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的草書與唐朝張旭的草書有可比性嗎?差別在哪裡?

書法影響力


一個現代的書法家和一個古代的書法家相比,我覺得在很多層面上來說是沒法比的,雖然拿著作品我們去比較好壞,很多人覺得這很直接,可是作品與作品之間也是有很大的差別,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我們如何去比?

其實我們都知道,怎樣去欣賞藝術品,我們透過藝術品可以看到很多潛在性的東西,作者在創作一幅作品的時候是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然而作者的感情與當時社會環境和所處的時代特點都密不可分,所以當代和古代的作品相比較這始終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張旭被譽為草書聖手,那麼我們來說張旭的草書怎麼樣呢?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草書是真的看不懂,這就好比西方的印象派畫作一樣,其實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恰當的形容這種藝術形式,但是在我看來,草書講究的更是一種意境吧,通過這種筆走龍蛇的感覺去感受作者在創作時的心情,可能這也就是所謂的意境了。我們可以看到,張旭的草書的確是非常有特色,至少我們感受到了張旭在創作時的那種狀態是絕對是超凡的,在加上唐朝時的時代特點,所以張旭的作品也有一種比較大氣的感覺。

至於沈鵬,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總之如今網絡中對於他的作品褒貶不一,甚至還有很多言論就直接說沈鵬壓根就不懂書法,所以面對這些評價我們也是相當的迷茫,究竟草書什麼才是好的標準?我覺得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定位,因此對於沈鵬的作品我們也只能表示無能為力,欣賞不了。

不過拋除作品不說,單說影響力,一個現代的書法家怎麼能和開創了這門藝術的藝術家相比呢?而且張旭在歷史上的地位也的確擺在那,以至於後世很多名人爭相去模仿他的作品,這至少說明張旭得到了藝術界的認可,他也值得我們去推崇,可是對於沈鵬來說,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很多人所質疑,因此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沈鵬需要走得路還很遠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