷障礙而言,僅有1%——3%可以通過基因來解釋。反過來說,即是證明了97%——99%的原因並非基因。也有研究發現,34名在5歲前被確診患有自閉症的嗯,到了童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就都沒有任何自閉症的症狀了。這些孩子已經恢復,因此這種疾病不可能是基因造成的。

精神疾病的真正成因

人的身體中有一種激素叫做皮質醇。當你遇到威脅時,體內的皮質醇會秘密激活大腦中“戰鬥或逃跑”體系。如果頻繁地處在緊張環境中,或許就會永遠陷入這種戰鬥或逃跑的模式,就是說,即使沒有威脅,大腦也會隨時準備好應付。這通常

會導致皮質醇水平極高,經年累月,會使人在生活各方面表現得焦慮、抑鬱、暴躁易怒,即使很小的刺激也會反應過度。那如果皮質醇過低會怎樣呢?這意味著大腦已經習慣時刻經受威脅的恐懼狀態,因此即使看到一個紫色三頭火星人出現在客廳,也依舊會平靜地說“嘿,哥們,你好啊”。這是精神變態的表現,是一種冷酷、殘忍、不受普通風險影響的狀態。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皮質醇的化學結構


所以,精神疾病的真正原因是由身體內的皮質醇基線水平不正常引起的。

那麼皮質醇的基線水平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1、幼年時期受到照料。

兒童從小得到的不回應、不穩定或虐待的照料方式,會對大腦的電—化學方面造成影響,從而造成異常高或低的皮質醇基線水平。

一項對18個月大的嬰兒的研究顯示,在日託所接受群體照料一週後,這些嬰兒的皮質醇水平是在家中的兩倍。10項系列研究中的一項發現,相比在 家中,在日託所被照顧的3歲以下的兒童的皮質醇水平會失調,這也意味著

:三歲之前,兒童需要親近的成年人對他進行有回應的照顧,而且照顧者不會換人,也不會因為照顧其他孩子而分心。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所以,對兒童幼年時期的正確照顧變得至關重要。對嬰幼兒發出的信號進行敏銳地察覺,並隨即做出回應,這一點已被認為是兒童精神健康的根基。後也來有無數的研究表明,幼年時期受到的照料不足才是人的脆弱性甚至極端精神的罪魁禍首,基因並非原因。

2、出生前經歷的影響。

每個準媽媽在孕期都聽說過這樣的話,“懷孕了心情好,孩子就會長得漂亮”。“心情好”和“變漂亮”我不知道是不是成正比,但是心情好,可以讓嬰兒發育得更健康,這是毋庸置疑的。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根據研究發現,兒童皮質醇水平失調有一部分影響來自出生前。也就是說兒童的一部分“電—化學調節器”在出生前就決定了。科研人員通過對幾組兒童出生前到童年晚期這一階段的跟蹤調查,發現,如果母親在產前三個月抑鬱,那孩子在7——10歲患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行為問題(比如亂髮脾氣)以及焦慮症的概率就會大幅增加。

產前問題還會導致其他問題,如果母親在孕期精神焦慮、抑鬱或者抽菸喝酒,那麼在其他情況相同的情況下,他們的孩子在十一二歲時患有人格障礙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他們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過度關注自己,無法考慮他人,情緒波動過大等等。

所以,準媽媽在孕期多運動、保持好心情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對未出生的寶寶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以上,我們瞭解了孩子容易焦慮,不善於控制情緒等問題的真正原因,甚至自閉症、多動症等精神疾病發病原因都不是基因原因,說明這些問題都是可避免的。也許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個糟糕的孕期,但是還來得及,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養育方式給孩子一個心理健康的童年。

那麼,作為父母怎樣對孩子才算是正確的養育方式,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呢?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一、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相比於其他物種,人類依靠父母生存的時間最長。大多數哺乳動物都能在出生幾周或幾個月之後脫離父母,獨立生存,但人類最少需要5年。因此,人類自出生起就一直迎合自己的養育著,期盼得到關愛和其他物質上的需求。孩子努力獲取父母的關注,並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無限維護,作者將這種普遍趨勢稱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正是因為年幼兒童對父母的全然依賴性,所以對於子女來說,想要獲取父母贊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完全複製他們的所作所為。作為父母,最好教育便是,做好自己。讓孩子在跟自己相處的過程中,學會良好的日常習慣、知足常樂的心態、積極樂觀的處事方式、以及具有創造性的玩樂方法等。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父親影響著孩子


二、不要情感虐待。

這裡所說的虐待不是指廣義上的“虐待”,畢竟那樣的父母少之又少。而是指,

精神虐待,這是被大多數父母所忽視的,也是造成兒童心理出現問題最主要的原因。

我們一起回憶幾個小場景,看看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1、飯桌上,母親對考砸了的兒子說“你怎麼這麼笨,我上學時比你聰明多了”。

2、每次家裡丟了個小工具、有東西弄壞了,父親不分青紅皂白就冤枉兒子說“說了多少次,要你不要動我的東西”。

3、兒子想要幫忙修理一個東西,父母在旁邊說“走走走,別在這裡礙事,你會修什麼東西”。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的,也會不經意間就這樣做了。研究表明,這種情感虐待是最具有毀滅性的虐待。如果你堅持告訴你的孩子他們很蠢、很醜、很胖或者其他,他們的內心就會覺得不滿和受到傷害,這種傷害是很難被治癒的。

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但事實上,所有父母都會在無意中對子女或多或少的虐待,而大多數人或許完全不曾在意到自己過去有這種行為。作者把這種將自己厭惡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現象,稱為“我很好,而你不是”機制。

作為家長,經常打擊孩子自信心,對他們發洩不良情緒是很容易的。這件事本身不是什麼大事,但如果反覆如此,孩子們就逐漸會變得自卑、唯唯諾諾,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而這種模式最終將演變成一種精神虐待。

所以,我們需要將“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轉換為“我很好,你也很好”。

三、放棄基因說,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你認定家裡的“小惡魔”屬性是不可改變的,是基因遺傳決定的宿命,那你就更容易認為自己完全無法控制你們之間的關係。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比如,你經常說,脾氣差隨了他爸、愛哭愛鬧像他媽媽、做事磨蹭像他爸爸,算了,這都是遺傳的,沒辦法……你沒有想過這些只是他在平常生活中跟你們模仿的嗎?

再比如,你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而你認為疾病的成因是基因導致的,認為這是一種單純的生理機能缺陷,那麼你就會產生消極的態度和行為。孩子的表現會更差,父母對他們行為和評價則會更低,對康復的態度也更消極。

有一項研究,對373名13歲的兒童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跟蹤調查。研究者要他們對於以下兩種觀點進行選擇,“你的智力有限,自己能做的很少”和“你永遠能極大地改變自己的智力”。隨後他們接受動機測試,內容包括:對學習的態度、對努力付出就會有結果的信心、以及面對失敗會感到無助還是積極應對。結果,在兩年的學習中,持可塑性觀點的兒童的數學成績不斷提高。他們比持固定觀點的兒童更為成功,因為他們更願意思考就算失敗了也會繼續加倍努力而不是感到無助。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孩子有無限的可能,只是需要你慢慢去鼓勵和發現。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一書中,向我們羅列了大量真實案例,對後天培養遠勝於先天遺傳的事實進行了深刻、清晰又尖銳的辯護。也詳細說明了人們通常會忽視的,幼兒早期受到的虐待是後期心理疾病根源這一事實,為我們解開了大量基因謎題。

聽過很多大人對十歲左右孩子的評價大都是“XX,現在真是讀書了,懂事了,小時候那麼調皮又招人煩,現在變得好有禮貌啊”之類的。也聽很多媽媽說過,究竟那個讓她付出了所有時間來陪伴和教育的小孩,最後長大了,和那些沒有被貼心陪伴的孩子相比,究竟有什麼優勢。因為在外人看來,他們最後基本上都長成了大人期待的模樣,也很少出現所謂的“壞人”和“精神病”。


可是,只有那個孩子知道,童年的傷害雖然不影響成年後的事業有成,但那些烙印在心裡留下的影響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和最親密的愛人、孩子相處的時候才會顯露無疑。

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禍嗎?並不是,答案在這裡


我們常常會認為給了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孩子便應該得到滿足。其實比起物質層面的東西,做好自己、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理解孩子,才是最孩子最大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