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名將周勃為何晚景淒涼?

今夕何夕960611


西漢名將周勃自劉邦起兵時開始跟隨劉邦,在楚漢戰爭和建國後的平叛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絳侯。後來,又平諸呂之亂,有恢復漢室之大功,但最後卻晚景淒涼,透視其原因還要從劉邦去世說起:


高祖臨終給予厚望

漢高祖劉邦征討英布中箭,回朝後感覺命不久矣。高祖到底有非常人的胸懷和傲氣,在呂后要找人他醫治的時候,劉邦說,我提三尺劍奪取天下,此乃命爾,我現在天命已盡,你能治好嗎。於是給了醫生一些金子,讓醫生走了,不再醫治。彌留之際,呂后問劉邦,假如你百年之後,蕭何也去世了,誰能夠繼任;劉邦說,曹參可以;呂后又問,曹參之後呢。劉邦說,王陵可以,但王陵太過憨直,讓陳平輔佐他。陳平很有智謀,但是不能獨任。周勃這個人厚重少文,但是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以讓他做太尉。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劉邦敏銳的識人之術,對周勃判斷之精準。



周勃韜光養晦虛以委蛇

高祖駕崩,呂后稱制。不知道呂后是不認為自己讓呂氏掌權,是在擾亂劉氏政權,還是忘記了劉邦所說的話。總之,呂后除了在劉邦剛駕崩的時候,企圖殺死諸位功臣。但經過酈商勸諫,打消了念頭。自始至終呂后對周勃並沒有什麼防備之心。當然,這也得益於周勃對呂氏的曲意逢迎。在呂后想要給呂氏封王的時候,詢問丞相王陵,王陵性格耿直,他硬邦邦地回答,高皇帝行白馬盟誓,不姓劉而封王,天下人可以共同消滅他。現在封呂氏為王,不符合白馬之盟。呂后不甘心,又問陳平、周勃,他們兩人回答,高皇帝平定天下,所以分封劉姓子弟;現在太后稱制,分封呂氏子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呂后聽了非常高興。退朝後,王陵責備陳平、周勃,當時白馬盟誓的時候,你們都在場,如今太后想封呂氏子弟為王,你們為什麼迎合太后,違背白馬之盟?將來有何面目見高皇帝。陳平、周勃回答,今天朝堂上當面頂撞太后,我們不如你;但最終安定劉氏,你不如我們。正如陳平和周勃兩人說的,因為此時呂后執政,王陵因為逆呂后意,很快被罷免丞相,自己告老還鄉;而陳平、周勃因為迎合呂后被留在朝廷,保留了未來安定劉氏的力量。



周勃振臂一呼誅滅誅呂

呂后執掌朝政八年後去世,去世前告誡諸呂子弟要牢牢掌握軍權,以免為人所制。在呂后去世後,陳平和周勃開始行動。當時,中央南、北軍掌握在呂后侄子呂產、呂祿手裡,要想安定劉氏,就要奪取他們的軍權。於是,兩人通過與呂祿關係要好的酈寄勸諫呂祿放棄兵權。在呂祿正在猶豫時,這時傳來齊王劉襄與灌嬰聯手要誅滅呂氏消息。情況遲則有變,周勃當機立斷,來到北軍大營,在北軍大營,周勃傳令,願意為呂氏效力的露出右胳膊,願意為劉氏效力的露出左胳膊。士兵都路出左胳膊。這樣,周勃成功控制北軍。之後,順利誅殺諸呂。然後,陳平、周勃等大臣們認為現在在皇位上的小皇帝,不能確定是惠帝的兒子,應該被廢黜。他們要擁立新君。選來選去,他們沒有選擇在剷除諸呂之亂中最積極的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而是選擇了最低調的代王劉恆。



文帝有意無意地打擊周勃

文帝繼位有因為周勃、陳平功大,於是讓周勃、陳平主持朝政。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周勃位在陳平之上。一天,文帝突然問周勃,現在天下一年又多少刑事處理的案件;朝廷一年財政收入多少?周勃一個都回答不上來。再問陳平,陳平說主管部門指導,要問司法、刑獄的事,可以問廷尉;要問錢穀糧草,要為治粟內史。文帝問陳平,如果都有管事者,那你幹什麼?陳平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丞相要做的是”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諸侯,使百姓親附,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就是丞相要輔佐天子做好大政方針,平衡各方關係,讓官員各司其職。這時,周勃才知道自己與陳平差的遠,於是就提出辭職。文帝也不挽留,讓陳平單獨為相。過了一年多陳平去世,文帝再次讓周勃為相,但十個多月又把他免職,讓他回老家了。回到家的周勃變得神經質起來,因為害怕被誅殺經常在家身披鎧甲,讓家人手拿兵器。最終被人告發謀反,被逮下獄。雖然最終無罪釋放,但是讓這個曾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丞相,大將軍感受到了獄吏的威儀。



最後,回到題目,周勃有安定劉氏的大功,卻最終身陷囹圄。究其原因還是功高蓋主,行廢立之舉,讓君王深為忌憚。縱觀歷史,行廢立之舉的大臣鮮有得到善終的。比如之後輔政霍光在死後被親手扶上帝位的漢宣帝誅滅滿門;劉宋時徐羨之、謝晦、傅亮、檀道濟被親手扶上帝位的宋文帝一一誅殺;明朝張居正死後被自己諄諄教導的萬曆皇帝抄家。文帝繼位之初,周勃自以為功大,很是以為了不起。文帝對他也很尊敬,每次退朝時,總是目送他回去,直到看不見為止。但這哪是敬重,恐怕更多的是畏懼。作為帝王,文帝又怎麼允許這樣事情長期發生,所以才有一系列措施打擊周勃,但文帝畢竟寬厚,適可而止。最終讓周勃善終。


一壺清茗品春秋


周勃在西漢建國十八侯中,排第四位,僅次於蕭何、曹參和張敖,又領導了誅滅呂氏擁立漢文帝的“安劉”偉業。事實上週勃在高、惠、文三朝的影響力,絕對數一數二。周勃晚年卻不幸受到漢文帝的猜忌和打壓,因被誣告謀反投入監獄,受盡凌辱,虧得薄太后相救才得以安度晚年。

一代名將、勳臣,何以晚景如此淒涼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打擊諸侯勢力的大趨勢,是周勃悲劇的導火索

周勃下獄發生在漢文帝六年,在這一年發生了淮南王劉長謀反案,在此之前又發生了濟北王劉興居謀反案。此後,晁錯提出削藩策,賈誼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朝堂之上關於如何削弱諸侯國勢力的爭議,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諸侯既包括諸侯王,也包括獲得侯爵的列侯,這些人構成的勢力,在西漢初年,不光吃光了國家財政收入的半數以上,還在政治上嚴重威脅中央政府的安全。

像周勃這樣的侯爵,雖然個體勢力遠遠不如諸侯王,但數量龐大,且相互關係複雜,大多居住於長安,又位列高官,對皇權的掣肘乃至威脅很大。

西漢後期,對藩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打壓措施,比如在藩國當過國相的官員,及與諸侯王結親的官員,基本失去了回到中央任高官的可能;又比如封侯的官員除了三公,大多會到地方任職或遣送回封地。

列侯之國就始於漢文帝。文帝二年,他下旨要求在長安的列侯限期離京之國。不過響應者甚寡,漢文帝召來周勃,對他說:“前日吾詔列侯就國,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

您是我最器重的人,為了落實政策,您給帶個頭吧!就這樣,周勃被迫辭去丞相之職,回到了封地絳縣。

列侯就國後,是不是萬事大吉了呢?肯定不是,這些侯爺都是功臣勳貴,在地方也很不老實,很多成了地方豪強惡霸。最典型的就是潁川的灌嬰家族,後來在漢武帝時期被滅了族!

漢文帝經常會派使者和當地官員,巡查列侯封地,對他們實行嚴密監控。周勃的禍端就來自於此,每次檢查組來到絳縣,周勃就害怕被誅,一聽到上面來人就嚇得身披鎧甲,手執兵器相見。他越是這麼搞,越容易被人懷疑,最終被人誣告謀反,下獄了!

可見,漢文帝初年對藩國及列侯的打壓政策,引起了周勃的恐慌心理,這是導火索。

二、擁立之功的周勃不是漢文帝嫡系,而是防範對象

如果說漢文帝對別的列侯,尚能睜一眼閉一眼,對周勃這一類人就得兩眼瞪圓了。

漢文帝能登基估計劉邦的墳都震動了!這個最不受寵的皇子,偏居代地,與世無爭,一副自生自滅的節奏,在朝中毫無實力可言。因而,漢文帝想要坐穩龍椅,第一件事就是培植親信勢力,除了藩邸舊臣,朝中勳貴舊戚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能邊用邊防,周勃就是這樣一類人。

對漢文帝來說,別的勳貴尚可以睜一眼閉一眼,周勃不行,這是個有能力搬動龍椅的傢伙,誰看見他能坐得安生?

從公義上來說,周勃陳平導演的剿滅諸呂行動,讓政權回到了劉氏,從私利上來說,周勃們發動的這場政變,其實也是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看看當時的實際情況,就不難得知,諸呂雖然掌權,但絕對沒有謀反之心,所謂謀反只不過是強加在他們頭上的大帽子。根據史書記載,諸呂執掌軍政大權時,周勃這個太尉,連軍營都進不去,陳平這個丞相,連基本的民政都無法參與。說白了,諸呂動了功臣派的奶酪,這就是他們要發動政變的原因。

被晾在一邊吃閒飯,都能掀翻當權者,這個威力之大,漢文帝雖是受益人,但坐上龍椅後,怎麼可能不寢食難安?

漢文帝對周勃、陳平、灌嬰這些功臣勢力,不能不用,畢竟還需要他們對付藩王,也不能放縱使用,除非自己願意做傀儡。漢文帝唯一的優勢在時間,他可以慢慢熬死這幫老臣。所以,漢文帝不需要下黑手,也必須對他們嚴密監控。

三、周勃與漢文帝之間的交易,存在引爆的可能

周勃造反顯然是個冤案,漢文帝不可能看不出來,他也不會真的殺了周勃,只是藉機敲打周勃。不過,引發周勃謀反案的由頭很讓人玩味,上級正常的巡視工作,周勃為和搞得這麼如臨大敵?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

我覺得周勃和漢文帝,在剿滅諸呂期間,一定存在某種見不得人的交易,這個交易就是卡在二人之間的一個炸藥包,極易引爆,周勃都被搞成了神經質!

這個交易就是,剿滅諸呂后,周勃陳平等人,以少帝兄弟非惠帝骨血為由,全部被誅殺,擁立劉恆,而劉恆則必須保障功臣派的相關利益。

這個利益是啥,已經隱藏在歷史中了,我估計無非是兩個,一是殺掉劉恆四子(此四子可能是呂氏女人所生),二是擴大功臣派利益,包括軍政大權、封地、蔭封等等。

這些條件有些漢文帝做了,有些沒做,漢文帝耍了個滑頭,因為談判條件是薄昭跟周勃陳平談的,他可以不承認。當初劉恆進京後當晚,周勃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單獨面見皇帝,我估計就是想得到漢文帝親口承諾。

漢文帝怎麼會上套,他放了兩個大招:一,拒絕私會,有什麼事放在臺面上講,不做背後交易,意思告訴周勃,你跟薄昭達成的協議無效,我不承認;二,不接受皇帝印璽,給你們一個考慮時間,你們可以反悔重新選一位皇帝,我繼續回到代地。

到這時候,周勃傻眼了,既不能拿交易要挾漢文帝,也無法反悔把劉恆“退貨”,只能打碎牙齒肚裡落,乖乖地請求劉恆接受印璽!

我覺得這就是當初漢文帝登基的真相!

這個交易就成了二人日後之間的炸藥包,稍有不慎就會引爆。晚年的周勃步步被動,讓他產生一個恐懼感:皇帝是不是一步一步給我搞“安樂死”?先用,後奪權,再強令就國,讓我一步步虎落平陽,現在覺得我毫無還手之力了,準備徹底讓我封口?

恐懼就來源於此,神經質也就來源於此!當然,被人誣告也來源於此。

綜述

綜上所述,周勃晚年淒涼,既有歷史大環境下的必然,也由其對皇權的殺傷力所致,更主要的是他與漢文帝之間,存在著政治交易有關。

好在漢文帝雖然手段老辣,但是為人不黑,加之以外藩身份入主未央宮,需要周勃等人的支持,雖然受了大委屈,結局還算不錯。假如是漢景帝或者漢武帝,估計周勃不知道要死幾回!


尋根拜祖


周勃是劉邦微賤之交,又是漢朝的開國功臣,更是主導參與了改變漢朝走勢的誅諸呂行動,舉足輕重。他的上升與下降,得勢與失勢,都傳達一種政治動向,也是文帝劉恆上位後,皇帝與功臣角力的組成部份。劉邦當上皇帝粗定天下後,對有大威脅的異姓王進行剷除,對從龍功臣各自封侯賜爵,也算不負舊人情義,並約定非劉不王,非功不侯等事,到呂后專權時,這種平衡被打破,終於引得功臣們在呂后死後進行反撲,並擁立母子俱失寵的劉恆為皇帝。

周勃陳平諸功臣在殺絕呂氏及惠帝一脈後,不擁立強勢的齊王劉襄,而改立遠在代地的劉恆,也有防清算的心理,畢竟天下是劉氏的,只有扶立弱君,功臣才能繼續霸權,保護自己並安享榮華富貴。想法不錯,可是對劉恆看走眼了。劉恆甫一進長安,便連續給功臣們下馬威,不接受他們的私下饋贈,拒辭帝位無效後,便讓親信掌握京中南北軍,聽任功臣等人殺絕呂氏和劉盈派,諸事妥貼才繼位稱帝。又馬上大赦天下聚攏人心。(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文帝即位之後,勢單力薄,並不立即與功臣翻臉,安撫為主,大行封賜誅諸呂有功之臣,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隨劉恆入朝的官員,有的官至列卿。對劉襄三兄弟,卻有意不按照約定封賜,激起濟北王劉興居反叛,在平定過程再大封諸子出鎮為王。在中央,初期尊功臣又制衡分化,先尊周勃,再重陳平,周勃辭相之後以陳平獨相,陳平死後又以召周勃為相,不久卻又以藩王必須之國為由,要丞相先回封國以起帶頭作用。(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這樣多招並出,連消帶打,周勃雖是大老粗,也覺察出不妙,回到封國絳縣居住後,心虛怕皇帝哪一天會派人殺他,當河東郡守、郡尉巡行各縣到達絳縣,周勃經常身披鎧甲,命家人手持兵器護衛。有人以此上告周勃意圖謀反,文帝順水推舟,下令徹查,周勃入獄。好一頓折騰後,把一個開國元勳馬上將軍唬得喪魂失魄,只得傾盡封賜託文帝舅父薄昭美言,太后出面說情才得以過關。這是文帝威壓功臣攬權的做法,所幸周勃雖擔驚受怕,卻得以善終,死後還諡為“武侯”,下場不算差。


南方鵬


周勃起伏的一生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一個以武力爭霸天下的時代的終結,一個歷經近千年的戰國時代的終結,也預示著一個不同以往的時代的到來。

周勃,在劉邦的眾多嫡系將領之中並不出彩,獲得劉邦的賞識或許與他的謀生技能有些關聯。

劉邦在返回沛縣老家之時,與過往朝夕相處的父老把酒言歡,喝到酒酣耳熱之時做了留存至今的一曲大風歌,載歌載舞肆意揮灑心中豪情。周勃在追隨劉邦起兵之前,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

周勃為人敦厚少文,與不事生產放浪形骸又酷愛飲酒縱情歌舞的劉邦,可謂相得益彰。相比其他將領,與劉邦擁有共同話題的周勃自然更為親近一些。

到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亂。

劉邦興兵爭奪天下,周勃一直追隨在身邊。從之前的平民一步步晉升手握天下兵馬的絳侯。

周勃剛一入伍僅是中涓、因功升爵為五大夫、虎賁令。

劉邦入主漢中稱漢王,周勃為武安侯。

劉邦稱帝后不久,周勃領兵擊破燕王臧荼,成為絳侯。

韓王信舉馬邑投降匈奴,周勃率兵進討,官拜太尉,掌管天下兵馬。在當時,一呼百應,威震當世。

即便如此,周勃依然未達至他的人生巔峰。

劉邦病逝,漢惠帝劉盈即位。

少主劉盈為人仁弱,朝政受制於女主呂雉呂太后,但周勃依然不減寵信,任為太尉。

漢惠帝病亡,呂后立幼帝而稱制,大封呂氏族人為王為將,掌控漢朝政大權。雖然周勃仍連任太尉,拱衛長安內外的南北兩軍分別掌握在呂王呂產和趙王呂祿手中,已成傀儡。

時任右丞相王陵不堪呂后及呂氏子弟的驕橫,據理力爭,反而被呂后罷免。事後,王陵怒斥太尉周勃和左丞相陳平。

周勃陳平雖然也是無計可施,可心中已是開始謀劃。

呂后在劉邦病逝的15年後,也黯然離世。

諸呂則蠢蠢欲動。

周勃遂聯合陳平以及劉邦庶子齊王劉肥一系的子嗣,毅然舉大旗,用計謀,平定諸呂,迎立劉邦四子劉恆為帝,安穩劉氏江山。

其中兇險,可一語蓋之。一步錯,全族無遺類。

事後,周勃強入北軍營中,喝令營中勇士左袒的豪壯之舉,成為美談。

周勃自此到達人生巔峰。

盛極必衰,這個道理,在周勃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漢文帝即位之初,凡是周勃上朝下朝,漢文帝劉恆都要起身迎立,尊崇之情溢於言表。

周勃少文的弱點在此時凸顯的淋漓盡致。

對於漢文帝的恭順,坦然接收。

滿朝嫉恨嫉妒,其中也有飽學之士則對漢文帝逾越禮制的舉動,頗為痛恨。

一再出聲勸諫,漢文帝由此開始取消周勃這一殊榮。

形勢斗轉急下。

周勃也意識到事情背後隱藏的禍因,開始自我收斂,恢復以往侍奉劉邦以及呂后的做法。

周勃的收斂,漢文帝的舒張,文臣的口伐。

周勃的聲威一再下降。

最終,周勃在漢文帝的一道詔書之中,品味出漢文帝已經不是初到長安的邊地藩王,而是統領天下的新主,退居自家封國。

打了一輩子仗的周勃,在封國之中無所事事,隨著年齡的增大,開始陶醉於往日的風光之中,加上朝中大臣的一直詆譭,周勃出入家門都會一身戎裝,身邊兵衛隨行,刀槊林立。因此,被人誣告謀反。

周勃就此入獄。

後經漢文帝母親薄太后訓誡,漢文帝幡然頓悟,釋放了周勃。

周勃經過這一番牢獄之災,就此不再敢有任何慾念,謹守本份的蜷縮在封國之中。周勃一生少文不明禮節,在相繼侍奉劉氏三朝之後,因年老又為子孫打算,最終磨掉往日的意氣風發,悄無聲息的離開人世。


唐代丹藥


看歷史不能只看史書記載的東西,要看他做的事的性質。

呂雉死後,周勃、陳平和諸侯王們聯合起來發動兵變,帶兵衝擊皇宮,誅殺指正大臣,把皇帝全家殺了。

這點你看歷史,大多數把他們寫成正義的,但是,當時的皇帝有什麼錯?呂氏外戚是執政大臣,有什麼問題?

而周勃呢?是沒有軍權的,憑藉威望,奪取兵權,帶兵造反,這是什麼性質?

這件事本質上就是周勃等功臣集團和諸侯王清算呂氏外戚,奪取權力,一場爭權奪利的造反罷了。

只是因為漢文帝是這樣的基礎上登上皇位的,自然不可能說周勃等人造反吧?那他的皇位合法性怎麼辦?

再者,周勃沒有兵權,卻能發動兵變,這是什麼性質?漢文帝怕不怕他?

衝擊皇宮殺執政大臣什麼性質?殺皇帝和他全家這是什麼性質?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還好說,問題是,周勃逼死了漢文帝的代王后和四個嫡子,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

這個代王后,肯定就是呂氏了,因為呂雉把呂氏的女子都跟諸侯王聯姻,在殺光了長安的呂氏外戚後,又把聯姻諸侯王的呂氏女子兒子們都殺光了,包括漢文帝的老婆還有四個兒子。

總體來說,周勃沒有兵權,卻憑藉個人威望奪取兵權,帶兵造反,衝擊皇宮,殺了執政大臣和皇帝全家,擁立漢文帝,件件都是標準的死罪,殺他怎麼了?


南朝居士


說起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為了劉邦的建國立下赫赫戰功。周勃為人耿直,沒有多少文化,最大的愛好就是舞刀動劍,因為戰功卓越被劉邦封為絳侯。老實敦厚,質樸剛強的性格得到劉邦的信任,劉邦在臨終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劉邦到死也信任周勃。


周勃,沛郡豐縣人,祖籍卷縣,出身貧苦,經常為婚喪嫁娶的人家當吹鼓手,以編織葦箔養蠶的器具為生,自幼習武,弓馬嫻熟,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為以後他的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高祖去世後,周勃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漢惠帝,拜為太尉。呂后死後,身為趙王的呂祿擔任了漢朝的上將軍,呂王呂產擔任相國,二呂把持朝政,太尉周勃不得讓他進軍營,丞相陳平不能處理政務。周勃與陳平謀劃終於誅滅諸呂,擁立劉邦四子代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

周勃因擁立文帝有功,受到器重拜為右丞相,周勃身居尊位,又一誅呂擁立文帝,威震天下,自感時間一長會有災禍落到身上,便向文帝辭職回家,文帝準了他的要求。一年多丞相陳平去世,文帝又召回周勃任丞相,十個月後,文帝要讓列侯回到封地,有的人不願動身,文帝找周勃商量要讓他帶頭,耿直的周勃為了擁護文帝的政令,便歸還相印回到封地絳縣。

回到封地的周勃,每到郡守、郡尉巡行各縣到達絳縣,他非常害怕恐懼,接待郡守、郡尉常身穿鎧甲,命家人們手持兵器,時間一常便有人上告文帝想謀反。文帝把這事交與延尉處理,延尉把周勃逮捕審問,周勃恐懼不知答覆什麼,把他治罪下獄,獄吏欺凌侮辱,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周勃,讓家人出千金賄賂獄吏。後來,周勃讓家人賄賂文帝的舅舅薄昭,案件到緊要關頭,薄昭向薄太后進言,薄太后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之心。



文帝臨朝時,薄太后抓起頭巾向文帝擲去說:“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軍隊,哪時候不謀反,現在身居一小縣,反而謀反嗎?”文帝謝罪,說:“獄吏查清楚了,馬上放人。”於是派使臣手持符節到獄中放人,恢復周勃的爵位和封邑。周勃出獄後說:“我曾經率領百萬大軍,然而怎知道獄吏的尊貴啊!”周勃回到封地,於漢文帝十一年去世,溢號武侯。


總上而言,周勃耿直質樸,漢文帝利用周勃的威震天下威望,一升一降一打壓來敲山震虎,鞏固自己的統治,不過周勃比他兒子周亞夫強,沒有冤死到獄中,最後落個善終,也箅是個圓滿的結局。


趣談漢史


周勃之所晚景淒涼,是因為他錯誤的判斷,自己嚇自己所致。

公元前209年,劉邦起兵反秦,周勃幾乎參加了秦末漢初的所有軍事行動,滅秦國、徵項羽、平內亂、御匈奴,可謂戰功赫赫,擠身列侯。

劉邦去世後,他以列侯身份侍奉漢惠帝劉盈,官至太尉。呂雉去世後,周勃與陳平謀劃,終於誅滅了呂氏一族,擁立代王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 [38-40]

漢文帝即位後,周勃被任命為右丞相,並賜給黃金五千斤,食邑一萬戶。右丞相只做了一個月,就有人跟他說:“您誅殺呂氏,擁立了當今皇上,威震天下。您已經是萬戶侯了,備受當今聖上信重,你應該急流勇退,不然時間長了,惹禍上身。”周勃細想之後,脖頸處微微發涼,於是上書請辭,漢文帝同意了他的請求。

一年後,陳平去世,漢文帝再次任命周勃為丞相,但是十多個月後,漢文帝道:“前些日子我下詔給所有列侯,讓他們全部回到自己的封地,但是現在還有人沒有走,你是我最信重的人,你做個表率,回你的封地去吧!”就這樣,周勃被免職了,回了封地。

漢文帝的這個詔令,並不是針對周勃,但是周勃因為之前為相時被人提點過,所以誤以為是漢文帝對他不滿,所以用這個藉口把他罷免。

回到封地的周勃猶如驚弓之鳥,每當河東郡守、郡尉巡行各縣到達絳縣,周勃經常身披鎧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來見郡守、郡尉。他的行為引起他人的懷疑,於是有人上書告發周勃意圖謀反,皇上下來將周勃抓捕下獄。

審訊時周勃不知怎麼辯解,獄吏也時常欺辱他,於是周勃賄賂獄吏,獄吏指點他就:“你可以找你的兒媳婦,請她幫你作證。”周勃的長子周勝之娶的是漢文帝的女兒,獄吏指的兒媳婦就是這個公主。

周勃拿出大量的財物賄賂薄昭(漢文帝的舅舅、薄太后的親弟弟),請求薄昭替他向薄太后進言,薄太后當時臨朝攝政,瞭解後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的意圖。 文帝臨朝時,薄太后抓起頭巾向文帝擲去,說:“周勃以前在外領軍,有皇帝賜給的印璽,當時沒有謀反,現在他身居在一個小縣城,手中無兵無權,拿什麼區謀反?”

漢文帝看了周勃的供詞,於是向薄太后謝罪,命人放了周勃,並且恢復了他的爵位後封地。至此,周勃逃過一劫。

總結:周勃之所以那麼敏感,總擔心皇帝要殺他,是跟他的經歷有關的,他年輕時一起追隨劉邦的同僚,死於皇家猜忌的有很多,所以他的驚懼也不無道理,還好他最終得以獲救,老死家中。


鄧壇拜將


周勃是西漢的開國功臣,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立戰功無數,後來官至太尉、丞相,可是晚年的時候卻被降到封地,還被人汙衊造反,最後淪落到被獄吏汙辱。周勃晚年如此淒涼,只是因為一個字“狂”。


周勃的前半生其實是非常仁厚的,跟“狂”字根本不佔邊。其實西漢王朝是一個草根率領著一群草根打下來的,他們的出身都很低。皇帝劉邦原來只是個泗水亭長,每天飛雞走狗,無所事事;樊噲是個殺狗賣狗肉的;夏侯嬰專門是趕馬車的;灌嬰是販賣絲質品的;就蕭何好一點,是個縣吏。要說這裡面出身最不好的,恐怕要數週勃了。

周勃是劉邦的老鄉,是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的,收入微薄,為了多賺點錢他還兼職做吹鼓手。因為他弓馬嫻熟、孔武有力,後來又做了拉強弓的勇士(無論在什麼年代,都是技多不壓身呀)。劉邦起兵後,他便跟著劉邦南征北戰,天下初定,論功行賞時他被封為絳侯,食邑八千戶。在劉邦麾下還是有不少關係戶的,盧綰跟劉邦親如兄弟,非常得劉邦的偏愛;樊噲跟劉邦是連襟,是劉邦的親戚;夏侯嬰是劉邦的御用車伕,非常得劉邦信任。但周勃卻不是關係戶,他所得到的封賞都是他實實在在打出來的,劉邦率軍打仗,周勃大都是前鋒(打仗時前鋒既是主力,也是炮灰,危險係數最大),攻佔城池往往他都是第一個站在了城牆上的。劉邦對他的評價也很好,說他質樸剛強,老實敦厚。



我們知道劉邦在天下初定時,就開始大肆的誅殺和打壓有功之臣,連他最好的兄弟盧綰都投降匈奴了,為什麼作為武將的周勃安然無恙呢?其實除了劉邦認為他老實敦厚以外,最主要的是周勃勇武有餘,計謀不足,沒有大能耐,對劉邦造不成威脅。這一點從他在行軍打仗中的表現也能看出來。周勃剛跟著劉邦時,就是做訓練步兵的低級武官,後來打天下(包括後來平各異性王叛亂)時,他也大都是聽從指揮作前鋒,或者作為將領帶領一部分隊伍去攻城或者狙擊敵人,跟韓信這樣統籌全局的軍事家根本沒的比。所以周勃雖然軍功多,但權力並不大。周勃帶領最大規模的軍隊當主帥還是劉邦病危,他害怕樊噲會成為呂后強大的外戚勢力,所以讓周勃去代替正在平燕國叛亂的樊噲,周勃才得到自己統領大軍的機會。周勃這次主帥當的還可以,燕王盧綰逃到了匈奴,周勃平叛勝利而歸。可此時的劉邦已經病逝,平叛有功的周勃並沒得到什麼封賞,也沒被授予什麼要職,還是絳侯的身份,直到孝惠帝六年才被授予太尉的官職。不過這個太尉卻並沒有什麼實權,因為很快惠帝劉盈就去逝了,呂后臨朝稱制。她對劉氏宗親和劉邦留下的老班底極力壓制,大量分封呂氏為王,呂氏外戚掌控著大權。



直到十年以後呂后去逝了,周勃才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呂后去逝後,諸呂害怕權勢被奪,密謀謀反(一種說法是劉氏宗親和老臣們為了奪權而編造的理由),周勃、陳平等老臣用計奪得南、北軍的軍權,盡誅呂氏全族。周勃身為太尉,又是軍中的老資格,威望最高,在平定諸呂時功勞也最大。

志得意滿,感覺自己已經到達人生巔峰的周勃不再質樸老實了,開啟了自己狂妄的政治生涯。

本來在平定諸呂時,功勞最大的劉氏宗親就是在外圍策應的齊王劉襄,他也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孫。無論是是從倫理上還是從功勞上,都應該是劉襄當皇帝才是。可是齊王是當時最大、最強的諸侯王,這些元老們怕劉襄繼位後他們的權力被奪取,就以齊王的舅舅勢力大,繼位仍有外戚專權的可能,排除了齊王,擁立了實力弱很多的代王劉恆。

劉恆從代國趕往京都,元老大臣們都到城外去迎接。這時周勃的張狂表現出來了。劉恆實力弱,又一向仁善不爭,卻被擁立為帝,居首功的周勃便認為劉恆對他一定是誠慌誠恐,感激不盡的。所以在劉恆還沒入城的時候,就到劉恆的車馬前說有事情想和他私下聊幾句。不料劉恆根本沒接茬,他身邊的手下說,如果是公事那就正大光明的說,沒必要私下說,如果是私事,那麼不好意思代王沒有私事。周勃本想著劉恆會非常客氣的與他聊天,不想碰了一鼻子灰,只能自己生悶氣。


其實劉恆登基以後對大權在握的周勃是非常尊敬的,封他為右丞相,位極人臣,還把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周勝之。據記載漢文帝(劉恆)為表示對周勃的尊重,每天下朝的時候都要目送他離開,而周勃不但坦然接受,還一副很驕橫的樣子。時間長了,漢文帝慢慢在京都站穩腳跟後,便不再那麼哈著他了,漸漸地拿出了皇帝的威嚴,周勃也漸漸畏懼起來。有一次漢文帝問周勃:“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全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是多少?”周勃仍然答不出。這種問題明擺著是為難人,周勃已經察覺到了漢文帝的敵意,再加上手下人也勸他說你已經功勞最大,官職最高了,時間長了災禍就要降臨了。所以周勃怕槍打出頭鳥,便辭去了職務,由左丞相陳平一人任丞相。周勃若是就這樣急流勇退了,我估計漢文帝也會對他禮遇有加的。但他的心是非常不甘的,熬了一輩子,好不容易走上了高位,才幹幾個月就要光榮退休嗎?他顯然不接受!,所以在陳平去逝後,周勃便又被任命為丞相了!朝中不缺有才能的人,漢文帝明明很忌憚他,卻又立他為丞相,我想這中間周勃肯定使了不少手段,讓漢文帝不得不妥協,這也為他後來的悽慘埋下了伏筆。




漢文帝雖然仁厚,但手段還是很高明的。差不多十個月之後,他便擺平了各種牽制,開始對周勃下手了。漢文帝時期,很多列侯都住在京城,不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他便讓丞相周勃起個帶頭作用,一道聖旨,回你的絳縣封地吧!周勃作為一個老臣,漢文帝是一點面子都沒給他留,什麼錯沒犯,找了這麼個不是理由的理由就把他給罷免了。

周勃灰頭土臉的回到了封地,他知道自己得罪了漢文帝,所以每天過的膽顫心驚。每當郡守、郡尉巡行到絳縣時,他都要身批鎧甲,讓家丁手持兵器迎接。史書雖然沒有記載,我想周勃在漢文帝剛繼位的那兩年,自恃權力和擁立之功,應該狂妄的做了不少逾越之事,要不然不會這麼戰戰兢兢。周勃此舉正好被有心之人利用,舉報他謀反,於是廷尉便把他逮捕入獄。這次舉報是不是漢文帝授意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堂堂萬戶侯,漢朝四朝元老,僅憑身披鎧甲,家裡有武器便被告謀反,顯然所有人都知道漢文帝和周勃嫌隙很深。而在獄中的獄吏都敢欺辱他,說明周勃當時的狀況真的很糟。周勃請公主(他的兒媳)為自己作證,又贈送很多財物給漢文帝的舅舅薄昭,讓薄昭給自己說情。好在漢文帝不是嗜殺之君,知道他不是謀反,給了他點教訓就把他給放了。



此後的周勃被治的心服口服,再也不敢有什麼不敬的行為了,在封地又過了八年去逝了。雖然經歷波折,但總算也是善始善終了!


孔六十三


因為漢文帝要殺雞儆猴,這個雞當然就是周勃,而猴則是功臣和諸侯。原因很簡單,文帝要政由已出。當年跟隨高皇帝劉邦打天下的功臣蕭何、張良、曹參等人皆去世,功臣中無人能超過周勃。而且文帝他又是周勃擁立的,這是文帝最為介懷的地方。周勃太尉一職是掌管全國軍事的職位,三公之一。這個位置是高皇帝劉邦臨終遺命。在誅諸呂氏中,周勃有匡濟漢室之功。加上週勃又擁立劉恆,其名望達到頂峰。公元前180年劉恆從代國來到長安,只帶了六個親信。乃令宋昌驂乘,張武等六人乘六乘傳,詣長安



公元前180年文帝繼位後立馬嘉獎眾人,周勃的獎賞是最多的。本來文帝是想讓陳平當相的,結果陳平以生病為由推辭。文帝特意召見陳平詢問。陳平講:高皇帝時周勃功勞不如我,誅諸呂時我的功勞不如周勃。於是文帝任命周勃為右相,陳平為左相。後來文帝故意問周勃一年有多少案件、收入多少等。周勃都不能回答,汗流夾背。汗出洽背,愧不能對。接著問陳平這些事,陳平回答這些都有主管的官員,問他們就知道了。丞相上佐天子,下撫百姓,使各級官員盡職,不直接管。在周勃當了十個月右相後,有人對他講:您誅滅呂氏,迎立代王,已威震天下,又受厚賞而居尊位,久而久之,恐怕就有災禍臨頭了。”周勃聽了非常擔擾,也自覺處境危險,於是向文帝辭謝,歸還了相印。文帝批准了他辭職。



文帝能讓陳平繼續當丞相而不容周勃。原因很簡單,因為陳平只是謀士,而周勃隨高皇帝南征北戰,在軍中威望非常之高。當時的武將中無人能跟周勃相比。帝王的心思顧慮的不是你有沒有反意,而是你有沒有這樣的實力。周勃雖然沒有擔任軍職,但要掌握軍權並不是什麼難事。呂后時周勃雖然擔任太尉,但並不能掌控軍權。勃為太尉,不得入軍門。誅諸呂時周勃卻能直接進入北軍奪呂祿的軍權。周勃對北軍將士講:為呂氏的露右肩,為劉氏的露左肩。北軍將士皆露左肩。可見周勃在軍中的威信非常之高。掌管北軍多年的呂氏還不如周勃一句話管用。太尉勃身率襄平侯通持節承詔入北軍。典客揭奪呂祿印。而且高皇帝劉邦的那句遺言:然安劉氏者必勃也。這等於是給了周勃一把尚方寶劍。



陳平去世後,文帝又任命周勃為相。一年後文帝召見周勃講:前些時我下詔讓列侯回到封國,很多人沒有去,丞相是朕器重的,要為朕率領列侯回國。”便免去相位回封國。從這段話得知文帝下詔讓列侯回到封國,居然有很多人沒有回去。從中也說明文帝的權威有限。所以要周勃做樣板。文帝讓列侯回封國的詔書是一年前陳平去世時頒佈的。上曰:“前日吾召列侯就國,或頗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乃免相就國。周勃回到封國後,每當郡守尉巡視到絳(周勃封地),周勃都懷疑是文帝派來誅殺他的,所以每次都披甲,讓家人拿著武器。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絳侯勃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不久後有人告周勃謀反,文帝下詔逮捕周勃判罪。周勃害怕,不知怎樣答對。小吏略微對他加以侮辱。周勃送給獄吏一千斤金,獄吏便在木簡背面寫字給他看。說“讓公主做證”。公主,是孝文帝的女兒,周勃的兒媳婦,所以獄吏教他讓公主做證。



還是國舅薄昭替他在薄太后前說話,太后也認為沒有謀反的事。文帝上朝,太后把頭巾投向文帝,說:“絳侯握著皇帝印,在北軍帶兵,不在這時謀反,現在住在一個小縣裹,卻要謀反嗎!”文帝已看了周勃的判辭,便講:“官吏正在核實而放出他。”於是派使者拿著符節赦免周勃,恢復爵位封邑。周勃出獄,說:“我曾統率百萬軍隊,怎麼知道獄吏這麼尊貴!”勃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安知獄吏之貴也!”國舅薄昭會幫他說話,是因為以前周勃把加封的土地都送給了薄昭。可見周勃未雨綢繆。




文帝當然知道周勃並沒有謀反,打壓周勃不過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讓周勃及群臣明白他才是君主,周勃回到封地後過了七八年後去世。估計那七八年也是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其子周亞夫,文帝臨終前也告知兒子景帝: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周亞夫也是因為給人告發謀反,於獄中嘔血而死。父子倆下場都不好。原因在於:挾功震主,自古所難。


小鴻哥


新中國有開國十大元帥,而西漢時期也有建國十八侯,我們所熟知的蕭何就排名前列,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周勃則是建國十八侯中的第四位開國名將。在西漢的建設時期,這位將軍功勳顯赫,他率軍打敗了劉氏一族的外戚專政,有著別人無可匹敵的影響力。可就是這樣一位將軍,在晚年的時候,卻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要,晚年的光景十分的淒涼。那麼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位將軍落得如此下場呢?

一,功高蓋主。

伴君如伴虎,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如此,打天下的時候是兄弟,到了國家安定的時候就成了君臣了,作為建國十八侯中的成員,周勃的功勞那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在軍中很得民心,有著很高的威望。但是恰巧是這一點是統治者不願意看到的,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心向著自己,而不是別人。時間久了,皇帝的心裡就會開始有了猜疑,慢慢的,曾經風光無限的周勃,晚年的光景十分淒涼。

二,皇帝打擊諸侯勢力。

諸侯在戰亂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力量,而到了和平年代就成了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不過也有的諸侯王認為,自己的勢力也不容小覷,說不準也可以坐上皇帝的位置。所以,一些諸侯勢力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面對這樣的局面,皇帝必定會採取措施進行打壓,於是到了漢文帝的時期,那些諸侯都被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抽取了權利,發配到了偏遠的地方,任由他們自生自滅。而周勃本身也是一個諸侯王,所以,不可避免的也落得了這樣的下場。

三,周勃並非是皇帝的直系親屬,難免有所防備。

在古代,血緣關係的親疏對一個人的官職有著重大的影響,周勃雖然對皇帝有著擁功的事蹟,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周勃始終不是自己的嫡系親屬,終歸是個外人,所以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外戚專政的局面,漢文帝對周勃有所防備,晚年的時候沒有重用他,而是任由他自生自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