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推崇漢服阻力重重?

中國著名玄學大師無橙


時代已經不可能倒過來吧!漢服只能說是一個文化的影子,可能在部分地區的小範圍之內可以有存在的意義,但就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來說,它絕對不是順應時代要求的。生社會發展需要的是簡潔高效,不是繁文縟節,也不是中看不中用,繡花枕頭,花拳繡腿的東西。普通百姓還是最為形式主義者,有利於他們生產生活的產品,就會受到歡迎,形成社會生活的主流,而其它的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所謂什麼蘊涵深厚文化底蘊的什麼什麼其實和老百姓生活相距甚遠。再怎麼努力推也無法形成主流。現在不是有很多列子了嗎?很多地方都在宣傳和推廣自己的地方文化,可是這些都沒有形成社會主流,因為各地方的文化和習慣都大不一樣,這個地方的寶,再其它地方沒有人稀罕,也不會有人去研究。除了一些國家級層面的研究外,民間卻很少有人來參與。漢服也是如此,社會講究的是發展規律,而沒有人情可談。


天地之間的一粒沙


推崇的前提是推廣。

我並不認為漢服群眾有真正的在做“推廣”,漢服所推廣的圈子絕大多數都是以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學生為主,並沒有真正的面向大眾。我幾乎沒有見過有面向工人、農民進行漢服知識普及的活動。

當絕大多數大眾並沒有對漢服有基本的認知和認同的時候,小範圍的漢服推廣就會阻力重重。



或許有人認為漢服的推進是一個過程,應該先從年輕人開始,逐漸擴大到普羅大眾,那麼這個時候就涉及到一個購買力的問題,這一部分先被排除在在外的群眾,實際上是最具購買力的。足夠的購買力,才能讓市場做大,市場做大,才能夠真正的推廣開來。



另有一點,漢服群體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存在各種歧視鏈條,對於推廣漢服或者說傳統服飾意見並不統一,尤其是對於改良漢服這一點爭議很大。但事實就是,在一個已沒有漢服土壤(無論你承不承認,宏觀來看就是沒有)的環境下 ,不進行改良,不向現代服飾靠攏,是很難普及開的。

當然你可以說這樣的衣服是漢元素不是漢服,但是至少這是一條路,通過這一條路他們可以看到你們自己定義中的、“真正的”漢服。

自己的問題都沒捋清楚,怎麼能讓人推崇呢。



再說一下漢服的定價與漢服商家的問題,漢服的定價極高的幾家就不用說了,面向的對象也不是普通群眾。我想說的是一些自稱中高端的漢服商家對於漢服定價的壟斷,這對漢服的推廣是一種阻礙。當漢服便宜到夜市上在賣的時候,漢服才真正的推廣開來,得到市場的肯定才是真正的推崇。

最後,部分漢服愛好者推廣時夾帶的私貨比如帝制、男尊女卑等等內容惡臭難聞,避之不及,何況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