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名门,为事业终身不嫁,守护无数中国文物,55岁跳楼自杀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除了政治军事上的大有作为,他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家庭风气,使得家族出了不少名人。比如有一个叫曾昭燏的女子,就是曾国藩的后人,她是一名考古学家,曾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为了国家考古事业终身未嫁,却在55岁时跳楼自杀。

她出身名门,为事业终身不嫁,守护无数中国文物,55岁跳楼自杀

曾昭燏,1909年生于官宦世家,是曾国藩的后人,家里一共四兄妹,在她前面则是三个哥哥。除去大哥早年夭折,他们兄妹个个都是学有所成,二哥曾昭承,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三哥曾昭抡,美国麻省理工博士,是一个著名的化学家。

而作为女子的曾昭燏,也是巾帼不让须眉,20岁考入南京中央大学,26岁留学英国,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辗转于德国柏林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做考古研究员。当时已经是1938年,29岁的她感知国难当头,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决心回国效力。

她出身名门,为事业终身不嫁,守护无数中国文物,55岁跳楼自杀

回国以后,曾昭燏担任中央博物院专门设计委员,在四川、云南一带从事考古研究,利用自己的学识,与其他考古学家发掘马龙遗址、龙泉遗址等五处,收获大量的文物资料。经过研究整理,发现了云南地区的“苍河文化”,并撰写出考古报告与论文,成为考古界的一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昭燏返回中央博物院,协助博物院对文物进行清理和保存。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想运走一批文物到台湾去,曾昭燏知道此事后,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谁要是将文物运走,不管是在途中还是在台湾,只要文物有任何损失,此事的策划者,将是民族的罪人。

她出身名门,为事业终身不嫁,守护无数中国文物,55岁跳楼自杀

为了此事,曾昭燏奔走相告,并与徐森玉、王家楫的人联名写信,呼吁将已送往台湾的文物运回,在她的坚持下,852箱文物再次回到大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南京博物院,曾昭燏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开始主持挖掘南唐二陵,满腔热血投入到考古事业中。

建国后的社会,妇女们得到解放,地位大大提高,嫁人生子不再是女人的唯一追求。曾昭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都能够经济独立,为社会做出贡献,男女的社会地位一样平等。为了自己的考古事业,她决定终生不嫁,与堂妹生活在一起。

她出身名门,为事业终身不嫁,守护无数中国文物,55岁跳楼自杀

在南唐二陵的发掘中,曾昭燏亲自带队,白天在布满泥泞的考古现场,晚上照着昏黄的煤油灯,整理出土的文物,在野外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即使条件如此艰苦,她也从未抱怨一句,眼里只有考古事业,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然而,由于当时年代,阶级斗争极为严重,曾昭燏作为曾国藩的后人,他们的家族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曾昭燏为事业操劳过度,又对当时形势的高度紧张,经常寝食难安,时间一长,就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也造成了一起悲剧。

她出身名门,为事业终身不嫁,守护无数中国文物,55岁跳楼自杀

1964年12月,患有抑郁症的曾昭燏刚从医院出来,对司机说要去灵谷寺散散心。到了灵谷寺之后,她让司机在车上等,自己想一个人静静,她一人登上了灵谷寺,脸上云淡风轻,随后纵身一跃,从楼上跳了下来。当大家发现时,曾昭燏早已气绝身亡,她的口袋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曾昭燏死时才55岁,许多人纷纷感到心痛惋惜,她一生为考古事业鞠躬尽瘁,最后却无法战胜病魔。历史学家陈寅格为她写下悼亡诗,其中有两句是:“高才短命人谁惜,白璧青蝇事可嗟。”字里行间,是对曾昭燏才华的肯定,又为她绚烂而短暂的一生感到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