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过年回家的时候,听说了一件很伤感的事。我一个小学同学,居然得了精神疾病,成了我们那里家喻户晓的“神经病”。刚听到觉得很不可思议,也完全无法想象一直成绩优异、长相帅气的他怎么会变成了“神经病”。

我妈妈说我不在家的时候,他三天两头去我家找我,然后拉着我妈妈讲那些被他讲过几十遍的小学经历。每次他走后,周围人都要感叹一句“可惜了”。对啊,真的很可惜,即使几十块钱一套的衣服,穿在身上也跟模特量身定做的一样,那么帅气,本来未来可期,可结果却不遂人愿。

这次我回家了,他又来了,又是一个人在那里说着我们小学各个同学的糗事。他告诉我,现在只有小学的事情记得最清楚,其他时间段的事情都是模模糊糊的,感觉跟做梦一样。要不是他偶尔会恶狠狠地自言自语,我都怀疑他只是间歇性的失忆而已。

有人说他家风水不好,有人说他们家得罪神灵了,不迷信的年轻人会说是基因、染色体的原因,不然怎么解释好好的一个人经历了一场分手风波就变成这样了呢。

在这之前我也一直认为像自闭症、多动症等精神疾病都是基因的原因,是天生的。这几天看了一本书,书中的观点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就是

英国作家奥利弗·詹姆斯著作的《天生非此》。奥利弗·詹姆斯是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还是电视纪录片的制作人和主持人,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作者在书中举了注意多动缺陷障碍和自闭症的例子,两种疾病的症状重叠部分太多,不禁让人怀疑,这些“疾病”是否真的像它们当初被命名时那样,可被划分为独立的病种存在。根据研究表明,就注意缺陷障碍而言,仅有1%——3%可以通过基因来解释。反过来说,即是证明了97%——99%的原因并非基因。也有研究发现,34名在5岁前被确诊患有自闭症的嗯,到了童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就都没有任何自闭症的症状了。这些孩子已经恢复,因此这种疾病不可能是基因造成的。

精神疾病的真正成因

人的身体中有一种激素叫做皮质醇。当你遇到威胁时,体内的皮质醇会秘密激活大脑中“战斗或逃跑”体系。如果频繁地处在紧张环境中,或许就会永远陷入这种战斗或逃跑的模式,就是说,即使没有威胁,大脑也会随时准备好应付。这通常

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极高,经年累月,会使人在生活各方面表现得焦虑、抑郁、暴躁易怒,即使很小的刺激也会反应过度。那如果皮质醇过低会怎样呢?这意味着大脑已经习惯时刻经受威胁的恐惧状态,因此即使看到一个紫色三头火星人出现在客厅,也依旧会平静地说“嘿,哥们,你好啊”。这是精神变态的表现,是一种冷酷、残忍、不受普通风险影响的状态。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皮质醇的化学结构


所以,精神疾病的真正原因是由身体内的皮质醇基线水平不正常引起的。

那么皮质醇的基线水平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1、幼年时期受到照料。

儿童从小得到的不回应、不稳定或虐待的照料方式,会对大脑的电—化学方面造成影响,从而造成异常高或低的皮质醇基线水平。

一项对18个月大的婴儿的研究显示,在日托所接受群体照料一周后,这些婴儿的皮质醇水平是在家中的两倍。10项系列研究中的一项发现,相比在 家中,在日托所被照顾的3岁以下的儿童的皮质醇水平会失调,这也意味着

:三岁之前,儿童需要亲近的成年人对他进行有回应的照顾,而且照顾者不会换人,也不会因为照顾其他孩子而分心。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所以,对儿童幼年时期的正确照顾变得至关重要。对婴幼儿发出的信号进行敏锐地察觉,并随即做出回应,这一点已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健康的根基。后也来有无数的研究表明,幼年时期受到的照料不足才是人的脆弱性甚至极端精神的罪魁祸首,基因并非原因。

2、出生前经历的影响。

每个准妈妈在孕期都听说过这样的话,“怀孕了心情好,孩子就会长得漂亮”。“心情好”和“变漂亮”我不知道是不是成正比,但是心情好,可以让婴儿发育得更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根据研究发现,儿童皮质醇水平失调有一部分影响来自出生前。也就是说儿童的一部分“电—化学调节器”在出生前就决定了。科研人员通过对几组儿童出生前到童年晚期这一阶段的跟踪调查,发现,如果母亲在产前三个月抑郁,那孩子在7——10岁患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问题(比如乱发脾气)以及焦虑症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

产前问题还会导致其他问题,如果母亲在孕期精神焦虑、抑郁或者抽烟喝酒,那么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孩子在十一二岁时患有人格障碍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己,无法考虑他人,情绪波动过大等等。

所以,准妈妈在孕期多运动、保持好心情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对未出生的宝宝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我们了解了孩子容易焦虑,不善于控制情绪等问题的真正原因,甚至自闭症、多动症等精神疾病发病原因都不是基因原因,说明这些问题都是可避免的。也许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糟糕的孕期,但是还来得及,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养育方式给孩子一个心理健康的童年。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对孩子才算是正确的养育方式,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相比于其他物种,人类依靠父母生存的时间最长。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在出生几周或几个月之后脱离父母,独立生存,但人类最少需要5年。因此,人类自出生起就一直迎合自己的养育着,期盼得到关爱和其他物质上的需求。孩子努力获取父母的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作者将这种普遍趋势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正是因为年幼儿童对父母的全然依赖性,所以对于子女来说,想要获取父母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为父母,最好教育便是,做好自己。让孩子在跟自己相处的过程中,学会良好的日常习惯、知足常乐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处事方式、以及具有创造性的玩乐方法等。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父亲影响着孩子


二、不要情感虐待。

这里所说的虐待不是指广义上的“虐待”,毕竟那样的父母少之又少。而是指,

精神虐待,这是被大多数父母所忽视的,也是造成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一起回忆几个小场景,看看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1、饭桌上,母亲对考砸了的儿子说“你怎么这么笨,我上学时比你聪明多了”。

2、每次家里丢了个小工具、有东西弄坏了,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儿子说“说了多少次,要你不要动我的东西”。

3、儿子想要帮忙修理一个东西,父母在旁边说“走走走,别在这里碍事,你会修什么东西”。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这些都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也会不经意间就这样做了。研究表明,这种情感虐待是最具有毁灭性的虐待。如果你坚持告诉你的孩子他们很蠢、很丑、很胖或者其他,他们的内心就会觉得不满和受到伤害,这种伤害是很难被治愈的。

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所有父母都会在无意中对子女或多或少的虐待,而大多数人或许完全不曾在意到自己过去有这种行为。作者把这种将自己厌恶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称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

作为家长,经常打击孩子自信心,对他们发泄不良情绪是很容易的。这件事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反复如此,孩子们就逐渐会变得自卑、唯唯诺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这种模式最终将演变成一种精神虐待。

所以,我们需要将“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转换为“我很好,你也很好”。

三、放弃基因说,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你认定家里的“小恶魔”属性是不可改变的,是基因遗传决定的宿命,那你就更容易认为自己完全无法控制你们之间的关系。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比如,你经常说,脾气差随了他爸、爱哭爱闹像他妈妈、做事磨蹭像他爸爸,算了,这都是遗传的,没办法……你没有想过这些只是他在平常生活中跟你们模仿的吗?

再比如,你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而你认为疾病的成因是基因导致的,认为这是一种单纯的生理机能缺陷,那么你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表现会更差,父母对他们行为和评价则会更低,对康复的态度也更消极。

有一项研究,对373名13岁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者要他们对于以下两种观点进行选择,“你的智力有限,自己能做的很少”和“你永远能极大地改变自己的智力”。随后他们接受动机测试,内容包括:对学习的态度、对努力付出就会有结果的信心、以及面对失败会感到无助还是积极应对。结果,在两年的学习中,持可塑性观点的儿童的数学成绩不断提高。他们比持固定观点的儿童更为成功,因为他们更愿意思考就算失败了也会继续加倍努力而不是感到无助。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只是需要你慢慢去鼓励和发现。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一书中,向我们罗列了大量真实案例,对后天培养远胜于先天遗传的事实进行了深刻、清晰又尖锐的辩护。也详细说明了人们通常会忽视的,幼儿早期受到的虐待是后期心理疾病根源这一事实,为我们解开了大量基因谜题。

听过很多大人对十岁左右孩子的评价大都是“XX,现在真是读书了,懂事了,小时候那么调皮又招人烦,现在变得好有礼貌啊”之类的。也听很多妈妈说过,究竟那个让她付出了所有时间来陪伴和教育的小孩,最后长大了,和那些没有被贴心陪伴的孩子相比,究竟有什么优势。因为在外人看来,他们最后基本上都长成了大人期待的模样,也很少出现所谓的“坏人”和“精神病”。


可是,只有那个孩子知道,童年的伤害虽然不影响成年后的事业有成,但那些烙印在心里留下的影响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和最亲密的爱人、孩子相处的时候才会显露无疑。

你以为“精神病”都是基因惹的祸吗?并不是,答案在这里


我们常常会认为给了孩子丰富的物质条件,孩子便应该得到满足。其实比起物质层面的东西,做好自己、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理解孩子,才是最孩子最大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