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跌破30美元每桶,沙特作為主要產油國,主動挑起價格戰,意欲為何?

時無雙


估計要從頭開始說起,因為原油的三大巨頭分別是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如果其中一方開採過大所導致原油價格就便宜了。然後這三方每次都會長期舉辦會議來商討各個生產量,所以長期以來價格一直都沒有什麼浮動,由於咱中國的疫情導致供過於求,沙特組織召開會議,討論原油生產量減少些。但俄羅斯方不同意,因為美國那邊不同意減少開採。所以就導致沙特也大面積開採。導致原油價格比水還便宜。


樂客小浩


沙特和俄羅斯的談判破裂或許只是表象,真實目的是要聯手攻擊美國頁岩油。

首先說下歷史背景, 當初,在2014年11月,沙特就曾試圖用低油價來逼死正在冉冉升起的美國頁岩油,以致美油在2016年初跌到了最低26.05美元。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美國頁岩油廠商卻通過大量借債存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非常滋潤。而且慢慢的美國頁岩油的市場份額節節攀升,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

再看這次沙特和俄羅斯談判破例的時機: 首先,從大環境而言,全球經濟本來就需求乏力。從小環境而言,世界各國正因新冠而需求銳減。就金融層面而言,美國企業槓桿率極高,一旦在美國整出個金融危機,則美國頁岩油廠商就再也不能像四五年前那樣通過大量借債來渡過難關了。

這一次,或許是沙特和俄羅斯吸取了教訓。那就是要想擊敗美國頁岩油產業,不但要攻擊其實體,更要攻擊其背後的金融,只要搞垮了美國的頁岩油,石油市場又是俄羅斯和沙特的天下。


不務正業的建築師


3月6日,歐佩克部長級及非部長級會議減產協議談崩,3月9日,美國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價格出現30%的歷史性暴跌。這次油價的暴跌是在42美元的基礎上徘徊兩個月後,一次性下跌30%,跌至27.7美元,甚至沙特還表示,如有需要將增加產量,達到每日1200萬桶的生產水平,並且給予德國,法國以及亞洲國家地獄市場價20%的優惠。俄羅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政府工作會議中也宣佈將加大產能,佔領更大市場。那麼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為什麼?沙特挑起價格戰意欲何為?

實際上,這次原油的價格戰遠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這是一次預謀已久的大國之間的博弈,是美國,沙特,俄羅斯三國之間的一場角力。

沙特挑起這次石油大戰的動因有三:

第一,美國中東撤軍

2月29號,美國與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決定分步驟從阿富汗全面撤軍,早些時候,美國決定從敘利亞撤軍。美國出兵中東已經接近接近20年,一旦撤出,對沙特來講,將是戰略性的威脅,沙特將失去在中東的石油自主性,同時,沙特的自我經濟循環過分依賴美國,當美國撤出後,沙特只依靠購買美國武器的形式來保衛自身安全的邏輯發生改變。另外,美國撤軍,敘利亞成為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盤中餐,伊拉克極有可能被土耳其或伊朗控制,這就壓縮了沙特未來的戰略性發展空間。

第二,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的緩和

特朗普上臺後,更大限度的緩和跟俄羅斯的關係,2019年俄羅斯對英國和美國原油供應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俄羅斯成為美國第二大石油和石油產品的供應國,俄羅斯交付給英國的原油和實物價值增加一倍多,與此同時,沙特對美英的石油輸出卻在下降。沙特在歐美的石油地位受到嚴重威脅。

第三,沙特需要與美國更深層次的綁定

沙特非常清楚,要改變美國撤出中東的影響,阻止俄羅斯向中東推進,不僅要使俄羅斯賣油的收入大幅下降,還要讓美國獲得真金白銀,讓美國的某些特定群體獲得好處,讓某些利益群體站在自己這一邊,獲得自己未來幾十年戰略上的安全。否則以自己的實力跟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去硬剛幾乎沒有機會贏。於是,沙特陸續持有美國1700億的國債,同時,沙特阿美集團在華爾街上市。要知道沙特阿美集團幾乎是沙特的全部,光現金持有就超過500億美元,沙特阿美股票的持有者是華爾街的精英,每年至少有500億美元的分紅,這相當於2019年美俄國國防總支出。通過石油價格的降低,給俄羅斯造成致命的衝擊,通過向美國經營階層利益的輸出,拉攏了美國權貴階層的支持,毫無疑問,通過這波操作,沙特已經成功綁定美國的支持。此次石油價格戰,華爾街力挺美國,白宮不得不支持。

所以沙特要不惜一切代價,挑起這一輪的石油大戰,把俄羅斯的油價拉下水,讓自己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之路處於安全之境。


22年北漂創業路


當然是為了市場呀!沙特的石油儲量豐富,開採成本低,油質又好,一直都很有市場,奈何市場老是被別國搶佔,尤其是俄國和美國。但是這兩個石油出口大國的石油公司的開採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如果國際油價很低就得虧本了,這樣就會停止開採,時間一長公司都可能破產,這樣沙特就能搶回市場了。如果國際油價一直不高,可以想象,沙特的石油出口很快就能躍居全球第一了。



虧貨日記


9日,世界原油期貨市場發生崩盤,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開盤即大跌30%,盤中最低觸及31.02美元/桶,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最低達到27.96美元/桶,繼上週五收盤下跌10.07%之後又重挫32%。統計數據表明,這是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世界石油市場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大震盪。油價暴跌還連帶引爆國際金融市場,包括歐美市場在內的世界主要股市全面下跌,美國標普500指數甚至觸發了熔斷機制。巨大的“黑天鵝”降臨,卻是事出有因。

造成國際市場極大恐慌的直接原因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後的原油生產政策達成一致,實際上就是俄羅斯拒絕了沙特的減產要求。這就意味著2016年結成的沙特俄羅斯限產保價聯盟徹底破裂。從4月1日開始,各石油生產國將不再受到生產上限或減產的約束。

如果說談判破裂尚在意料之中,緊接著沙特的動作就更讓市場震驚不已。沙特單方面宣佈從7日開始大幅降低銷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下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沙特還暗示如有需要將增加產量,甚至達到1200萬桶/日的紀錄水平。沙特重手出擊顯然是早有預謀。面對如此赤裸裸的價格戰威脅,俄羅斯不甘示弱,立即公佈俄政府擁有1400億美元的財富基金,足以在未來幾年支撐每桶石油25至30美元的低價。市場分析人士說,早就風聞俄羅斯不同意減產,而沙特也是心懷不滿,兩國現在一來一往纏鬥,好比兩隻龐然大物闖進了瓷器店,只會留下災難現場。

突發事件可能造成一時的恐慌,而真正決定市場價格的還是看供求關係。歷史上曾多次因為地緣政治危機或是戰爭影響而出現石油供應短缺,致使油價暴漲。而目前世界石油價格恰恰是掉進了所謂的“需求陷阱”,表現為預期需求不足,供應卻不斷增加,石油價格呈現出連續破位下跌。美國、巴西等國持續增產,圭亞那等新油氣區塊的投入生產,也影響著國際石油市場份額的歸屬。市場對於今年潛在的供應過剩因素早有預估。

根據歐佩克預測,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預計為日均48萬桶,低於2019年12月預測的日均110萬桶。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尤其是上半年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超出想象,同時也對石油需求帶來重大負面影響。高盛分析認為,即便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仍有機會達成協議進行額外減產,也不足以阻止全球石油市場的自由式下落,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供應過剩已是定局。在這種情況下,沙特突然宣佈增產,明顯意圖就是要打響一場全面的價格戰!目標似乎直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迫使其早日返回談判桌前並接受限產協議。

正是考慮到供求關係日益緊張,去年年末,歐佩克與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宣佈加大減產力度,2020年第一季度將原油減產額度從每日120萬桶上調至每日170萬桶,沙特等國仍將繼續自願實施額外減產。國際油價隨之明顯上漲。截止2019年12月3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價格比2018年年底分別上漲約34.5%和約22.7%。但是,新增減產額並不能有效改變市場均衡,因為這更多意義上是提高減產協議執行力度之舉,此外沙特也試圖讓其他國家分擔其超額減產負擔。現實情況可能正好相反,諸如伊拉克、尼日利亞等重要產油國都在迫不及待地等待增加出口份額。更何況世界石油市場上另一個重要玩家正一步步地侵佔舊世界的地盤。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局的公告,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預計今年原油日產量可達1320萬桶,比2019年增加90萬桶。國際能源署也承認,美國有望在2020年末或2021年初成為持續的石油淨出口國。由此看來,美國不但要取代沙特的頭號產油國的地位,還要漸漸佔領歐洲龐大的油氣消費市場,矛頭直指沙特和俄羅斯。事實上,早在2014年,沙特就曾大肆增產,試圖用低油價打擊美國頁岩油開發,最終功敗垂成,不得不拉攏俄羅斯等24個產油國集體實施減產。而美國不僅實現了能源獨立還成為石油淨出口國,其油巖氣生產也取得巨大成功,為了佔領歐洲市場,特朗普政府開始全面排擠、阻擊俄羅斯天然氣對歐供應,頻頻發動針對俄石油企業的制裁,包括阻撓即將完工的“北溪二號”項目。

由此看來,沙特此番痛下決心拋棄限產保價策略投入價格戰,意圖一箭雙鵰,進可攻,退可守。同時不排除俄羅斯配合演雙簧,俄羅斯與沙特可能不謀而合,利用打壓價格將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擠出市場,最起碼能拖慢美國油氣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

預計目前這場危機將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市場在劇烈震盪之後重新找到平衡點,恐慌終將過去。世界市場石油價格將會不斷探底,也許會到達每桶20美元的低位。但是,幾大石油主要玩家面對激烈的競爭,以及重大利益衝突,將如何進一步博弈,非常值得密切觀察。



大話哥解邏輯經濟



這是在世界經濟危機已經爆發之後,各國之間的博弈開始逐漸出現。在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之前,各國極力去拖延經濟危機爆發的時間。因為每個國家都不想經歷世界經濟危機。然而一旦當世界經濟危機已經開始爆發,那麼世界各國誰都不想自己成為最先倒下,那麼以前還比較溫和的博弈手段開始變得更加激進且不加掩飾。

在世界經濟危機中最先倒下的國家,會成為後倒下國家的養分,成為其過冬的冬糧。

所以我們會看到各國之間的博弈愈演愈烈。


70多年的和平,給國際關係這樣的叢林法則披上了文明外衣,人們都忘記了本身大國之間博弈就是很殘酷的。本來國際關係就是叢林法則也只不過在核威懾的恐怖平衡之下。

世界經濟危機中如果涉及到各國根本的利益生存問題,那麼各國都會無所不用其極的讓資金在這樣一場寒冬中儘量活到最後。昨天沙特和俄羅斯開打石油價格戰,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場大國博弈白熱化的一個最直接結果。

在世界各國首腦裡,普京是最早公開點名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存在。在這次和沙特打石油價格戰,俄羅斯的目標和底氣準備也都顯得十分充分,當然俄羅斯付出也是巨大的。

首先就是俄羅斯的匯率穩定遭受巨大沖擊,俄羅斯股市一開盤,就再次暴跌11%,一度跌至14%,而要知道當天歐美股市普遍出現4%左右的反彈。俄羅斯付出的犧牲是巨大的。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目的,估計只有扳倒美國這件事情,才能讓俄羅斯有這樣的動力去做。俄羅斯跟沙特打石油價格戰,真正目標是為了給美國一次致命的背刺,這也是美股昨天開盤熔斷的主要原因。

但實際上,美國股市並非俄羅斯的真正目標,拖垮美國的頁岩油工業才是俄羅斯的根本目的。很多人並不清楚,為何國際油價長期低於40美元,會給美國石油工業造成致命打擊。例如以下數據:當前美國的垃圾債和高收益債券裡,有40%都是頁岩油公司發行的。在2019年石油價格整體都還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去年美國的能源企業發行的債券都有5.7%的違約率,而去年石油整體的平均價格是在60美元以上。在2016年,當原油價格低於每桶30美元時,有70家美國和加拿大石油天然氣公司申請破產。隨後2017年石油價格出現翻倍漲幅後,美國的石油產業得到了喘息之機。那些在2016年石油暴跌中存活下來的美國石油企業,大都發行了大量債券,這些債券大都集中在2020年到期。

在2020年至2022年間美股的石油企業將有約1370億美元的債券到期。在這種情況下,當前美股整體已經崩盤,大趨勢向下走的情況下,企業融資會越發困難。

所以國際油價一旦出現大跌,且長時間保持在40美元以下的價格時,對美國石油產業,將造成致命打擊。所以說如果石油價格在40美元下方保持3個月的世界,估計美國的石油企業就會出現大面積倒閉的情況。那時美國會有超過一半的垃圾債/高收益債券出現違約,將實質性引爆美國的企業債務危機。

本身今年夏天是美國企業債券集中到期的一個時間週期。過去幾年美國的股市泡沫,之所以能得到推升,很大一個原因是很多企業通過發債來回購自家公司股票。所以使得一旦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世界經濟進入衰退週期,會有大量企業因為業績下滑,股價暴跌,進而導致企業償債能力大減。當前世界經濟危機已經度過兩個階段:美股崩盤、石油暴跌,而美國企業的債務危機,將是這場世界經濟危機在今年夏天的一個重頭戲。

到時候由美國石油企業領銜,集體引爆美國企業債務危機,那個場面才是真正的壯觀。

看到這裡你大概就會明白為何俄羅斯跟沙特打這場價格戰,因為這是一次釜底抽薪,真正致命的背刺。

同時我們也要思考一下,從俄羅斯的經濟情況看,俄羅斯為了打這次石油價格戰,從匯率到股市,付出的損失是巨大的。所以如果沒有支持,恐怕俄羅斯也沒有這個勇氣去這樣做。因此這場石油價格戰,就是大國之間殘酷博弈開始擺上桌面的一個白熱化結果。

這是俄羅斯方面的,那麼沙特呢?

如果說俄羅斯還有著充足的理由,可以為了最終扳倒美國,來不惜自損八百的方式來進行石油價格戰。但沙特有什麼理由進行這場價格戰?這背後實際上也涉及到大國之間的博弈。

過去幾天,沙特自己也很忙,忙著宮鬥。在3月7日,沙特內部發生了軍事“宮鬥”。

沙特王儲在這場宮鬥裡,最終逮捕了大批沙特高層,甚至連沙特國王的弟弟還有親王都被逮捕了。

而據傳聞,美國參與了這場沙特宮鬥。並且在這場沙特宮鬥裡,美國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根據一些媒體報道,現任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指責本次發動宮斗的人與美國私下有過密切接觸,在2018年,美國某媒體記者在沙特領事館裡慘遭殺害,雖然國際社會大都認為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是該記者遇害的幕後黑手,但沙特王儲一直堅決給予否認,並且得到了特朗普的雙標支持。一直以來,沙特都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堅定的盟友,包括最早1974年的石油美元體系能夠得以建立,也是因為美國通過承諾對沙特的保護換來的。這實際上是沙特交給美國的保護費。因此,正常來說,美國不應該,也不可能在這樣一個節骨眼,去陰謀發動對沙特的宮鬥。這對美國,並沒有多大的好處。但從實際結果來看,沙特卻實質性的率先跟俄羅斯發動了這場石油價格戰。美國陰謀參與了這場沙特宮鬥,是沙特自己放出來的消息。

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一下,美國實際上並沒有參與這場宮鬥,而只是沙特為了與俄羅斯進行這場石油價格戰,而故意捏造的一個藉口和理由呢?如果事情真相的確是如此,這說明實際上沙特早就已經對美國有所離心。沙特從1974年率先使用美元作為唯一石油結算貨幣,幫助美國建立石油貨幣體系後,一直得到了美國的保護。但美國的保護,卻也讓沙特為此每年繳納了高昂的保護費。隨著2015年之後,美國的頁岩油產量越來越大,並且已經在2019年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美國在可以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對石油的依賴性,已經不如以前那麼強。這讓沙特有一種很強的危機感。沙特在中東雖然是遜尼派的老大,但實際周圍是強敵環立。不但有伊朗這個死對頭,更有以色列這個死敵,所以沙特是很沒有安全感的。美國近幾年還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別的國家,在中東施行撤出戰略,這也加劇沙特的危機感。沙特是否會提前未雨綢繆,去謀求俄羅斯或者他方的一些暗中支持,也不是沒有可能。



首先從沙特利益角度來看,扳倒美國的頁岩油工業,是符合其根本利益。2016年沙特就曾經為了打垮美國頁岩油工業,大打石油價格戰,一度讓國際石油價格跌破30美元的歷史前科。當時要不是美國軍事力量在中東仍然巨大,沙特面臨實質性威脅,恐怕美國的頁岩油工業早就垮掉了,這說明沙特其實並不是那麼聽話;其次,石油美元的結算體系已經過去差不多46年的時間了。由於美國長期利用美元霸權來收割全世界,再加上沙特在這樣的石油美元體系裡沒有任何話語權。這實際上也是對沙特長期利益的持續損害。

我們這樣剖析下來,會發現一個驚人的可能,如果沙特真是跟俄羅斯在唱雙簧。那麼很有可能,我們會在未來看到沙特宣佈石油不再使用美元結算的一天。


首先美元霸權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中必然會隕落的,美國在過去12年超發了大量的美元,過去這麼多美元,因為國際上對石油的巨大結算需要,使得美元可以在這樣龐大的體系裡通過流通產生的價值,來抵消其貨幣超發所帶來的貶值壓力。

然而,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並且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加劇,這意味著全球石油需求大量縮減,也就是全球美元的大量富餘。再來看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最近這半個月的瘋狂下跌,石油的全球需求下降,導致大量美元無法流通形成了富餘,這些美元不能幹放著,因為貨幣是需要流通才能產生價值,當前全球資產荒的情況下,國債是最安全的唯一選擇。於是大量美元蜂擁跑去購買美國國債,最終導致美國國債在過去半個月收益率連續跌破1%的歷史最低點,甚至創造了0.342%的歷史最低點。說明當前美元存在著巨大的貶值壓力,這源於多方面共同合力的結果。

從美元的月線走勢圖看,美元長期走勢有可能跌破71.15這個歷史最低點。一旦美元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中,出現崩盤的走勢,巨大的貶值壓力,將會徹底動搖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而一旦形成這樣的惡性循環,要是沙特在最關鍵時刻,宣佈不再用美元結算石油的話,將徹底終結美元霸權。

然而事情卻也不會那麼簡單。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統治,必然會全力保住資金美元霸權的地位,哪怕為此發動戰爭。所以大國博弈,最終著眼點,還是會落在軍事實力上。誰的軍事力量強大,誰才能真正擁有話語權。今年作為百年未有的大變局,這樣的大國博弈現在還只是向我們揭開了冰山一角。

從元旦過後美國就悍然炸死了伊朗將軍開始,再到本次疫情全球大爆發,再到本次沙特和俄羅斯大打價格戰。這都只是今年殘酷的大國博弈的一個預演而已。


蘇菲戲說財經


三桶油的宣傳口號:國際油價漲,我要漲,我和國際一個樣;國際油價小漲,我大漲,我和國際要看齊;國際油價大漲,我飈漲,我和國際比高低;國際油價跌,我難跌,我和國際不一樣;國際油價大跌,我不跌,我和國際有差別;國際油價暴跌,我小跌,我和國際有合同;國際油價不漲不跌,我和國際要接軌。要問油價高不高,我有後臺在撐腰!要問油價降不降,各人半夜去夢想!


雲峰51


01 沙特為什麼發起價格戰?

很明顯,沙特是想借此對俄羅斯施壓,迫其同意原油減產協議,進而繼續抬高國際油價。

根據此前談判內容,歐佩克國家減產100萬桶/日,非歐佩克國家減產50萬桶/日。

合計減產360萬桶/日,這將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奈何俄羅斯沒興趣參與這項“活動”!

不過,此次沙特顯然是有備而來:

會議結束後,沙特立刻打響價格戰。

沙特阿美以近20年來最大折扣,吸引客戶購買沙特原油。

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4月賣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而賣給西北歐煉油商的旗艦級阿拉伯輕質原油折扣擴大到8美元/桶。

02 除了俄羅斯還有誰是沙特價格戰目標?

美國頁岩油!

頁岩油資源量方面,美國佔全球總量70%以上,其中可採儲量為700-1500億噸。

在2015年時,美國取代沙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2019年已經日產石油超過了1200萬桶,美國擁有了平抑全球油價的能力。

這已經不是沙特第一次這麼幹了!

上一次油價下挫一度跌破美國頁岩油開採商的成本價。

當沙特已經在舉杯慶祝這個潛在對手倒下去的時候,出現了意外:

美國人用發債的方式熬了下去。

原本計劃聯手俄羅斯刷掉美國這個能源大國和競爭者,奈何俄羅斯目前心思壓根不在這方面。

一怒之下兩個都刷了!

03 未來會如何?

根據FGE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原油價格跌至20多美元/桶,俄羅斯會在三個月內做出妥協;

但是如果價格保持在40多美元/桶,俄羅斯妥協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

而俄羅斯財政部的回應更加底氣十足:

即使國際原油維持25-30美元每桶的低價長達6-10年,俄羅斯充足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可以彌補油價大跌的損失,確保俄羅斯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另一方面,沙特阿美接連宣佈石油日產量最大提高至1230萬桶、1300萬桶!

針尖對麥芒,無人降低姿態。

會持續下去麼?

看看歷史:

2014年還是沙特和俄羅斯,由於雙方誰都承受不了損失,最後回到了原油減產協議的談判桌上。

04 中國是受益者麼?

根據測算,油價每下行10美元,中國企業和居民將節省開支1070億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國內成品油成本也就隨之降低了”

這話既對也不對。

根據現行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掛靠油種價格低於40美元后,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再跟隨國際油價進行下調。

也就是說對於國內石油廠商是一個大的利好,但和普通居民沒什麼太大關係!




Tooz説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沙特舉起增產的大旗,驅動因素是opec會議上俄羅斯不同意減產。目前疫情降低了全球原油需求,在這種背景下,沙特背道而行加大產能,本質就是用低價搶佔市場。畢竟市場才是維持財政的收入來源。

在經歷美國頁原油大幅量產,並且佔據全球18%份額大背景下,沙特感受到來自市場的壓力,所以這叫被動反抗吧。

但正如董卿說的,槍聲之後沒有贏家。沙特此舉,雖然在損傷了俄羅斯和美國,但原油價格的暴跌也讓自己蒙受巨大損失!


期貨的學堂


主要是沙特想維持高價油,一直讓老毛子配合減產,可是老毛子前幾次減產之後,美國利用頁岩油技術成了原油出口國,搶佔市場份額,毛子一看不對勁,這兩個是一夥的,一點點的餐食我的份額。毛子第六次會議上堅決不減產,沙特也不是好惹的。不減產就打到你減產!價格戰一出各方獻寶,老美也跑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