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重点归纳-2020广东医疗卫生考试卫生法规资料

《传染病防治法》在卫生法规中出题概率较大,现将其中易考知识点总结如下。

1.传染病分类:

①甲类:鼠疫、霍乱;

②乙类:乙类甲管:禽流感,肺炭疽,SARS。

2.防治方针与原则:

①方针:预防为主;

②原则: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一切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4.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5.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制度

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6.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7.疫情报告时限

①甲类及乙类甲管: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8.传染病暴发时紧急措施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注意:限制人群聚集活动≠限制活动。

9.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卫生执法文书。卫生执法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卫生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