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美國的一位暢銷書作家說:“如果你一生要做1000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要到厲家菜菜館去吃飯。”

惠普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樂俊傑說:“對中國,我有兩個難忘,一是針灸和按摩;另一個就是厲家菜。”

北京後海的羊房衚衕幽長曲折又狹窄,出租車很難開進去,但是,11號這家連牌匾都沒有的厲家菜菜館卻遠近聞名蠻聲海內外。

在北京的使館區,厲家菜幾乎婦孺皆知。英國前首相梅傑、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拳王阿里等都光臨過這裡;國內知名人士鄧樸方、梅葆 玖、成龍、金庸等也都曾是厲家菜菜館的座上賓。

在這家小院裡,由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題寫的"厲家菜"的招牌掛在牆上,這是開在家裡的高級菜館,但是,菜館的主人和創始人卻不是廚師。

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厲家菜菜館

1、

歷經千迴百轉後,他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其實還是烹飪。

的確,厲善麟不是廚師出身,退休前,他是首都經貿大學數學系教授,他的名片上用繁體字印著:"厲家菜創辦人、顧問、應用數學教授"。

普通人讀一個大學就已經算是個知識分子了,令人羨慕嫉妒的是,厲善麟這輩子卻讀了四個大學。

1939年,他考上了外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輔仁大學,主攻化學,同時,在這所學校他還熟練地掌握了英語的口語運用。

1946年,他學完了化學,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洋大學航空工程系。

1949年,他又到北京大學插班,從二年級開始學習建築結構學。

後來,當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調整建築系時,厲善麟又轉到了清華大學,拜在梁思成的門下,和他學習中國建築。

如果單憑這些那還不算,因為這些專業都不是他喜歡的,後來他又用釣魚的閒暇時光,自學完成了大學數學系的所有課程,如願以償地成為首都經貿大學的應用數學教授。

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厲善麟和國際友人

厚積薄發,人生的每一步都不白走。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他能在後來和慕名而來的海內外人士做到交流溝通無障礙。

他曾經和比爾蓋茨一起討論過數學問題,給比爾蓋茨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比爾·蓋茨回國後,還專門給他寄來一張光盤《21世紀的計算》作紀念。

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友人來厲家菜館用餐,他都能用流利的英語與之交流,並且相談甚歡。國外友人常會在驚訝之餘斷定他:“你絕不是個廚師。”

每每此時,他都會調侃道:“我教數學是混飯吃,其實教烹飪才是正職。”

因為,歷經千迴百轉後,他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其實還是烹飪。

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厲家菜

2、

厲善麟說自己好吃、會吃、還不懶做。

1920年,厲善麟出生在北京,是正宗八旗子弟——正白旗人,祖父厲子嘉是清末慈禧時期的內務府都統,官拜二品,總管皇家的衣食住行。

按照當時宮裡的規矩,慈禧和皇上的餐飲,首先由光祿寺設計菜譜,經過兩名二品官審查通過,才能交給御膳房,厲子嘉就是負責審查菜譜的官員之一。

晚年時,他憑記憶整理出一本皇家菜譜,後來經過他孫子厲善麟的不斷改良,現在已經成為百年傳承的厲家菜譜。

厲善麟說自己好吃,但不懶做。他從小就對烹飪有著別樣的情素,一有機會就跑到廚房去看大師傅做菜,看的手癢,就想親自操練一把,大師傅不給他機會,他就偷偷地學,用心地記。有時候,大師傅實在忙不過來,他也趁機上灶忙乎一陣子。

厲善麟會吃,也會做。文革時,他有一段時間待業在家,當時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妻子的69元工資維持,日子過的捉襟見肘緊緊巴巴,但是,負責做飯的他總能想著法子讓全家人吃好。

市場買回來一斤豬肉,把肥瘦分開,肉皮剔下,瘦肉切薄片,做溜肉片;肥肉煉出油留著炒菜,剩下的油渣撒點椒鹽夾燒餅,或者煮湯;肉皮煮爛,熬皮凍戓炒肉皮絲。他說,這叫會吃。

有一年,他在院子裡養了一些鴨子,看著鴨子一天天地長大,他就換著法琢磨著做著吃。去全聚德加工鴨子時,他偷學到了人家的烤鴨技術,回家自己制了一個簡易的烤箱。他後來回憶說,那年,他一共養了十二隻鴨子,死了 一隻,丟了一隻,自己烤了十隻。

後來,日子漸漸地好過了,一家人也常換換口味——偶爾下次館子。下館子,別人是去吃飯,他卻是去偷藝。等著上菜的功夫,他也能溜達到廚房去,看人家怎麼操做,他說這不叫偷是取長補短。

假日裡,一家老小最開心的事就是在家裡研究菜譜做吃的。起初,家人切菜、料備,厲善麟掌勺。後來,兒女們做菜,他在旁監督指導……慢慢的,"厲家菜"就成形了。

好吃,會吃,好做,只因為一個喜歡,不但一技在手,還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厲善麟這個數學教授不簡單。

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厲善麟和金庸

3、

業精於勤,厲家菜從小衚衕走向大世界

起初,厲善麟做菜就是愛好就是想讓家人吃得好些,從沒想過開飯館。

可是,自從1984年女兒得了“國慶節宴會邀請賽”的冠軍後,厲家人做菜好吃就名聲在外了,親朋好友還有陌生人都勸他開個飯館,一來大家可以飽口福,二來也把宮廷風味菜傳承下來了,一舉兩得,多好。

於是,1985年4月,厲家菜菜館在自己家裡開張。但是,新開張的厲家菜館有個規定:一天只供一桌晚餐,不準點菜,廚房有什麼做什麼,廚房做什麼客人吃什麼,即便是這樣,想來就餐的人也得提前三四天預訂。

說起這個規定,厲善麟說,宮廷菜選料考究,製作程序複雜,每一道菜都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準備,就連一道湯都要燉幾個小時。所以,套餐就是為了保證菜餚質量,保證客人滿意。

厲家菜和厲善麟這個人一樣,都帶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厲家菜作為宮廷風味菜,不但選料精火候足做工細,還講究"中庸之道",不穿鑿,口味淡,不走極端,完全靠天然方法來調味,絕不用味精等化學原料。所以,吃厲家菜就是吃營養和健康。

第一位吃厲家菜的外國人是美國默克石油公司總裁,而真正讓厲家菜在外國人中傳揚開來的人卻是當時的英國駐華大使伊文思。

伊文思來厲家吃過一次飯後,就對厲家菜讚不絕口,他和厲善麟說:"你的菜館不用做廣告,我在使館區一說就都來了。"果然,此後外國人都紛至沓來。

酒香不怕巷子深,從小衚衕出發的厲家菜,經過不斷的發揚光大,如今,不但成為京城極負盛名的私家菜,而且還走出了國門,在全球開了多家分店。


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羊房衚衕11號


結束語

現在,雖然厲善麟老先生已經離去好多年,但是他創立的厲家菜卻生生不息地蓬勃發展。2008年,日本東京的厲家菜連續三年被評為米其林二星餐廳,厲善麟的兒子厲曉麟也由此獲得了亞洲最佳50家餐廳終身成就獎。

厲善麟說,一個人要學會享受生活。縱觀他的一生,所謂的享受生活就是聽從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生活中尋找樂趣。於他而言,做菜就是人生中最大的樂趣和享受,因為樂此不疲,所以收穫滿滿。

因為,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沒有功利心地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做到極致,才會有所收穫和取得成就。所以,無論什麼時候,興趣和愛好都是最好的老師。

因為好吃,他把一桌菜做到了極致,這位大學教授不簡單

厲善麟和他的厲家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