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的非洲,竟然也有那么多“光棍儿”

“光棍儿”这个称呼在非洲很多用,当然,非洲人是不知道中国这个词的,提起它的自然也是中国人,而中国男人通常用这个词来表明自己的状态,更确切的说是自己在非洲的状态。

其实很多说自己是“光棍儿”的人,实际身份并不是单身,他们在中国已经结了婚,多数也有了孩子,可是在非洲,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像“光棍儿”一般地生活着。

去非洲工作的大多数是一个人,而且以男性居多,尤其是一般劳务工人。他们离开家庭,独自一人来到非洲工作,基本一待就是一个合同周期的两年,在这两年之内,他们工作生活都在项目现场,也几乎是全年无休,外面的国外生活和他们更是无关。而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当然也都是同样情况的人。

所以在这里,他们就要承受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家庭的生活,也没有家庭的事情。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生活,所有的聚会也都是和工友们一起,一群男人之间的酒局牌局。

另外一个群体的“光棍儿”,就是刚毕业后就到非洲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大都二十岁出头,为了理想或者生活,早早的就来到了非洲,此时的他们基本都是没有结婚的人,即便是有了对象,在非洲依然是只身一人。他们或许渴望着在非洲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也计划着在这里工作几年回到国内好好的谈场恋爱,和爱的人结婚。

“一夫多妻”的非洲,竟然也有那么多“光棍儿”

可非洲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他们计划的两三年一转眼过去了,很多依然是单身,而回国的计划也一拖再拖,那些原计划里的事情,在非洲的工作生活中似乎有些遥遥无期,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和状态,所以一个转眼又是几年,回看自己依然“光棍儿”,此时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已经在非洲五六年,也开始往三十上奔了,那个自己依然还有时间和机会的脱单计划,成为了一个难题。

有人说,这其实是习惯了,但也有人觉得,这或许是单一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人变得感情麻木,和身体感知的退化,感情甚至生理的需求已经很淡了。所以他们习惯甚至享受着这种“光棍儿”状态。只是当大家在一起聊天或者相聚时,才猛然发现,不管自己是否在国内有对象,在非洲,过的都是一种单身生活。

但非洲“光棍”生活的也不只是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非洲当地人在适龄甚至大龄阶段而单身的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听说在非洲一个男人能娶多个老婆,可能也怀疑非洲当地的“光棍儿”怎么也会有?其实关于非洲当地男人一夫多妻的情况我们也介绍过,第一,目前这种状况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还比较多,第二,娶几个妻子也是男人家中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男子的条件首先是自己要有房子,其次是能够为每个妻子提供同等条件的住房,阿拉伯民族的是男子为每个妻子提供同样条件的各一套房子,其他多数非洲民族的男子则是至少为每个妻子提供相同条件的各一间屋子;再者,男子也要在生活中平等的对待每个妻子,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一夫多妻”的非洲,竟然也有那么多“光棍儿”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在非洲即便是有一夫多妻的制度和习俗,但一个男子想要多娶妻子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有人问,如果没有经济条件呢,那是不是就不能娶多个了。答案是肯定的,但没有经济条件可能一个妻子都娶不到,男子只能打着“光棍儿”。

我在非洲一个国家旅行时,去沙漠中的一个古城参观,和当地的导游聊天,他就介绍了当地曾经的繁荣,也说有钱人都是住着大房子,娶几个妻子,多妻也是当地的制度,即便是到现在。同行的游客就问,有钱人能娶几个,没钱的能娶几个,他的回答也很明白,说没钱的当然是一个都娶不起,因为没钱没房子,女孩也不会嫁给他。所以,在当地和他们国家,很多大龄男子没有结婚。

“一夫多妻”的非洲,竟然也有那么多“光棍儿”

我在北非一个国家时,也时常遇到三十多甚至四十的男子没有结婚,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因为自己没有钱,也没有房子。所以就找不到女朋友,或者谈了女朋友不愿意嫁给自己。

当地本身宗教就比较严格,不结婚只谈女朋友,并且能和女朋友亲密来往的也不那么多。那个国家的房价越来越高,但工作岗位并不能满足,所以很多年轻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就没有保障,即便是他的父母有一套房,按照当地人的理念,女孩不愿意结了婚和男方父母一起住,所以没有自己房子的男子就没有条件来结婚了。这样情况的男子也并不是少数,所以,在那里就有很多适龄的男子单身着。

在非洲不少国家其实是一样的情况,或者说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一样的吧,如果不是生活在原始状态下,靠自己搭个草棚,捕鱼打猎就能养活家人,但凡是需要金钱来满足条件的,都是在经济条件的允许下,才能够实现“结婚自由”,否则,“光棍儿”这个群体在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

所以,在非洲无论是中国人无奈状况下出现的“光棍儿”,还是当地人因为没钱而形成的“光棍儿”,这个群体其实还是很多的。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无奈下的“光棍儿”有苦也有甜,他们也有自己在非洲的快乐。我们也希望这帮中国的“光棍儿”们尽早结束非洲的生活状态,只要结束了非洲生活,也便脱离了“光棍儿”状态。


关注非洲,关注“物美非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