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封建禮教糟粕的彩禮和三從四德,為什麼三從四德被拋棄了,而彩禮卻被繼承了下來?

飛龍在天9783


因為結婚後還是會強制生孩子,孩子也必須隨夫姓,所以(* ̄m ̄)需要彩禮。等到婚姻發展到真正的平等,彩禮自然就沒了,因為婚姻也不存在了,各位男同胞要努力啊


瓜瓜鬥米


我來說兩句,現在男女婚姻中男方處於的局面,女方口口聲聲“1.我父母養育我20多年,嫁到你家,給你們生孩子,給個幾十萬彩禮還多嗎?”(特碼誰不是爹生娘養的?嫁到我家就是賣給我家了?)2.我找對象必須有車有房有存款,誰結婚不買房子?房子必須加我名(傳統習俗放現在對女方有利的一面都被接納了,糟粕都祛除了)3.我就這麼一個弟弟,父母生我養我不容易,我要幫他買房結婚,這也是報答我父母的養育之恩(真是孝順,嫁過來的媳婦還得婆家去補貼孃家)4.今年去我家過年吧?生倆孩子得有一個隨我姓;這周帶孩子去我家吧?給我父母多買點東西(這算是男女平等新境界?過度女權主義氾濫)5.少數吃瓜群眾叫囂,娶不起就別娶,沒錢娶什麼媳婦(娶妻生子就好比是生活必需品,沒別的飯只有一個饅頭10萬一個你吃不吃?你是不是寧肯吃屎?)

嫁過來以後呢?張嘴閉嘴都是沒用的男人(土豪除外),對外男人要頂天立地要養家餬口累死活該那是你你沒本事,對內要帶孩子要會做飯,要收拾家務(現在有幾個男人不做家務?都成標配了,以前男人在外誇讚引以為豪的娶了個賢妻良母,可現在呢?),男人有錢男強女弱天經地義一切都好,女人有錢女強男弱男人很憋屈,而且公婆一家人被壓的抬不起頭來;生孩子公婆必須得給錢,再買房還得給錢,買車也得給錢,辦寶寶宴得給錢;婆婆就應該帶孩子,不給生活費,而且不給孫子孫女買東西也會落不是,帶孩子帶不好也不是;不帶孩子更不行,哪天不講究衛生或者有些情況沒注意就會被嫌棄,哪怕就是出去拼死拼活掙錢貼補兒子兒媳也沒人心疼,還得被人說婆婆沒幫忙帶孩子,姥姥看孩子就是幫忙,婆婆看孩子就是天經地義,還得忍氣吞聲。越來越想不通所謂的男女平等到底是怎麼說的,花大價錢娶回來的媳婦,婆婆還得哄著她,而且自始至終人家都是靠孃家近,舔著一張逼臉整天說娶不起別娶,公婆在沙發上躺著看會電視就發抖音嫌棄,給公婆買點東西心裡記著那是公婆欠自己的,岳父母把錢全給兒子後,生病沒錢治,沒法養老還得靠女兒孝順,岳父母帶一會孩子就說父母不容易要孝順,公婆帶一輩子孩子都是理所應當而且還不孝順,說是男方家的孩子其實孩子跟誰近?公婆能指望孫子孫女養老嗎?十歲以後的男孩子跟父親總是有點隔閡,媳婦想帶著孩子回孃家,老公能不跟著去嗎?難道要一直分開?男的要養家餬口難免會做一些危險的工作也不會太注意身體,男方去世後公婆都面臨老年喪子的痛,還沒錢養老,因為都給兒子了,以後能不能見孫子一面都不好說,所有財產及補償款都會留給自己和孩子,有些人會說女人不也一樣嗎?絕對不一樣,因為男人有擔當男人就是累,如果都是各管各媽,那這樣的婚姻有什麼意思?勁都不往一處使,那奉勸男人也不要有擔當了,不要外出幹危險工作,也要好好保養身體,不然等你去世你的父母不會有人養。而且男人會為掙錢養家而鋌而走險受到法律嚴懲,女人也會離你而去(注:以上女女諸多惡行,非一女所有)


大大0817


什麼時候彩禮成封建糟粕了?那隨父姓算不算封建糟粕?男娶女嫁算不算?怎麼沒見幾個倒插門的?男的都是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就開始雙標!


ai味道姝娟


沒錢就別娶媳婦了,你在頭條上槓,也槓不出來媳婦,有這功夫好好搬磚吧


身會三星


彩禮本質上是一種歧視婦女的表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

彩禮這種禮節,實際上在上古時期就有了。《禮記》上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儀禮》上也有明確記載:“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這些記載表明,古代對女子出嫁是非常重視的。之所以很重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結婚涉及到後代的生育。在人口不蕃的古代,對結婚是非常重視的,必須要有很多儀式,體現出很莊重的意味。同時,還要算男女的生辰八字,向鬼神詢問吉凶禍福。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種儀式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合理的。

(古代的彩禮)

彩禮的“彩”字,也就是討彩的意思,表示一種吉祥安康。

而且,在上古時期,送彩禮也不是隻有男方向女方送,女方也得向男方送,基本上是一種比較平等的方式。

不過,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尤其是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婦女的地位變得越來越低了,因此“彩禮”的意義就發生了改變。

婦女的地位在封建社會變得越來越低,是一件讓人十分不理解的事情。

本來,婦女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母系氏族社會,還居於統治地位。後來,由於男子在生產勞動中的作用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因此,男子漸漸處於主動地位,人類也就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

進入父系社會以後,女子的地位,就再也沒有提高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女子都處於男子的從屬地位,她們甚至處在和奴隸、牲口一樣的地位,可以被男子任意買賣轉讓。兩個敵對陣營發動戰爭,打敗的一方,他們的女人,無論是高貴的還是低賤的,一律都會作為戰利品,歸入戰勝的一方,充當戰勝一方的女奴。在這裡,女人的遭遇,和戰馬等牲畜被戰勝一方所擁有,沒有任何區別。

(古代被充作戰利品的女人)

可以說,在階級社會里,女人的地位,就從來沒有高起來過。女人也沒有過要試圖反叛男子,走上統治地位的想法。

雖然說,歷史上曾出過武則天這樣的女皇帝。但是武則天也就是當皇帝。她在當皇帝的時候,用的還是男人的那一套,還是一種男權思想。她並沒有進行“性別革命”,並沒有因為她是女人,她當了皇帝,就把天下女人的地位給予提高。

所以說,在中國歷史上,就算是武則天那樣的女人,也對女人從屬地位很認命的,從來沒有想過要反抗。

然而,女人從來沒想過要反抗,封建社會對女人的壓榨,卻越來越厲害。

首先是從思想上給予壓榨。這就是有名的“三從四德”。通過“三從四德”,讓女人認命,認識到自己低人一等,從而限制她們的反抗位。其次就是從肉體上對女人進行壓榨,比如“行不動裙、笑不露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等等。接著還對女人實施“禁足令”,對女人進行纏足,而且越纏越厲害,對女人的身心給予了極大的摧殘。

由於古代對女人進行了嚴酷的打擊,讓女人處於從屬地位,把女人當牲口一樣,可以進行買賣。這樣,彩禮的性質就發生了改變,不再是最早那種表示莊重,表示生育順利,表示讓後代延續不斷這樣的意思,而變成了一種買賣的行動。

(纏足的婦人)

也就是說,彩禮變成了買賣女人的一種價格。如果彩禮給得越多,就表示所出的價格越高,那麼,女人就顯得越“貴重”。儘管女人沒有任何地位,但是因為買的時候,男方出了高價。因此到婆家以後,地位也“變高”了。

這種意識和說法,不僅僅是整個社會的認識,也是女方父母的認識。當男方提親,女方在向男方索取彩禮的時候,總是會說一句,我養個女兒容易嗎?你給那麼一點彩禮,我就把女兒嫁給你了?看看,女方父母把自己女兒當成物品一樣,他們竟然渾然不知。

然而,奇怪的是,社會發展到今天,女子的地位,早已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女人撐起了半邊天,與男子平起平坐了。可是,女子出嫁,卻向男方要起彩禮來了。而且所要的彩禮越來越重,搞得一些男方為了應付結婚,疲於奔命,乃至於傾家蕩產。難道這些要彩禮的女方家庭,不知道彩禮是一種對女人的買賣行為,表示女人的地位很低下的意思嗎?


張生全精彩歷史


彩禮並非是封建禮教糟粕,它只是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的延續。筆者不贊同廢除彩禮,但反對高額彩禮,適當的彩禮對於婚姻有益,高額彩禮則對婚姻有害。藉著彩禮斂財的事情,筆者堅決反對;藉著反對彩禮而輕薄婚姻的事情,筆者也反對。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則是兩個家庭的事,彩禮是兩個家庭的橋樑,這個橋樑要雙方共同修建。

愛情不以物質基礎為出發點,但婚姻則必須要有物質基礎。女方家庭要彩禮是正當的,只是彩禮的多少要根據雙方家庭情況而定,不能過高,更不能以彩禮作為賺錢方式。現如今,男女平等,身為女兒,也有贍養父母的責任與義務,嫁給男方並不是賣給了男方,作女兒的依然要贍養父母。既然女兒要贍養父母,再以生養女兒二十年,花費不菲來索要高額彩禮,自然是不合情理的。

男方不願意給彩禮,甚至索要高額嫁妝,也是不合情理的。愛情可以不講物質,但是婚姻必須要講物質,給彩禮不僅僅是禮節的表示,更是經濟實力的展示,至少可以表明你有實力養家餬口。得之易,則不甚珍惜;得之難,則心有怨恨。因此把握好彩禮的度是最難的,把握好了,這雙方皆大歡喜。印度離婚率高,原因何在?因為印度女子嫁人要給嫁妝,沒有或者少了,女子嫁不出去。因此印度男子喜歡離婚,藉此獲得一筆嫁妝,可以揮霍一段時間。

對於愛情,要兩情相悅;對於婚姻,則要門當戶對。因為經濟上的差距,會讓兩個家庭相互看不順眼,最終讓婚姻無疾而終。現在中國有的地方彩禮高,男子娶上不老婆;有的地方,嫁妝高,女子難以出嫁。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現象,要齊風易俗,任重而道遠。現在,人情重,人情多,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政府已經在著力改變。其實彩禮跟人情一樣,也需要改變,要變成一種良俗,而不是惡俗。


大秦鐵鷹劍士


三從四德,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女性對男性的絕對順從。

請問,如果有女人要求孩子跟自己一個姓,要求丈夫負責帶孩子、做家務……不還是會被非議嗎?

由此可見,三從四德從未消失過。

封建禮教和三從四德,都是男權社會的特色。

在男女平等真正完全實現前,無非是舊的三從四德消失了,新式的三從四德又出現了。

事實上,現在的男人,既不願意古代男人那樣付出一些東西;也不願意現代女人拋棄古代那些對男人的順從的教條。

彩禮這個問題,就是矛盾的集中體現。

當女人要求孩子跟自己一個姓,被視為尋常普通的事,不再成為家庭矛盾的焦點了。

當女人可以從家務勞動,還有帶孩子這些沉重家庭工作中解放出來,男人能夠頂上去了。

在這個時候,呼籲取消彩禮,才算是合情合理。

否則的話,彩禮是一種能讓那些明顯地不體恤女人的男人知難而退的有效辦法。

總而言之,我不贊同彩禮這種習俗,更不贊同某些人呼籲拋棄彩禮的背後的那種小算盤。

0 贊 踩 評論
分享

HuiNanHistory


三從四德



三從四德是封建禮教文化中關於女性遵奉道德的概括描述。

三從是女性應當遵循的禮數,道有上下尊卑,固有三從。

四德是女性應當修繕的自性,德有秀外慧中,固有四德。

古代君子們為什麼制定這個現代看起來似乎極不公平的道德準則呢?

這是建立在天尊地卑,男女有別的基礎上的。



長期的性別分工特別是長達10月的妊娠和月事導致了男女不同的社會分工,並且逐漸形成了身體結構、機能的差異。

男性從事勞力工作,女性從事精巧工作,在往復循環式的工作中,男女群體出現了心理偏好,最終形成性格上的差異。所以三從四德在古代社會還是極其合理的。



可近代以來受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衝擊,三從四德被視為文化糟粕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那為什麼彩禮被保留下來了呢?

彩禮即使產生於封建社會(封建社會之前沒有?),也不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它和封建社會沒有必然聯繫,就好比考試產生於封建社會,也不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一樣。



彩禮在古代叫聘禮,這裡的聘是聘請的意思,意思是把女孩子請進家門。也有的解釋通“娉”,求婚的意思,兩種解釋都可以。

彩禮的來源

古代最早時沒有婚姻登記制度,婚姻沒有法律保障,靠社會道德來維持。訂婚的時候,男方要給女方聘禮(或錢或物),有時候雙方還要寫婚約書,還要有媒人和長輩做保證。

聘禮就好像今天的商業訂金,或者說是男方給女方的質押物,一表誠意,二作為質押。如果男方悔婚,則聘禮不返還。如果女方悔婚,聘禮要返還。如果婚姻結成,聘禮要由新娘子連同嫁妝一起帶回婆家,一般都歸新娘子自有。所以聘禮的本意不是補貼女方家的,而是婚約的保證物。



現在婚姻儘管有法律保證了,但是登記之前仍然要先訂婚,所以今天的彩禮仍然有一些質押的意味。故彩禮是婚姻的一部分,在婚姻存在的情況下,彩禮也必然會存在。

關注九山疑,與我一起看東看西!


九山疑


彩禮被繼承,為什麼三從四德被拋棄?

答:會答這個問題,先看看三從四德是什麼?

在儒家思想統制的封建社會里,勞動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儒家思想教育學派,給婦女定下了三從四德規定,來束縛婦女參加社會的生活自由,具體規定是:

《三從》

(一)從父,指未出嫁的婦女,一切聽從父親的命運按排,並且包辦婚姻。

(二)從夫,岀嫁後的婦女,要服從仗夫,伺候仗夫,不得違犯仗夫的意願。

(三)從子,如果仗夫死了,要保持貞節,服從兒子,照顧兒子成長,支持活守寡,保護貞操。

《四德》

(一)婦德,要求婦女尊敬父母,愛護子女。

(二)婦言,要求婦女語言得體,不要大聲說話。

(三)婦容,要求婦女容顏,整潔得體,並且,要求包裹三寸小腳。

(四)婦功,要求婦女會做一切家務活,會勤儉持家。

隨著儒家思想統制地封建社會,不斷的腐朽沒落,在我國青華大學,北京大學生爆發了,反帝反封建,反儒家思想新文化五四運動,(就是現在法定的五四青年節)對清政府男扎辮子女裹小腳,等封建習俗進行了廢除,同時廢除了束縛,婦女的三從四德的儒家封建制度,從此,中國婦女才得到瞭解放。

由此可見,三從四德儒家思想,在社會不斷髮展過程中,是不得人心的,必須廢除,也得到了廣大婦女的支持。而婚姻嫁取中的彩禮,是付合禮上往來的人之常情,因此,婚姻嫁取中的彩禮就保持了下來,三從四德就被社會所拋棄。


老頭156934080


因為,國內女人在成長,在覺醒。美的東西國內女人一樣沒有拋棄,三從四德也沒有消失,是男人變得越來越花心了。男人在婚前睡過無數個女人,你憑什麼要求女方在婚前是處女?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彩禮錢。有人女孩的家人向你提出彩禮錢,你就該笑了,因為,女方的父母已經決定把自己辛辛苦苦從小養到大,用家裡所有的積蓄供女兒讀書,決定把自己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準備嫁去你家了,你應該笑了,而不應該計較“錢”的問題。你不知道,女方的父母心裡在流血,女兒一出嫁,家裡就沒有人了,要抬個東西都要求助鄰居,一旦晚上發病都有可能死在床上,給你要彩禮錢,其實,是按照風俗,把自己心痛的心掩蓋來面對殘酷的事實。

風俗觀念。如今,女孩不但僅丟掉了三從,更值得讚賞的是他們的思想和經濟都獨立了,隨著出國的機會多了,讓她們明白了,只有自己經濟獨立,才能夠好好的去孝敬生她養她的父母,她們不再做家庭主婦了,也不再那麼早生孩子了,不再把青春都投在孩子和男人及男人的父母身上了,他們要為自己活,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在國外的家庭,他們供女兒上大學,因為女人的體力不如男人,大學畢業之後從事辦公室的工作,工資高又穩定;在馬來西亞的馬來人,男孩自己工作自己去買房要不結婚去女方家住,不倫家裡多少個女兒都是留在家裡,男方來女方家住,當然孩子也是隨女方家姓,因為,他們認為:女兒細心,溫柔,有感情,老了還有依靠女兒照顧,而男孩娶的老婆是別人的女兒,怎麼都隔著一層抹不去東西。他們這樣婚姻制度,讓好多老人老年的時候很幸福,到處可見一家人用輪椅帶著70-80歲高齡的老人去旅行,女兒賠著年老的父親散步隨處可見。“四德”國內女人一樣沒有丟棄,他們一樣賢惠,任勞任怨,是男人沒有了德,所以,他們就以牙還牙。

婚姻法。在國外的婚姻,如果有孩子,財產沒有平均分配的,女方是家庭主婦,沒有工作的話,房子無條件判給女方,因為政府要保護婦女和兒童,政府不想看到有流浪大街的婦女和無家可歸的孩子;在女方再婚之前,男方還有要給女方扶養費,一樣孩子的教育費和扶養費一分不能少,女方過了50歲男人方要離婚,還要分給女方一半的養老金。這,才是真正的保護婦女和兒童。彩禮錢,你還在在乎,國內男人已經很幸福了。

逃脫枷鎖。特別是在四川,有的農民太愚昧,殘酷和操控,統治女人了。有一個老婆要離婚那個男人居然咬掉了她 的鼻子;還有一個不但砍掉了女方手榜,還在砍掉的手榜上多砍了幾刀,就是為了不讓醫生接回;其他地方還有一個給老婆潑灑汽油,從外面反鎖,是兒子救出她,但已經被燒的面目全非。這都是男權主義,是多麼的殘酷?這些人哪裡懂得什麼愛情,只是把女人當他們的奴隸罷了 一旦反抗,他們就想象對待畜牲,甚至比對待畜牲還殘酷的殺害,毀滅。這樣的案例導致有的女孩不結婚,他們有獨立的思想和經濟,選擇做人工授精,去選擇高級種子,生一個健康,漂亮的寶寶,住在自己家裡,照顧生她養她的父母,當然,這種有性格,有膽量,經濟獨立的一部份,也有那種太溫柔,膽小,懶惰,好吃懶做的依然會成為男人的奴隸。如果那種有性格,有膽識,有智慧的女孩的父母,向你家提出彩禮錢,你應該進入了幸運圈了。

去你的三從,也保留你的彩禮錢,留著自己花吧。女孩正在向男人挑戰,走出男人的控制,為自己活,為自己的父母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