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韩寒当年和老文学批评家白烨论战的时候,轻蔑地宣称“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这话肯定让很多文坛老前辈们气得胡子都掉了一地。这些人一辈子就在做两件事:划圈子,筑高墙。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些无关痛痒,自以为是的文字,削尖脑袋挤进文学圈,然后不断砌墙,提高准入资格。墙外的人看了这巍峨的高墙,不无艳羡地惊叹:“哇,好壮观,好神圣啊!”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墙内人听了,心里甜得就像磕多了大白兔奶糖一样,十分受用。谁想到有人偏偏不买账,剑走偏锋地写自己的文字。墙内人出离愤怒了:“呸!你也配谈文学?”然后以老前辈的身份口诛笔伐,俨然文坛城管,专打不法小商贩。李大眼对这群人早就看穿了:“什么是中国作家,就是一小群凭智力当不了科学家,凭脸皮当不了官员,凭身板当不了黑社会,凭姿色当不了鸭子,有一天聚在一起,温两壶黄酒,互相激动地指认着:哦,你原来就是作家,啊,我其实也是作家,生命啊,使命啊,灵魂啊。”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这种无趣的风气在政治评论领域也有越演越烈之势。很多政论家,不好好说话,倒是满口高深的理论和专业术语,左一个右一个主义,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搞得满天神佛。一般人听了,脑子“咔咔”两下,就死机了。但有趣的是,我们更容易崇拜自己不懂的东西。你说得越高深莫测,公众就越认为你学问好,越对你肃然起敬。梁文道一针见血地指出:今日中国的公共讨论常见一种病理化的倾向,总是困在大而化之的名词面前,夹缠不清,难以寸进。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刘瑜的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她努力地给那些抽象的概念赋予平实的内容,让它们血肉丰满起来。 “选举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给民众一次机会将他们不满的政治家赶下台,同样重要的是选举动员过程所激活的公共生活:它带动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讨论。每次美国大选都有无数普通人通过捐款、志愿者行动等方式卷入选举进程;它促进公民的公共意识,训练公众的组织能力:选举带动了政党的产生,政党带动了草根民间组织的产生,真正的选举也不仅仅是投票,而是一个无数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动态过程。”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在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无奈的事情。比如在坐公车和地铁时,大家永远都是一哄而上,凭借熊腰虎背和一往无前的钢铁意志杀出一条血路。像我这种面皮薄,不敢去争抢的人就比较吃亏了。而且,我还没勇气正气凛然地大喝一声“请大家遵守秩序排队上车”。所以,吃的还是哑巴亏。你能说这些人不道德吗?这些人中,很多是尽责的职员,慈爱的父母,勤奋的学生,体贴的情人……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小圈子而奋斗,但却缺乏作为公民的责任共同意识。这种制度下的人,对同胞所受的苦难都往往漠视,更遑论为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所受的苦难而游行示威。


《细节》:刘瑜,现代人格,就是关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和人群


刘瑜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场淋浴,把我们头脑中的那些浆糊洗干净。它更大的意义是把政治这个貌似高不可攀,于已无关,张牙舞爪的词汇变成平和亲切起来。正如她在后记所说:“我当然希望它能激起一些人对民主自由的看法,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激起一些人把政治当作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我想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