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首次登上歷史舞臺:沒有名字,也沒有日期

每逢三八婦女節,家裡的丈夫、單位的領導、公司的主管都要向身邊的女性或者下屬送去祝福,在效益比較好或條件允許的單位,還會按規定給與女性半天的假期。在公開場合也有大型的慶祝活動,號召全社會關愛女性、倡導男女平等。但是總有人在這一天糾結兩個問題:怎麼界定“婦女”一詞、“三八婦女節”就是“關愛婦女節”?

你肯定對“婦女”一詞有誤解

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放假半天。

很多人每逢這一天都會糾結一個問題:“婦女”到底是哪一部分女性?如果按照世俗的看法,“婦女”應該是年長的女性,很多人也可能會想當然的覺得“婦女”應該是已婚女性,甚至在很多時候“婦女”一詞的含義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比如你把一位正當妙齡的女性稱為“婦女”,人家多多少少會有些不樂意。其實按照司法解釋,“婦女”一詞沒有任何褒貶色彩,凡年滿14週歲的女性,都稱呼為“婦女”。

我們糾結的不應該是怎麼界定“婦女”概念,因為你身邊的女性朋友,都在為家庭、社會創造財富、做出貢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給她們送去應有的祝福和慰問,理所應當。所以您彆扭扭捏捏的,大大方方的對女神說一句“婦女節”快樂!如果您那位女神真心覺得自己不應該是“婦女”,您還可以給她上一課!

至於為什麼當初定位是“勞動婦女”的節日,可能和當時的階級鬥爭思想有關,但是這不重要,因為即使從現在的觀點看,“勞動”依然是最美的。

今年,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護士、女性工作人員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國際:首次誕生時,她沒有名字,也沒有日期

節日的起源及沿革,其實是一部女性奮鬥血淚史,節日的日期和名稱在歷史沿革中也曾一變再變,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這一天的主題不僅僅是給女性送花,她包含的意義、發揮的功能、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不應該被忘記。

婦女節成為一個國際性質的節日,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在那一年的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上,有代表提交了《關於爭取婦女選舉權基本原則的決議案》,該《決議案》認為有必要設立一個國際性質的節日,以幫助婦女獲得選舉權。可惜的是,當時並沒有給節日取一個正式的名字,也沒有給節日安排具體的時間。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說起該節日時就稱其為“國際婦女節”。

而這份《決議案》的提出背景,是在1910年以前美國的紡織和製衣女工進行了長達50多年的鬥爭,以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更合理的工作時間、更高的工資標準,雖然美國政府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但是她們依然堅持每年的3月8日舉行聚會,並喊出了“麵包加玫瑰”的感人口號。

1910年以後,伴隨著國際婦女節日的提出,德國、法國、丹麥、奧地利、瑞士、美國、俄國等各個國家受到壓迫的女性相繼在走上街頭,為自身的權力吶喊。而隨之產生的組織和影響力,直接影響了法國“巴黎公社”的誕生和俄國革命的進程。

1921年,為了紀念俄國女工在革命中的英勇鬥爭,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決定,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至此,這個節日才有了正式的名分和確定的日期。

聯合國從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1977年宣佈為聯合國婦女權益和世界和平日。

“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

這是現在的正式國際稱呼,強調了“權益”和“和平”,其中“權益”不僅面向過去鬥爭歲月裡的選舉權等權利,也面向未來的女性社會地位、男女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等;“和平”則是紀念在世界和平鬥爭中做出貢獻的人們。

當了解了節日的由來和初衷,也就會明白,在這一天給身邊的女性朋友送上應有的慰問和祝福是對女性的尊重。但是從社會的角度看,“看望”、“慰問”等遠遠彰顯不了節日的內涵和初衷,路還很長,我們要做的還很多。節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是這一天不能僅僅你是女性我送花,或者我是女性我要花。

因為,三八婦女節不僅僅是關愛婦女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