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处境可谓是空前惨烈,两次鸦片战争惨败,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国人眼里的弹丸小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赔款更是高达两万万两白银……一大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欠下的赔款搬空国库都还不清。之后国家内部也是四分五裂,各路军阀混战,城头大王旗换得停不下来,统治阶级也只管自己捞钱,收税收到几十年后,根本没人管老百姓死活。重重内忧外患之下,在世界东方屹立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于是近代的有志之士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摆脱中国落后贫困的局面,开始了近乎疯狂的领域改革,希望能够给岌岌可危的中国找到一条康庄大道。其中就包括汉字领域的改革。要知道民国时期推行的繁体字相比于现在的简体字来说,不但结构复杂,书写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如此一来,中国的文盲率是居高不下。而此时虎视眈眈的日本已经在着手研制航空母舰,可是中国居然还有百分之八九十国民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眼看中国的文盲越来越多,有志之士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绞尽脑汁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废除汉字,让国人学习拉丁文字母”的提议就应运而生,此提议一出,顿时引来了无数学者的围观,毕竟相比于汉字来说,拉丁文确实是容易学多了。大文豪鲁迅先生就十分赞同这一提议,甚至说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尖锐话语。鲁迅先生深知文字的力量,可是在当时哪怕他写出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经典文章,全国上下却没有多少人能看懂。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为了改变这样的尴尬局面,部分激进学者认为必须废除晦涩难懂的汉字,让中国人转而去学习西方的拉丁文字母,用简单的拉丁文字母来做中国文字的载体,从而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字,摆脱文盲的头衔,继而推动中国的发展,让中国摘去贫困落后的帽子。在这些学者的推动下,1931年制定的“中国文字拉丁化”就直接绕开了汉字,老百姓只需要学习几十个字母,然后加以拼写使用。虽然说这样的举措,在当时来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可是从现在来看,这显然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眼看传承悠久的中国汉字被边缘化,在被废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许多学者提出了反对的声音,其中语言学家赵元任更是极力反对。为了让世人看清“文字拉丁化”的弊端,以及中国汉字的独一无二,接连写出了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举其中一文为例。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他用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驳斥激进学者的“废除汉字”说


此文全篇只有“shi”一个音,如果用汉字写出来,故事情节清晰能懂,可是如果用拉丁字母写出来,全文只有个“shi”,毫无情节可言,简直是让人摸不到头脑,只得嘟囔一句什么玩意(赵元任先生另一篇奇文《季姬击鸡记》与此文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篇文章一出,立马给“废除汉字”泼了一盆冷水,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思考,“废除汉字”的热度也由此得以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