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的來歷


“豈曰無衣”的來歷

新冠肆虐,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滿屏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那麼這句話來自何處,又是什麼含義呢?

這句話來自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的一首詩《無衣》,是當時秦地的民謠,屬於《詩經》中的《秦風》子集。全詩如下: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翻譯過來就是:

誰說沒有戰衣?願與君同披一件戰袍。

王師徵發,修整我們的戈與矛,與君同仇敵愾。

誰說沒有戰衣?願與君同穿一件衫衣。

王師徵發,修整我們的矛與戟,與君並肩協作。

誰說沒有戰衣?願與君同穿一件戰裙。

王師徵發,修整我們的甲與兵,與君共赴沙場。

據說這首詩的背景是: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攻陷楚國的國都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於是一舉擊退了吳兵。

這首詩節奏緊促、聲勢浩蕩,讓人心情激盪、浮想聯翩。

就像一幅沙場點兵的油畫,將士們即將出徵,沙場上整齊列隊;

又是一首戰時動員的凱歌,將士們鬥志昂揚,天空中歌聲瀰漫;

還是一場規模宏大的閱兵,將士們一問一答,人群間熱血沸騰。

“豈曰無衣”的來歷

點兵臺上,將領檢閱自己的士兵,

將領在前大聲疾呼:“豈曰無衣?”

眾兒郎則齊聲回答:“與子同袍!”

將領舉手致敬:“豈曰無衣?”

戰士齊聲回應:“與子同澤!”

將領邊走邊問:“豈曰無衣?”

兵士大聲回應:“與子同裳!”

最後所有人一起高舉武器,同喊口號:“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王於興師,修我矛戟!王於興師,修我甲兵!”

詩中的袍指外衣、斗篷,澤指內衣、汗衫,裳指下衣、戰裙,而所謂的“袍澤故舊”、“袍澤之誼”就來自這裡,指的是同穿一件戰袍、同在一個戰壕、並肩作戰的戰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與子同仇、與子偕作、與子偕行”,共赴沙場!

如今武漢告急、各地馳援,二十多個外省白衣戰士高喊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列隊進入古老的楚地,只是他們的敵人比幾千年前的敵人更加狡猾、更加狠毒,希望伴隨著這首古老的戰歌,白衣戰士們再次取得大捷,光復我們古老楚地的兄弟姐妹。

《詩經》中還有一首《無衣》,它是《唐風》中的《無衣》,詩文如下:

《唐風 無衣 》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這首詩用來表達湖北人民的感激之情最為恰當!

“不論我們有七衣還是六衣,

不如你們戰士的白色戰衣,

那戰衣何其美麗,

那戰衣何其溫暖,

就像我們同仇敵愾的旗幟!”

“豈曰無衣”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