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美妆博主宇芽,中间为仿妆成品——蒙娜丽莎

前天,网红仿妆博主宇芽曝光了家暴过程,她是一个可以把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等各种名画名人,皆可仿妆得栩栩如生的神手博主。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宇芽仿妆——爱因斯坦

因为她的知名度,这事情在疯狂发酵着,平常人家遭家暴,可能不会被推上风口浪尖上,人们可能也不太会注意这些事,家暴其实普遍存在着,只不过大家都选择不理会。

百度词条——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这词最简单理解就是,家庭关系产生的言语、态度、行为伤害到你的,都称之为家暴。)

看似很简单,其实在生活中,好像并没那么容易去分辨,极多时候,都是到达较严重无可挽救的情况,那些受害者们才会意识到反抗 。

今天要来谈的,是这三点(受害者、与施暴者关系、暴力定义)。

接下来,我会讲几个故事,更便于探究——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故事一:

受害者: 小怡和男友 与施暴者关系:情侣 暴力定义:身体损伤

小怡和男友之间,是一言不合就开打,就跟小朋友打架那样,你打我一巴掌,我就要打回你一下,那样才公平。

曾经我是见识过的,虽然一年里开打的次数不算多,也就三四次吧,但两个人性子都烈,打起来拦都拦不住,谁也不让谁,拿物体砸对方,抽巴掌、掐伤肉体、或其他损伤肉体行为。

只要对方被打伤多一下,其中一个的火焰才能降低一点。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然后,当打完架几天过去后,无论其中一个是否道歉,他们又会无端端好起来粘一起。

好听点的说法,是叫相爱相杀???

他们就这样,从大学打到了出来工作几年,到现在结婚,才渐渐不再容易动手,不知是男生长大成熟了,还是因为工作忙了出差多回家少,比较不容易产生矛盾。

他们就像那句老话,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和,小打小闹的事,几天就好了。

但有时我看着他们打架时的狠样,真怕他们在气头上时错手打死对方。

(本人是不建议大家找动手互打型伴侣啊,毕竟新闻上错手打死人的事不在少数)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事例二:

受害者:小圆 与施暴者关系:情侣 暴力定义:精神折磨+身体损伤

是男生主动追求小圆的,追了几个月,在小圆被公司裁员的时候,那段时间的她身心是极其需要呵护的,那时,男生每周末都专门从另一个城市过来找她,陪她。

最后,她被男生感动了,走在一起,然后搬到另一个城市,住进男生家同居了。

同居后,她发现男生控制欲很强,他强迫小圆在朋友圈定期秀恩爱。

小圆是个低调的人自然是不乐意的,这时男生就会发脾气对她语言暴力,威胁提醒她要发图在朋友圈。

为了感情,她同意了。

第一次同意后,男生慢慢开始翻她手机,翻看微信里每一个男性的聊天记录,有些是商务合作对象,里面有一两句夸小圆工作能力的话,男生都会上去微信跟对方质问半天,让小圆非常难堪。

还有一些几年前的QQ空间留言,都可以让男生大吃醋,跟小圆大吵大闹。

渐渐,男生对小圆的耐性越来越差,跟小圆说话也容易贬低小圆的工作,贬低她能力,小圆反驳多两句,男生一言不合就掐脖子,刮耳光动拳头,小圆是打不过他的,每次被他打,不反抗,他解气了就会停。

小圆被打后,会生气几天,男生又会去哄她,各种哄就像当时追求她那种诚恳。

她就会去原谅,一次次的,每次她受伤了,就会跟我述说,我说,你们分吧。

但每次他们都会和好。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事例三:

受害者:青的奶奶 与施暴者关系:夫妻 暴力定义:语言暴力+肉体损伤

青的奶奶在年轻时常遭受爷爷暴怒打骂的,因为奶奶没读过书,而爷爷在当地算是有一点文化的人,很自负,常看不起奶奶,对奶奶要求苛刻,一点小事生气就对她拳打脚踢。

奶奶说,在那个年代,她没钱看医生,受伤就等身体自己好起来,或去地里拿点草药敷敷或放任伤势不去理会。

奶奶是一个传统的女人,默默忍受不会离婚。在那个年代,很少人会提到离婚。

奶奶说,从儿子当了官后,爷爷才收敛住性子,才不常再对奶奶动手。

有可能是觉得孩子大了,奶奶有了靠山,他不敢再下手了。奶奶的儿子也会定期带两老去体检,如果再各种受伤,大家应该也会知道。

现在虽不再被打,但奶奶偶尔会跟青提起,看似轻描淡写的述说,却是掩饰不住的伤痛。

“蒙娜丽莎”宇芽曝家暴,无法定义暴力界限才是受害者的噩梦

(以上事例非虚构,人名皆采取化名)

以上几个故事的伤害未至于要命,但在被伤害多次,身心俱损的时候,受害者要原谅多少次,要失望多少次,才可以定下决心去离开那个施暴者呢?

在经历过家暴后,受害者再次选择原谅,继续一起过日子,身体上的伤是可以愈合,但心里的那个伤口却会永存一辈子。

暴力界限的标准,最可怕的不在于伤害的轻重,而是在于受害者被一层层攻克的心理底线。

有人觉得男人不应该打女人,只要打过一次,这个伴侣就不能再一起过日子。

但有人又觉得对施暴者念及感情,可被原谅,他是无心的,他会改的,过后他会对我好的,所以才让施暴者一次次伤害再次得手。

以买彩票一样的概率,去赌上自己的一生幸福又何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