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岁月深处是芳华》序丨文

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

——于学忠《岁月深处是芳华》序

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岁月深处是芳华》序丨文/翟营文

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岁月深处是芳华》序丨文/翟营文

蒙学忠弟信任,嘱托为他新出版的报告文学集《岁月深处是芳华》写几句话,学忠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记者,也写过很多报告文学作品,这部作品集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祝贺学忠的收获。在此之前我也写过报告文学,写作中曾找来一些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学习,有一些粗浅心得,不妨和大家交流探讨一下,也算是对学忠命题的一个交代吧。

第一,报告文学这种体裁在文学作品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我觉得报告文学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学作者中总是把它排在小说、散文、诗歌之后,纯文学刊物也很少发报告文学,觉得它可有可无。一种文学体裁的诞生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生命力,也一定有它自身的优势。其实报告文学从开始就以它的时效性、真实性及亲和力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并为推动历史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早在我国大革命时期,它随同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品,从日本传到中国。在当时的德国左翼报纸杂志上出现了一些用文学笔调赤裸裸的报道现实生活的作品,大家便把这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叫做报告文学,和小说并列。早期的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有很多,比如夏衍的《包身工》、美国作家约翰里德写苏联十月革命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捷克作家伏契克写的《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等这些好的作品都有严格的忠实于事实,强烈的社会情感,及对被压迫大众的密切联系的特点,在当时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好的报告文学也是举不胜举,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都是鼓舞和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讲到:“文艺方面近年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生活的文学作品多了一些,但是能够振奋人民和青年的革命精神,推动他们勇敢献身于祖国各个领域的建设和斗争,具有强大鼓舞力量的作品,除了报告文学方面比较多以外,其他方面也有,可是不能说多。”老人家对报告文学的评价恰如其分也格外看重,可见报告文学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无可比拟的强大鼓舞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报告文学同样当仁不让的擎起如椽巨笔,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做着珍贵的记录,许多报告文学作家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发言人,像长江的《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回眸》、何建明的《国家》、蒋巍的《闪着泪光的事业》、许晨的《蛟龙探海》、兰宁的《“神舟”天路》等等,在世界文学领域报告文学越来越登大雅之堂,甚至摘取桂冠,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拉纳·亚历塞维奇写过报告文学《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她的作品是对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我国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也入围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也设有报告文学奖,可见报告文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第二,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在与一些报告文学作者接触中发现,有的作者觉得报告文学不必象新闻那样真实,是允许对真人和实事进行艺术加工的,也就是说可以“略有虚构”,有的甚至认为只要人是真的事件是真的,其他都可以艺术加工。其实这些想法是错误的。真实性恰恰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力和鼓舞力之所在,夏衍说过:“报告文学不但不能虚构,我认为,甚至连夸张也是不允许的。”为了写好《包身工》,了解她们真实的生活状况,夏衍化妆深入到包身工的车间和宿舍实地观察,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半夜三点多钟徒步十几里地去调查包身工上下班的情景,我们今天读来,仍觉得如在眼前。

著名作家刘白羽说过:“报告文学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写的是真人真事,人家能够看到学到,这是小说不能代替的。”这种真实既要求总体事实真实,也要求细节真实,既要求人物的动作语言真实,也要求内心真实。小说可以去夸张去拼凑,报告文学不行,这就要求作者既要有不怕辛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在纷纭的事物中理出头绪,找出内在的真实,我在读黄宗英的《大雁情》时深有感触,作者在刚刚接触秦官属时她给作者的印象就是“种野药的”,接下来的采访中又听到一些对秦官属不利的负面评价,再深入调查,才感觉出这位深扎人民之中的知识分子的可贵,通过更深的了解才看到了她内心的美好,这种真实不是蜻蜓点水式采访能挖掘到的,那么是不是有了真实就不用艺术描写了呢,当然不是,一篇好的报告文学,要有精巧的构思和大量的静态描写和心理刻划。对于人物的描述,鲁迅先生说的精彩,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第三,采访是关键要比写更重要。

依我的理解,报告文学写作中采访占六,构思占三,写作只占其中的一。

采访最好不要先入为主,要清空头脑里现有的想法,从零开始。但是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是要有的,一是要读一些好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如写人的可以读一些近期出版的人物传记,对写人物的传记文学有个总体上的把握。二是要学习一下相关领域的知识,比如写一位飞机设计师,你就要学习一下该领域的相关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术语和飞机的整体性能,做到在心中有个铺垫,这样谈话中就少了不少障碍,能很快的进入采访情境。三是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该人发表的论文,网上的介绍及其工作和家庭情况,适时制定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包括采访目的,对象,要求,时间,步骤等。这个提纲只是初步的,随着采访的深入,可以随时调整。五是进行外围采访。在采访当事人之前,也可以进行外围的采访,找熟悉他的朋友同事亲属等了解一下,也可以开个座谈会,等收集一些情况,与采访当事人得到的材料,相互认证,相互补充。采访中不要怕麻烦,一次没成功就多次,一件事情没弄明白就反复探究,直到弄明白为止,要与被采访人交朋友,交心,不要忽视交流中的表情和“废话”,要勤思考,抓住一点,深入下去必有收获。

第四,恰当精彩的议论对提升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尤为重要。

精彩恰当的议论也是增强报告文学文学性的一个有力手段,同时精彩的评论和总结也会使作品思想升华和飞跃。好的议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逻辑上衔接的作用,但是议论不能代替事实,议论要力求做到正确,新鲜,深刻。要对现有的叙述进行引导,使叙述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柳暗花明。好的议论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这些议论不能单摆复搁,而要与事实的叙述有机融为一体,成为叙述的骨骼,比如李是非的《热血男儿》中,第十二节结尾写道:这还是看得见的清新气象,还有那看不见的呢。经济体制,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的改革,由这些引起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属于上层建筑的清新之处,比那夜间灿烂的灯火更加美丽动人。这段议论是由环境的清新引申到改革后上层建筑的清新,是对上面叙述的升华和延展,给人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图景。但议论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多过杂,这样就会使文章减弱艺术感染力,事倍功半。好的议论要做到顺其自然不突兀,要依叙述而行,而不能另行其道,要把握时代精神,产生推动社会的作用,要与抒情融为一体,体现作者强烈的文化色彩。总之要有感而发,而不是空发议论。

最后,祝学忠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也祝营口的报告文学写作兴旺!

2020年3月3日于营口

翟营文,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全委会委员,营口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高研班毕业。出版诗集《背靠亲人和万物》、《翟营文诗选》。

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岁月深处是芳华》序丨文/翟营文

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岁月深处是芳华》序丨文/翟营文

我对报告文学的粗浅理解——《岁月深处是芳华》序丨文/翟营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